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2055发布日期:2019-07-13 09:5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型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清除变速箱机油内碎屑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发动机的转矩变化范围较小,无法应对汽车在实际行驶中遇到的复杂的道路情况,所以增大汽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速度势在必行,变速箱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上面说到的问题,变速箱通过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来达到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功率较高并且使油耗降低,而且变速箱能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汽车倒退行驶,利用空挡可以中断动力传递,便于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在实际运用中,变速箱内部零部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产生的铁磁性碎屑混杂在变速箱机油内并对变速箱内部的零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大大降低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清除变速箱机油内碎屑的设备,能够自动有效的去除变速箱机油内含有的铁磁性磨损碎屑,大大降低了变速箱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并提高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磨型变速箱,包括底座、安装壳体、过渡装置、分离装置、扫屑装置,底座呈水平布置且安装壳体安装于底座上,并且分离装置与扫屑装置均设置于安装壳体内部,所述的过渡装置用于抽吸变速箱内待分离净化的机油并将其输送至安装壳体内,所述的分离装置用于采用磁性吸引方式使机油与铁磁性碎屑分离,所述的扫屑装置用于将附着至分离装置表面的铁磁性碎屑扫至安装壳体上用于存储碎屑的部分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安装壳体包括主壳体,主壳体为两端开口且呈竖直布置的圆形筒体结构,主壳体的一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且固定端盖固定于底座上、另一开口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主壳体的外圆面开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出屑口,且由上至下依次为出屑口、进油口、出油口,并且出屑口/出油口沿主壳体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主壳体外部还固定设置有进油外壳、出油外壳、储屑外壳,且由上至下依次为储屑外壳、进油外壳、出油外壳,进油外壳上设置有与进油口相互接通的进油嘴,出油外壳上设置有与出油口相互接通的出油嘴;

所述的储屑外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壳体结构,且储屑外壳的内环开口位于出屑口下方、外环开口位于出屑口上方,储屑外壳的外环开口与主壳体外圆面之间还匹配设置有用于封闭两者之间间隙的密封盖,且密封盖以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两者之间;

所述的进油嘴与进油口接通处匹配设置有雾化喷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过渡装置包括电动机、油泵、导油管网,电动机与油泵均安装于底座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机构进行动力连接传递,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导油管网包括吸油管、进油管、出油管,吸油管用于变速箱与油泵之间的连接接通,进油管用于油泵与进油嘴之间的连接接通,出油管用于出油嘴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接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分离机构、刮送机构,分离机构用于以磁性吸引方式使机油与铁磁性碎屑分离,刮送机构用于将铁磁性碎屑刮送至出屑口所处位置,驱动机构用于为分离机构/刮送机构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设置于主壳体开口端的固定端盖同轴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杆,驱动电机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主壳体同轴布置,并且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主壳体内,丝杆同轴设置于主壳体内,丝杆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并且丝杆靠近联轴器的部分为光滑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分离机构包括安装筒,安装筒为圆柱体结构,安装筒同轴设置于主壳体内,且安装筒上同轴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并用于避让丝杆的避让孔一;

所述的安装筒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由强磁材料制成的磁板,磁板沿安装筒的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组,且安装槽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刮送机构包括刮屑构件、切换构件、固定块,所述的刮屑构件包括中间杆、连动盘、刮盘,限位导杆;

所述的安装筒的外圆面还设置有呈竖直布置并贯穿其轴向的导向槽,所述的中间杆设置于导向槽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中间杆的顶端位于安装筒上方,所述的中间杆沿安装筒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导向槽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连动盘与安装筒同轴布置,且连动盘水平固定于中间杆的顶端,连动盘上还同轴开设有丝孔且丝孔内设置有丝母,连动盘通过丝母同轴安装于丝杆外部,所述的限位导杆呈竖直布置且限位导杆固定于安装端盖上,连动盘上还开设有与限位导杆同轴布置的导向孔,且限位导杆位于导向孔正上方,所述的限位导杆沿安装筒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导向孔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刮盘为与安装筒同轴布置的环形盘结构,刮盘固定于中间杆的底端,且刮盘活动套设于安装筒外部,并且刮盘与主壳体内腔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可通过丝母牵引中间杆/连动盘/刮盘上升或下降,并且丝杆牵引刮盘上升时的转动为正向转动、丝杆牵引刮盘下降时的转动为反向转动;

所述的开设于主壳体上的出油口位于刮盘上方;

所述的固定块为圆柱体结构,且固定块同轴固定于安装筒底部,固定块上还同轴开设有轴承孔且轴承孔内设置有轴承,固定块还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丝杆光滑段外部;

所述的切换构件包括限位盘、固定盘,且两者均为环形盘结构,限位盘同轴固定安装于固定块外部,固定盘同轴固定于主壳体内,且固定盘位于限位盘下方,并且限位盘的下端面与固定盘的上端面接触;

所述的限位盘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单向转动件,单向转动件用于使限位盘做与丝杆反向转动一致的单向转动,单向转动件包括同轴安装于限位盘内的棘轮、同轴安装于固定盘内的棘爪,棘爪为弹性材料制成且自由端位于棘轮上的棘齿内;

所述的刮送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刮盘与限位盘接触的吸附状态、刮盘做上升运动的刮屑状态、刮盘做下降运行的复位状态,刮送机构的初始状态为吸附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限位盘上端面与刮盘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连动件,连动件包括设置于刮盘下端面的主动牙、设置于限位盘上端面的从动牙,主动牙与从动牙相匹配且两者可以牙嵌方式对限位盘与刮盘之间进行动力连接传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扫屑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筒与连动盘之间的扫屑机构,扫屑机构包括转筒、安装盘、扫屑构件、动力构件,转筒同轴固定于安装筒顶端,安装盘同轴固定于转筒顶端,转筒与安装盘上均设置有用于避让中间杆的避让孔二;

所述的扫屑构件包括容纳外壳,容纳外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壳体结构,容纳外壳同轴活动安装于转筒外部,且容纳外壳开口端与安装盘下端面接触,容纳外壳封闭端还同轴设置有扇轴,且扇轴外圆面阵列设置有若干组扫屑扇叶,并且扫屑扇叶与出屑口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的安装盘上开设有转孔,所述的动力构件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固定于安装盘上且其动力输出端穿过转孔并位于容纳外壳内,容纳外壳内环腔壁与减速电机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构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构件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构件为齿轮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扫屑装置还包括封闭机构;

所述的封闭机构包括封闭圈、封闭弹簧、开启圈,封闭圈与开启圈均为环形圈,且开启圈的外圆面阵列开设有若干组过渡孔;

所述的封闭圈同轴设置于主壳体内,且封闭圈的顶端设置有内置台阶,封闭圈的外圆面与主壳体腔壁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封闭圈的内圆面与安装盘的外圆面接触,内置台阶位于安装盘上方且与安装盘上盘面接触;

所述的主壳体内设置于抵触台阶且抵触台阶位于封闭端正上方,所述的封闭弹簧设置于内置台阶与抵触台阶之间,封闭弹簧的弹力使封闭圈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开启圈同轴设置于主壳体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且开启圈位于刮盘与封闭圈之间;

所述的封闭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对出屑口进行封闭的封闭状态、撤销对出屑口封闭的接通状态,封闭机构的初始状态为封闭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动有效的去除变速箱机油内含有的铁磁性磨损碎屑,大大降低了变速箱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并提高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去铁屑过程中,雾化喷头使机油以雾化形式进入主壳体,能够大大提高去铁屑效果,除此之外,封闭机构的设置避免了雾化状态下的机油被扇送至储屑外壳内,大大降低了机油在分离净化过程中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安装壳体内部零件配合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过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动机与油泵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与分离机构的配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刮屑构件与丝杆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刮盘与切换构件的配合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刮盘内部零件配合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刮盘内部零件配合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限位盘与固定块的配合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固定块与安装筒的配合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扫屑装置与安装壳体的配合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扫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扫屑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扫屑机构内部零件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磁性吸附方式对变速箱机油进行铁磁性碎屑分离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自动有效的去除变速箱机油内含有的铁磁性磨损碎屑,大大降低了变速箱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并提高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去铁屑过程中,雾化喷头使机油以雾化形式进入主壳体,能够大大提高去铁屑效果,除此之外,封闭机构的设置避免了雾化状态下的机油被扇送至储屑外壳内,大大降低了机油在分离净化过程中的损耗。

一种耐磨型变速箱,包括底座、安装壳体100、过渡装置200、分离装置300、扫屑装置400,底座呈水平布置且安装壳体100安装于底座上,并且分离装置200与扫屑装置400均设置于安装壳体100内部,所述的过渡装置200用于抽吸变速箱内待分离净化的机油并将其输送至安装壳体100内,所述的分离装置200用于采用磁性吸引方式使机油与铁磁性碎屑分离,所述的扫屑装置400用于将附着至分离装置200表面的铁磁性碎屑扫至安装壳体100上用于存储碎屑的部分内。

工作时,过渡装置200抽吸变速箱机油至安装壳体100内后,分离装置300对机油进行分离净化,其中铁磁性碎屑被吸附至分离装置300表面、机油经过渡装置200重新输送回变速箱内,而后分离装置300将附着至自身表面的碎屑刮送至扫屑装置400所处位置,扫屑装置400运行并将碎屑扫至安装壳体100上用于存储碎屑的部分内,随后,分离装置300继续运行并恢复至原状,至此,变速箱机油完成分离净化。

所述的安装壳体100包括主壳体110,主壳体110为两端开口且呈竖直布置的圆形筒体结构,主壳体110的一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且固定端盖固定于底座上、另一开口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主壳体110的外圆面开设有进油口111、出油口112、出屑口113,且由上至下依次为出屑口113、进油口111、出油口112,并且出屑口113/出油口112沿主壳体110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主壳体100外部还固定设置有进油外壳120、出油外壳130、储屑外壳140,且由上至下依次为储屑外壳140、进油外壳120、出油外壳130,进油外壳120上设置有与进油口111相互接通的进油嘴121,出油外壳130上设置有与出油口112相互接通的出油嘴。

所述的储屑外壳14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壳体结构,且储屑外壳140的内环开口位于出屑口113下方、外环开口位于出屑口113上方,储屑外壳140的外环开口与主壳体110外圆面之间还匹配设置有用于封闭两者之间间隙的密封盖,且密封盖以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两者之间。

所述的过渡装置200包括电动机210、油泵220、导油管网,电动机210与油泵220均安装于底座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230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30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230为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导油管网包括吸油管240、进油管250、出油管260,吸油管240用于变速箱与油泵220之间的连接接通,进油管250用于油泵220与进油嘴121之间的连接接通,出油管260用于出油嘴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接通。

电动机210运行并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30牵引油泵220运行,油泵220运行并通过吸油管240抽吸变速箱内机油,且通过进油管250将机油输送至主壳体110内,机油在主壳体110内经分离装置300完成铁磁性碎屑分离净化,随后,净化后的机油经出油管260重新流回至变速箱内。

所述的分离装置300包括驱动机构310、分离机构320、刮送机构330,分离机构320用于以磁性吸引方式使机油与铁磁性碎屑分离,刮送机构330用于将铁磁性碎屑刮送至出屑口113所处位置,驱动机构310用于为分离机构320/刮送机构330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设置于主壳体110开口端的固定端盖同轴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的驱动机构310包括驱动电机311、丝杆312,驱动电机311固定于底座上,且驱动电机311输出轴与主壳体110同轴布置,并且驱动电机311动力输出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主壳体110内,丝杆312同轴设置于主壳体110内,丝杆312与驱动电机31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并且丝杆312靠近联轴器的部分为光滑段。

驱动电机311运行并可牵引丝杆312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分离机构320包括安装筒321,安装筒321为圆柱体结构,安装筒321同轴设置于主壳体110内,且安装筒321上同轴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并用于避让丝杆312的避让孔一。

所述的安装筒32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由强磁材料制成的磁板322,优选的,磁板322沿安装筒321的圆周方向阵列有若干组,且安装槽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机油内含有的铁磁性碎屑可通过磁板322磁性吸附至安装筒321的外圆面。

所述的刮送机构330包括刮屑构件331、切换构件332、固定块333,所述的刮屑构件331包括中间杆3311、连动盘3312、刮盘3313,限位导杆3314。

所述的安装筒321的外圆面还设置有呈竖直布置并贯穿其轴向的导向槽323,所述的中间杆3311设置于导向槽323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中间杆3311的顶端位于安装筒321上方,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杆3311沿安装筒32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导向槽323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连动盘3312与安装筒321同轴布置,且连动盘3312水平固定于中间杆3311的顶端,连动盘3312上还同轴开设有丝孔且丝孔内设置有丝母,连动盘3312通过丝母同轴安装于丝杆312外部,所述的限位导杆3314呈竖直布置且限位导杆3314固定于安装端盖上,连动盘3312上还开设有与限位导杆3314同轴布置的导向孔,且限位导杆3314位于导向孔正上方,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导杆3314沿安装筒321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导向孔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刮盘3313为与安装筒321同轴布置的环形盘结构,刮盘3313固定于中间杆3311的底端,且刮盘3313活动套设于安装筒321外部,并且刮盘3313与主壳体110内腔之间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丝杆31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可通过丝母牵引中间杆3311/连动盘3312/刮盘3313上升或下降,并且丝杆312牵引刮盘3313上升时的转动为正向转动、丝杆312牵引刮盘3313下降时的转动为反向转动。

所述的开设于主壳体110上的出油口112位于刮盘3313上方。

所述的固定块333为圆柱体结构,且固定块333同轴固定于安装筒321底部,固定块333上还同轴开设有轴承孔且轴承孔内设置有轴承,固定块333还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丝杆312光滑段外部。

所述的切换构件332包括限位盘3321、固定盘3322,且两者均为环形盘结构,限位盘3321同轴固定安装于固定块333外部,固定盘3322同轴固定于主壳体110内,且固定盘3322位于限位盘3321下方,并且限位盘3321的下端面与固定盘3322的上端面接触。

所述的限位盘3321与固定盘3322之间还设置有单向转动件,单向转动件用于使限位盘3321做与丝杆312反向转动一致的单向转动,单向转动件包括同轴安装于限位盘3321内的棘轮3323、同轴安装于固定盘3322内的棘爪3324,棘爪3324为弹性材料制成且自由端位于棘轮3323上的棘齿内。

所述的刮送机构3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刮盘3313与限位盘3321接触的吸附状态、刮盘3313做上升运动的刮屑状态、刮盘3313做下降运行的复位状态,刮送机构330的初始状态为吸附状态。

分离装置3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丝杆312做反向转动,由于刮送机构330的初始状态为吸附状态,即刮盘3313与限位盘3321接触且刮盘3313无法下降,此时丝杆312反向转动并牵引刮屑构件331同步转动,同时又由于中间杆3311位于导向槽323内,使得刮屑构件331转动并牵引安装筒321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机油中的铁磁性碎屑被附着至安装筒321的外圆面,且安装筒321转动可使铁屑均匀附着于其外圆面上,去铁屑效果更佳;

随后,分离净化后的机油重新流回至变速箱内;

而后,丝杆312正向转动,由于单向转动件使限位盘3321做与丝杆312反向转动一致的单向转动,即此时切换构件332整体静止不转动且安装筒321随之静止不动,从而使得刮屑构件331做上升运动,即刮送机构330切换至刮屑状态,此时刮盘3313上升并使附着至安装筒321表面的铁屑随之同步上升,直至上升至扫屑装置400所处位置,同时该过程中,连动盘3312通过导向孔活动套设于限位导杆3314外部;

而后,丝杆312反向转动,此时由于连动盘3312通过导向孔活动套设于限位导杆3314外部,从而使得刮屑构件331做下降运动,即刮送机构330切换至复位状态,当刮盘3313重新与限位盘3321接触时,刮送机构330恢复至吸附状态,同时此时连动盘3312脱离与限位导杆3314的接触,整个分离装置300重新恢复至原状。

优选的,磁板322吸引铁屑的时间为机油由进油口111流入至主壳体110内并由出油口112流出主壳体110的时间,该段时间较短且铁屑隐藏在机油内部,从而导致只吸引分离了部分铁屑,使得去铁屑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进油嘴121与进油口112接通处匹配设置有雾化喷头;机油通过雾化喷头进行雾化后喷设至主壳体110内,使得铁屑暴露并靠近安装筒321,磁板322可快速将铁屑吸附至安装筒321外圆面,大大提高了去铁屑效果。

优选的,刮送机构330处于吸附状态时,刮屑构件331转动并牵引安装筒321同步转动过程中,刮屑构件331是通过中间杆3311与导向槽323配合牵引安装筒321转动,由于中间杆3311为杆状零件,牵引过程中会对中间杆3311造成一定损伤,长时间会导致中间杆3311上产生裂纹,大大缩短了中间杆3311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限位盘3321上端面与刮盘3313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连动件,连动件包括设置于刮盘3313下端面的主动牙、设置于限位盘3321上端面的从动牙,主动牙与从动牙相匹配且两者可以牙嵌方式对限位盘3321与刮盘3313之间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刮屑构件331转动并牵引安装筒321同步转动过程中,刮屑构件331是通过中间杆3311与导向槽323配合、以及主动牙与从动牙配合牵引安装筒321转动,牵引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同时牵引过程中以主动牙与从动牙为主、中间杆3311与导向槽323为辅,从而避免了中间杆3311受到损伤。

所述的扫屑装置400包括设置于安装筒321与连动盘3312之间的扫屑机构410,扫屑机构410包括转筒411、安装盘、扫屑构件、动力构件,转筒411同轴固定于安装筒321顶端,安装盘同轴固定于转筒411顶端,转筒411与安装盘上均设置有用于避让中间杆3311的避让孔二。

所述的扫屑构件包括容纳外壳413,容纳外壳413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环形壳体结构,容纳外壳413同轴活动安装于转筒411外部,且容纳外壳413开口端与安装盘下端面接触,容纳外壳413封闭端还同轴设置有扇轴,且扇轴外圆面阵列设置有若干组扫屑扇叶412,并且扫屑扇叶412与出屑口113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的安装盘上开设有转孔,所述的动力构件包括减速电机414,减速电机414固定于安装盘上且其动力输出端穿过转孔并位于容纳外壳413内,容纳外壳413内环腔壁与减速电机414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构件415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构件415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传递构件415为齿轮构件。

安装筒321转动并使铁屑均匀附着于其外圆面上的过程中,扫屑机构410随之同步转动,即扫屑机构410与安装筒321之间相对静止,扫屑机构410不影响去除铁屑过程;

随后刮盘3313上升并使附着至安装筒321表面的铁屑随之同步上升至扫屑扇叶412所处位置处时,减速电机414运行并通过动力传递构件415牵引扫屑扇叶412转动,从而通过出屑口113将铁屑扫送至储屑外壳140内;

当使用时间较长时,储屑外壳140内储存满铁屑时,可通过拆卸密封盖打开储屑外壳140并取出铁屑。

更为具体的,在安装筒321转动并使铁屑均匀附着于其外圆面上的过程中,扫屑机构410与安装筒321之间相对静止,即扫屑扇叶412相对转动,同时由于机油是以雾化方式喷洒至主壳体110内,扫屑扇叶412的相对转动会将部分雾化机油扇送至储屑外壳140内,使流回至变速箱内的机油量减少,严重影响变速箱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扫屑装置400还包括封闭机构420。

所述的封闭机构420包括封闭圈421、封闭弹簧422、开启圈423,封闭圈421与开启圈423均为环形圈,且开启圈423的外圆面阵列开设有若干组过渡孔。

所述的封闭圈421同轴设置于主壳体110内,且封闭圈421的顶端设置有内置台阶,封闭圈421的外圆面与主壳体110腔壁构成密封式滑动导向配合,封闭圈421的内圆面与安装盘的外圆面接触,内置台阶位于安装盘上方且与安装盘上盘面接触。

所述的主壳体110内设置于抵触台阶且抵触台阶位于封闭端421正上方,所述的封闭弹簧422设置于内置台阶与抵触台阶之间,封闭弹簧422的弹力使封闭圈421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开启圈423同轴设置于主壳体110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且开启圈423位于刮盘3313与封闭圈421之间。

所述的封闭机构42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对出屑口113进行封闭的封闭状态、撤销对出屑口113封闭的接通状态,封闭机构420的初始状态为封闭状态。

安装筒321转动并使铁屑均匀附着于其外圆面上的过程中,封闭圈421封闭出屑口113,使得雾化状态下的机油未能被扫屑扇叶412扇送至储屑外壳140内;

随后刮盘3313上升并使附着至安装筒321表面的铁屑随之同步上升至扫屑扇叶412所处位置的过程中,刮盘3313牵引开启圈423同步上升,开启圈423上升过程中会与封闭圈421接触并推送封闭圈421上升,即开启圈423与出屑口113位于同一高度,此时封闭机构420切换至接通状态,铁屑可通过过渡孔、出屑口113进入至储屑外壳140内;

随后刮盘3313下降并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封闭弹簧422使封闭机构420恢复至原状,即切换至封闭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