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罐灌装检漏生产线及其检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00662发布日期:2019-07-06 11:20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雾罐灌装检漏生产线及其检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灌装气体检漏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气雾罐灌装检漏生产线及其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气雾罐是用于盛装气雾剂产品的金属容器。由于该气雾剂为高压气体,因此对于气雾罐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在气雾罐灌装气体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漏检测,以避免漏气的残次品流入市场,一般检测方式是采用水浴检测,即将已灌装好的气雾罐放入水中,查看是否有有气泡产生,该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奏效,若气雾罐出现漏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体会外泄,通过水箱内产生水泡,直观的判断出其漏气状况。传统的一些水浴检测生产线,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操作,通过手将气雾罐放入水中,非常不便,而且工作效率也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漏的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雾罐灌装检漏生产线及其检漏方法,具有较高的自动化,通过机械手来抓取气雾罐,对其进行水浴检测,并且在检测完后,通过脱水装置还可去除气雾罐表面水渍,然后再进行打包包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雾罐灌装检漏生产线,包括工作台、运输气雾罐的传送机构和用于检漏气雾罐的水箱,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输送链条、均匀分布于输送链条上的多个夹持装置、驱动输送链条转动的动力装置和去除气雾罐水渍的脱水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输送链条下端的座体,所述座体的下端设置有两块呈环状且具有回弹性能的夹片;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动轴、设置于转动轴上的主动齿轮和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器,所述工作台另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输送链条齿合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下方的第一限位圆盘,所述工作台上有环绕所述第一限位圆盘设置的挡板,所述第一限位圆盘和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气雾罐的定向移动区域,部分所述夹持装置的所述夹片正对于该定向移动区域内,该定向移动区域包括进料区和脱料区,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进料区前端,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脱料区末端,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供所述进料区内的气雾罐向上移动并使气雾罐的端盖抵触在变形后的两所夹片上的斜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夹片发生形变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斜台上方和所述出料口上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传动箱,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齿轮传动箱和所述转动轴由联轴器依次连接。

所述驱动件为定向转动的转盘,所述夹持装置转动至所述斜台上方的同时,所述夹片抵触于所述转盘的端部并发生形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区的第一挡板和位于所述进料区与所述脱料区之间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限位圆盘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气雾罐的直径,所述第二挡板的两侧面沿竖直方向分别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一和向内凹陷的弧面二,所述凹形弧面一形成所述进料口,所述凹形弧面二形成所述出料口;所述工作台上还分别设有位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侧方且用于限制气雾罐定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均呈齿轮状,且相邻齿之间的面呈弧面状,且该弧面与气雾罐的外表面相适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产线还包括与进料口相连的第一输送带、与出料口相连的第二输送带和位于第二输送带端部的打包台,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首位相连并同步运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产线还包括供所述第二传送带穿行的烘干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分为无储水的气雾罐排水区和有储水的气雾罐检漏区,所述输送链条分为进料区链条带、检漏区链条带、除水区链条带和脱料区链条带,所述检漏区链条带位于所述气雾罐检漏区的上方,所述除水区链条带位于所述气雾罐排水区上方,所述脱水装置为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上的排风管的出风口正对于所述除水区链条带下方。

一种用于气雾罐灌装检漏方法,其中,具体步骤如下,①称重检测:通过称量设备检查已灌装好的气雾罐重量是否合格,不达标则表示气体未灌满气雾罐,需要重新灌气;

②水浴检测:由夹持装置将已达标的气雾罐夹起,并通过输送链条送入到水箱内浸泡,若出现气泡,则表示气雾罐的密封盖未封紧,存在漏气,反之则为正常;

③除水:将未漏气的气雾罐送入至排水装置处,通过排水装置去除气雾罐表面的水渍;

④打包:除水后的气雾罐通过输送链条传输到出料口处后,进行外观检测,对外观有瑕疵的气雾罐进行剔除,然后对合格的产品装箱打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传送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在驱动电机带动输送链条转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一限位圆盘转动,第一限位圆盘和挡板共同作用于气雾罐,将气雾罐向上推动,使得夹持装置上的两块夹片将其夹起,然后输送链条对气雾罐进行运输,该传送机构相比于现于今的一些高精度机械手臂来说,不仅能够达到工作要求,而且生产成本低,符合小工厂的低成本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传送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工作台;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斜台;16、转盘;17、第二限位圆盘;2、传送机构;21、输送链条;22、夹持装置;221、座体;222、夹片;23、动力装置;231、转动轴;2311、第一限位圆盘;232、主动齿轮;233、从动齿轮;234、驱动电机;235、齿轮传动箱;24、空压机;241、排风管;3、水箱;31、气雾罐排水区;32、气雾罐检漏区;4、第一输送带;5、第二输送带;6、打包台;7、烘干箱;a、进料区;b、脱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气雾罐灌装检漏生产线,包括工作台1、运输气雾罐的传送机构2和用于检漏气雾罐的水箱3,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其中,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输送链条21、均匀分布于输送链条21上的多个夹持装置22、驱动输送链条21转动的动力装置23和去除气雾罐表面水渍的脱水装置。

所述水箱3分为无储水的气雾罐排水区31和有储水的气雾罐检漏区32,所述输送链条21分为进料区链条带、检漏区链条带、除水区链条带和脱料区链条带,所述检漏区链条带位于所述气雾罐检漏区32的上方,所述除水区链条带位于所述气雾罐排水区31上方,所述脱水装置为空压机24,所述空压机24上的排风管25的出风口正对于所述除水区链条带下方。

水箱3的气雾罐检漏区32内存有大量的水,输送链条21经过时,水会将输送链条21上的气雾罐淹没,检查是否存在漏气;水箱3的气雾罐排水区31内则无水或少量水,是用于收集气雾罐表面的水分,空压机24对气雾罐进行吹气后,将其表面的水渍会流入到气雾罐排水区31内,以避免水流入到其他地方。

所述夹持装置22包括固定于所述输送链条21下端的座体221,所述座体221的下端设置有两块呈环状且具有回弹性能的夹片222。由夹片222来夹持气雾罐的密封盖。

所述动力装置23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转动轴231、设置于转动轴231上的主动齿轮232和驱动转动轴231转动的驱动器,所述工作台1另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233,所述输送链条21齿合于所述主动齿轮232和所述从动齿轮233上,所述转动轴23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主动齿轮232下方的第一限位圆盘2311,所述工作台1上有环绕所述第一限位圆盘2311设置的挡板,所述第一限位圆盘2311和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气雾罐的定向移动区域,部分所述夹持装置22的所述夹片222正对于该定向移动区域内,该定向移动区域包括进料区a和脱料区b,所述进料口11开设于所述进料区a前端,所述出料口12开设于所述脱料区b末端,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供所述进料区a内的气雾罐向上移动并使气雾罐的端盖抵触在变形后的两所夹片222上的斜台15,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夹片222发生形变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斜台15上方和所述出料口12上方。

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234和齿轮传动箱235,所述驱动电机234、所述齿轮传动箱235和所述转动轴231由联轴器依次连接。

所述驱动件为定向转动的转盘16,所述夹持装置22转动至所述斜台15上方的同时,所述夹片222抵触于所述转盘16的端部并发生形变。

齿轮传动箱235是为减速作用,使驱动电机234带动转动轴231、主动齿轮232缓慢匀速的转动。驱动电机234工作时,输送链条21和第一限位盘会同时运动,在第一限位盘和挡板的作用下,位于进料口11处的气雾罐会在移动区域内进行移动,直至斜台15的斜面上,斜台15的上端面上,与此同时输送链条21上的夹片222在转盘16的作用下向内变形,气雾罐上升后,其密封盖会套设在两夹片222上,在夹片222脱离转盘16后,反弹回原形,两夹片222会抵紧在密封盖的内壁上,气雾罐底部脱离斜台15后,被两夹片222所夹起,并由输送链条21带动其进行后续的检测;检测完后,输送链条21将气雾罐运输到脱料区b时,在出料口12处转盘16的作用下,夹片222再次变形,气雾罐会掉落至脱料区b的工作台1上。

所述挡板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区a的第一挡板13和位于所述进料区a与所述脱料区b之间的第二挡板14,所述第二挡板14与所述第一限位圆盘2311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气雾罐的直径,所述第二挡板14的两侧面沿竖直方向分别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一和向内凹陷的弧面二,所述凹形弧面一形成所述进料口11,所述凹形弧面二形成所述出料口12;所述工作台1上还分别设有位于所述进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侧方且用于限制气雾罐定向移动的第二限位圆盘17,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均呈齿轮状,且相邻齿之间的面呈弧面状,且该弧面与气雾罐的外表面相适配。

第一挡板13是便于气雾罐在第一限位圆盘2311的作用下向定向移动区域移动,第二挡板14是便于气雾罐在第一限位圆盘2311和第二限位圆盘17的作用下移动至出料口12处。将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设置成弧形面,是防止气雾罐表面碰伤。

进一步设置,所述生产线还包括与进料口11相连的第一输送带4、与出料口12相连的第二输送带5和位于第二输送带5端部的打包台6,所述第一输送带4与所述第二输送带5首位相连并同步运行。实际工作过程中,一条漏气检测生产线会配多个气雾罐灌装生产设备,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4的两侧,将以灌好的气雾罐直接放入到第一输送带4上,以达到生产和检测的同时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将第一输送带4和第二输送带5结合成一个整体则是为减小占地空间,使之最大化利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生产线还包括供所述第二传送带穿行的烘干箱7,通过烘干箱7来对气雾罐进行二次除水。

上述的检漏步骤具体如下,①称重检测:通过称量设备检查已灌装好的气雾罐重量是否合格,不达标则表示气体未灌满气雾罐,需要重新灌气;

②水浴检测:将已达标的气雾罐放入第一输送带4上,第一输送带4将气雾罐运输至进料口11处,在第一限位盘和第一挡板13的作用下气雾罐会运动至斜台15上,此时,夹持装置22上的夹片222被转盘16碾压变形,气雾罐的密封盖套设在变形后的两夹片222上,随后有两夹片222将气雾罐夹起,输送链条21带动气雾罐运动至水箱3的气雾罐检漏区32内。水会将气雾罐淹没,检查其是否存在漏气;若出现气泡,则表示气雾罐的密封盖未封紧,存在漏气,反之则为正常;

③除水:输送链条21将未漏气的气雾罐送入至排水装置处,通过空压机24对气雾罐进行吹气,来去除气雾罐表面的水渍,并且气雾罐表面的水渍会流入到水箱3的气雾罐排水区31内;

④二次除水:一次除水后的气雾罐通过输送链条21运动到脱料区b时,在出料口12处的转盘16的作用下,夹片222再次变形,气雾罐会掉落至脱料区b的工作台1上,掉落的气雾罐在第一限位圆盘2311和第二限位圆盘17的作用下移动至出料口12处,并且落入第二传送带上,第二传送带经过烘干机后,气雾罐进行第二次除水,使得气雾罐表面无任何水渍,再到达打包台6上。

⑤打包:对打包台6上的气雾罐进行外观检测,将外观有瑕疵的气雾罐剔除,然后对合格的产品装箱打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