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63405发布日期:2022-07-30 15:1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润滑油脂技术领领域,具体是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涡轮机组的正常运转需要机油的配合。基于现在涡轮机组的工作参数不断提高,蒸汽轮机主蒸汽可达720℃,35mpa,燃气轮机进口温度提高到1600℃,涡轮机轴承的工作温度随之升高。现有的机油产品在配合涡轮机组运行时,暴露出以下问题:
3.首先,暴露在高温下的涡轮机油受到氧化作用后,易生成漆膜沉积物,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4.再有,在高温情况下,设备轴瓦处的油膜变薄,磨损更加严重。以往的涡轮机油在现代涡轮机中使用寿命大为缩短,频繁换油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及废油污染。
5.基于上述突出问题,对涡轮机组用机油的高温耐受能力,抗氧化能力,抗磨性能,抑制油泥漆膜生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还不能够影响其工作环境的温度下限,因为涡轮机组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有可能在极寒环境下作业,这要求所用油品具有倾点低、黏度指数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极高的粘度指数和低挥发性,适宜于很宽的使用温度,并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7.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合成基础油90~99.5份,复合添加剂0.6~1.0份,胺类抗氧添加剂0.3~1.0份,极压添加剂0.01~0.1份,消泡剂0.001~0.005份,抗乳化剂0.001~0.005份;
9.所述合成基础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0~80份pao6、5~40份pao40、10~30份烷基萘an5。
10.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ro94ha和/或hitec 55600。
11.所述胺类抗氧剂为辛/丁基二苯胺。
12.所述极压添加剂为二硫代磷酸盐。
13.所述的消泡剂为非硅型复合消泡剂。
14.所述抗乳化剂剂为油溶性聚醚类高分子化合物。
15.上述涡轮机油组合物使用以下方法制得:将合成基础油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升温至40~50℃,将复合添加剂、胺类抗氧剂、极压剂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60℃搅拌1~2小时,再加入消泡剂、抗乳化剂搅拌30分钟,过滤即得。
16.上述制备方法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17.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使用全合成基础油体系,由于不含蜡,极低温度下仍能保持良好流动。
19.烷基萘基础油与pao基础油的配合,具有极高的粘度指数和低挥发性,适宜于很宽的使用温度。烷基萘基础油的极性分子可改善pao对极性添加剂的溶解,提高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感受性,有效发挥添加剂抗氧、防锈、减磨的功效;同样由于烷基萘的极性,可以溶解高温氧化产物避免氧化物在轴承表面沉积,有效抑制漆膜产生,使油品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成焦板试验的检测结果。
2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成焦板试验的检测结果。
2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成焦板试验的检测结果。
23.图4是本发明对比例1成焦板试验的检测结果。
24.图5是本发明对比例2成焦板试验的检测结果。
25.附图中所示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7.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28.实施例1: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
29.由以下组分组成:
30.pao 6 76.45份、pao 40 7份,烷基萘an5 15份,复合添加剂1.0份,胺类抗氧添加剂辛/丁基二苯胺0.5份,极压剂二硫代磷酸盐0.05份,非硅型复合消泡剂0.005份,油溶性聚醚类高分子化合物抗乳化剂0.002份。
31.所述复合添加剂是:hitec 55600
32.实施例2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
33.由以下组分组成:
34.pao 6 53.4份、pao 40 15份,烷基萘an5 30份,复合添加剂1.0份,胺类抗氧添加剂辛/丁基二苯胺0.5份,极压剂二硫代磷酸盐0.1份,非硅型复合消泡剂0.005份,油溶性聚醚类高分子化合物抗乳化剂0.002份。
35.所述复合添加剂是:ro94ha
36.实施例3: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
37.由以下组分组成:
38.pao 6 76.35份、pao 40 7份,烷基萘an5 15份,复合添加剂0.6份,胺类抗氧添加剂辛/丁基二苯胺1.0份,极压剂二硫代磷酸盐0.05份,非硅型复合消泡剂0.005份,油溶性聚醚类高分子化合物抗乳化剂0.002份。
39.所述复合添加剂是:hitec 55600
40.实施例4:对照试验
41.设计两组涡轮机油对比例,其组分分别如下:
42.对比1: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
43.由以下组分组成:pao 6 54.5份、iii类基础油6cst 30份,合成酯基础油禾大3970 15份,复合添加剂0.5份,胺类抗氧添加剂0.2份,极压剂0.1份,消泡剂0.005份,抗乳化剂0.002份。
44.所述复合添加剂是:hitec 55600
45.对比2:一种涡轮机油组合物
46.由以下组分组成:iii类基础油6cst 87.2份,ii类基础油双龙500n 10份,复合添加剂1.2份,胺类抗氧添加剂1.5份,极压剂0.1份,消泡剂0.005份,抗乳化剂0.002份。
47.所述复合添加剂是:hitec 55600
48.将上述实施例1-3的涡轮机油组合物,以及对比例1及对比例2的涡轮机油组合物,分别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制备:
49.将基础油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升温至40-50℃,然后将复合添加剂、胺类抗氧剂,极压剂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60℃继续搅拌1-2小时直至溶液澄清透明,再加入消泡剂、抗乳化剂搅拌30分钟,过滤灌装。
50.将pao、烷基萘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升温至40-50℃,将复合添加剂、胺类抗氧剂、极压剂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60℃搅拌1-2小时,再加入消泡剂、抗乳化剂搅拌30分钟,过滤后包装。
51.经过上述加工方法获得的各涡轮机油,分别进行性能试验,其中,运动粘度的试验方法为gb/t265,粘度指数的试验方法为gb/t1995,倾点的试验方法为gb/t3535,泡沫性试验的试验方法为gb/t12579,空气释放值试验的试验方法为sh/t 0308,抗乳化的试验方法为gb/t7305,铜片腐蚀试验的试验方法为gb/t5096,液相锈蚀试验的试验方法为gb/t11143,旋转氧弹的试验方法为sh/t 0193,磨斑直径的测定使用四球试验机,实验条件为转速1200rpm,油温90℃,试验时间1h,成焦板试验使用曲轴箱模拟试验仪,使用铝板,试验条件油温150℃,板温310℃,试验时间6h。
52.上述试验的结果见下表:
53.[0054][0055]
通过实施例对应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涡轮机油有极好的抗乳化、空气释放、抗泡、防腐防锈性能,能满足工业、发电、以及移动式涡轮机使用要求。极低倾点可以保证在极寒环境下使用,而对比例2在温度低于-21℃就会失去流动性。由成焦板试验结果来看,实施例试验结果为浅黄色漆膜,而对比例结果为深棕色或黑色,实施例有明显的漆膜抑制效果。同时可以看到对比例的旋转氧弹结果远差于实施例,四球磨斑直径也大于实施例,实施例具有更好的抗氧化和抗磨损能力,从而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