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8761发布日期:2019-10-09 06:2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改造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建筑物拆迁拆除,从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建筑物拆迁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经常混合着装潢垃圾,建筑垃圾多为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等重质物料,装潢垃圾多为石膏板、墙纸、塑料、布艺等轻质物料,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对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带来诸多不便。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分选方式多采用人工分拣、水选和风选,人工分拣虽然分拣精确,但是耗时耗力,效率极低且人工成本高;水选是根据物料的密度进行分选,借助水的浮力,密度低的浮于水面,密度大的沉入水中的输送带上分离出去从而实现分选,水选虽然分离效果较好,但是会产生大量污水,后续需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对污水进行处理,压缩后的泥饼由于添加了药剂无法再进行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浪费资源,违背环保理念,并且水选过程中,跟水的密度相当的物料会悬浮于水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离,吸水材质的物料也无法准确分离;风选是利用风力对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进行分离,利用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在风力作用下移动速度和运动轨迹不同实现分离,由于建筑垃圾经破碎后,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是夹杂在一起的,并且互相挤压,物料之间的间隙过小,重质物料经常会阻碍轻质物料的受风和移动,所以单独依靠风力进行分选,分选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建筑垃圾分选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给风机构和抛料机构,使物料同时受到抛起和风吹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轻质物料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物料吹风的给风机构和将物料抛起的抛料机构,所述给风机构包括罩扣在抛料机构上方的密封罩,以及对称设置在密封罩两侧的进风管道,风力源通过进风管道向物料提供风力。

通过设置抛料机构,物料在抛起和落下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分离状态,彼此之间存在间隙,便于物料受风,避免物料静止状态下混合挤压在一起,无法充分受风,重质物料阻碍轻质物料受风移动,达不到分选效果,且物料在抛起和落下的过程中,夹杂在一起的重质物料和轻质物料由于运动轨迹不同会得以初步分离,为物料受风分选进一步提供有利条件,使分选更充分;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罩,密封罩上开设有进风管道,风力源通过进风管道向密封罩内送风并吹向物料,使得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产生速度差形成不同运动轨迹,达到分离效果;密封罩的设置使输送带的上方形成一个密封风道,利于物料受风进一步提高分选效果,且可将物料均约束在密封罩内,避免物料抛起和受风后四处散落,减少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抛料机构包括承载物料的载料组件以及顶杆,所述顶杆垂直设置于载料组件,顶杆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上下运动并带动载料组件上下运动实现抛料。以上设置简单可靠,能够实现抛起物料,以对物料受风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载料组件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及机架,机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传动轮,输送带张紧在两个传动轮上,并在传动轮的带动下运行,将物料从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所述输送带输料面的下方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输送带和物料的托辊,所述托辊垂直于输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托辊两端的支撑轴分别安装有顶杆,托辊垂直于顶杆设置,并能在顶杆的带动下上下运动,顶杆的下方安装有驱动顶杆上下运动的液压缸。以上设置可对输送带上的物料进行抛料和风吹,顶杆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并带动托辊上下运动,输送带在托辊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将输送带上的物料抛起,通过液压缸和顶杆的配合实现托辊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抛料,且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且抛料机构利用输送带进形载料,可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抛料和风吹,物料到达出料端时即可实现轻质物料的分离,大幅提高轻质物料的分离效率,并将输送设备和分离设备合理的结合在了一起,降低了制造和运行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开设有导向槽,顶杆能够上下移动的安装于导向槽中。导向槽的设置可将顶杆的运动约束为上下运动,从而使托辊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实现抛料,避免托辊向其他方向移动导致输送带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顶杆包括安装段和从动段,安装段和从动段为同轴设置的两段圆柱体,所述导向槽为圆柱形槽体,从动段安装在导向槽内并在导向槽的约束下上下移动,且下端突出于导向槽设置与液压缸配合,安装段与从动段的连接部形成一凸台并抵靠在安装架上,所述托辊的支撑轴安装于安装段。以上设置使顶杆的安装段的外缘支撑在安装架上为托辊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使托辊有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同时也可满足顶杆与液压缸相配合实现上下运动,且顶杆和导向槽均设置成圆柱形可减少摩擦力提高配合度。

作为优选,所述顶杆两两对称的分布在输送带的两侧,且顶杆的上端面高于输送带的上表面。以上设置可将输送带约束在两侧的顶杆之间,避免输送带跑偏,使顶杆还兼备纠偏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道为多组,间隔分布在密封罩的两侧。多组进风管道的设置可使物料在输送过程持续不断的受风,从而使不同质量的物料形成的速度差更大从而具有不同的运动轨迹,分离更为彻底。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道对称设置在密封罩的两侧,且进风管道倾斜设置在密封罩上。进风管道对称设置密封罩两侧,可在输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时,从侧面同时对物料进行吹风,使物料受风更均匀,进风管道倾斜设置在密封罩上可使物料在受风时不仅受到向上的力,还受到向前行进的力,利于物料的分选和运输,提高分选和输送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罩的横截面面积沿物料行进方向逐渐变大。当风力源提供的风力较大时,可采用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大的密封罩,以保证气流从进料端向出料端运行,避免物料在气流作用下反向运行,影响输送和分离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罩的两个侧面的底端设置有多块滑块,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凸沿,凸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密封罩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可滑动的安装在安装架上,便于打开密封罩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滑槽开设在安装架上端面的凸沿上,在不影响顶杆和托辊运动的情况下,这一设置可增加密封罩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罩的两个侧面的底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内延伸并抵持在安装架的侧面,所述滑块安装在弯折部的下表面。以上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密封罩的密封性,且弯折部可用于承接从输送带上落下的物料,避免物料直接落在滑块滑槽上影响它们的滑动配合,或是落在其他零件机构上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位于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外置风机,所述风机的设置高度高于集料装置的高度以对从出料端落下的物料进一步送风进行风选。物料在出料时再次受风进行风选从而提高分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轻质物料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给风机构和抛料机构,解决了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夹杂挤压在一起无法充分受风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在抛料和风吹的共同作用下,提高轻质物料的分离效果。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轻质物料分离装置,通过抛料和给风的共同作用,轻质物料的分离效果更好,利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环保节能。

3.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力对轻质物料进行分离,避免采用水选产生污水造成二次污染,节能环保。

4.本实用新型的抛料机构将抛料功能和输送功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即可实现轻质物料的分离,大幅提高输送分离效率,精简的建筑垃圾输送和分选设备,避免了需多台设备共同配合,大幅节能减排且占地面积小,制造运行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的抛料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且运行可靠,通过载料组件、顶杆、液压缸的共同配合实现抛料。

6.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管道设置有多组,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可持续受风,且还设置有一外置风机,可使物料充分受风,提高轻质物料的分离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罩的设置使输送带的上方形成一个密封风道,利于物料受风进一步提高分选效果,且可将物料均约束在密封罩内,避免物料抛起和受风后四处散落,且减少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给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托辊安装架与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托辊安装架与凸轮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密封罩右视图;

图中,1.进料仓;2.密封罩;21.进风管道;22.内置风机;23.弯折部;24.滑块;25.挡板;3.机架;31.安装架;32.凸沿;34.限位基座;41.顶杆;411.安装段;42.托辊;412.从动段;42.托辊;5.液压缸;51.活塞杆;6.托辊安装架;61.安装梁;62.底梁;63.纠偏杆;64.缓冲弹簧;7.输送带;71.主动轮;72.被动轮;8.凸轮;81.第一圆弧壁;82.第二圆弧壁;83.主动齿轮;84.被动齿轮;85.传动链条;86.动力输入轴;9.外置风机;91.风罩;92.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见图1-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包括给风机构和抛料机构,所述给风机构包括罩扣在抛料机构上方的密封罩2,以及设置在密封罩2上的进风管道21,进风管道21对称焊接在密封罩2的两侧,且与密封罩2成45度角,进风管道21对称设置密封罩2两侧,可在输送带7对物料进行输送时,从侧面同时对物料进行吹风,使物料受风更均匀,进风管道21倾斜设置在密封罩2上可使物料在受风时不仅受到向上的力,还受到向前行进的力,利于物料的分选和运输,提高分选和输送效率;进风管道21为多组,间隔分布在密封罩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进风管道21为3组,多组进风管道21的设置可使物料在输送过程持续不断的受风,从而使不同质量的物料具有不同的运动轨迹,分离更为彻底;本实施例中风力源为设置在进风管道21内部的内置风机22,直接在进风管道21内设置风机,可使风力直接从进风管道21进入密封罩2内作用于物料,缩短送风路径,提高风的有效作用力,于实际应用中还可使用其他风力源进行送风,例如空气压缩机;密封罩2的两个侧面的底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23,所述弯折部23向内延伸并抵持在安装部的侧面,弯折部23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24,所述安装架31的上端面设置有凸沿32,凸沿3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块24相配合的滑槽,密封罩2通过滑块24与滑槽配合,可滑动的安装在安装架31上,便于打开密封罩2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滑槽开设在安装架31上端面的凸沿32上,在不影响顶杆41和托辊42运动的情况下,这一设置可增加密封罩2的密封性,弯折部23可用于承接从输送带7上落下的物料,避免物料直接落在滑块24滑槽上影响它们的滑动配合,或是落在其他零件机构上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密封罩2的横截面面积沿物料行进方向逐渐变大,当风力源提供的风力较大时,采用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大的密封罩2,以保证气流从进料端向出料端运行,避免物料在气流作用下反向运行,影响输送和分离效率;密封罩2上还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固定安装有进料仓1。

抛料机构包括包括承载物料的载料组件以及顶杆41,所述顶杆41垂直设置于载料组件,顶杆41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上下运动并带动载料组件上下运动实现抛料,本实施例中,载料组件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7及机架3,输送带7张紧在两个传动轮上,传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3的两端,主动轮71安装在出料端,被动轮72安装在进料端,主动轮71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7运行将物料从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所述输送带7输料面的下方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输送带7和物料的托辊42,托辊42垂直于输送带7的运行方向设置,托辊42两端的支撑轴分别垂直安装在顶杆41上,所述顶杆41两两对称的分布在输送带7的两侧,每组顶杆41之间安装一根托辊42,且顶杆41的上端面高于输送带7的上表面以将输送带7约束在两侧的顶杆41之间,避免输送带7跑偏,使顶杆41还兼备纠偏的功能;顶杆41的下方安装有驱动顶杆41上下运动液压缸5,液压缸5的活塞杆51抵接在顶杆41的下端面,以上设置可对输送带7上的物料进行抛料和风吹,顶杆41在液压缸5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并带动托辊42上下运动,在液压缸5活塞杆51快速伸缩的过程中,输送带7在托辊42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将输送带7上的物料抛起,通过液压缸5和顶杆41的配合实现托辊42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抛料,且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且抛料机构利用输送带7进形载料,可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抛料和风吹,物料到达出料端时即可实现轻质物料的分离,大幅提高轻质物料的分离效率,并将输送设备和分离设备合理的结合在了一起,降低了制造和运行成本;输送带7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架31,安装架31上开设有导向槽,顶杆41能够上下移动的安装于导向槽中,导向槽的设置可将顶杆41的运动约束为上下运动,从而使托辊42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实现抛料,避免托辊42向其他方向移动导致输送带7偏移;所述顶杆41包括安装段411和从动段412,安装段411和从动段412为同轴设置的两段圆柱体,所述导向槽为圆柱形槽体,从动段412安装在导向槽内并在导向槽的约束下上下移动,且下端突出于导向槽设置与液压缸5配合,安装段411与从动段412的连接部形成一凸台并抵靠在安装架31上,所述托辊42的支撑轴安装于安装段411,以上设置使顶杆41的安装段411的外缘支撑在安装架31上为托辊42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使托辊42有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输送带7和物料,同时也可满足顶杆41与液压缸5相配合实现向上运动,且顶杆41和导向槽均设置成圆柱形可减少摩擦力提高配合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物料由进料仓1进入到密封罩2内,本实施例中的物料为经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中夹杂着轻质的装潢垃圾,物料落在输送带7的进料端,输送带7在传动轮的带动下带动物料向出料端运行;建筑垃圾在被输送的过程中,液压缸5工作,液压缸5的活塞杆51作用于顶杆41,输送带7两侧的顶杆41带动托辊42上下运动,托辊42上下运动并作用于输送带7将输送带7上的物料抛起,物料在抛起和下落的过程中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下落速度和运动轨迹不同,物料会得到初步的分离,且物料在输送和抛起过程中还会受到内置风机22的风吹,风机为3组间隔分布密封罩2的两侧,因此物料在整个输送过程中持续受风,且物料在抛起和落下的动态过程中受风效果更好,物料在动态的时候彼此之间存在间隙处于松散状态,便于受风,避免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处于静止状态夹杂在一起并互相挤压,从而影响轻质物料受风和运动;当物料输送至出料口时在抛料和风吹的共同作用下,不同质量的物料已形成了不同的速度和区域,因此物料在从出料口下落时会形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分离,运输、抛料和给风均在密封罩2内进行,物料被约束在密封罩2内,避免物料抛起和受风后四处散落,减少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且密封罩2形成一个风道能进一步提高受风效果。

实施例二,参见图5-10,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轻质物料分离装置,包括给风机构和抛料机构,所述给风机构包括罩扣在抛料机构上方的密封罩2,以及设置在密封罩2上的进风管道21,进风管道21对称焊接在密封罩2的两侧,且与密封罩2成45度角,进风管道21对称设置密封罩2两侧,可在输送带7对物料进行输送时,从侧面同时对物料进行吹风,使物料受风更均匀,进风管道21倾斜设置在密封罩2上可使物料在受风时不仅受到向上的力,还受到向前行进的力,利于物料的分选和运输,提高分选和输送效率;本实施例中进风管道21为一组并靠近输送带7的出料端设置,进风管道21靠近出料端设置,垃圾在出料前受风,可使其维持受风状态至出料,从而在出料时具有速度差形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以达到分离目的;进风管道21的横截面沿进风方向逐渐变小,这一设置能够使风力更为集中,从而使垃圾受风效果更好,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本实施例中风力源为设置在进风管道21内部的内置风机22,直接在进风管道21内设置风机,可使风力直接从进风管道21进入密封罩2内作用于物料,缩短送风路径,提高风的有效作用力,与实际应用中还可使用其他风力源进行送风,例如空气压缩机,输送带7两侧的机架3上表面开设有滑槽,密封罩2的下沿固定安装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24,密封罩2通过滑块24可滑动的安装在机架3上,密封罩2采用这种安装方式,便于打开密封罩2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密封罩2的内壁对称安装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位于滑块24的上方,挡板25的宽度与密封罩2和机架3的安装间隙相同,设置挡板25是为了遮挡密封罩2与机架3的安装间隙,进一步提高密封罩2的密封性,且挡板25设置在滑块24的上方,能够承接散落的垃圾,避免垃圾落在滑槽和滑块24上以致影响它们的配合,并且散落的垃圾更易清理。

抛料机构包括承载物料的载料组件以及顶杆41,所述顶杆41垂直设置于载料组件,顶杆41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上下运动并带动载料组件上下运动实现抛料,本实施例中,载料组件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7及机架3,输送带7张紧在两个传动轮上,传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3的两端,主动轮71安装在出料端,被动轮72安装在进料端,主动轮71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7运行将物料从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输送带7两侧机架3上搭设有托辊安装架6,本实施例中托辊安装架6为7个,托辊安装架6在进料端的间距较小,以提高进料端的承载力,托辊安装架6上均安装有托辊42,所述托辊42位于输送带7输送面的下方,并垂直于输送带7输送方向设置,托辊安装架6为皮带输送机上使用的常规托辊安装架6,包括纵向设置的两根安装梁61,所述安装梁61分别位于输送带7的两侧,安装梁61的底部通过底梁62连接,所述托辊42安装于两根安装梁61之间,所述底梁62的底部固定垂直安装有顶杆41,所述安装梁61的上端安装有防止输送带7偏移的纠偏杆63,纠偏杆63位于输送带7的两侧,以上设置可避免输送带7在受到托辊42向上的作用力时发生偏移,从而保证输送带7的正常运行及抛料效果,纠偏杆63为圆柱体,以减小对输送带7的磨损。本实施例通过在托辊安装架6下设置顶杆41,然后再利用动力机构对顶杆41做功,使顶杆41带动托辊安装架运动,便可实现将输送带7上的垃圾抛起,本实施例中抛料机构充分利用了常规输送机构固有的部件如托辊42和托辊安装架6,使它们同时具备了支撑和抛料的功能,从而使机构的结构更简单紧凑,功能性、实用性、适配性更强,可对现有的输送机构进行改造即可实现抛料,制造成本、运行成本低;输送带7两侧的机架3上对称焊接有限位基座34,本实施例中限位基座34为7组,每个托辊安装架6均限位于一组限位基座34中,限位基座34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托辊安装架6只能够上下运动实现抛料,避免其在机架3上前后或左右移动,影响其抛料和支撑效果,充分利用动力机构提供的动能进行有效抛料,并能够稳固的支撑在支架上对输送带7和输送带7上的垃圾进行支撑;安装梁61的底部端面设置有缓冲器,本实施例中采用缓冲弹簧64作为缓冲器,缓冲弹簧64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托辊安装架6下落时对机架3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小噪音;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位于顶杆41下方的凸轮8,所述凸轮8固设于动力输入轴86,动力输入轴86的端部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传动连接,凸轮8在动力输入轴86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凸轮8包括第一圆弧壁81及第二圆弧壁82,第一圆弧壁81和第二圆弧壁82之间通过切线连接,如图8所示,第一圆弧壁81抵靠在顶杆41的下端时,顶杆41被顶起并带动托辊安装架6向上运动,如图9所示,第二圆弧壁82抵靠在顶杆41的下端时,顶杆41在托辊安装架6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采用凸轮机构作为动力机构简单可靠,维护方便,且能够充分利用输送带7下方的空间,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合理;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设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83,与主动齿轮83啮合的传动链条85,还包括固设在动力输入轴86端部的被动齿轮84,本实施例中被动齿轮84为7个,分别与每个凸轮8配合作用于每个托辊安装架6,所述被动齿轮84也与传动链条85啮合,通过主动齿轮83、被动齿轮84及传动链条85的配合可实现一部电机带动所有的凸轮8运转,且可通过改变凸轮8的安装方向实现托辊42的同动和异动,节能且操控维护方便。

位于出料端的机架3上安装有一外置风机9,外置风机9能够使垃圾从出料口落下时再次受风,以提高分选效果,外置风机9上套装有风罩91,风罩91的前端一体形成扁嘴形风嘴92,所述风嘴92的宽度与出料口的宽度一致,风嘴92的高度低于出料口,以上设置风力更为集中,且能使落下的物料均匀受风,从而使物料受风效果更好,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公开的轻质物料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经破碎后的建筑垃圾由进料斗进入到密封罩2中,并落在输送带7的进料端,输送带7在主动轮71的传动下带动建筑垃圾向出料端行进;建筑垃圾在被输送的过程中,第二电机驱动主动齿轮83运转,主动齿轮83通过传动链条85的传动带动被动齿轮84运转,被动齿轮84通过动力输入轴86带动凸轮8运转,当凸轮8的第一圆弧壁81抵靠在顶杆41的下端时,顶杆41被顶起并带动托辊安装架6向上运动,从而托辊42向上运动作用于输送带7并将输送带7上的垃圾抛起,第二圆弧壁82抵靠在顶杆41的下端时,顶杆41在托辊安装架6的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垃圾在抛起和下落的过程中由于质量重力不同,下落速度和运动轨迹不同,垃圾会得到初步的分离;垃圾在整个输送过程会多次被抛起,当垃圾到达靠近出料端的内置风机22处时,各种垃圾已处于初步分离状态,且不会夹杂在一起,各种垃圾之间存在间隙处于松散状态,输送带7的两侧内置风机22同时向处于初步分离和分散状态的垃圾给风,不同垃圾由于质量不同在风力作用下会具有不同的速度,从而形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且进风管道21倾斜安装于密封罩2上,垃圾受风时,不仅受到向上的力,还受到向前行进的力,进风管道21靠近出料端设置,垃圾的受风状态持续至出料,垃圾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抛料和风吹的共同作用,在垃圾从出料口落下时由于质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下落轨迹以实现分离,运输、抛料和给风均在密封罩2内进行,垃圾被约束在密封罩2内,避免垃圾抛起和受风后四处散落,减少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且能提高受风效果;垃圾从出料口下落时再次受到外置风机9的风吹,从而分选效果更好。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包含……”,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