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淀粉生产用旋流器旋流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8760发布日期:2021-09-15 00:0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淀粉生产用旋流器旋流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淀粉生产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淀粉生产用旋流器,具体为一种淀粉生产用旋流器旋流盘。


背景技术:

2.旋流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分级设备,用于可沉降固体相与混合液相的悬浮液的固液分离。目前国内提取淀粉的工厂,大都采用分离机加12级洗涤旋流器工艺,采用逆流洗涤原理:一次新鲜水从末级(即第12级)进入洗涤系统,旋流器溢流逐级返回作为前一级的洗涤水,首级旋流器的溢流进入淀粉与麸质分离机进行再分离,洗涤去除的杂质进入麸质水从分享机溢流排出。这样,在淀粉乳精制过程中,可充分回收淀粉,提高淀粉收率,同时减少一次新鲜水的用量。
3.而目前淀粉车间在备有大十二级旋流器的同时还设置小十二级洗涤站以作备用,日常生产中,仅开启大十二级旋流器即可满足日破碎量660

680吨产能,想要再提高产能时需要开启小十二级洗涤站运行,这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同时开启小十二级后物料水比发生变化,工艺波动较大,影响对产品质量指标控制。
4.而大十二级旋流器中,产量无法很好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旋流盘与旋流管之间由于配合不够严密而导致物料外泄发生串料,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旋流盘与旋流器之间物料外泄、串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淀粉生产通旋流器旋流盘,解决了在分离淀粉的过程中,由于旋流盘与旋流管无法良好配合而容易发生物料泄漏及泄漏后物料在两旋流盘之间发生串料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淀粉生产用旋流器旋流盘,包括两个旋流盘本体、旋流管、连接螺杆及连接螺帽,所述的旋流管设置于两所述旋流盘本体之间,两所述的旋流盘本体上设置有与旋流管配合的孔位及与连接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连接螺杆通过螺纹孔穿过两所述旋流盘本体,两旋流盘本体通过连接螺杆及与连接螺杆螺纹配合的连接螺帽夹紧所述旋流管,关键是:所述的旋流盘还包括螺栓密封模块,所述的螺栓密封模块设置于连接螺杆上、介于连接螺帽与旋流盘本体之间,包括密封座及密封环,所述的密封座内部开有通孔套设于连接螺杆上,密封座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密封槽,所述的密封环设置于密封槽内用于与旋流盘本体接触。
8.所述的密封环为弹性材料,其形状可以为“o”形或阶梯型。
9.所述密封环的高度高于所述密封槽,所述的旋流盘本体与螺旋密封模块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与密封环配合的配合凹槽。
10.所述的旋流盘还包括串流汇集模块,所述的串流汇集模块包括底流汇集罩及底流
汇集管,所述的底流汇集罩设置于两旋流盘本体之间,底流汇集管的进料端通过底流汇集罩的侧面与底流汇集罩的内部联通,底流汇集管的出料端与下一级旋流器的进料端联通;
11.所述的底流汇集罩上设置有可穿过旋流管的底流管孔,所述底流汇集罩的底流管孔数量与旋流盘本体上的孔位数量相同。
12.所述的底流汇集罩上底流管孔的直径大于旋流管的外壁直径,所述的底流管孔内壁处设置有可与旋流管外壁紧配合的、带有弹性的底流管套。
13.所述的串流汇集模块还包括顶流汇集罩及顶流汇集管,所述的顶流汇集罩设置于两旋流盘本体之间,所述顶流汇集管的进料端通过顶流汇集罩的侧面与顶流汇集罩的内部联通,顶流汇集管的出料端与本级旋流器的溢流管联通;
14.所述的顶流汇集罩上设置有可穿过旋流管的顶流管孔,所述顶流汇集罩的顶流管孔数量与旋流盘本体上的孔位数量相同。
15.所述的顶流汇集罩上顶流管孔的直径大于旋流管的外壁直径,所述的顶流管孔内壁处设置有可与旋流管的外壁紧配合的、带有弹性的顶流管套。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螺杆上设置螺栓密封模块,使其介于连接螺帽与旋流盘本体之间,通过连接螺帽挤压螺栓密封模块实现了旋流盘本体对旋流管的充分地夹紧、密封,消除了两旋流盘本体与旋流管之间的缝隙,避免了物料泄漏而导致的串料现象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串流汇集模块,分别将底流口处泄漏的物料引至下一级旋流器的进料端、将溢流口(即顶流口)处泄漏的物料引至本级旋流器的溢流管端,将已经得到分离但是被泄漏的物料与未经分离的原料分开,在根据其当时的状况分情况引至对应的旋流器中分离,不仅能够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指标,还能够提高大十二级旋流器的产能,提升企业效益。
17.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前,大十二级旋流器的日破碎量在660

680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日破碎量760

780吨。按照小十二级出料量15方计算,小十二级需要开启10小时。常见的小十二级旋流器在正常运行的情况至下,计算其每天的耗能量大约为:w=√3*ui*t=1.732*0.38*280*10=1843kw.h ,按照厂电价格0.45元计算,本使用新型中旋流盘的旋流器运行周期半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节约金额:150878元,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20.图2是图1的a

a处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座的剖视图。
22.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其中:1、旋流管,2、孔位,3、旋流盘本体,4、连接螺杆,5、连接螺帽,6、密封座,7、密
封环,8、密封槽,10、底流汇集罩,11、底流汇集管,13、底流管套,14、顶流汇集罩,15、顶流汇集管,17、顶流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

图5所示的一种淀粉生产用旋流器旋流盘,包括两个旋流盘本体3、旋流管1、连接螺杆4及连接螺帽5,所述的旋流管1设置于两所述旋流盘本体3之间,两所述的旋流盘本体3上设置有与旋流管1配合的孔位2及与连接螺杆4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连接螺杆4通过螺纹孔穿过两所述旋流盘本体3,两旋流盘本体3通过连接螺杆4及与连接螺杆4螺纹配合的连接螺帽5夹紧所述旋流管1,关键是:所述的旋流盘还包括螺栓密封模块,所述的螺栓密封模块设置于连接螺杆4上、介于连接螺帽5与旋流盘本体3之间,包括密封座6及密封环7,所述的密封座6内部开有通孔套设于连接螺杆4上,密封座6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密封槽8,所述的密封环7设置于密封槽8内用于与旋流盘本体3接触。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螺帽5与旋流盘本体3之间设置螺栓密封模块,在密封座6与旋流盘本体3之间设置弹性材质的密封环7,通过连接螺帽5压紧密封座6而使密封环7压紧旋流盘本体3,彻底堵住连接螺杆4与旋流盘本体3之间的空隙,防止分离完成后的物料外泄导致串料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对分离完成的物料的收集效率,从而提高了旋流器的日破碎量。
28.进一步的,本实施中的密封环7为“o”字形。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环7的高度高于所述密封槽8,所述的旋流盘本体3与螺旋密封模块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与密封环7配合的配合凹槽。
29.为了进一步的防止串料现象的发生,本实施例中的旋流盘还包括串流汇集模块,所述的串流汇集模块包括底流汇集罩10及底流汇集管11,所述的底流汇集罩10设置于两旋流盘本体3之间,底流汇集管11的进料端通过底流汇集罩10的侧面与底流汇集罩10的内部联通,底流汇集管11的出料端与下一级旋流器的进料端联通;
30.所述的底流汇集罩10上设置有可穿过旋流管1的底流管孔,所述底流汇集罩10的底流管孔数量与旋流盘本体3上的孔位2数量相同。旋流管1底流口处泄漏的物料储存在底流汇集罩10中,通过底流汇集管11将物料引至下一级旋流器的进料端,实现了对旋流管底流口物料的收集以及进一步的分离,提高了物料的收集及提纯率,减少了物料的浪费。
31.为了进一步密封,所述的底流汇集罩10上底流管孔的直径大于旋流管1的外壁直径,所述的底流管孔内壁处设置有可与旋流管1外壁紧配合的、带有弹性的底流管套13。
32.在底流汇集罩10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防止串流现象的发生,所述的串流汇集模块还包括顶流汇集罩14及顶流汇集管15,所述的顶流汇集罩14设置于两旋流盘本体3之间,所述顶流汇集管15的进料端通过顶流汇集罩14的侧面与顶流汇集罩14的内部联通,顶流汇
集管15的出料端与本级旋流器的溢流管联通;
33.所述的顶流汇集罩14上设置有可穿过旋流管1的顶流管孔,所述顶流汇集罩14的顶流管孔数量与旋流盘本体3上的孔位2数量相同。旋流管1顶流口(即溢流口)处泄漏的淀粉含量低的物料储存在顶流汇集罩14中,通过顶流汇集管15将物料引至本级溢流管(图中未画出)端,通过溢流管将物料引至上一级旋流器的进料口端,能够对旋流管顶流口物料进行进一部分离提纯,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
34.为了对顶流汇集罩14密封,所述的顶流汇集罩14上顶流管孔的直径大于旋流管1的外壁直径,所述的顶流管孔内壁处设置有可与旋流管1的外壁紧配合的、带有弹性的顶流管套17。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