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2575发布日期:2018-11-27 22:0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中,当烟尘刚进入电除尘器的电场时,流通断面的粉尘浓度分布基本均匀,但到电场的末端,由于电场力的作用,流通断面的粉尘浓度分布会产生较大变化,在收尘极与放电极之间的空间中,越靠近收尘极附近粉尘浓度越高,而放电极的粉尘浓度相对较低。靠近收尘极,部分荷电粉尘由于相互排斥及部分粉尘存在荷电不足,使得部分粉尘不能被收尘极捕集,随着气流沿板表面逃逸出电场。此外,当电场振打清灰时,大部分的二次扬尘也是沿板表面逃逸出电场。

对此,公开号为CN104338614A,名称为“带导电滤槽的电除尘器”的发明专利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各阳极板的末端设置一导电滤槽,导电滤槽为深槽形,开口端对着电场阳极板的末端,另一端呈半圆形(即导电滤槽类似U形槽),在导电滤槽上开有透气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利用振动装置将U型侧壁、透气孔内或者缝隙内的粉尘振动落下。导电滤槽放置在每个电场每排极板末端,在捕集高比电阻粉尘时,不会产生反电晕;对于易荷电的低比电阻粉尘,由于其在电场力和风力作用下,其运动方向指向导电滤槽进口,进入导电滤槽内的粉尘在静电吸附和拦截过滤双重作用下被有效捕集。该方案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并有效清除二次扬尘产生的细粉尘。

然而,这种电除尘器虽然提高了除尘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仅仅适用于干法电除尘器,无法使用到湿法电除尘器中,这是由于湿法电除尘器中待处理的烟气一般通过加湿调理,烟气中包含干净的水滴、带有粉尘的水滴以及干粉尘,会粘贴到U形导电滤槽的内外侧壁上,使用干法电除尘器中类似的振动装置,无法将这些由于湿气粘附到导电滤槽侧壁上的粉尘振动下,导致导电滤槽发生堵塞。因此,如果将这种除尘原理应用到湿法电除尘器中,反而会降低设备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提高湿法电除尘器的超低排放能力。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包括阳极板以及至少一个滤尘极板,所述阳极板平行于烟气方向排布,所述滤尘极板设置在所述阳极板的末端,所述滤尘极板接地;所述滤尘极板包括两个子极板,两个子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阳极板末端的两侧,所述子极板与所述阳极板之间的夹角为45°到90°,所述子极板上沿纵向分别设有实体部和镂空条,所述实体部与所述镂空条间隔排布,所述子极板的顶端和所述阳极板的顶端设有水膜喷头。

可选地,所述实体部上垂直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烟气方向。

可选地,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烟气方向的夹角小于30°。

可选地,所述导向板为可伸缩结构。

可选地,所述子极板的顶端还设有冲洗喷头。

可选地,当所述滤尘极板的数量大于1时,各所述滤尘极板沿所述阳极板的末端并行排布,前一个子极板的实体部对应于后一个子极板的镂空条,前一个子极板的镂空条对应于后一个子极板的实体部。

本申请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阳极板的末端设置滤尘极板,子极板采用特殊的结构,其纵向依次间隔设置实体部和镂空条,子极板顶端设有水膜喷头,当沿着极板表面逃逸的细小粉尘通过时,可以撞击到滤尘极板表面的实体部,在水膜喷头的作用下,各实体部被水膜均匀覆盖形成水道,因此带负电的微量电荷粉尘就会被滤尘极板表面的水膜所收集,并随着水膜自上而下流淌,由于滤尘极板与阳极板连接,同时滤尘极板接地,使静电极板在除尘过程中保持同样的电位,这样粉尘接触到水膜后就无法离开,而被净化的烟气可从细窄的镂空条流通而出,从而提高湿法电除尘器的超低排放能力。子极板与阳极板之间的夹角为45°到9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整个静电极板类似机翼形结构,可以增大滤尘极板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降低从镂空条逃逸的粉尘量,同时烟气通过时的阻力也不会很大,从而使除尘效率和烟气阻力保持相对平衡。当两个子极板与阳极板的夹角为90时,整个静电极板呈T形结构。本申请通过静电吸附和水膜拦截过滤双重作用,水膜捕捉到的粉尘,在水膜作用下自上而下流淌从而滤除粉尘,并且粉尘不会粘结在滤尘极板上,能够有效捕捉逃逸的粉尘,提高湿法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水膜式静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示出的水膜式静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示出的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示出的另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示出的另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阳极板;2-滤尘极板,201-子极板,202-实体部,203-镂空条,204-导向板;3-水膜喷头;4-冲洗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包括阳极板1,阳极板1平行于烟气方向排布,还包括至少一个滤尘极板2,滤尘极板2设置在阳极板1的末端,滤尘极板2接地;滤尘极板2包括两个子极板201,两个子极板201对称设置在阳极板1末端的两侧,子极板201与阳极板1之间的夹角90°,即滤尘极板2垂直设置在阳极板1的末端,整个静电极板呈T形结构,烟气流通阻力最小。由A方向的视图可以看出,子极板201上沿纵向分别设有实体部202和镂空条203,实体部202与镂空条203间隔排布,子极板201的顶端和阳极板1的顶端设有水膜喷头3。

阳极板1顶端的水膜喷头3向阳极板1喷水,进而在阳极板1的表面形成水膜,烟气通过电场时,其中的粉尘和水滴被荷电,被荷电的粉尘和水滴会被阳极板1表面的水膜所收集,而沿着阳极板1表面逃逸的细小粉尘会经过滤尘极板2,进而撞击到滤尘极板2表面的实体部202,在子极板201顶端的水膜喷头3的作用下,各实体部202被水膜均匀覆盖形成水道,因此带负电的微量电荷粉尘就会被滤尘极板2表面的水膜所收集,并随着水膜自上而下流淌,由于滤尘极板2与阳极板1连接,同时滤尘极板2接地,使整个静电极板在除尘过程中保持同样的电位,这样粉尘接触到水膜后就无法离开,而是在水膜冲刷下从烟气中过滤掉,而被净化的烟气可从细窄的镂空条流通而出,从而提高湿法电除尘器的超低排放能力。

本申请中,实体部202与镂空条203均为竖直方向设置,由此形成的竖直水膜可以使粉尘自上而下自然被冲刷掉,防止粉尘聚集在镂空条203的缝隙内,从而避免由于滤尘极板2上的粉尘堆积成垢而导致的滤尘极板2收尘效果下降。滤尘极板2的两端略微垂直伸出,伸出方向朝向电场中烟气的来源方向。可选地,在子极板201的顶端还设有冲洗喷头6,当电场停止工作时,冲洗喷头6开始工作,喷射出大量的水来冲洗滤尘极板2的表面,防止粉尘堆集在垂直的缝隙中,从而保证滤尘极板2的工作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静电吸附和水膜拦截过滤双重作用,能够有效捕捉逃逸的粉尘,水膜捕捉到的粉尘,在水膜作用下自上而下流淌从而滤除粉尘,并且粉尘不会粘结在滤尘极板2上,提高了湿法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具有超低排放能力。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膜式静电极板,包括阳极板1,阳极板1平行于烟气方向排布,还包括至少一个滤尘极板2,滤尘极板2设置在阳极板1的末端,滤尘极板2接地;滤尘极板2包括两个子极板201,两个子极板201对称设置在阳极板1末端的两侧,子极板201与阳极板1之间的夹角α为45°-90°范围内(特例,当夹角为90°时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由B-B向的视图可以看出,子极板201上沿纵向分别设有实体部202和镂空条203,实体部202与镂空条203间隔排布,子极板201的顶端和阳极板1的顶端设有水膜喷头3。

子极板201与阳极板1之间的夹角α为45°-90°范围内,整个静电极板类似机翼形结构,可以增大滤尘极板2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降低从镂空条203逃逸的粉尘量,同时烟气通过时的阻力也不会很大,从而有利于保持除尘效率和烟气阻力的相对平衡。更具体地,在45°-90°范围内,α越大,则烟气流通阻力越小,当α为90°时烟气流通阻力达到最小,相对地,α越大,从镂空条203逃逸的粉尘数量相对增加;α越小,则烟气流通阻力越大,相对地,滤尘极板2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就越大,那么从镂空条203逃逸的粉尘数量相对越少。因此,α的角度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从除尘效果和烟气阻力的相对平衡出发来确定。

为了使本申请适用更多应用要求,本实施例还可进一步设计α的可调节结构,比如采用使阳极板1的末端与子极板201铰连接,从而通过转动改变α的角度值;或者,在子极板201上和阳极板1的末端分别设置连接孔,使用螺栓依次穿过两个子极板201和阳极板1上的连接孔,螺栓的伸出端与螺母配合连接,当需要调节子极板201与阳极板1之间的夹角α时,将螺母旋松,这样两个子极板201就可以相对螺栓自由转动,当将α调节到目标角度值后,再将调角螺母旋紧,即可将滤尘极板2与阳极板1紧固,子极板201被固定住,角度α不再变化。本实施例中,调节角度α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设计或适应性修改,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子极板201的顶端还设有冲洗喷头6,当电场停止工作时,冲洗喷头6开始工作,喷射出大量的水来冲洗滤尘极板2的表面,防止粉尘堆集在垂直的缝隙中,从而保证滤尘极板2的工作效果。本实施例通过静电吸附和水膜拦截过滤双重作用,能够有效捕捉逃逸的粉尘,水膜捕捉到的粉尘,在水膜作用下自上而下流淌从而滤除粉尘,并且粉尘不会粘结在滤尘极板2上,提高湿法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具有超低排放能力,此外,还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灵活选取子极板201与阳极板1之间的夹角α,从而使得整个静电极板的除尘效果和烟气流通阻力保持相对平衡,工作更加高效可靠。

实施例三

对于前述实施例二所述的结构,由于在滤尘极板2上设置有镂空条203,用于使净化后的烟气流通排出,因此可能会有极少一部分的细小粉尘会从镂空条203中逃逸而出,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率,提高超低排放能力,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在阳极板1的末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滤尘极板2,并且各滤尘极板2沿阳极板1的末端并行排布,前一个子极板201的实体部202对应于后一个子极板201的镂空条203,前一个子极板201的镂空条203对应于后一个子极板201的实体部202。

由于相邻两个子极板201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气体流通具有一定的惯性,这样当烟气从第一块子极板201的镂空条203流出后,烟气在瞬时间几乎不改变流通方向的状态下,会直接撞击在第二块子极板201的实体部202上,这样烟气中残存的细小粉尘就会被水膜所裹覆,从而进行二次水膜拦截过滤,以此类推,经过n个子极板201,就相当于烟气在静电吸附后又进行了n次水膜拦截过滤,其除尘净化效果将显著提升。

本实施例通过静电吸附和后续多次水膜拦截过滤,水膜捕捉到的粉尘,在水膜作用下自上而下流淌从而滤除粉尘,并且粉尘不会粘结在滤尘极板2上,并且能够将烟气中的粉尘最大化地滤除,从而有效提升烟气净化的质量,除尘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四

在前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实体部202上垂直设有导向板204,导向板204朝向烟气方向,导向板204与烟气方向的夹角小于30°,并且导向板204为可伸缩结构。

导向板204用于划分数个气流通道,使烟气可以经气流通道被均匀导向各级滤尘极板2,从而将烟气中逃逸的细小粉尘导向水膜,并利用水膜将粉尘自上而下滤除,从而提升烟气净化质量,显著提高除尘率,实现烟气的超低排放。导向板204与烟气夹角小于30°,在保证烟气流通阻力不会过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烟气与水膜的接触面积,进而使水膜滤除更多细小的粉尘,提高除尘效率。导向板204的长度越大,烟气与导向板的接触面积越大,也就更利于收集细小粉尘,相对地,导向板204的长度越大,烟气流通的阻力也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从除尘效果和烟气阻力相对平衡的角度出发,来选择导向板204的长度。导向板204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方便且灵活地调节导向板204的伸出长度,前述各实施例是导向板204伸出长度为零(不设置导向板204)时的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静电吸附和水膜拦截过滤,水膜捕捉到的粉尘,在水膜作用下自上而下流淌从而滤除粉尘,并且粉尘不会粘结在滤尘极板2上。利用导向板204来引导烟气流通,在保证烟气流通阻力与除尘效果相对平衡的同时,能够更高效地将烟气中的粉尘滤除,从而有效提升烟气净化的质量,除尘效果显著提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