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4429发布日期:2019-09-03 20:5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振动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筛。



背景技术:

铸件的生产常常采用砂型铸造,为了减小产品成型后的缺陷,常常需要选用颗粒度较细小的型砂,因而需要对型砂进行筛选。

现目前,对型砂的筛选常常采用振动筛进行,但是在振动筛筛选完毕后,被筛出的大颗粒杂质停留在振动筛上,为了保持后续筛选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需要将振动筛上的杂质铲出。现目前,杂质的去除一般由人工铲收。但是人工铲除杂质效率低,不便于型砂的大批量处理。因而也有较多的加工厂将振动筛设置成倾斜的结构,使用时,将型砂泼洒至振动筛上,振动筛对型砂进行筛分,大颗粒杂质则在重力作用下沿振动筛表面滑落排走,能够较好解决人工铲除杂质效率低的问题。但是,采用倾斜状的振动筛,型砂在振动筛上滑落的速度较快,从而造成部分有用的型砂也随杂质排走,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振动筛,以解决采用倾斜的振动筛导致有用的型砂也被排走,造成物料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筛,包括筛体,还包括架体,筛体滑动并转动设于架体上,且筛体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架体上设有筛料区和下料区,筛料区与下料区之间设有滑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滑轴,筛料区内设有可拉伸的漏网,漏网与滑轴固定连接,下料区内设有开口,漏网和开口均位于筛体的下方且沿筛体的运动方向并列排布,筛体可向开口内翻转倾斜。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往复运动机构用于控制筛体往复运动,从而使得筛体振动而对型砂进行筛分,架体作为筛体的支撑件,对筛体的运动进行限定,保持筛体的直线往复运动效果。筛料区用于对型砂进行筛料处理,漏网既保证了筛出的有用的型砂能够有效下漏排出,避免了型砂在筛体中堆积滞留,又能够对筛体进行支撑,保持筛体的平衡,以便于对型砂进行筛分处理。下料区作为筛体排出杂质的区域,当筛体在开口内翻转倾斜时,筛体中残留的杂质沿筛体的倾斜表面滑落,从而达到自动排出杂质的目的。相比现有的人工铲收杂质,能够实现自动化排料,提高加工效率,且相比直接采用倾斜的筛体进行型砂筛分,能够较好解决在筛分过程中,有用的型砂也随杂质排走而造成物料浪费的问题,使得有用的型砂与杂质得以被有效分离。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筛体可向下翻转移动的一端设有配重块。配重块用于加重筛体端部的重量,使得筛体在需要排料时能够顺利发生翻转,从而避免筛体卡死在平衡位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筛体设有配重块的一端滑动设有滑门,配重块固设于滑门上,滑门与筛体之间连接有复位件。当筛体的端部落入开口而不再保持平衡时,配重块带动筛体翻转而令筛体倾斜,此时滑门也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下滑,从而将筛体的端侧打开,以利于杂质的顺利排出。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筛体的底部转动设有多个滚轮。筛体翻转后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其底部易与漏网的端侧部位摩擦,从而易对筛体和漏网造成磨损,在筛体的底部设置转轮,能够通过转轮的转动减小筛体与漏网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二者间的磨损程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转轮,转轮的偏心部位设有偏心柱,偏心柱上铰接有拉轴,拉轴远离偏心柱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筛体的中部。采用转轮带动拉轴运动而实现筛体的往复运动,转轮与筛体之间通过拉轴连接,由于拉轴的两端并不是固定连接的,使得拉轴与偏心柱之间、拉轴与筛体之间具有可相对移动的空间,采用此种方式,相比直接采用气缸等往复动力部件驱动筛体运动,能够避免动力部件与筛体之间刚性连接而造成筛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时,具有可调节的空间,从而降低作用力对动力部件的损害。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换向器,换向器上设有两个输出轴,转轮固设于其中一根输出轴上,另一根输出轴背离筛体设置,且该另一根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入轮,输入轮外侧的架体上还设有电机,电机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也背离筛体设置,主动轮与输入轮之间皮带连接。由于在筛分型砂和排出杂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粉尘物质,将输入轮和主动轮背离筛体设置,能够避免较多粉尘落至主动轮和输入轮上,从而利于电机和输入轮的长期正常工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架体上还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罩设在主动轮和输入轮的上方。采用保护罩对主动轮和输入轮进行遮挡保护,一方面避免粉尘落至主动轮和输入轮上而造成其卡死,保持主动轮和输入轮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将主动轮和输入轮与外界相隔离,避免将工人绞伤,减少安全隐患。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保护罩呈弧形,且保护罩的两端固定在架体上。将保护罩设置成弧形,使得保护罩的表面圆滑,避免具有棱角而形成安全隐患,且保护罩的弧形结构与主动轮和输入轮相适应,利于对主动轮和输入轮的隔离保护。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保护罩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能够将保护罩的两端支撑起来,加强保护罩的强度,从而避免保护罩发生形变而与主动轮和输入轮发生接触,进而保证主动轮和输入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筛体翻转倾斜时的状态图。

图4为保护罩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架体1、筛体2、漏网3、开口4、配重块5、滑门6、滚轮7、转轮8、拉轴9、换向器10、输入轮11、电机12、主动轮13、保护罩14、支撑杆15、滑轴16。

一种振动筛,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包括架体1,架体1上滑动并转动设有筛体2,架体1与筛体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在架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横向的滑轨,筛体2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均设有圆柱,圆柱卡设于对应的滑轨内并可沿滑轨移动和在滑轨内发生转动。

架体1上设有筛料区和下料区,筛料区与下料区之间设有滑轴16,滑轴16滑动设于架体1上,滑轴16与架体1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为:在架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横向的轨道,滑轴16的两端均卡设于轨道内并可沿轨道滑动。筛料区内设有橡胶制的可拉伸的漏网3,漏网3的右端与滑轴16粘接固定,下料区内设有开口4,漏网3和开口4均位于筛体2的下方且沿筛体2的运动方向并列排布,本实施例中,漏网3位于左侧,开口4位于右侧。筛体2可向开口4内翻转倾斜。筛体2可向下翻转移动的一端滑动设有滑门6,本实施例滑门6位于筛体2的右端,滑门6与筛体2之间的具体滑动连接方式为:在筛体2的右端设有斜向的条形槽,滑门6上设有凸条,凸条卡设于条形槽内并可沿条形槽滑动。滑门6上螺栓固定设有配重块5,滑门6与筛体2之间连接有复位件,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为拉簧。结合图3所示,筛体2的底部通过处设有多根转轴,转轴上均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多个滚轮7。

筛体2中部焊接有沿筛体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筛体2还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换向器10,换向器10内部的换向结构为啮合的锥齿轮,实现动力方向的改变,且换向器10上设有两个输出轴,一个输出轴上平键连接有转轮8,转轮8的偏心部位焊接有偏心柱,偏心柱上铰接有拉轴9,拉轴9远离偏心柱的一端焊接有圆环,圆环套设在筛体2上的连接轴上。另一根输出轴背离筛体2设置,且该另一根输出轴上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输入轮11,输入轮11外侧的架体1上还设有电机12,电机12的驱动轴上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也背离筛体2设置,主动轮13与输入轮11之间皮带连接。

架体1上还设有保护罩14,保护罩14罩设在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的上方。结合图4所示,保护罩14呈弧形,且保护罩14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架体1上,保护罩14的两端之间焊接固定有横向的支撑杆15。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使用时,滑动滑轴16,使得滑轴16带动漏网3拉伸而将开口4遮挡。将型砂投放至筛体2上,启动电机12,电机12的驱动轴带动主动轮13旋转,主动轮13带动皮带连接的输入轮11旋转,输入轮11的旋转动力经由换向器10换向后,传递至转轮8上,使得转轮8开始转动,转轮8上的偏心柱跟随运动而带动拉轴9摆动,拉轴9带动筛体2横向往复运动而对型砂进行筛分。

较细的型砂被筛体2筛出而经由漏网3下漏至架体1的下方并被收集,以用于铸件的生产制造。较粗的型砂和杂质则停留在筛体2上。

完成筛分后,将滑轴16左移,使滑轴16远离往复运动机构运动,此时漏网3收缩而将开口4打开,当拉轴9继续带动筛体2向右运动时,筛体2的右部被悬空。当筛体2的重心越过滑轴16后,筛体2的右端在配重块5的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使得筛体2在开口4内围绕连接轴发生翻转而变成倾斜状态。在筛体2倾斜的过程中,滑门6也在配重块5的重力作用下下滑而将筛体2的右端打开,此时拉簧被拉伸,筛体2上较粗的型砂和杂质沿筛体2的倾斜表面向下滑落而自动排走,如此完成余料的自动排料操作。

相比现有的人工排料,提高了排料效率和型砂的筛分加工效率。且相比直接采用倾斜的筛体2进行筛分,能够有效解决有用的型砂也随杂质排走而造成的物料浪费的问题。

完成排料后,拉轴9再次推动筛体2左移,筛体2底部的滚轮7在滑轴16上滚动而减小筛体2与滑轴16间的摩擦,避免对装置形成磨损。筛体2左移而反向翻转并落于漏网3上,最终恢复至初始的平衡状态。在筛体2恢复平衡时,当配重块5落至漏网3上后,拉簧拉动滑门6复位而将筛体2的右端封闭。而后向右滑动滑轴16即可再次进行型砂的筛分处理,操作简便。

保护罩14能够对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进行防护,一方面避免粉尘落至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上而将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卡死,保持结构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能够将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隔离,防止绞伤工人,减少安全隐患。

保护罩14呈弧形结构,使得保护罩14的表面圆滑,避免具有棱角而形成安全隐患,且保护罩14的弧形结构与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相适应,利于对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的隔离保护。支撑杆15能够将保护罩14的两端支撑起来,加强保护罩14的强度,从而避免保护罩14发生形变而与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发生接触,进而保证主动轮13和输入轮11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