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1978发布日期:2021-06-22 17:0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分选领域,更具体的说的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潢垃圾的处理中,需要将不同体积、不同质量、不同用途、不同性质、不同密度等多种垃圾进行分选。一般地因建筑与装潢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发泡混凝土,因发泡混凝土不可燃烧且能够被再次作为其他建筑材料的原材料或辅料,所以,在建筑与装潢垃圾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如水选、风选、磁选、震动等多种方式将建筑骨料中的砂石、模板、铁制品、钢筋、破布、纸片、塑料等不可利用的垃圾与发泡混凝土这类可回收利用骨料进行分选。但是由于发泡混凝土中含有大量气泡,密度较低,很难将纸片、破布、塑料片、木屑等这类轻物质杂质与发泡混凝土进行分离分选,阻碍了发泡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根据发泡混凝土与纸片、破布、塑料片、木屑等轻物质垃圾的结构不同,而在非水平面输送中,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式不同进行分选,达到分选率高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包括输送面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的分选输送带,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由下至上,被分选的混合物料由输送面的中段位置落入所述分选输送带上,所述分选输送带的上端连接有轻物质集料区,下端连接有发泡混凝土集料区。

优选地,所述分选输送带呈上下位置错层设置有若干层;由上至下:由奇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下的混合物料进入下一偶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上中段位置,由奇数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轻物质集料区;由上至下:由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发泡混凝土集料区,由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混合物料进入下一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上中段位置。

优选地,最下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轻物质集料区,最下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发泡混凝土集料区。

优选地,由上至下,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偶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夹角。

优选地,由上至下,奇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设置有引料挡板,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上端连接有轻物质导料箱,所述轻物质集料区设置于所述轻物质导料箱下部;由上至下,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连接有发泡混凝土导料箱,所述发泡混凝土集料区设置于所述发泡混凝土导料箱下部;所述轻物质集料区和发泡混凝土集料区均分别设置有出料输送带。

优选地,第一层分选输送带上部设置有振动给料机,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出料口置于第一层分选输送带的中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振动给料机的输送面呈波浪型。

优选地,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呈波浪型。

优选地,所述分选输送带上设置有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横档,所述横档长度与所述分选输送带宽度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之间夹角的角度可调节。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输送面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的分选输送带且输送方向由下至上,实现对发泡混凝土与轻物质垃圾进行分选,发泡混凝土在非水平面上进行滚动,由分选输送带的下端落下,轻物质垃圾不容易滚动,被分选输送带带动向上运动,最后在分选输送带的上端落下,实现分选。同时,为确保将轻物质与发泡混凝土完全分离,需要保证在分选时,混合物料由输送面的中段位置落入分选输送带上,为轻物质和发泡混凝土提供足够的运动分选距离,实现分选,提高分选率。

2、以前述的输送方向由下至上的分选输送带为基础模型,为提高分选效率,适当的增加分选输送带层数,即分选输送带呈上下位置错层设置有若干层;由上至下:由奇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下的混合物料进入下一偶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上,由奇数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轻物质集料区;由上至下:由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发泡混凝土集料区,由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混合物料进入下一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上;实现对发泡混凝土和轻物质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分选,提高分选效率,避免一些较大的轻物质被发泡混凝土夹带或推动向下运动,而混合在发泡混凝土中被分选,经过多层分选输送带进行分选,提高分选效率,提高分选净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选输送带布置放大图,以及分选物料落下示意图,

图3为分选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分选输送带横截面示意图,也即分选输送带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选输送带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选输送带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选输送带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发泡砖与轻物质分选设备,包括有机架、爬梯护栏等,在机架上可拆卸固定有输送面与水平面呈锐角设置的分选输送带1,分选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由下至上,分选输送带1的上端连接有轻物质集料区2,下端连接有发泡混凝土集料区3。同时,为确保将轻物质与发泡混凝土完全分离,需要保证在分选时,混合物料由输送面的中段位置落入分选输送带上,为轻物质和发泡混凝土提供足够的运动分选距离,实现分选,提高分选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与轻物质垃圾进行分选。发泡混凝土整体结构呈球形、圆形或近似球形或近似圆形的立体状,其在非水平面(斜面)上可进行滚动,由分选输送带的下端落下。轻物质垃圾多呈扁状、条状或片状,不容易滚动,被分选输送带带动向上运动,最后在分选输送带的上端落下,实现发泡混凝土与轻物质垃圾的分选。

本技术方案中,以上段所述的输送方向由下至上的分选输送带1为基础模型,为提高分选效率,适当的增加分选输送带层数,即如图1和图2所示,分选输送带1呈上下位置错层设置有若干层。由上至下,定义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的分选输送带为奇数层分选输送带11,第二层、第四层……的分选输送带为偶数层分选输送带12,由图1和图2可见,上一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下端位于下一偶数层分选输送带输送面的中部上部位置。即可实现:由奇数层分选输送带11下端落下的混合物料(其中含有发泡混凝土和轻物质垃圾)进入下一偶数层分选输送带12的输送面上的中段位置,由奇数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物料100(轻物质垃圾)直接进入轻物质集料区;由上至下:由偶数层分选输送带12下端落下的物料200(发泡混凝土)直接进入发泡混凝土集料区,由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混合物料进入下一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上的中段位置。即确保了由上层输送带下端落下的混合物料进入下层输送带的输送面上的中段位置,为混合物料中的轻物质和发泡混凝土在下层输送带上均具有足够的运动距离,实现分选,提高分选效率和分选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呈上下位置错层设置有若干层的分选输送带进行多次分选,首先上层或上若干层的分选输送带将体积较大、形状较圆的发泡混凝土分选出来,同时将长度或宽度较大的轻物质垃圾分选出来,下层或下若干层的分选输送带将体积较小、形状不能呈较规整的圆形或球形的发泡混凝土分选出来,同时将体积较小,重量较轻,长度或宽度均较小的轻物质垃圾分选出来。综上,这样就实现了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与轻物质垃圾的完全分离。

无论分选输送带设置有多少层,由最下层分选输送带上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轻物质集料区2,最下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下的物料直接进入发泡混凝土集料区3,最终实现对轻物质和发泡混凝土的全部收集,即实现混合物料的完全分选。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上至下,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偶数层分选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夹角,即奇数层分选输送带大角度设置,偶数层分选输送带小角度设置。大角度设置有利于物料往下滚落,此种状态有利于轻物质的分选率,因为轻物质一般呈扁状和片状,此种形状的物料不容易产生滚动,有利于分选输送带带动往上运行,而发泡砖一般成立体状,容易产生滚动,角度越大,滚动的越明显,所以此状态能被分选输送带带动上行的都是轻物质。小角度设置的分选输送带机不利于物料滚动,所以在此状态还能滚动下落的一般都为发泡混凝土。可见,采用大角度和小角度交错设置的分选输送带进行分选,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垃圾中发泡混凝土与轻物质垃圾的分选率。且本分选设备,节能环保,分选中不产生废水、废气等,分选操作简单,节能降本,利于推广使用。

如图1所示,由上至下,奇数层分选输送带11下端设置有引料挡板7,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上端连接有轻物质导料箱4,轻物质集料区2设置于轻物质导料箱4下部。由上至下,偶数层分选输送带12下端连接有发泡混凝土导料箱5,发泡混凝土集料区3设置于发泡混凝土导料箱5下部。轻物质集料区2和发泡混凝土集料区3均分别设置有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将分选出料的轻物质和发泡混凝土分别输送出去。奇数层分选输送带的上端(轻物质分选出料端)设置在机架上同一边,均连接轻物质导料箱4,偶数层分选输送带下端(发泡混凝土分选出料端)设置在机架的同一边,均连接发泡混凝土导料箱5,利于分选出来的物料收集和各个结构在机架上的布置。

如图1,第一层分选输送带上部设置有振动给料机6,振动给料机6的出料口置于第一层分选输送带的中部位置。振动给料机6的输送面呈波浪型,具体的振动给料机6的输送面为v型波浪型面。振动给料机6的设置,利于物料均匀的进入到第一层分选输送带上,避免物料出现堆积状态,避免一些小的轻物质垃圾被多个发泡混凝土夹带同步向下滚动。为进一步确保混合物料能够由振动给料机6均匀的进入第一层分选输送带,振动振动给料机的v型波浪型面的波浪槽宽度应与第一层分选输送带的波浪槽宽一致且相对应,方便条状物料导入。物料在进入第一层分选输送带上即能立即进入分选状态,大的发泡混凝土向下滚动,小的轻物质垃圾被带动向上运动。因第一层分选输送带上的混合物料较为集中,物料分选过程中产生干涉现象明显,故第一层分选输送带设置大角度,只分选部分容易分选的轻物质,其余混合物料由第一层分选输送带下端落入第二层输送皮带,进行进一步分选。

如图3所示,分选输送带1上设置有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横档10,横档10长度与分选输送带1宽度相适应。横档10的设置,用于阻挡片状物料的下滑,避免轻物质垃圾随发泡混凝土快速的下滑。横档10的设置高度较低,仅用于阻挡轻物质的下滑,对滚落的发泡混凝土不会造成影响。

如图3至图7所示,分选输送带1的输送面呈波浪型,具体的可以是如图4、图5、图6、图7中所示的形状,即分选输送带1的输送面上有平行与输送方向的槽状结构,槽状结构用于限位长条形轻物质垃圾产生滚动,同时,一些小的轻物质垃圾在槽状结构内被向上输送,也避免被滚动的发泡混凝土推动向下运动,实现提高分选率。

本技术方案中,分选输送带1的输送面与水平之间夹角的角度可调节,即分选输送带的安装角度可调,一般的是固定分选输送带的一端,在另一端设置可升降的支撑架,这样即可实现分选输送带1的输送面与水平之间夹角的角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物料的分选。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原理是:混合物料由分选输送带中间落入,通过物料形状特性进行分选,分选输送带上端分选出片状、条状等不利于滚动的轻物质,输送带下端分选出容易产生滚动的立体状发泡混凝土。由上至下,奇数层分选输送带成大角度设置,有利于轻物质的分选率,此大角度立体状物质更容易产生滚动,所以分选出的轻物质的分选率比较高;偶数层分选输送带呈小角度设置,此小角度不利于立体状物体滚动,在此角度如果还能产生滚动的物质基本都是更趋近于圆形的发泡混凝土,这样偶数层分选输送带分选出的发泡混凝土分选率比较高,这样,通过多次奇偶层不断分选,最终整体物料分选率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尽量延长分选输送带的长度,也利于分选率的提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