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5628发布日期:2020-06-30 20:0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乳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



背景技术:

全世界能源紧张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且会进一步加剧,这是石油不可再生和储存量逐步减少的必然结果。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乳化柴油每吨中仅实际使用约0.7t纯柴油,而它所发出的能量却与1t纯柴油基本相当。乳化柴油不仅可以缓解国内柴油紧张的状况,而且还可以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乳化柴油的使用可以大大推迟我国石油资源的枯竭期,具有巨大的节能意义,乳化柴油排污少,减少尾气污染20—30%以上,属清洁型燃料,具有显著环保意义,由于乳化柴油成本较低,将给使用者带来可观利润,有着十分重大经济意义,由于生产乳化柴油需要大量乳化原料,必将推动精细化工的发展。经过多年研究设计了连续式全自动水柴油乳化机(专利号:cn03220321.7),该乳化机采用主、副乳化泵实现柴油乳化操作,设计更加繁琐,结构更加复杂,该乳化机采用手动阀实现燃油的切换,智能化程度低,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增加人工负担,若采用电磁阀实现燃油的切换,电磁阀的使用又容易受设备电路运行情况影响,设备电路运行出现故障时,会使得燃油的切换及导出出现问题,该乳化机采用自流式实现乳化柴油的导出,乳化柴油不定量的导出可能会对后续部件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乳化机在使用后,其内不可避免会存在有一些乳液,乳液的存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后续乳化工艺造成干扰,而且还会对乳化机自身造成腐蚀、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该乳化机采用单独的乳化泵实现柴油乳化操作,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生产加工成本,实现液压式燃油切换,通过液压差实现柴油与乳化柴油的切换,不仅智能化程度提高、降低人工负担,同时还避免因设备电路运行故障而使得燃油切换、导出不便,实现恒压供油,避免因乳化柴油的不定量导出而对后续部件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设备使用后其内存在的乳液也可手动排出,在降低资源浪费、保障后续乳化工艺进行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乳化液因长时间的滞留而对设备自身造成腐蚀、破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包括柴油乳化机,所述柴油乳化机出液端设有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所述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包括恒压供油组件及常压供油组件,所述恒压供油组件包括供油泵、压力调节阀及第一单向阀,所述常压供油组件包括第二单向阀、导油管及排油管,所述供油泵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柴油乳化机出油口连通,所述供油泵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出液口连接有出油管,所述柴油乳化机进油口通过导油管与所述第二单向阀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出液口通过排油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所述出油管外部设有压力表,所述供油泵出液口处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回流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油泵进液口连通。压力调节阀可手动调控,供油泵设于机座上端,压力表检测探头伸进出油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柴油乳化机包括机座、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主乳泵及电磁阀。主乳桶、副乳供油桶底部与机座上端之间均匀竖直固定设有支撑立柱,乳化剂箱可设于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主乳泵均设于所述机座上端,所述机座上端另设有进水管和进油管,所述乳化剂箱位置侧旁设有进剂泵,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及第六阀体。进水管外接供水设备,进油管外接柴油供给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水管、进油管进液端处均分别设有过滤桶体,所述过滤桶体内均分别设有过滤芯片,所述主乳泵进液口外接有进液管、出液口外接有出液管,所述乳化剂箱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剂泵进液口连通,所述进剂泵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主乳桶内腔相连通,所述主乳桶、副乳供油桶内腔顶部均分别设有乳化喷头,所述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外侧端壁上均竖直设有液位检测器和塑料管液位计。过滤芯片实现设备中所导入的水体、柴油过滤处理,液位检测器实现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内部液体液位情况精确检测,塑料管液位计便于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内部液体液位情况直观观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水管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阀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阀体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进液端连通,所述进油管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阀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阀体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进液端连通,所述主乳桶底端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阀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三阀体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阀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四阀体出液端通过管道与主乳桶内设有的乳化喷头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液管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六阀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六阀体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副乳供油桶内设有的乳化喷头进液端连通,所述副乳供油桶底部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五阀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五阀体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内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副乳供油桶出油管道上、乳化剂箱与进剂泵之间的管道上均分别设有手动阀,所述乳化剂箱底部、主乳桶与第三阀体之间的管道上、副乳供油桶出油管道上均分别开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均分别设有排污阀,所述机座上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磁阀、主乳泵、进剂泵信号输入端连接。手动阀、排污阀均可手动开启或关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乳化机采用单独的乳化泵实现柴油乳化操作,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生产加工成本,设有的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实现液压式燃油切换,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进出液口液压差实现柴油与乳化柴油的切换,不仅智能化程度提高、降低人工负担,同时还避免因设备电路运行故障而使得燃油切换、导出不便,设有的恒压供油组件实现恒压供油,避免因乳化柴油的不定量导出而对后续部件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设备使用后其内存在的乳液也可手动排出,在降低资源浪费、保障后续乳化工艺进行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乳化液因长时间的滞留而对设备自身造成腐蚀、破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管路图;

图2为所述柴油乳化机整体结构简图;

图3为所述机座上端结构简图;

图4为所述进液管导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柴油乳化机;2、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3、恒压供油组件;4、常压供油组件;5、供油泵;6、压力调节阀;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导油管;10、排油管;11、出油管;12、压力表;13、机座;14、主乳桶;15、副乳供油桶;16、乳化剂箱;17、主乳泵;18、进水管;19、进油管;20、进剂泵;21、第一阀体;22、第二阀体;23、第三阀体;24、第四阀体;25、第五阀体;26、第六阀体;27、过滤桶体;28、过滤芯片;29、进液管;30、出液管;31、乳化喷头;32、液位检测器;33、塑料管液位计;34、手动阀;35、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进行说明,包括柴油乳化机1,所述柴油乳化机1出液端设有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2,所述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机构2包括恒压供油组件3及常压供油组件4,所述恒压供油组件3包括供油泵5、压力调节阀6及第一单向阀7,所述常压供油组件4包括第二单向阀8、导油管9及排油管10,所述供油泵5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柴油乳化机1出油口连通,所述供油泵5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单向阀7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7出液口连接有出油管11,所述柴油乳化机1进油口通过导油管9与所述第二单向阀8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8出液口通过排油管10与所述出油管11相连通,所述出油管11外部设有压力表12,所述供油泵5出液口处设有压力调节阀6,所述压力调节阀6回流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供油泵5进液口连通。

实施例2:参见图1、图2、图3、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进行说明,所述柴油乳化机1包括机座13、主乳桶14、副乳供油桶15、乳化剂箱16、主乳泵17及电磁阀。

实施例3:参见图1、图2、图3、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进行说明,所述主乳桶14、副乳供油桶15、乳化剂箱16、主乳泵17均设于所述机座13上端,所述机座13上端另设有进水管18和进油管19,所述乳化剂箱16位置侧旁设有进剂泵20,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阀体21、第二阀体22、第三阀体23、第四阀体24、第五阀体25及第六阀体26。

实施例4:参见图1、图2、图3、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进行说明,所述进水管18、进油管19进液端处均分别设有过滤桶体27,所述过滤桶体27内均分别设有过滤芯片28,所述主乳泵17进液口外接有进液管29、出液口外接有出液管30,所述乳化剂箱16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剂泵20进液口连通,所述进剂泵20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主乳桶14内腔相连通,所述主乳桶14、副乳供油桶15内腔顶部均分别设有乳化喷头31,所述主乳桶14、副乳供油桶15、乳化剂箱16外侧端壁上均竖直设有液位检测器32和塑料管液位计33。

实施例5:参见图1、图2、图3、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进行说明,所述进水管18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阀体21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阀体21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29进液端连通,所述进油管19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阀体22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阀体22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29进液端连通,所述主乳桶14底端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阀体23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三阀体23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29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30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阀体24进液端连通,所述第四阀体24出液端通过管道与主乳桶14内设有的乳化喷头31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液管30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六阀体26进液端连通,所述第六阀体26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副乳供油桶15内设有的乳化喷头31进液端连通,所述副乳供油桶15底部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五阀体25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五阀体25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管29内腔相连通。

实施例6: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式恒压供油水柴油乳化机进行说明,所述副乳供油桶15出油管道上、乳化剂箱16与进剂泵20之间的管道上均分别设有手动阀34,所述乳化剂箱16底部、主乳桶14与第三阀体23之间的管道上、副乳供油桶15出油管道上均分别开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均分别设有排污阀35,所述机座13上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磁阀、主乳泵17、进剂泵20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控制器用于设备中电磁阀、主乳泵及进剂泵运行的调控。进水管外接供水设备,进油管外接供油设备。设备运行时,第一阀体、主乳泵、第四阀体开启,水体通过管道、第一阀体、主乳泵、第四阀体导入主乳桶内,乳化剂箱用于乳化剂的存放,进剂泵运作,进剂泵位置侧旁的手动阀手动开启,使得乳化剂导入主乳桶内,再之后第一阀体、进剂泵、手动阀关闭,第二阀体开启,柴油通过管道、第二阀体、主乳泵、第四阀体导入主乳桶内。需要的原料注入主乳桶内混合后,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关闭,第三阀体、主乳泵、第四阀体均开启,主乳桶内的混合液通过管道、第三阀体、主乳泵、第四阀体、乳化喷头循环往复混液,实现乳化操作。乳化结束后,第四阀体关闭,第六阀体开启,主乳桶内的乳化液通过管道、第三阀体、主乳泵、第六阀体导入副乳供油桶内的乳化喷头内,乳化喷头喷出乳化液,副乳供油桶用于乳化液的存放。副乳供油桶内的乳化液使用时,第六阀体、第五阀体均关闭,供油泵运作,副乳供油桶出油管道上设有的手动阀手动开启,乳化液通过供油泵、第一单向阀导出。设有的压力表用于检测出油管内部的液压强度,乳化液导入出油管内,使得出油管内压强增高,第二单向阀进液端压强小于出油管内部压强,此时第二单向阀由于液压差而处于关闭状态。当进行燃油切换时,供油泵停止运作,副乳供油桶出油管道上设有的手动阀手动关闭,此时出油管内由于没有乳化液的导入从而使得其内部压强小于第二单向阀进液端液压强,第二单向阀由于液压差而处于开启状态,柴油通过导油管、第二单向阀、排油管导入出油管内,出油管内所导入的柴油液压强会使得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燃油切换。压力调节阀用于调控供油泵出液口处液压强,从而调控乳化液的导出量,当供油泵导液量过多时,会使得供油泵出液口处液压强高于压力调节阀设定值,此时过多导出的乳化液可通过压力调节阀、管道再次回到供油泵进液端口处,从而实现恒压供油。副乳供油桶内的乳化液长时间的存放会发生油水分离,长时间存放后的乳化液可通过再次循环混液实现乳化操作,再次循环混液时,第五阀体、第六阀体开启,主乳泵开启,副乳供油桶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五阀体、主乳泵、第六阀体、乳化喷头实现循环混液乳化操作。液位检测器实现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内部液体液位情况精确检测,塑料管液位计便于主乳桶、副乳供油桶、乳化剂箱内部液体液位情况直观观测。设有的过滤桶体、过滤芯片实现水体、柴油导入时的过滤处理。排污阀手动开启,便于设备内部桶体、箱体、管道内液体的排出,防止设备内部桶体、箱体、管道内液体长时间的存放,而对设备造成腐蚀、破坏。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