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351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染物处理和再利用的环保技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在城市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的处置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符合环境要求的污泥最终消纳方式有多种,包括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制造建材等。所有的处置都因污泥特殊的物理性状和性质不同(高含水率、病原体污染等),而有着不同的处置难度:①污泥进行卫生填埋,可能造成填满体变形或滑坡、沼气或渗滤液收集管线堵塞、无法机械压实,造成填埋场安全隐患、寿命缩短等。②污泥的土地利用处置是指污泥被作为有机肥料、介质土等用于农业、林木花卉、园林绿化以及沙地治理等领域。除作为肥料可能涉及的销售困难外,污泥的土地利用可能因高含水率、病原体污染、臭气、重金属累积等因素而难以接受。③污泥的焚烧处置指污泥在专用、非专用焚烧装置上进行热值利用的过程,还包括焚烧后灰渣的最终无害化处置。污泥因含水率高、降低炉温、飞灰比例高、需添加辅助燃料、二次污染等给专门的焚烧设施带来难题。④污泥建材处置指在通用的建设生产装置如水泥、制砖等工艺设备中,进行污泥热值利用并对产生的灰渣进行材料化利用的方式。污泥处置路线的选择在养分或热值利用这两种资源化形式。污泥具有较高含量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养分被土地吸收(因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该方法一般不采用),也可通过直接(如焚烧)或间接(填埋收集沼气)的方式产生热量而加以利用。利用污泥所含有机物燃烧释放热能的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其含水率。污水处理厂未处理污泥由于水分占90%以上,自身的热值不足以维持其自燃烧,为了满足污泥自身的燃烧需进一步脱水。在污泥脱水前为使脱水效果提升,并且能有效提高后续处理,一般污泥都需要先加入凝结调理剂,此目的在于改变污泥结构,使污泥因相互凝结而具有足够刚性,快速的分离污泥及水,再透过设备方式过滤移除污泥中水分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污泥脱水主要是去除水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污泥特性是影响污泥脱水能力的最主要原因,污泥处理方式、来源及脱水前加药处理均会改变污泥特性,此外颗粒大小、表面电荷性、压缩性及污泥的pH值、温度等也影响污泥的脱水。平衡影响污泥脱水的多个因素,确定最佳脱水点,搭配设计优良的设备方能发挥最好的脱水效果。餐厨废油脂俗称“地沟油”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是从餐饮业的地沟隔油池中捞取,经过简单的工艺提取的油脂,又称潲水油。中国消费者被地沟油回流餐桌的事实深深困扰。地沟油的酸价、羰基价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食用油卫生标准;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且在回收过程中,易收到砷、铅等重金属污染。据实验测定,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发育障碍,肠炎,肝、心和肾的肿大,以及脂肪肝等。此外,地沟油受污染产生的黄曲霉不仅易使人罹患肝癌,也可能引发胃癌、胰腺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以及卵巢、小肠等部位癌变。地沟油是一种严重超标的酸败油脂,同时也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如对地沟油进行燃料化处理,不仅能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短缺的问题,而且能够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罐和餐厨废油脂储罐,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储罐进口处连接有凝结调理剂给料装置,污泥储罐出口处连接有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下方连接有脱水滤室,餐厨废油脂储罐连接有过滤系统,过滤系统下方连接有水化脱胶搅拌罐,水化脱胶搅拌罐下方连接有脱水脱硫设备,脱水滤室和脱水脱硫设备出口处分别与破碎混拌装置相连接,破碎混拌装置下方连接有压饼装置,压饼装置出口处与污泥出料输送系统相连接。所述脱水滤室采用板框式污泥脱水机过滤移除污泥中的水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污水处理厂污泥和餐厨或其他可燃废油脂资源化处理,不仅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而且将其资源化,同时处理废油脂,达到环保、废物资源化的目的;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城市大量的污泥和地沟油提供一种化废为宝的可行途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污泥储罐,2餐厨废油脂储罐,3凝结调理剂给料装置,4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5脱水滤室,6过滤系统,7水化脱胶搅拌罐,8脱水脱硫设备,9破碎混拌装置,10压饼装置,11污泥出料输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污泥储罐I和餐厨废油脂储罐2,污泥储罐I进口处连接有凝结调理剂给料装置3,污泥储罐I出口处连接有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4,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4下方连接有脱水滤室5,餐厨废油脂储罐2连接有过滤系统6,过滤系统6下方连接有水化脱胶搅拌罐7,水化脱胶搅拌罐7下方连接有脱水脱硫设备8,脱水滤室5和脱水脱硫设备8出口处分别与破碎混拌装置9相连接,破碎混拌装置9下方连接有压饼装置10,压饼装置10出口处与污泥出料输送系统11相连接。脱水滤室5采用板框式污泥脱水机过滤移除污泥中的水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首先进行污泥脱水处理,先将凝结调理剂通过凝结调理剂给料装置3加入污泥储罐I的污泥中,利用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4的搅拌装置混合均匀,使污泥因相互凝结而具有足够刚性,快速的分离污泥及水,再透过板框式污泥脱水机过滤移除污泥中水分从而降低污泥含水率至50%。主要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过滤脱水:(I)滤板压实[0024]由油压单元系统驱动油压缸,将数块滤板挤压缩在一起至完全密实,形成完全紧密的过滤室准备污泥进入。(2)污泥进入滤室由气动隔膜泵将浓缩污泥打入脱水滤室5中,利用滤板的排水系统使大量间隙水滤出,脱水滤室5的阻隔使污泥滞留于脱水滤室5中,直到脱水滤室5压力达到所设定压力内。(3)吹气赶水泻压当脱水滤室5中的压力达到所设定压力时,利用压力开关控制驱使吹气系统进行赶水,强制降低留于脱水滤室5中污泥含水率,完成吹气赶水效果及泻放入口压力以利安全。(4)开模系统当吹气系统进行完成时,表示滤板已经可以进行开模的动作,此时会进行逐一单片震动及拉开滤板的开模动作。最终污泥被压制成含水率约50%的泥饼。其次处理餐厨废油脂:(I)将餐厨废油脂储罐2中的废油通过过滤系统6将废油中的杂质去除,以免其滞留其中影响后续反应的进行。通过滤网过滤除杂,采用3步过滤法,滤网一级比一级小。(2)水化脱胶在水化脱胶搅拌罐7中进行,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的热水或稀碱、食盐、磷酸等电解质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热的毛油中,使其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凝聚沉降分离。(3)废油脂中的水必须除干净,如果油中含水,则在酸或碱催化剂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在脱水脱硫设备8中,通过将油加热并控制在105°C左右,直到没有水蒸气冒泡为止,然后停止加热,此阶段同时也起到脱臭的效果。(4)若含硫量较高,燃烧时生成硫化氢气体,产生臭味,需进行脱硫预处理。同样在脱水脱硫设备8中,利用一种加氢活性很低,几乎没有裂化活性的专利吸附剂,吸附硫化物中的硫原子,使之保留在吸附剂上,而硫化物的烃结构部分则返回物流中,从而实现脱硫过程。将处理后的废油脂按一定比例混合燃油。最后,将制得的泥饼及混合燃油投入破碎混拌装置9中,泥饼被打碎并按一定比例混合燃油,最终经压饼装置10制成直径15cm的燃料饼,由污泥出料输送系统11运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罐(I)和餐厨废油脂储罐(2 ),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储罐(I)进口处连接有凝结调理剂给料装置(3 ),污泥储罐(I)出口处连接有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4),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4)下方连接有脱水滤室(5 ),餐厨废油脂储罐(2 )连接有过滤系统(6 ),过滤系统(6 )下方连接有水化脱胶搅拌罐(7),水化脱胶搅拌罐(7)下方连接有脱水脱硫设备(8),脱水滤室(5)和脱水脱硫设备(8)出口处分别与破碎混拌装置(9)相连接,破碎混拌装置(9)下方连接有压饼装置(10),压饼装置(10)出口处与污泥出料输送系统(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脱水滤室(5)采用板框式污泥脱水机过滤移除污泥中的水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与餐厨废油脂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罐和餐厨废油脂储罐,污泥储罐进口处连接有凝结调理剂给料装置,污泥储罐出口处连接有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搅拌及滤板压实装置下方连接有脱水滤室,餐厨废油脂储罐连接有过滤系统,过滤系统下方连接有水化脱胶搅拌罐,水化脱胶搅拌罐下方连接有脱水脱硫设备,脱水滤室和脱水脱硫设备出口处分别与破碎混拌装置相连接,破碎混拌装置下方连接有压饼装置,压饼装置出口处与污泥出料输送系统相连接,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污泥的处理成本,而且将其资源化,同时处理废油脂,达到环保、废物资源化的目的,为城市大量的污泥和地沟油提供一种化废为宝的可行途径。
文档编号C10L5/46GK203065327SQ2012207001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赵建军, 赵蕾, 徐红霞, 李秀芝, 田艳平 申请人:山东国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