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6247发布日期:2019-05-22 03:1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



背景技术:

化工泵是全国联合设计的节能泵,泵的性能,技术要求,根据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性能和尺寸设计的,其优点:全系列水利性能布局合理,用户选择范围宽,“后开式”结构,检修方便、效率和吸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用于工业、城市给水、排水、亦可用于农田、果园排灌,供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清水的其他液体之用,化工泵在正常使用时,由于泵体的应用领域不同,会接触到一些具备腐蚀性能介子的行业内使用,化工泵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在高速运转下,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然而现有的润滑油在化工泵内长时间接触,会产生较大的点蚀,微点蚀经常发生在零部件表面上,通常在零部件间的接触、油膜较薄的条件下出现,微点蚀是摩擦副使用过程中金属直接接触、摩擦出现微小裂纹并伴有少量材料转移的过程,从而导致的细微的滚动接触疲劳和磨损,极大的降低了化工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成:120-130份润滑油基础油、12-18份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20-24份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3-6份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锌、4-6份氯化石蜡、5-8份酯化合物、2-5份石油磺酸钙;

所述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乙烷与亚油酸的酯。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0.6mol马来酸酐,升温至72℃,以1500r/min转速搅拌15min,然后再添加1.2mol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继续搅拌40min,然后再升温至78℃,以1200r/min转速搅拌1.5小时,然后再降温至60℃,保温1小时候,再搅拌10min,然后再加热升温至88℃,保温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质量比为2:1。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内添加聚乙二醇,然后加热至60℃保温20min;

(2)以300r/min转速搅拌反应釜内的聚乙二醇,然后再将纳米石墨烯添加到聚乙二醇内,继续搅拌30min,其中,纳米石墨烯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20%¥;

(3)将n,n-二甲基甲酰胺添加到上述反应釜内,在同时,向反应釜内通入惰性气体,排除反应釜内空气,然后加热至80℃,以300r/min转速搅拌2小时;

(4)向上述反应釜内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纳米石墨烯质量的5%,然后再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质量10%的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为85℃下,保温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静置1小时,过滤,清洗,干燥,即得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度为60nm,所述纳米石墨烯粒度为30nm。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基础油为矿物油。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润滑油在进行润滑工作时,能够在零部件表面产生较厚的油膜,可以将化工泵零部件表面微观“尖峰”隔开,通过形成的较厚的油膜能够借助相对速度产生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油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达到流体动力润滑,降低摩擦磨损;本发明制备的润滑油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从而使得润滑油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更加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化工泵的应用中,在化工泵内进行润滑工作时,通过保持的润滑油粘度大,化工泵内的齿轮齿面之间就会生成强度较大的油膜,从而产生良好效果。强度大的油膜覆盖了摩擦副表面上的微观凸凹,有利于减少齿面间的直接接触,会使摩擦面间的压力分布变得相对均匀;另外,油膜的形成,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外部负荷,具有缓冲吸振以及减少对齿轮的冲击等作用,避免了传统润滑油的使用,使得齿面之间就不会有连续的油膜形成,导致在齿面部分点接触间有干摩擦产生,导致微点蚀也将随之产生。而且,跟本发明润滑油相比,传统的润滑油更易渗透到裂缝中去,造成裂纹的扩大,微点蚀的出现及慢慢扩展,由此可见,本发明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抗微点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成:120份润滑油基础油、12份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20份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3份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锌、4份氯化石蜡、5份酯化合物、2份石油磺酸钙;

所述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乙烷与亚油酸的酯。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0.6mol马来酸酐,升温至72℃,以1500r/min转速搅拌15min,然后再添加1.2mol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继续搅拌40min,然后再升温至78℃,以1200r/min转速搅拌1.5小时,然后再降温至60℃,保温1小时候,再搅拌10min,然后再加热升温至88℃,保温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质量比为2:1。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内添加聚乙二醇,然后加热至60℃保温20min;

(2)以300r/min转速搅拌反应釜内的聚乙二醇,然后再将纳米石墨烯添加到聚乙二醇内,继续搅拌30min,其中,纳米石墨烯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20%¥;

(3)将n,n-二甲基甲酰胺添加到上述反应釜内,在同时,向反应釜内通入惰性气体,排除反应釜内空气,然后加热至80℃,以300r/min转速搅拌2小时;

(4)向上述反应釜内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纳米石墨烯质量的5%,然后再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质量10%的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为85℃下,保温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静置1小时,过滤,清洗,干燥,即得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度为60nm,所述纳米石墨烯粒度为30nm。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基础油为矿物油。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成:130份润滑油基础油、18份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24份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6份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锌、6份氯化石蜡、8份酯化合物、5份石油磺酸钙;

所述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乙烷与亚油酸的酯。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0.6mol马来酸酐,升温至72℃,以1500r/min转速搅拌15min,然后再添加1.2mol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继续搅拌40min,然后再升温至78℃,以1200r/min转速搅拌1.5小时,然后再降温至60℃,保温1小时候,再搅拌10min,然后再加热升温至88℃,保温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质量比为2:1。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内添加聚乙二醇,然后加热至60℃保温20min;

(2)以300r/min转速搅拌反应釜内的聚乙二醇,然后再将纳米石墨烯添加到聚乙二醇内,继续搅拌30min,其中,纳米石墨烯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20%¥;

(3)将n,n-二甲基甲酰胺添加到上述反应釜内,在同时,向反应釜内通入惰性气体,排除反应釜内空气,然后加热至80℃,以300r/min转速搅拌2小时;

(4)向上述反应釜内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纳米石墨烯质量的5%,然后再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质量10%的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为85℃下,保温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静置1小时,过滤,清洗,干燥,即得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度为60nm,所述纳米石墨烯粒度为30nm。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基础油为矿物油。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抗微点蚀性能的化工泵用润滑油,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成:126份润滑油基础油、15份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22份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5份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锌、5份氯化石蜡、7份酯化合物、3份石油磺酸钙;

所述酯化合物为三羟甲基乙烷与亚油酸的酯。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0.6mol马来酸酐,升温至72℃,以1500r/min转速搅拌15min,然后再添加1.2mol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继续搅拌40min,然后再升温至78℃,以1200r/min转速搅拌1.5小时,然后再降温至60℃,保温1小时候,再搅拌10min,然后再加热升温至88℃,保温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大麻籽油与山茶籽油混合质量比为2:1。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内添加聚乙二醇,然后加热至60℃保温20min;

(2)以300r/min转速搅拌反应釜内的聚乙二醇,然后再将纳米石墨烯添加到聚乙二醇内,继续搅拌30min,其中,纳米石墨烯添加量为聚乙二醇质量的20%¥;

(3)将n,n-二甲基甲酰胺添加到上述反应釜内,在同时,向反应釜内通入惰性气体,排除反应釜内空气,然后加热至80℃,以300r/min转速搅拌2小时;

(4)向上述反应釜内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纳米石墨烯质量的5%,然后再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质量10%的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为85℃下,保温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静置1小时,过滤,清洗,干燥,即得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度为60nm,所述纳米石墨烯粒度为30nm。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基础油为矿物油。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改性松节油与山茶籽油混合物替换为等量的松节油。

对比例2: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替换为等量的纳米二氧化硅。

对比例3: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石墨烯替换为等量的纳米石墨烯。

对比例4: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将酯化合物替换为富马酸酯。

试验

以主减速机为油膜厚度检测试验,主电机功率:p=5000kw;转速:n=247r/min,n1=52r/min,n2=25r/min;主减速机齿轮副:①高速级:主动小齿轮齿数z1=29,模数m=30,节圆直径d1=972.46mm,齿宽b=1020mm,法面压力角αn=30°,螺旋角β=26°32′15″;从动小齿轮齿数z2=138,节圆直径d2=4627.54mm;润滑油采用实施例与对比例润滑油进行润滑试验,检测主动小齿轮工作时表面润滑油油膜平均厚度以及最小油膜厚度;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润滑油在进行润滑工作时,能够在零部件表面产生较厚的油膜,通过形成的较厚的油膜能够借助相对速度产生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油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达到流体动力润滑,降低摩擦磨损。

对各组润滑油粘度指数进行检测:gb/t1995;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润滑油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从而使得润滑油的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越大,因而更加适合用于温度多变或变化范围广的化工泵的应用中,在化工泵内进行润滑工作时,通过保持的润滑油粘度大,化工泵内的齿轮齿面之间就会生成强度较大的油膜,从而产生良好效果。强度大的油膜覆盖了摩擦副表面上的微观凸凹,有利于减少齿面间的直接接触,会使摩擦面间的压力分布变得相对均匀;另外,油膜的形成,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外部负荷,具有缓冲吸振以及减少对齿轮的冲击等作用,避免了传统润滑油的使用,使得齿面之间就不会有连续的油膜形成,导致在齿面部分点接触间有干摩擦产生,导致微点蚀也将随之产生。而且,跟本发明润滑油相比,传统的润滑油更易渗透到裂缝中去,造成裂纹的扩大,微点蚀的出现及慢慢扩展,由此可见,本发明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抗微点蚀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