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炉用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527发布日期:2019-02-19 18:20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炭化炉用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化炉用冷却塔。



背景技术:

竹子炭化炉就是用来炭化竹子的设备,因为炭化的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与人体接触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所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炭化炉在对竹子进行加热炭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和竹焦油,在产生的高温烟气中存在足量的可燃性气体,现有技术中的炭化炉还不能将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冷却后的循环利用,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竹焦油在冷却塔进气管口如不进行初步的冷却极有可能会烧焦进气管道,导致管道的堵塞进而导致炉体爆炸。

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高效安全的炭化炉用冷却塔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化炉用冷却塔,该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将产生的大量可燃性气体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碳化炉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冷却塔进气管口对竹焦油进行初步冷却避免烧焦管道口引起管道口堵塞,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炭化炉用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主体、顶盖、底座和不锈钢制成的循环水塔,在所述顶盖上方连接进气管,所述冷却塔主体包括上部的圆柱形筒体和下部漏斗型的流出槽,在所述冷却塔主体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块支板,所述支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底座内注水,在所述冷却塔主体的右侧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泵相连,在所述冷却塔主体的左侧连接所述循环水塔,在所述循环水塔顶部的水管口处设有喷淋头,所述水泵与所述循环水塔相连,在所述底座左侧设有竹醋液自流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塔主体内部的上端设有过渡槽,在所述过渡槽下方设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塔主体中部设有一道纵向的隔板,位于所述隔板右侧的所述过渡槽为进气仓,位于所述隔板左侧的所述过渡槽为出气仓,位于所述隔板右侧的所述冷却管路为进气管路,位于所述隔板左侧的所述冷却管路为出气管路,在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出气管路外部均包覆冷却水,所述底座内液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流出槽的底部出口处且不高于所述冷却管路底部开口处10c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通入所述进气仓内,在所述出气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气仓的外壁上环绕一个副水箱,所述副水箱内的水与所述冷却管路外部包裹的冷却水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炭化炉的出气管相连,在所述炭化炉的后部下方设有可燃性气体进口,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伸入所述炭化炉炉体内的一端与所述炭化炉内底部的U型分管相连通,所述U型分管上端设有数个出气孔,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的外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的管路上支出一个竹焦油流出管,所述竹焦油流出管通入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炭化炉用冷却塔可对炭化炉内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快速高效的冷却,且将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冷却后重新通入所述炭化炉内进行加热燃烧,在炭化炉和冷却塔间形成了能源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省了燃料,可燃性气体的热值较普通的燃烧材料大很多,可将等量的竹子炭化的时间从之前的8小时降低至2.5个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冷却塔主体的外壁上附设一个副水箱能对进气管口的高温竹焦油进行初步有效的冷却,防止竹焦油的温度过高烧焦管口造成管口堵塞进而导致炉体爆炸,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炭化炉用冷却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炭化炉用冷却塔在去除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炭化炉用冷却塔的炭化炉与冷却塔在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1-冷却塔主体,2-顶盖,3-底座,4-进气管,5-支板,6-进水管,7-水泵,8-过渡槽,9-冷却管路,10-隔板,11-进气管路,12-出气管路,13-出气口,14-副水箱,15-炭化炉,16-出气管,17-可燃性气体进口,18-U型分管,19-竹焦油流出管,20-水箱,21-流出槽,22-竹醋液自流阀,23-循环水塔,24-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一种炭化炉用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主体1、顶盖2、底座3和不锈钢制成的循环水塔23,在所述顶盖2上方连接进气管4,所述冷却塔主体1包括上部的圆柱形筒体和下部漏斗型的流出槽21,在所述冷却塔主体1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块支板5,所述支板沿所述底座3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底座3内注水,在所述冷却塔主体1的右侧连接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与水泵7相连,在所述冷却塔主体1的左侧连接所述循环水塔23,在所述循环水塔23顶部的水管口处设有喷淋头24,所述水泵7与所述循环水塔23相连,保证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且设计所述喷淋头24可加快从所述冷却塔主体1内流出的冷却水的散热冷却效果,在所述底座3左侧设有竹醋液自流阀22。

在所述冷却塔主体1内部的上端设有过渡槽8,在所述过渡槽8下方设有冷却管路9,所述冷却塔主体中部设有一道纵向的隔板10,位于所述隔板10右侧的所述过渡槽8为进气仓,位于所述隔板10左侧的所述过渡槽8为出气仓,位于所述隔板10右侧的所述冷却管路9为进气管路11,位于所述隔板10左侧的所述冷却管路9为出气管路12,在所述进气管路11与所述出气管路12外部均包覆冷却水,所述底座3内液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流出槽21的底部出口处且不高于所述冷却管路9底部开口处10cm,所述进气管4通入所述进气仓内,在所述出气仓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口13,从所述进气管6通入的高温气体首先自上而下进入所述进气管路11中进行一道冷却,再由底部进入所述出气管路12中自下而上流通进行二道冷却,最后从所述出气口13排出,该设计可使高温气体在所述冷却塔内经过两道的冷却程序,冷却效果佳,冷却速度快;经过冷却的竹醋液和竹焦油可从底部流入所述底座3内的水中最终从所述竹醋液自流阀22流出收集。

在所述进气仓的外壁上环绕一个副水箱14,所述副水箱14内的水与所述冷却管路9外部包裹的冷却水相通,在生产过程中,从所述进气管4流入的不仅有炭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还有温度非常高的竹焦油,如在所述进气管4口附近不对流入的竹焦油进行初步的冷却,高温的竹焦油极有可能烧焦所述进气管4,设备上使用的所述进气管4为铁质材料制成,高温竹焦油使铸成所述进气管4的铁料熔融便会使所述进气管4堵塞,进而导致炭化产生的大量烟气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炉内气压升高,最终致使炉体爆炸,加设所述副水箱14之后对高温竹焦油进行冷却,即可有效避免该类危险情况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所述进气管4与炭化炉15的出气管16相连,在所述炭化炉15的后部下方设有可燃性气体进口17,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17伸入所述炭化炉15炉体内的一端与所述炭化炉15内底部的U型分管18相连通,所述U型分管18上端设有数个出气孔,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17的外端与所述出气口13相连,在所述炭化炉15内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所述冷却塔的冷却之后,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从所述出气口13流出,进而经过管路通入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17后被所述炭化炉15内作为燃料进行利用,在初期加热时一般是利用竹子的下脚料作为燃烧材料的,竹子下脚料的热值低,加热炭化速度慢,当通入冷却后的可燃性气体之后,由于可燃性气体的热值高,燃烧速度块,可大大缩短炭化的整体时间,可将等量竹子炭化的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2.5个小时,生产速率加快,大幅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且在碳化炉和冷却塔间形成一个可燃性气体的循环,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在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17与所述出气口13连接的管路上支出一个竹焦油流出管19,所述竹焦油流出管19通入水箱20内,高温烟气经过所述冷却塔冷却排出后,大部分的竹焦油已经流入所述底座3内的水中,还有少部分的竹焦油会随着冷却气体从所述出气口13排出,由于所述出气口13直接与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17相通,竹焦油流入后不利于炉内的燃烧,因此在管路上加设一个所述竹焦油流出管19后可将伴随而出的少量竹焦油排掉,避免竹焦油进入所述U型分管18以影响之后的加热炭化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三台所述炭化炉15配置一个所述冷却塔,本实用新型是给每个所述炭化炉15单独配一个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保留一根所述进气管4,出气通路变成2道,一道是从所述出气口13进所述可燃性气体进口17,一道设置在所述冷却塔主体1的后方,直接接进排烟装置,经过冷却塔→喷淋→引风机→水过滤→烟囱完成烟气的冷却过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