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3667发布日期:2021-12-11 12:2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2.拉杆螺栓是一种超长螺栓,其长度通常都在一米以上,当不同长度的螺栓混合在一起后,在包装运输前,需将混合在一起的螺栓按长度分拣。
3.但由于由于螺栓数量较多,仅靠人工分拣费事费力。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进行自动化分拣包装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以用于快速分拣不同长度规格的超长螺栓,并使得分拣速度快,分拣规格多,分拣后能够快速包装,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出货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包括分拣线、料框与多个包装小车,所述分拣线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腿,所述框体的内侧安装有带式输送机、滚筒输送机构和螺旋输送机构;
7.所述料框的底部出料口位于带式输送机的上料端正上方;
8.所述滚筒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与带式输送机的下料端平齐,所述安装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
9.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相对应的两个长度相同的第一输送辊及多个长度各不相同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辊的长度,所述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相互平行,且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朝向挡板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与其自身长度相适配的蛟龙叶片,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辊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的转动方向与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
10.所述框体的内侧位于滚筒输送机构和螺旋输送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呈倾斜设置,所述连接平台的顶端与安装框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平台的顶端与滚筒的顶部平齐,所述连接平台的底端位于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上料端的正上方;
11.多个所述包装小车分别位于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下料端的正下方。
12.上述的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呈倾斜设置,且带式输送机的上料端低于带式输送机的下料端,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表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板。
13.上述的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多个所述转轴的端部均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一链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转轴通过第一链轮与链条的配合传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14.上述的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轨滑槽,所述导轨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输送辊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一个所述导轨滑槽位于多个第二电机的正下方,其余的所述导轨滑槽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下料端的正下方,所述导轨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输送辊及第二输送辊的下料端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对应的导轨滑槽内,所述滑块与导轨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底端贯穿滑块后与导轨滑槽的内壁相抵。
15.上述的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通过过渡板与框体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活塞杆,所述连接平台的顶部与活塞杆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活塞杆相适配的通孔。
16.上述的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其中,所述包装小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支架。
17.有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分拣不同长度规格的超长螺栓,并具有分拣速度快,分拣规格多,分拣后能够快速包装,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出货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线的俯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超长螺栓长度分拣装置,包括分拣线、料框1与多个包装小车26,分拣线包括框体2,框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腿3,框体2的内侧安装有带式输送机4、滚筒输送机构6和螺旋输送机构21;
27.料框1的底部出料口位于带式输送机4的上料端正上方;
28.滚筒输送机构6包括安装框7,安装框7的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衔接板8与带式输送机4的下料端平齐,安装框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轴9,转轴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滚筒10,滚筒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滚筒10转动的驱动机构;
29.螺旋输送机构21包括多个第二电机25和与第二电机25相对应的两个长度相同的第一输送辊22及多个长度各不相同第二输送辊23,第二输送辊23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辊22的长度,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电机25的轴伸端固定连接,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相互平行,且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朝向挡板5的一端平齐,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与其自身长度相适配的蛟龙叶片24,多个第二输送辊23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辊22之间,第一输送辊22、第二输送辊23的转动方向与滚筒10的转动方向相同;
30.框体2的内侧位于滚筒输送机构6和螺旋输送机构2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平台14,连接平台14呈倾斜设置,连接平台14的顶端与安装框7的外壁连接,连接平台14的顶端与滚筒10的顶部平齐,连接平台14的底端位于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上料端的正上方;
31.多个包装小车26分别位于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下料端的正下方。
32.带式输送机4呈倾斜设置,且带式输送机4的上料端低于带式输送机4的下料端,带式输送机4的输送带表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板5。
33.通过倾斜设置的带式输送机4,能够降低料框1的安装高度,从而降低向料框1内进行上料时螺栓的吊运高度,通过挡板5的设置,在带式输送机4的运行过程中,能够避免螺栓由输送带表面向下滚落。
34.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与安装框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3,多个转轴9的端部均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一链轮11,每两个相邻的转轴9通过第一链轮11与链条的配合传动连接,一个第一链轮11与第二链轮1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35.因每两个相邻的转轴9均通过第一链轮11与链条的配合传动连接,所以只需启动第一电机12,利用第二链轮13与一个第一链轮11的传动连接,便可驱动所有转轴9带动滚筒10转动,且多个滚筒10的转动方向及转速均相同。
36.框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轨滑槽18,导轨滑槽1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输送辊2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一个导轨滑槽18位于多个第二电机25的正下方,其余的导轨滑槽18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下料端的正下方,导轨滑槽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9,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的下料端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位于对应的导轨滑槽18内,滑块19与导轨滑槽18滑动连接,滑块1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丝20,螺丝20的底端贯穿滑块19后与导轨滑槽18的内壁相抵。
37.利用导轨滑槽18与滑块19的配合,能够在框体1内侧调节各个第一输送辊22、第二输送辊23及对应的第二电机25的位置,从而对分拣长度进行调节。
38.连接平台14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机构,活塞机构包括通过过渡板与框体2固定连接的气缸15,气缸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板16,平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活塞杆17,连接平台14的顶部与活塞杆17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活塞杆17相适配的通孔。
39.利用活塞机构的设置,在分拣线的运行过程中,能够通过启动气缸15将多个活塞杆17顶起,以使活塞杆17的顶端穿过对应的通孔后位于连接平台14的上方,从而阻止螺栓继续沿连接平台滚落至螺旋输送机构21上。
40.包装小车26包括底盘27,底盘27的顶部通过安装座28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支架29。
41.通过安装座28及u型支架29的设置,能够在底盘27上将u型支架29顶起,从而在对螺栓进行打包时,u型支架29可以使得小车内分拣完成后的螺柱下方悬空,此时可以将打包带穿过螺柱下方进行捆扎包装。
42.具体观察图4和图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吊装设备将螺栓置入料框1中,通过带式输送机4将螺栓输送至衔接板8,使螺栓在惯性作用下滚至多个滚筒10上,多个滚筒10同向转动,会将螺栓的一端抵在框体2的内壁上,随着带式输送机4的持续运行,后续的螺栓将逐渐移动至滚筒10上,并在滚筒10的作用下,使螺栓的一端对齐,后续的螺栓将逐渐将之前的螺栓向连接平台14处推动,使螺栓14由连接平台滚落置螺旋输送机构21,因第一输送辊22及第二输送辊23与滚筒10的转动方向相同,当螺栓进入螺旋输送机构21后,其一端仍会始终与框体2内壁保持接触,在转动的蛟龙叶片24的作用下,螺栓将逐渐向螺旋输送机构21的下料端移动,因各个第二输送辊23的长度均不相同,当螺栓持续运动至与所有第二输送辊23脱离时,会自动落入下方的包装小车26上,实现对不同长度的螺栓的分拣,分拣完成后,将包装小车26拉出,即可对分拣完成的螺栓进行捆绑打包。
43.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