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186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力学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
背景技术
大自然的真理是简明、现象的。在人类发展、进化的履历中,很多自然真理已被应用于人类科学,例如“相对论”、“地球运动”、“地心引力”等。但是当人类在不断地追赶“科学“、“高科技”的同时,却失却了,或被遗忘的自然真理常有待挖掘,相信它的实用价值不亚于高科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利用重力产生能。确切地说是将本身的重力转化成各种能。
其具体概述如下一、论名词“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是采用杠杆原理和自然引力构思而成,“杠”即本文论述的杠杆助力运动。“展”的意义在于它使用了施展,张开的自然力量,就是把重力或称“引力”(转化)施展化为动力的意思。“运动力量”是采用地球“引力”能源所产生的“运动力量”,因而被命名为“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杠展无限自然动力”、“杠展无限动力”、“无限自然动力”共四组名词专用名称。
二、论构想大自然的真理是简明、现象的。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履历中,很多自然真理已被应用于人类科学,例如“相对论”、“地球运动”、“地心引力”等。但是当人类在不断地追赶“科学”、“高科技”的同时,却忘却了或未被发现的自然真理还有待挖掘,相信它的实用价值不亚于高科技。
现在就“自然运动力量”而论。自古人类发明的人畜推碾“动力”到荷兰人发明的风车“动力”发展到今天的风、水、火“动力”,这些无不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例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火力发电,均是借助天然的风力、水力、煤油燃烧的火力推动轮机碾动产生的动力。虽然这一过程被称之为现代化,但从它的形式、行为和有效价值,笔者认为距离原始“动力”还不远,与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相差甚远,与现代科技互不相称。
因为它还是受制于自源环境、资源、气候等的影响,象是听天由命。如果天老爷不给风,就无法进行风力发电,老天爷不给水,就没有水力发电。老天不给煤炭,就没有火力发电。这些听天由命的“动力”,在艰难的历程中度过了几千年,总是离不开上天的偿赐和制约。
今天,我们大胆地构想,除了人力、畜力、风火水力资源外,寻找另一种更科学、更实用的自然“力量”。试想将“重量”、“引力”转化为动力的“力量”。当然,我提出这一构想有些象是异想天开,但是,“没有奇想,就没有理想”,而且我们不难发现“重”的本身就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它含有“力量”的作用。不同的是一个是“活”的风、水力,一个是“静”的重力。活力、静力均同源于自然“力的能量”,而且“引力”的力的能量要比风力、水力的力量更大,更直接、更能表现其应有的功效。
如果我们能够将无处不在的“重量”、“引力”能源转化成“能量”再生“动力”的这一构想变为现实的,相信这个地球和人类就安祥多了。首先(1)是减少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为了争霸有限资源而兴师动武,发动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2)是减少人类为谋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永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对大自然的破坏。(3)是减少由于人类的不自觉,不文明,为求经济增长而大卸污染人类赖与生存的自然环境。(4)是减少投资,节约财富。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投资开发水力发电。例如我国三峡工程当是世界之最,耗资几千亿人民币。(5)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实现这一构想后,人类得到均衡的发展,不受制于有限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大自然也将重新恩赐给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机遇。(6)是可利用程度高,应用广泛。当实现这一转变后,将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效应。因为它不受资源、地域、能源、环境、气候和人力的限制,也不产生任何污染,既不受制约、也方便、实用、科学,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论转化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量,因为“重量”的本身是由地球“引力”所生,因此直接地说“重量”就是“力的能量”。例如人称之谓压力、拉力、展力、吊力、撞击力等,无不是由“重量”所生产的“力量”。相反任何“动”的形式的生产,都是由“力”所驱动,撞击才有的“动力”。就人的个体而言,人要走路,就要将身体的重力往前倾斜,驱使脚的重量往前展开,和往后推展,这时人体的重量通过脚的驱使,一展一推的过程就产生了前往的“动力”。
例如地上有块石头,它只有自身的重量而根本就没有“力量”,但是,当我们将它举起空中,这时石头的重量已经转化为“力量”。当我们在空中将石头放开,它就出现了“力量”这就是重量转化成“力量”的过程。
实验我们将一个巨轮支架起来,这个巨轮只是一个“静”的物体,完全没有运动的能力。这时我们拾来一块石头(任何有重量的物体)绑扎好,将石头往巨轮的一边挂上,这时巨轮受到的“力量”冲击时,巨轮当即随着力量冲击的方向往下碾动。究其原因(1)是因为巨轮受到了“力量”的冲击。(2)是因为巨轮失去了重心。(3)是当把石头提起时,石头的重量已经转化为“力量”,是石头的力量驱使了巨轮,所以巨轮才会碾动。
现在足以勾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不妨回家搬来一张桌子,并在巨轮的两侧装上把手,站在桌子的台面上,找出桌面的高度与巨轮平衡高度的位置,用桌子支点着自己的脚尖,身体往前申直(保持身体成一直线)、用左右手不停地往上攀援。这时巨轮也就无可奈何,只有顺应着攀援的方向碾动,这样“力量”再生“动力”就如此生产了。
通过实例验证证明“重力”是可以转化为“动力”的,有了这一实验依据,我们这一构想就可以成立了。
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重量”转化成“能量”再生“动力”。用什么东西代替人的重量和两只手?让它象人一样在巨轮的“把手”上往复攀援?而且需要永远纠缠巨轮,驱动巨轮运动为我服务?(1)首先需要了解巨轮的自重、支点、重心和运动中的惯性力量,当知道需要多少重量才能驱使巨轮的“力量”,否则,两者的重量(力量)相接近时,就会出现相互抗衡、互不接受的现象出现。
(2)需要了解巨轮所肩负的任务和传动力。例如需要用巨轮的“动力”吊起一台10吨重的汽车,那么你用一吨重的物体去驱动巨轮,显然是无法将汽车吊起来的。除非另行装配一个加力器才有可能将汽车吊起,否则是不可能用一吨的“力量”转化驱动巨轮将10吨重的汽车吊起来的。
(3)当我们得知巨轮所需的力量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替代人力的机械物体,这个物体需要有足够的力量(重量)、更需要象人的双手,具备和人的能力完成“攀、压、滚、翻”的功能,其当中要有(A)、带有足够的压力“能量”,这可以用重砣或取名叫“衡力器”负责。(B)、有替代人的两只手往上攀援,可以设置由滚动轴负责。(C)、需要有限制滚动轴只准往同一方向输送压力的扣锁,也要让滚动轴交替滚动。即设置一个“回力扣”控制滚动轴的方向,保证滚动轴只往一个方向输送压力,不允许滚动轴反方向回落,以此保证滚动轴在同一方交替攀援、输送压力。(D)要有承托着滚动轴和装置回力扣的“轮盘”。(E)要有永久保持与巨轮距离的悬臂和支点。至此代替人力攀援、输送压力、交替翻滚作业的滚动轮基本完成。
现在再来考究巨轮应当如何接受“滚动轮”输送来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如何默契,合作才能生出“动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巨轮与滚动轮之间的角度、位置、支点、交合方法不精细、准确的话,那么就很难产生效应,而且也难持久。因此,需要强调的(1)防止怠惰,停止不前。如果接力支点、齿间设计不好,产生相撞击,或支点的角度不流畅时就可能出现怠惰,停止不前。(2)防止脱落。因为滚动轴带动巨轮碾动,两者都在同一方向行走、运动,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角度和悬臂支点不准确、不牢固时,又或者因压力太大时,有可能脱落。(3)防止撞击跳动。因为滚动轮所负带的压力,经过回力扣的控制,它所输送的力量是垂直的,而巨轮要将它每个滚动轴完成输送任务后展送回位,这样将一个垂直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已经受到支点固死时,中间必然产生撞击后向上弯展,即贡起。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跳动力,这样就很难保障滚动轴顺利输送“力量”。
巨轮的义务是,既要顺利接受“滚动轴”输送来的“力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滚动轴顺畅,持久攀援和不脱落。具体任务有“收、支、展”三项工作。(A)“收”即保证由滚动轴输送来的“力量”准确无误地进行有效接收。(B)“支”是运动的关键,要将滚动轴每次输送来的“力量”支托住,让它在巨轮身上转化为动力。(C)“展”把已经完成任务的滚动轴,按规定的方向、程序展送回位,以保证滚动轴能循环不息地把“力量”传送给巨轮。
根据巨轮应当承担的三项工作义务,而且要求同时完成。那么只有恨一恨心,将巨轮一次性阉割成“齿轮”,变成一个倒挂锯齿形状的“齿轮”,这样就可以一气呵成“收、支、展”三项工作的同时完成。
巨轮与滚动轮的设计基本完成,现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安装工作。上述的“巨轮”已因需要而被阉割成了“齿轮”(下称齿轮),已成为直接受力的齿轮了,那么谁又来帮助齿轮运动呢?好办。我们制作一个比齿轮更大、更有力气的“惯性轮”代替齿轮运动,这样运动起来的力度就要大得多了。
安装。按设计好的程序、角度、距离、位置、支点、准确地安装在规定的角度线上,调节好“衡力器”即重砣,一切就绪、安装好后,将滚动轴按规定方向往齿轮上挂上,这时,由于齿轮受到压力的驱动后开始碾动,在齿轮碾动的同时,它将按程序同时发挥“收、支、展”的功用,将滚动轴推展回位、循环滚动。由此,在齿轮与滚动轮之间有着精细、默契的交换工作下,一齐在同一方向碾动,这时将“重量”转化“能源”化成“能量”再生的“动力”就产生了。
四、论应用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世界文明、道德、人性的有机整体。人类要发展、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相协调,不得以损害和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方式去追求经济增长。
20世界初,世界人口只有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之多,至2006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口已是63亿。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将是全球人类应当被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人类要实现与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停止对养育自己的“母亲”大自然的危害,应当谋求与大自然和谐发展,依伴生存的路。寻求清洁、卫生、净化的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以求可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人类从原始工业、传统工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工业,无不是依赖大自然资源转化成的生产力。从这一漫长发展现象看,我们不难想象,地球的自然资源到底还剩下多少?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开采、挖掘,若大的地球也都被啃掉了一半,地球又怎样生存?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越来越多的人口,越来越多的工业,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就得要继续啃地球。因为他们找不到更能维持生存、发展的路。无可奈何,眼看很快就要将剩下来的这一半地球啃光了,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讲什么“文明”?就连最基本的生存空间都难以保留!因此,要发展、要生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关注的“能源”问题,否则,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讲道德,讲文明将成为空话。为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就行动起来,寻找适合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路,停止侵害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自行解决生产“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生产能力”与“自然资源”是同道的,没有“资源”就没有生产能力。当我们实现将“重量”转化成“能量”再生“动力”时,它将替代风、火、水等资源,而且更实用,更方便,更科学,更有价值地为人类服务。由于这一发明将是不受资源、地域、交通、气候、环境的限制,它只需要随处都有的重量物体、即反向使用“引力”。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1)人类共有的任何地区、角落都可应用于发电供人们使用,因为它不受任何资源、交通、环境等的限制。(2)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的“能源”。(3)可以从根本上制止或减少对大自然的侵害。(4)可以从根本上重新调整未来发展的产业结构。(5)可以让人类有均衡的发展机会,从根本上可以制止或减少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争端。(6)人类有了均衡、富余的“动力资源”后,不再向大自然索取或减少索取,即可以从根本解决环境保护问题。(7)人类的发展,生活均衡了,无污染了,社会自然就和谐、文明了,这一天将是现代文明的开始。
从理论上和形式上所验证的,将“重量”转化“能源”化成“能量”再生“动力”,并采用杠杆原理将一过程加以实施,是可以实现的。这将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更直接、更能表现其功效的“自然力量”。也是大自然偿赐给人类的一份可持续发展的厚礼。


图1为本发明其种一形式的结构示意简图。
如图所示1表示转轮、2表示转轴、3表示转柄、4表示重力体。
实施例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这里以其中一种抽象实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1表示转轮、2表示转轴、3表示转柄、4表示重力体。
如图所示在重力体4的重力作用下转柄3会带动转轮1围绕转轴2进行转动,并且这种转达动是可持续的,这种可持续的转动可以产生各种电能、机械能、等等,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海、陆、空运载器、电梯、发电等等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其特征在于利用重力产生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力学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杠展无限自然运动力量。从理论上和形式上所验证的,将“重量”转化“能源”化成“能量”再生“动力”,并采用杠杆原理将一过程加以实施,是可以实现的。本发明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更直接、更能表现其功效的“自然力量”。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份可持续发展的厚礼。
文档编号F03G3/00GK101037989SQ20061003419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3日
发明者吴永超 申请人:吴永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