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炭化室单孔压力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237发布日期:2022-02-23 22:42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炉炭化室单孔压力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焦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单孔压力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煤焦化工产业是冶金、化工行业的支柱产业,焦炉是焦化最重要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的系统,焦炉在炼焦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烟尘溢出和刺激性气味扩散,传统焦炉没有设置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不能从源头解决烟尘问题,造成焦炉无组织排放多,环境污染较重,同时对设备和炉体也有一定的损害,国内外相关单位相继研发了cps和proven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改善了焦炉环保水平,但是存在调节精度差、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故障率高,且检修麻烦等问题,sopreco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调节精度高的新型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的sopreco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的单调阀无法直接应用于已投产的焦炉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焦炉炭化室单孔压力调节系统,实现了在已投产焦炉上利用单调阀调节炭化室压力的技术。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炉炭化室单孔压力调节系统,包括上升管、集气管及桥管,集气管通过隔离阀与桥管连通,还包括单调阀,单调阀的进气口处设有与桥管相匹配的承口结构,单调阀通过承口结构与桥管插接连接,单调阀的出气口处设有与隔离阀进气口处承口相匹配的插口结构,单调阀通过插口结构与隔离阀插接连接,桥管一端与单调阀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上升管顶部的延长管连接。
7.可选的,所述承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单调阀进气口处的内侧环状板和外侧环状板,所述桥管端部插入内侧面环状板和外侧环状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8.可选的,所述桥管与外侧环状板的内侧面及内侧环状板的外侧面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
9.可选的,所述插口结构包括固定在单调阀出气口处的锥状管,所述锥状管连接单调阀一端的面积大于另一端的面积,锥状管面积较小的端部连接有插管,所述插管插入隔离阀进气口处的承口中。
10.可选的,所述插管与隔离阀的承口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
11.可选的,所述插管一端连接锥状管,另一端设有朝向插管外侧方向的环状凸起。
12.可选的,所述延长管通过法兰结构与上升管顶端固定连接。
13.可选的,所述桥管内部安装有压力检测元件。
14.可选的,所述隔离阀的转动开关的转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杆的另一
端与第一直线驱动件的一端铰接,第一直线驱动件的另一端与外部架体铰接。
15.可选的,所述延长管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延长管进行封堵的水封盖,所述转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驱动件的一端铰接,第二直线驱动件的另一端与外部架体铰接。
16.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调节系统,由于单调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置了承口结构和插口结构,因此单调阀可以方便的与焦炉原有的桥管和隔离阀连接,且通过设置延长管,实现了安装单调阀后桥管与上升管的连接,使得现有的单调阀能够安装在既有焦炉的压力调节系统中,实现既有焦炉炭化室的压力实现精准调节。
18.2.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调节系统,隔离阀能够通过第一直线驱动件实现打开和关闭,水封盖能够通过第二直线驱动件实现延长管的打开和关闭,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工作原理示意图;
24.其中,1.上升管,2.上升管底座,3.桥管,4.隔离阀,5.集气管,6.单调阀,7.内侧环状板,8.外侧环状板,9.沥青,10.锥状管,11.插管,12.环状凸起,13.延长管,14.第一连杆,15.第一气缸,16.水封盖,17.第二连杆,18.第二气缸,19.控制柜,20.控制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焦炉炭化室单孔压力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上升管1,所述上升管轴线竖直设置,所述上升管通过法兰结构固定在上升管底座2上,所述上升管与桥管3的一端连通,桥管的另一端通过隔离阀4与集气管5连通,上述结构为现有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调节系统在上述调节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27.本实施例中,在桥管端部与隔离阀的进气口之间设置单调阀6,所述单调阀采用现有的sopreco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的单调阀,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由于单调阀无法直接与桥管和隔离阀配合,因此本实施例对单调阀的结构进行改进。
28.在单调阀的进气口处设置与桥管相匹配的承口结构,所述单调阀通过承口结构与桥管承插连接。
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口结构包括焊接固定在单调阀进气口处的内侧环状板7和外侧环状板8,外侧环状板与内侧环状板同轴设置且外侧环状板的直径大于内侧环状板的直径,外侧环状板和内侧环状板之间形成用于桥管插入的环形空间。
30.所述桥管端部插入所述环形空间内,实现与单调阀进气口的承插连接。
3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桥管与单调阀的连接气密性和牢固度,在桥管与外侧环状板内侧面及内侧环状板的外侧面之间填充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优选的,所述密封材料采用沥青9。
32.所述单调阀的出气口处设置与隔离阀进气口承插结构相匹配的插口结构。
3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口结构包括锥状管10,所述锥状管面积较大的端部焊接固定在单调阀的出气口处,所述锥状管面积较小的端部固定有插管11,所述插管插入隔离阀进气口处的承口结构中,实现隔离阀与单调阀的承插连接。
34.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单调阀与隔离阀承插连接的气密性和牢固度,在插管与隔离阀进气口的承口结构之间填充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优选的,所述密封材料采用沥青9。
35.为了进一步增强单调阀与隔离阀的连接牢固度,所述插管远离与锥状管连接的端部设有环状凸起12,环状凸起的凸起方向朝向插管的外侧,能够进一步防止单调阀与隔离阀脱离。
36.本实施例中,由于隔离阀上方安装了单调阀,因此桥管的高度升高,为了实现桥管与上升管的连通,在原有的上升管顶部安装轴线竖向设置的延长管13,延长管与桥管相连通。
37.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延长管的安装,所述延长管通过法兰结构与上升管连接。
38.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阀采用现有焦炉用的隔离阀即可,通过转动开转动开关所连接的转轴即可实现隔离阀的打开和关闭。
39.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隔离阀的转动开关所连接的转轴通与第一连杆14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直线驱动件的一端铰接,第一直线驱动件的另一端与外部架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采用鱼眼接头或叉形接头。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采用第一气缸15,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外部架体铰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端部铰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做伸缩运动,能够通过第一连杆带动隔离阀的转动开关转动,进而实现隔离阀的打开和关闭。
41.所述延长管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封盖,水封盖能够对延长管进行打开和关闭。
42.所述水封盖16所在的转轴与第二连杆17的一端固定,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线驱动件的一端铰接,第二直线驱动件的另一端与外部架体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采用第二气缸18,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气缸的缸体与外部架体铰接。
43.所述桥管内还安装有测压元件,用于检测桥管内的气体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测压元件采用压力传感器。
44.如图4所示,所述压力传感器、单调阀与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控制阀组20与压缩空气源连接,压缩空气源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压缩空气源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工作,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就地设置的控制柜19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
45.本实施例的隔离阀的工作原理为:
46.装煤时:装煤车发出允许装煤信号,第一气缸控制隔离阀打开并发出打开到位信
号,将开到位信号反馈给装煤车后,装煤车开始装煤。
47.结焦过程中:隔离阀始终保持打开状态。
48.出焦时:推焦车发出允许推焦信号,第一气缸控制隔离阀关闭并发出关闭到位信号,将关闭到位信号反馈给推焦车后,推焦车开始推焦。
49.本实施例的水封盖的工作原理为:
50.装煤及结焦过程中:水封盖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51.出焦时:推焦车发出允许推焦信号,第二气缸控制水封盖气缸打开并发出打开到位信号,将打开到位信号反馈给推焦车后,推焦车开始推焦,推焦完成后推焦车发出推焦完成信号,收到信号后第二气缸驱动水封盖关闭。
52.本实施例的调节系统,对原有系统进行改进时,只需要拆除桥管与隔离阀的连接,然后在桥管和隔离阀之间安装单调阀,然后在上升管顶部安装延长管,将延长管与桥管连通,安装好隔离阀及水封盖配套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即可完成改造工作,实现了单调阀在既有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的应用。
53.而且通过测压元件和单调阀,能够实现气体压力的精准控制,单调阀相对于传统的cps和proven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技术所使用的设备相比,结构更简单,故障率低,便于维修。
54.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