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8543发布日期:2020-05-08 12:4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分拨(logisticdistribution,ld)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多级供应链中连接上下游的节点,其运作流畅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运作顺畅性。目前物流行业发展十分迅猛,打包完的快递件需要运输到不同地区,因此需要进行物流分拨,在传统的运载小车进行分拨的装置中,运载小车将物件运输到指定位置,通过上方的传送带将其传送至指定区域,其对于重量较轻、不需运输保护的产品而言,运输效率较高,运载小车过程中也无需暂停;但是,对于重量较重的一些物件而言,当运载小车运行到指定位置时,无法快速通过传送带将物件传送到指定区域(惯性大、发生翻滚对传输装置撞击严重等),因此一般需将运载小车暂停,通过传送带对接进行传输,但是运载小车不断进行运行、暂停时,既浪费工作时间,又影响运载小车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工作效率低且影响运载小车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包括运载机构及设置在运载机构侧边的若干分类传输机构;所述运载机构包括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方的导轨、沿导轨运动的若干运载小车;所述运载小车上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传动方向与运载小车运行方向垂直;所述分类传输机构包括过渡支撑组件及传输组件;所述过渡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安装板a、设置在一对安装板a之间的若干滚轴;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一对安装板b、设置在一对安装板b之间的转轴、环绕转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

优选的,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扫描仪、红外传感器a、若干红外传感器b及安装在运载小车内的控制器,若干所述红外传感器b均布固定在工作台上端的导轨内圈处。

优选的,所述滚轴靠近工作台的一端呈柱形,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呈圆台型,呈柱形的滚轴最上端所在平面与第一传送带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圆台型的滚轴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靠近工作台的安装板a上端面高度低于第一传动带上端面高度,远离工作台的安装板a上端面呈倾斜状,并与呈圆台型的滚轴侧面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端面的高度低于远离工作台的安装板a较低一侧的高度,高度差为2mm~5mm。

优选的,所述滚轴呈柱形的一端结构沿中轴线的长度等于滚轴呈圆台型的一端结构沿中轴线长度的1/5~1/3。

优选的,一对所述安装板a偏向运载小车运行方向的终点端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传输组件设置在安装板a远离运载机构的一侧,并偏向限位板一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运载小车下端具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具有一对导向片,所述导轨设置在一对导向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过渡支撑组件,当运载小车运动到对应分类传输机构的过渡支撑组件处时,第一传送带即开始传送,当运载小车运行到与第二传送带对齐时,物件正好脱离第一传送带,并滑落至第二传送带,整个工作过程中避免运载小车需要暂停的问题。

(2)结构设置了扫描仪、红外传感器a、若干红外传感器b及控制器,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3)滚轴一端呈柱形,一端呈圆台型,呈柱形结构的一端是便于支承物件,并能随着物件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转动,呈圆台型结构的一端是便于物件全部落在滚轴上是能呈倾斜状,并滑落至第二传动带上。

(4)运载小车下端具有一滑动槽,滑动槽内部具有一对导向片,导轨设置在一对导向片之间,由于运载小车本身有一定长度,因此若导轨直接嵌套在滑动槽内,不便于在转角处转弯,通过设置长度较短的导向片,便于运载小车在转角处进行转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载小车下端与导轨配合时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载小车、过渡支撑组件及第二传送带的高度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工作时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其中:1、工作台,2、导轨,3、运载小车,4、第一传送带,5、滑动槽,6、导向片,7、安装板a,8、滚轴,9、安装板b,10、第二传送带,11、限位板,12、红外传感器a,13、红外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智能扫描的物流分拨系统,包括运载机构、设置在运载机构侧边的若干分类传输机构。

运载机构包括工作台1、固定在工作台1上方的导轨2、沿导轨2运动的若干运载小车3;其中导轨2呈薄片状,围成一方形固定在工作台1上方,四个顶角处呈弧形结构;运载小车3上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传动方向与运载小车3运行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运载小车3下端具有一滑动槽5,滑动槽5内部具有一对导向片6,导轨2设置在一对导向片6之间,一对导向片6能够实现导向运动,同时方便在导轨2弧形结构的顶角处进行转弯。

分类传输机构包括过渡支撑组件及传输组件;过渡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安装板a7、设置在一对安装板a7之间的若干滚轴8;如图3所示,滚轴8靠近工作台1的一端呈柱形,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呈圆台型,呈柱形的滚轴8最上端所在平面与第一传送带4上端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呈圆台型的滚轴8侧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靠近工作台1的安装板a7上端面高度低于第一传动带4上端面高度,远离工作台1的安装板a7上端面呈倾斜状,并与呈圆台型的滚轴8侧面倾斜角度相同;同时,滚轴8呈柱形的一端结构沿中轴线的长度等于滚轴8呈圆台型的一端结构沿中轴线长度的1/5~1/3;一对安装板a7偏向运载小车3运行方向的终点端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11;传输组件设置在安装板a7远离运载机构的一侧,并偏向限位板11一端设置。

传输组件包括一对安装板b9、设置在一对安装板b9之间的转轴(图中未标出)、环绕转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10,第二传送带10上端面的高度低于远离工作台1的安装板a7较低一侧的高度,高度差为2mm~5mm。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扫描仪、红外传感器a12、若干红外传感器b13及安装在运载小车3内的控制器,若干红外传感器b13均布固定在工作台1上端的导轨2内圈处;其中红外传感器a12用于检测运载小车3的位置,当运载小车3运动到红外传感器a12处时,物件被放置在运载小车3上端的第一传送带4上,此时扫描仪对物件进行扫描,扫描一般包括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扫描等,并将扫描信息(分类信息,如:按运输区域分类)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运载小车3运行到指定位置即触发第一传送带4进行工作;红外传感器b13则可用于监测运载小车3的实时运动位置。

智能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运载小车3的运行速度,保证物件从第一传送带4上完全脱离时,物件已运动至与第二传送带10对齐位置处,此时物件可直接从滚轴8上滑动至第二传送带10上,同时安装板b9上也可以安装限位板,避免物件脱落。

工作时,如图4所示,当运载小车3运动到与过渡支撑组件端部对齐时,第一传动带开始工作,并在运载小车3运行过程中,将物件不断传送至滚轴8上,滚轴8呈柱形的一端用于对物件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其移动,当物件完全处在滚轴8上时,由于滚轴8呈柱形的一端长度远远大于呈圆台型一端的长度,因此物件会沿圆台型一端倾斜,并滑落至第二传送带10上,滑落过程中,物件只要一端抵住在第二传送带10上,第二传送带10即可拖动整体物件全部移动至第二传送带10上,因此设计时,滚轴8外壁应光滑,减小物件滑落时的摩擦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