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1412发布日期:2019-07-03 03:0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技术实现要素:
涉及一种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二、技术背景

医院在日常运作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不锈钢或其他的金属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弯盘、镊子等。这些金属医疗器械在使用、清洗、消毒、灭菌和保存过程中会被氧化腐蚀,导致器械生锈以及关节失灵,不但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而且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为了延长金属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杜绝感染事件的发生,对于清洗后的金属医疗器械医院普遍采用润滑防锈剂进行养护处理。医疗器械润滑防锈剂经过手工浸泡或医疗器械清洗机器的热漂洗过程,附着在金属医疗器械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该油膜不但可以润滑金属医疗器械的关节部位,而且可以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医疗器械相接触。

目前医院用水将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溶液中的润滑防锈剂成分呈分子或胶体等粒子状态,这些粒子的直径在0.001-0.1μm之间,粒径不但较小且不受水温的影响而变化,在器械表面形成的油膜厚度薄且覆盖不均匀,油膜厚度小于5μm,不但对医疗器械的润滑效果差,而且空气中的氧气很容易穿透薄油膜发生氧化反应进而腐蚀金属器械,造成器械生锈或关节卡钝问题。

目前医院使用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水溶液中胶束粒子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作用,使其被束缚在溶剂水中,在热漂洗过程中润滑防锈剂成分不能完全有效的转移到器械表面,大部分随水溶液一起作为废液被排放掉,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热漂洗液通过医用清洗机器的热漂洗过程与医疗器械表面接触,目前的润滑防锈剂热漂洗液的粘附力比较弱,与器械侧面和底面接触的热漂洗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掉,降低了润滑防锈作用。少量残留在器械上面的热漂洗液经过烘干过程浓缩形成油膜,该油膜未能完全覆盖器械表面,暴露部分容易氧化生锈,不利于延长金属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医院面对医用器械实际使用中遇到的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能形成覆盖完全且厚度较大油膜的润滑防锈剂,而且要有较高的利用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水溶液在温度升高过程中由液溶胶体系转化为粗分散体系,在热漂洗过程中其粗分散体系中的油相成分能脱离水相转移到医疗器械表面,起到润滑防锈的作用。

所述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水溶液的液溶胶体系为淡蓝色透明状态,粗分散体系为浑浊或乳白色的不透明状态。

所述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作为油相成分在液溶胶和粗分散体系中以粒子状态分散于水中,油相成分在粗分散体系中的粒径大于其在液溶胶体系中的粒径。

所述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的热漂洗过程通过超声波清洗机、内镜清洗机或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实现,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的水溶液在清洗机器中被加热逐渐升温形成热漂洗液,热漂洗液为50~100℃的粗分散体系。

所述在热漂洗过程中,热漂洗液中的润滑防锈剂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被破坏,油相成分摆脱了水相的束缚作用,在与医疗器械的接触过程利用自身的粘附或吸附作用转移到器械的表面,形成较大厚度的油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配制所述具有热漂洗油相转移性能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的方法,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a).医药级白油,含量为40%~60%;

(b).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ⅰ),含量为40%~65%,其结构简式为cnh2n+1(c2h4o)m(c3h6o)xoh,其中6≤n≤9,3≤m≤10,3≤x≤10,n、m和x取整数;

(c).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ⅱ),含量为4%~20%,其结构简式为cnh2n+1(c2h4o)m(c3h6o)xoh,其中10≤n≤15,3≤m≤10,3≤x≤10,n、m和x取整数;

(d).选自水、乙醇、乙二醇、甘油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余量。

所述配制方法中a组分在医疗器械表面形成的油膜能起到润滑防锈的作用。

所述配制方法中b组分和c组分都是有一定浊点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且c组分的浊点高于b组分,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而促使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的水溶液随温度升高由液溶胶体系转化为粗分散体系。

所述配制方法中b组分和c组分分子结构中的脂肪链为支链或直链烃。

所述配制方法中a、b、c和d组分能以任意先后顺序混合配制。

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效果:

在医疗器械的热漂洗过程中,热漂洗液中的所述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成分能充分转移到器械表面,其正面、侧面和底面都会被润滑防锈剂覆盖,形成厚度较大且均匀的油膜,不但具有全面的防锈效果,而且充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避免了浪费。对于带关节的器械,较厚的油膜能使器械的关节部位更加灵活,增强了润滑效果,有利于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优选表1的物料和组分含量制备实施例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所有百分比含量都基于重量计。

表1

实施例的生产工艺过程:将表1的原料a、b、c和d按照表1的质量百分含量顺次添加到带搅拌装置的不锈钢容器中搅拌30分钟。

实施例制备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性质稳定,室内保存不会出现沉淀、结晶或分层现象。

将三戊酮作为荧光剂按照体积分数0.025%添加到上述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中制备含荧光剂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以便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油膜厚度。

实施例制备的含荧光剂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在热漂洗过程中养护处理器械的方法如下:

(1)医用清洗机器包括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和内镜清洗机,优选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该清洗机器具有清洗、漂洗、热漂洗和干燥四个功能,将实施例的含荧光剂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添加到该清洗机器的润滑防锈剂储存盒内实现自动添加功能,然后通过清洗机器的热漂洗过程进行使用。

(2)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运行程序为:加酶清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加润滑防锈剂热漂洗→热风干燥。

(3)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多酶清洗剂计量泵运行时间参数为40秒,清洗剂将被自动添加的水稀释成清洗液,清洗液与水体积比例为1:300。

(4)设定添加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液温度参数为45℃,

(5)设定一次漂洗和二次漂洗的温度参数都为常温,时间参数都为2分钟。

(6)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润滑防锈剂计量泵运行时间参数为20秒,实施例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将被自动添加的水稀释成热漂洗液,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与水体积比例为1:800。

(7)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热漂洗液温度参数为90℃,热漂洗时间参数为5分钟。

(8)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热风干燥时间参数为10分钟。

(9)将医用手术剪和透明玻璃板随机摆放在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清洗篮筐内,然后经过45℃加酶清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步处理后进入热漂洗程序。

(10)在热漂洗过程中,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在清洗仓内与水混合,最初形成液溶胶,清洗机器中的循环泵和旋转喷淋臂将该液溶胶循环往复地喷到篮筐内的器械表面。

(11)清洗仓内有电加热管,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漂洗液由透明淡蓝色的液溶胶体系转变为浑浊的粗分散体系,漂洗液中的润滑防锈剂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被破坏,油相成分摆脱了水相的束缚作用,与器械表面接触时其中的油相成分利用自身的粘附或吸附作用转移到器械表面。

(12)热漂洗在90℃条件下运行5分钟后进入下一步即热风干燥过程,直至器械表面残留的水分全部蒸发掉。

按照以上程序使用实施例制备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对器械进行养护处理,被养护处理的医疗器械包含但不限于手术用的刀、剪、钳、镊子和透明玻璃板等金属或非金属制品。

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实施例的油膜厚度的方法如下:

(1)为了方便使用仪器检测油膜厚度值,热漂洗过程处理后的透明玻璃板表面油膜的厚度值用于表征金属器械的表面油膜厚度。

(2)测量仪器中的脉冲激光器每隔200ms发出持续时间为6ns、波长为266nm的紫外激光,三戊酮作为荧光剂添加到实施例制备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中,荧光剂在266nm的紫外脉冲激光照射下会发出波长为420nm左右的荧光。荧光信号经过光电探测器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入高速示波器中。由于荧光的生命周期只有几十纳秒,采用了响应速度为1ns的光电探测器。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光电探测器前放置了一块峰值为427.5nm、半带宽为16.8nm的带通滤光片,以去除杂光。

(3)荧光信号f与荧光剂浓度c以及油膜厚度l的关系为f=klc,k为常数。

(4)在标定试验中,油膜厚度固定为40μm,通过测量荧光剂体积分数分别0%、0.0125%、0.025%以及0.05%时的荧光信号,建立了荧光信号与荧光剂浓度的线性关系,根据式f=klc把上述的关系转化为荧光信号与油膜厚度的标定关系。

(5)测量透明玻璃板上油膜厚度前,需要先测一下空白实验条件下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背景光,然后从实测的荧光信号中扣除该背景,最后才能根据标定结果转化为油膜厚度。

(6)测定实施例的含荧光剂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处理的透明玻璃板的荧光信号强度,依据荧光信号强度值与油膜厚度的标定关系求算出油膜的厚度。

对比实施例:

将三戊酮作为荧光剂按照体积分数0.025%添加到市售某品牌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中制备含荧光剂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以便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油膜厚度。

市售某品牌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在热漂洗过程中养护处理器械方法如下:

(1)医用清洗机器包括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和内镜清洗机,优选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该清洗机器具有清洗、漂洗、热漂洗和干燥四个功能,将含荧光剂的市售某品牌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添加到该清洗机器的润滑防锈剂储存盒内实现自动添加功能,然后通过清洗机器的热漂洗过程进行使用。

(2)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运行程序为:加酶清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加润滑防锈剂热漂洗→热风干燥。

(3)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多酶清洗剂计量泵运行时间参数为40秒,清洗剂将被自动添加的水稀释成清洗液,清洗液与水体积比例为1:300。

(4)设定添加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液温度参数为45℃,

(5)设定一次漂洗和二次漂洗的温度参数都为常温,时间参数都为2分钟。

(6)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润滑防锈剂计量泵运行时间参数为20秒,对比实施例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将被自动添加的水稀释成热漂洗液,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与水体积比例为1:800。

(7)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热漂洗液温度参数为90℃,热漂洗时间参数为5分钟。

(8)设定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热风干燥时间参数为10分钟。

(9)将医用手术剪和透明玻璃板随机摆放在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机的清洗篮筐内,然后经过45℃加酶清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步处理后进入热漂洗程序。

(10)在热漂洗过程中,对比实施例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在清洗仓内与水混合,清洗机器中的循环泵和旋转喷淋臂将该润滑防锈剂水溶液循环往复地喷到篮筐内的器械表面。

(11)热漂洗在90℃条件下运行5分钟后进入下一步即热风干燥过程,直至器械表面残留的水分全部蒸发掉。

按照以上程序使用对比实施例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对器械进行养护处理,被养护处理的医疗器械包含但不限于手术用的刀、剪、钳、镊子和透明玻璃板等金属或非金属制品。

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对比实施例的油膜厚度方法如下:

(1)为了方便使用仪器检测油膜厚度值,热漂洗过程处理后的透明玻璃板表面油膜的厚度值用于表征金属器械的表面油膜厚度。

(2)测量仪器中的脉冲激光器每隔200ms发出持续时间为6ns、波长为266nm的紫外激光,三戊酮作为荧光剂添加到对比实施例的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中,荧光剂在266nm的紫外脉冲激光照射下会发出波长为420nm左右的荧光。荧光信号经过光电探测器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入高速示波器中。由于荧光的生命周期只有几十纳秒,采用了响应速度为1ns的光电探测器。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光电探测器前放置了一块峰值为427.5nm、半带宽为16.8nm的带通滤光片,以去除杂光。

(3)荧光信号f与荧光剂浓度c以及油膜厚度l的关系为f=klc,k为常数。

(4)在标定试验中,油膜厚度固定为3μm,通过测量荧光剂体积分数分别0%、0.0125%、0.025%以及0.05%时的荧光信号,建立了荧光信号与荧光剂浓度的线性关系,根据式f=klc把上述的关系转化为荧光信号与油膜厚度的标定关系。

(5)测量透明玻璃板上油膜厚度前,需要先测一下空白实验条件下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背景光,然后从实测的荧光信号中扣除该背景,最后才能根据标定结果转化为油膜厚度。

(6)测定对比实施例的含荧光剂医用器械润滑防锈剂处理的透明玻璃板的荧光信号强度,依据荧光信号强度值与油膜厚度的标定关系求算出油膜的厚度。

实施例所形成的器械表面油膜厚度在10-70μm范围内且在器械表面均匀覆盖,资源利用效率高,有较强的润滑防锈效果;而对比实施例所形成的器械表面油膜厚度在0-5μm范围内,油膜不但比较薄而且呈现不连续覆盖,润滑防锈效果差,资源利用效率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申请所做的均等变化,均为本案的技术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