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沉降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3728发布日期:2019-07-17 06:2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沉降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沉降离心机。



背景技术:

卧式沉降离心机常用的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装置,其通过差速器使得转鼓高速运转将颗粒沉降到转鼓表面,螺旋推料器同向不同速运转将沉降的固体壳体物料推送出去;同时离心后的清液自排液口流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现有的沉降离心机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差速器的制作精度问题,螺旋推料器与转鼓差速转动时,容易出现抖动,导致电机轴损坏,进而损坏整个电机。2. 螺旋推料器的转轴由于重力,即底部推料较多,顶部推料较少产生的偏压力导致其转轴容易出现向下弯曲的现象,导致其螺旋叶片与的转鼓碰撞,损坏叶片和转鼓。3.现有的沉降离心机进行清洗时通常是通入水进行清洗,但是水受重力影响,在锥形区较难将外壁的粘着颗粒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沉降离心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防止差速器震动对电机的损坏并且保证了转轴的平直,且易于快速清理。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沉降离心机,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转鼓;转鼓包括沉降段和分离段,沉降段为圆筒状,分离段为锥筒状;转鼓内安装有螺旋推料器,螺旋推料器包括转轴,转轴上安装于配合转鼓内壁设置的螺旋叶片;所述转轴和转鼓均与差速器相连,差速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固定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磁石;配合第一转盘安装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上间隔固定有与若干与第一条形磁石相互吸引的第二条形磁石;第二转盘连接有电机;转轴内通入有入料管;入料管通到转轴中部,转轴内对应入料管安装有挡板;挡板与入料管之间的转轴上开有开口;所述分离段末端开有固体出料口,沉降段末端开有液体出料口;所述沉降段和分离段连接处的转轴出安装有轴承,轴承与转鼓之间固定有支撑杆。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入料管上连通有气管,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气管连通有吹风装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吹风装置为风机或气泵。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沉降段对应的螺旋叶片上成形有透水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上成形有与固体出料口配合的固体出料腔和与液体出料口配合的液体出料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支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上固定有罩住第一转盘的钢化玻璃护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卧式沉降离心机,包括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转鼓2;转鼓2包括沉降段21和分离段22,沉降段21为圆筒状,分离段22为锥筒状;转鼓2内安装有螺旋推料器3,螺旋推料器3包括转轴31,转轴31上安装于配合转鼓2内壁设置的螺旋叶片32;所述转轴31和转鼓2均与差速器4相连,差速器4连接有第一转盘5,所述第一转盘5上固定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磁石6;配合第一转盘5安装有第二转盘7,第二转盘7上间隔固定有与若干与第一条形磁石6相互吸引的第二条形磁石8;第二转盘7连接有电机9;转轴31内通入有入料管10;入料管10通到转轴31中部,转轴31内对应入料管10安装有挡板11;挡板11与入料管10之间的转轴31上开有开口12;所述分离段22末端开有固体出料口13,沉降段21末端开有液体出料口14;所述沉降段21和分离段22连接处的转轴31出安装有轴承15,轴承15与转鼓2之间固定有支撑杆1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混有颗粒的物料自依次经过入料管10、开口12进入转鼓,转鼓转动,使得物料跟随转动,颗粒物附着在转鼓内表面,清液在上部汇集,螺旋叶片32转动将颗粒物及清液带到分离段22,由于分离段22为锥筒状,因此液体受重力返回沉降段21并在液体出料口14流出,而颗粒物被送到固体出料口13流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条形磁石6和第二条形磁石8之间的磁力进行旋转传动,这样差速器4的震动不会直接传递到电机,从而能够保护电机的安全, 此外当离心机处理清理或维修状态时,可以快速将电机用到其他离心机设备。通过在沉降段21和分离段22设置支撑杆16,增加了转轴31的承重性,可有效防止转轴受重力和推进力影响导致的弯曲,延长了离心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增加清洗离心机时水的流动性,入料管10上连通有气管17,气管17上安装有电磁阀18,气管17连通有吹风装置19。这样通过风和水的混合使得水在风的带动下能够冲过分离段22进入固体出料口13,从而完成整个沉降离心机的清洗。吹风装置19为风机或气泵。

为了方便清液快速流出,沉降段21对应的螺旋叶片32上成形有透水孔20。

外壳1上成形有与固体出料口13配合的固体出料腔23和与液体出料口14配合的液体出料腔24。外壳1底部安装有支座25。外壳1上固定有罩住第一转盘5的钢化玻璃护罩26。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