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圆孔矩形型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3446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圆孔矩形型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煤构造,特别是指一种矩形型煤形状及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使用的型煤,均采用圆形通气孔供应型煤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在实 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通风口被阻塞而使氧气供应不足,影响型煤燃烧效率, 使型煤不能获得充分燃烧,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延长了型煤的燃烧时间,降低了 煤炉的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型煤氧气供应能力,可以采用扩大通气孔直径的方法,但是,这种 方法必然降低型煤的结构强度,使型煤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因为外力而发生断裂, 或者由于燃烧产生的内应力而裂开。此外,由于现有型煤采用了圆形通气孔,不 可避免地造成了型煤的通气孔之间以及通气孔与型煤侧壁之间的煤壁厚度不均, 导致型煤壁厚最深处的燃煤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扩大通气孔直径的方法并不能解 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 在保证型煤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型煤的通风、供氧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包括矩形的型煤本体,所述的型煤本体上排列有数个 纵向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的横截面呈长圆形。 其中所述的型煤本体上设有数个纵向的周边通气孔。 其中所述的型煤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数个横向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釆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l.本实用新型比现有圆孔型煤通气孔截面积更大,煤在燃烧时通气孔供氧能
力强,不易被堵塞,而使煤能够充分燃烧。
2、 本实用新型比现有型煤增加了周边及横向通风孔,使通气更加均匀,燃烧 完全、起火快、火床连接好。
3、 本实用新型比现有型煤增加了空气与煤的接触面积,使煤能快速燃烧,减 少燃烧时间,单位时间内能量输出功率大。
4、 本实用新型使型煤锅炉体积减小,节约成本,使炉膛体积减小,降低锅炉 的制造成本和锅炉的占地面积。
5、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校、环保、节能的特点。使锅炉排入大气的污染减少。 锅炉环保性能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型煤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型煤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型煤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1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型煤本体;ll-长圆形的通气孔;12-周边通气孔;13-横向
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正视图以及左
视图,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型煤的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后视图与正视图对称,
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所以图1 图3己经清楚表示了本实施例的形状与结构,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参见图4 图6三个不同视角方向的
剖视图。
从图l、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长圆孔矩形型煤包括一个矩形 的型煤本体10,型煤本体IO上排列有数个纵向的长圆形的通气孔11以及数个纵 向的周边通气孔12。相邻的两排通气孔ll、 12可以采用并排的方式排列,也可
以采用交错的方式排列。采用上述结构,长圆形的通气孔11较相同直径的圆形通
气孔通风面积大。而数颗型煤叠放燃烧时,所述的周边通气孔12能辅助提高型煤 的通风能力,并且型煤10的结构强度也得到了保证。上述结构更使得通气孔11、 12之间的煤壁厚度均匀,型煤10内的燃煤同时燃烧完毕,节约燃烧时间,提高 燃烧效率。
从图2、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型煤本体IO顶部和底部设有数个半圆形的 横向通气孔13。当型煤纵向的长圆形的通气孔11发生阻塞时,横向通气孔13可 以提供氧气到型煤的内部,保证型煤的充分燃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例如改变长圆通气孔的排列方式),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 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包括矩形的型煤本体,所述的型煤本体上排列有数个纵向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的横截面呈长圆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煤本 体上设有数个纵向的周边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煤本 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数个横向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通 气孔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长圆孔矩形型煤,包括矩形的型煤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煤本体上纵向排列有数个长圆形的通气孔以及数个周边通气孔。所述的型煤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数个横向通气孔。采用此结构的型煤,其氧气供应能力更强,燃煤燃烧更充分。
文档编号C10L5/36GK201068446SQ200720104200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1日
发明者孙励明 申请人:孙励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