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852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站设备的制作方法
电站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设备。
由先有技术已知这种电站设备。它们通常包括一个闭合的分为蒸汽区和 凝结水/给水区的水汽循环、 一个闭合的辅助冷却循环和一个闭合的中间冷却 循环,后者有冷却电站设备各部件的部件冷却器。在这里,由部件排入中间 冷却循环的热量不加利用地传递给辅助冷却循环并接着通过主冷却循环排 入周围环境。
此外,在燃气和蒸汽联合电厂(GUD's)中,从燃气轮机的高温废气提取 为在废热锅炉内产生蒸汽所需的热量。由于在废热锅炉内部比较差的传热, 所以需要很大的加热面。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中作功并接着在凝汽器中凝 结。凝结水借助凝结水泵向废热锅炉方向输送并在那里进入凝结水预热器。 在这里,为了避免温度降到露点以下,保持凝结水最低进口温度为55。C(对 于无硫燃料,否则相应提高)。所述最低温度对于无硫或低硫燃料只通过凝 结水从凝结水预热器出口到凝结水预热器进口的再循环保证。
对于蒸汽电厂(DKW's),为了提高效率,凝结水/给水在锅炉进口前借助 蒸汽加热的预热段加热。为此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级从汽轮机抽取蒸汽以及 用于加热换热器。在这方面,人们粗略地分为高压和低压预热器。在这里首 先被蒸汽加热的低压预热器和低压预热器的疏水冷却器以及汽封蒸汽冷凝 器将凝结水加热到约55°C。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更好的电站设备。
按本发明此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设备达到。从属权利要求涉 及本发明的具体设计。
按本发明的电站设备包括一个凝结过程介质的凝汽器,其中,在凝汽器 下游相继设置至少一个单独的冷却已凝结的过程介质的冷却装置和一些部 件冷却器,它们配置为,冷却装置将过程介质在进入部件冷却器前冷却到预 定的温度以及部件冷却器随后重新加热过程介质,其中,发生的过程介质温 度升高大于之前招致的温度减小。
因此,凝结水在从凝汽器排出时按本发明首先过冷却,为的是形成为冷
却电站设备要冷却的部件所需要的凝结水温度。以此方式,部件冷却器可以 組合在水汽循环的凝结水区域内,由此既不需要单独的用于冷却电厂部件的 中间冷却循环,也不需要单独的用于吸纳中间冷却循环热量的辅助冷却循 环。相应地,随这些冷却循环同时发生的费用可以节省至少大部分。
在输入的过冷凝结水流过部件冷却器时,吸纳要冷却部件的热量,此时 发生的温度升高大于之前招致的温度减小。由要冷却的部件排出的、在已知 的电站设备中迄今通过辅助和主冷却循环排入周围环境的热量,按本发明被 用于加热凝结水,由此提高整个设备的效率并同样P争低成本。
所述至少 一个冷却装置优选地是一个有冷却管穿过的冷井,它直接设在 凝汽器热井下面。以此方式,凝结水在其进入凝结水泵前过冷,从而改善凝
结水泵抽吸侧的NPSH值(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净正.吸入7JC头),所以凝 结水泵位置可以较高以及可以将凝结水泵的井坑设计得比较浅平。
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有利地通过冷却系统被供给冷却介质,以保证在 凝汽器出口的凝结水过冷。
此外,所述部件冷却器有利地至少部分串联,使用于冷却要冷却的电厂 部件所需的部件冷却水质量流量基本上与水汽循环质量流量平衡,这一点在 后面参见附图更详细地i兌明。
此外,在部件冷却器下游优选地设一个回流管道用于凝结水返回凝汽 器,以便在水汽循环质量流量不足以冷却要冷却的电厂部件时,仍能保证有 足够的部件冷却水质量流量。
在回流管上可连接一个冷却机组,优选地为鳍片-风扇冷却器 (Fin-Fan-Cooler),以侵_冷却通过回流管道返回的凝结水。基于此冷却才几组, 例如有可能在电站设备短时停机的情况下将冷却所述冷却装置的冷却系统 从运行中脱开,因此凝结水的过冷单独通过所述冷却机组保证。以此方式同 样可以节省费用。
最后,在冷却装置的过程介质侧优选地连接凝结水净化装置。以此方式 保证导入凝结水净化装置中的凝结水有低的温度,由此延长凝结水净化装置 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再生循环。
下面参见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表示已知的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
图2示意表示按本发明的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的一种实施形式;
图3示意表示图2所示电站设备的一部分;以及
图4示意表示按本发明的蒸汽电站设备的一种实施形式的局部图。
下面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结构部分。
图l表示已知的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它的水汽循环用数字符号4表 示。水汽循环4分为蒸汽区6和凝结水/给水区8。数字符号8a表示凝结水/ 给水区8的凝结水预热区。
此外,蒸汽电站设备2还包括一个主冷却循环10、 一个辅助冷却循环 11和一个由辅助冷却循环11冷却的中间冷却循环12,它们表示在图1右边 并在后面更i,细i也i兌明。
在水汽循环4的蒸汽区6内,水蒸汽的热能在汽4仑才几14中转化为动能。 为此,汽轮机14包括三个压力级;亦即低压级16、中压级18和高压级20。
为制备用于汽轮机14低压级16的蒸汽,水在蒸发器22中部分汽化。 在低压汽包24内实施分离气相与蒸汽相。接着,蒸汽在过热器26内过热, 然后通过管道28供给汽轮机14的低压级16。
为了给汽轮机14的高压级供汽,使水在一个蒸发器30中蒸发,由此产 生的蒸汽接着输入一个高压汽包32。随后在一个过热器34中过热蒸汽,并 通过一根管道36将该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14的高压级20中。
最后,为了供给汽轮机14中压级18,水在蒸发器38中汽化,产生的 蒸汽输入中压汽包40,然后在过热器42内过热。过热蒸汽流过管道44和必 要时与离开汽轮机14高压级20后经由管道46返回的蒸汽混合(所谓冷的中 间过热)。如此造成的蒸汽混合物在所谓的再加热器48内加热并通过管道50 供给汽轮机14的中压级18。离开汽轮机14的蒸汽在借助主冷却循环10冷 却的凝汽器52内凝结。如此产生的凝结水导入设在凝汽器52下方的热井56 内,并从那里出发借助凝结水泵58泵入管道60。凝结水接着在凝结水预热 器62中预热,在这之后管道60分叉为管道64和66。管道64将凝结水导向 低压汽包24,然后它被蒸发器22重新汽化。分路到管道66中的凝结水借助 给水泵68经分支管道70和72导向省煤器74和76,并在那里进一步加热。 离开省煤器74的凝结水输入中压汽包40以及接着在蒸发器38中汽化。离 开省煤器76的凝结水输入高压汽包32,然后在使用蒸发器30的情况下汽化。
以此方式形成一个闭合的水汽循环4。
主冷却循环10包括一个冷却塔78,冷却水^^那里通过使用冷却水泵8
泵入管道82内。管道82分叉为分支管道84和86,其中,分支管道84将冷 却水输往凝汽器52,以便将其冷却。通过分支管道86流入辅助冷却循环11 中的部分冷却水流,借助升压泵88泵入两个分支管道90和92内,为了冷 却通过中间冷却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它流过相应的换热器94和96。在离开 换热器94和96后,冷却水通过管道98返回主冷却循环10,在那里与从凝 汽器52流出的冷却水混合,最后通过管道100流回冷却塔78。
相应地,形成一个包括集成在内的辅助冷却循环11的闭合的主冷却循 环IO,其中,通过管道102可以将制备的冷却塔补充水输入主冷却循环10, 以及水可以经管道104>^人那里排出,它也称为冷却塔排污。
中间冷却循环12涉及一种闭合系统,它用于冷却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 2的各个部件。为了冷却这些部件,设多个互相并联的部件冷却器106至112, 它们被冷却水流过,冷却水吸纳从部件释出的热量。在离开部件冷却器106 至112后,已加热的冷却水流过管道114并借助泵116流过换热器96和94, 在其中^皮冷却。然后已冷却的冷却水重新l命入部件冷却器106至112用于冷 却相应的部件。最后,在泵116之前, 一个用于平4軒在中间冷却循环12内 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压力波动的膨胀箱120与管道114作用连接。
上面介绍的由先有技术已知的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存在的缺点是,它 浪费地将在中间冷却循环12内吸纳的热量未加以利用便排入周围环境。存 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为了运行凝结水预热器62,用非常高的成本从燃气轮 机(未表示)已经显著冷却的废气中提取热量来加热流过管道60的凝结水。
图2是示意图,它表示按本发明的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00的一种实施 形式。该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00包括一个水汽循环202,它分为蒸汽区204 和凝结水/给水区206。
最后,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00包括一个冷却循环208,它与图l中表 示的主冷却循环10类似地另外还冷却凝汽器210。
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00与图1中表示的已知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的 区别,主要是凝结水/给水区206的结构和冷却循环208的结构,这在下面参 见图2和3详细说明,其中图3是图2所示凝结水/给水区206的放大详图。
下面首先介绍凝结水/给水区206的基本结构。
凝汽器210包括一个热井212和布置在它下面的冷井214。冷井214用 冷却管穿过,它通过管道216供给来自冷却循环208的冷却水,然后冷却水
经管道218流回冷却循环208。流过冷却管的冷却水/人流过冷井214的;疑结 水中提取热量,从而使凝结水过冷地在使用凝结水泵220的情况下经管道 222离开冷井214。接着,过冷的凝结水通过分支管道224、 226和228输入 多个部件冷却器230至246中,它们部分串联,部分并联,分别用于冷却电 站设备200的各个部件。通过在部件冷却器230至246中发生的热交换,使 流过管道224、 226和228的凝结水逐渐加热,此时,凝结水在部件冷却器 230至246中发生的温度升高,大于凝结水在冷井214内发生的温度降^f氐, 也就是说,在部件冷却器230至246中向凝结水输入的热量比事先在冷井214 内提取的热量更多。在管道224、 226和228的末端分别设一个配平阀248、 250和252,用于调整流过管道224、 226和228的凝结水量。离开管道224、 226和228的凝结水在管道254内聚合,它重新分叉为管道256和回流管258。
通过回流管导引冷凝水质量流量,它补充从蒸汽区流入凝汽器210中的 蒸汽质量流量到这样的程度,即,保证电站设备200的要借助部件冷却器230 至246冷却的部件按规定冷却。其中设快速关闭阀260的回流管258返回凝 汽器210,在那里回流的凝结水经喷嘴262喷入凝汽器210并在那里快速增 加(ausflasht)。在这里,阀263调整通过回流管258返回的凝结水质量流量。 按选择也可以设单独的鳍片-风扇冷却器265,它用于冷却通过回流管258返 回并流入凝汽器210内的凝结水。基于鳍片-风扇冷却器265,例如可以在电 站设备200短时停机的情况下将冷却循环208从运行中脱开,此时冷却单独 借助鳍片-风扇冷却器265进行。以此方式同样可以节省费用。基于凝汽器 210、热井212和冷井214有大的将热量排入周围环境的表面,所以在电站 设备短时停机时必要时甚至也可以取消鳍片-风扇冷却器265。
流过管道256的凝结水首先流过快速关闭阀262。在快速关闭阀262后 面从管道256分叉出一个管道266,凝结水在旁路运行期间通过它导向低压 转向系统。在快速关闭阀下游,管道256包括一台凝结水泵264,它将凝结 水进一步泵向凝结水预热器62。此外,在凝结水泵264与凝结水预热器之间 分叉出一个管道268,凝结水在旁路运行期间通过它导向中压旁路系统。在 凝结水预热器62内预热凝结水,然后从凝结水预热器62进一步通过管道272 泵向低压汽包24以及泵向给水泵68的进口 。
下,则凝结水泵264可以实施从凝结水预热器62排出的凝结水的再循环,
以保证要求的凝结水预热器进口温度,为此通过阀276将必要的凝结水质量 流量经管道278输送到凝结水泵264的进口前。
设在管道282中的阀280,如果需要,例如在烧油运行并同时旁路除气 器有故障(或下面说明的旁路运行)时,释放冷却旁路。
在管道256中设在给水泵68前的阀284用于堵塞积聚凝结水泵264的 压力,使凝结水泵达到为中压旁路系统制备喷射水需要的压力水平。在这种 情况下部分打开冷却旁路。此外,阀284可以在要打开冷却旁路时实施必要 的调整。
凝结水借助凝结水泵264的再循环在旁路运行(亦即产生的蒸汽直接引 入凝汽器210内)期间形成。朝凝结水预热器62方向显著减小的凝结水流的 加热,通过旁路除气器285进行。以此方式保证,温度不会低于在锅炉冷端 的露点。由此,凝结水泵264的尺寸不必针对旁路运行确定。泵的尺寸设计 可以主要对准正常运行(包括再循环),所以可以降低自身能量需求和减小泵 的尺寸。
与此同时,供给旁路除气器285由凝结水泵264输送的凝结水质量流量, 作为要除气的介质以及用于凝结水质量流量的部分加热。已除气的凝结水借 助相应的泵286通过管道288供给凝结水泵264下游,确切地说,供给导向 中压旁^^手、统的管道268下游。
在凝结水泵220的压力侧设具有氮緩冲垫层的平衡罐2卯。此平衡罐用 于在泵有计划或非计划停止期间在系统内维持压力。为了保证所述的压力维 持,关闭相应的快速关闭阀260和262。此外,来自软水分配系统设有阀292 的补给管道293保证压力的维持。
在冷井214上可按选择连接凝结水净化装置300。基于过冷的凝结水, 可相应地延长凝结水净化装置300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再循环周期,这导致降 低成本。
下面相互比较在图l至3中表示的燃气和蒸汽电站设备2与200的结构 以及列出本发明的优点
与图1中表示的电站设备2相比,在图2和3中表示的电站设备200中 加大了凝汽器并分为两个区域,亦即热井212和冷井214。热井212基本上 与热井56有相同的尺寸并用于补偿水平脉动。然后凝结水从热井212通过 尺寸足够大的孔口导入在它下面始终完全充满的冷井214内,以及借助穿过
冷井214的冷却管过冷。如此配置一方面保证在热井表面212的凝结水温度 不降低,并因而不发生强烈地溶解气体。此外可以取消图l所示中间冷却循 环12的换热器94和96,由此达到减少建筑物内面积需求。通过冷井214 导引的冷却管与其他凝汽器管系有相同的内径,但短得多,其结果是压力损 失减少,从而也可以取消图l所示的升压泵。此外,通过在冷井214内进行 的凝结水过冷,改善在凝结水泵220吸入侧的NPSH值,从而它的位置可以 设置较高,因此可以将凝结水泵的井坑设计得较浅平。
按最坏的情况确定的冷却水部分质量流量,保证离开冷井214的凝结水 比进入的冷却水最多热5K(因此与迄今适用于中间冷却系统12和主冷却水 系统IO的边界条件相应)。这种最坏情况冷却水部分质量流量大约是质量流 量的一半,因为在全负荷正常运行时朝锅炉方向带走整个中间冷却系统热量 (或在高的环境温度时它的大部分)。因此只是从蒸汽区到来的比较低能的凝 结水质量流量才能过冷。即使在低的部分负荷和旁^各运行时,这种减小了的 辅助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质量流量也是足够的,因为通过发电机或发电机负 荷造成的热损失也相应地减少。质量流量的这种减小导致在图1中表示的冷 却水循环的冷却水泵80略有缩小,由此也降低能量的自身需求。
凝结水泵220除了将凝结从冷井214朝锅炉方向输送外,还承担图1中 表示的中间冷却循环12的泵116的功能。在这里输送压力必须确定为,使 在所有运行条件下在凝结水区域内的压力均高于润滑油系统内和密封油系 统内的压力,以便能可靠排除水汽循环基于漏泄造成油污染的可能性。在凝 结水泵220的压力侧设一个具有氮緩冲垫层的平衡罐。此平衡罐用于在泵 220有计划或非计划的停止期间在系统内维持压力。为了保证所述的压力维 持,关闭相应的快速关闭阀260和262。此外,来自软水分配系统的补给保 证压力的维持。
如前面已提及的那样,阀263调节为冷却电站设备200各部件所需要的 凝结水质量流量,这是除了从蒸汽区导入凝汽器210内的质量流量外所必需 的。所述再循环质量流量的调节,根据在要冷却的部件中测量的温度和规定 的温度目标值和温度极限值进行。在这里,再循环质量流量增大或减少如此 久,直至遵守全部温度目标值和温度极限值。
再循环和接着在凝汽器210内喷入细雾状加热的凝结水,凝结水在凝汽 器中快速增加,导致在凝汽器内更好地除气。由此在必要时可以在存在凝结
水净化装置的情况下省略旁路除气器。所述的省略甚至在含硫燃气没有造成
值得一提的性能损失时也是可能的,因为达到要求的75。C的进口温度可以只 借助再循环实现(冷却旁路可以保持关闭;当然再循环质量流量必须置于迄 今的"烧油运行水平")。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预热,除了凝结水最大可能的温度升高外(这通过 串联部件冷却器达到,下面对此还要详细说明)还有一个目标,即根据可能 性在水汽循环内保持吸纳的全部热量,亦即朝凝汽器210方向的再循环最小 化。这一点在部件冷却水质量流量与水汽循环质量流量基本近似时达到。为 此采取下列措施
-尽可能多的部件冷却器互相串联而不是并联,其中还要考虑到下面还 要详细说明的关于串联或并联的规则;
-此外,温度目标值和温度极限值在发电机中光滑地与各自的运行状态 相匹配。例如,要达到的冷却气体温度可根据实际功率和各自需要的无功功 率调整;
-此外,在部件冷却器冗余的情况下,亦即一个部件有两个部件冷却器 时,其中,部件冷却器之一已经保证部件充分冷却以及另一个仅用于保险,
此时应设三通配件,为的是不必流过各个未处于工作状态的部件冷却器; -最后,100%冗余部件(亦即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只有其中一个部件处于
工作状态)的部件冷却器前后串联,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围绕部件冷却器导
引的旁路确保运行期间可以维修。
在规定串if关的部件冷却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在部件冷却器按基本顺序串联时的基本思想在于,要冷却的部件根据其 功能允许不同高低的冷却水温度,因此温度极限值相应地不同。有最低温度 极限值的部件相应地排在最前面,有最高温度极限值的部件按顺序排在最 后。
按顺序作为排在最前面的一些部件冷却器,其中要冷却部件的功能和尺 寸与一个低的温度密切相关,或其中为保证测量精度要求低的温度,但其中 绝对的热损失比较小,因此对后续部件的冷却只有小的影响(这通常涉及真 空泵(MAJ)和取样系统(QU))。
接着设置一些部件的部件冷却器,其中要冷却部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与 一个4氐的温度密切相关,例如发电才几。
之后设置一些部件的部件冷却器,其中要冷却部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不 因较高的冷却剂温度而受影响或仅有小量的影响(这尤其涉及润滑油冷却器 和泵轴承冷却装置)。
排在最后的通常是用于汽封蒸汽凝汽器的部件冷却器,其中必须保证顺 利通流。
在规定并联的分路(Strang)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并联必须始终在借助串联不能遵守各部件温度极限值和不可能相应地 改变要冷却部件的设计或这种改变在经济上不合理时才使用。
配套的部件应布置在同一个分路内,例如发电机冷却器和配属的透平机 组润滑油冷却器。
对于冷却水流量有类似要求的部件可组合在一个单独分路中,以避免部 件冷却器不必要的尺寸过大。与之不同,也可以合理的是,取代一个单独的 分路,选择并联一种部件类型的多个部件冷却器。在冗余度<100%的冗余部 件时(例如3乘50%构型),或在一个部件的一个部件冷却器的尺寸基于后续 的一些部件和它们需要大的冷却质量流量因而显著增加时(例如在燃气和蒸
汽电厂的2x 1多轴构型时的Elmo泵冷却器),便可以是这种情况。
为了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使这些平行分路按期望的程度通流,在每个分 路的末端设必要时可以电动化的微调阀。低压旁路系统的喷水装置由凝结水 泵220供给。由此基于低的压力水平降低损失,并因而相应地减小自身能量
需求o
部件冷却所需凝结水质量流量的近似计算表明,在旁路运行时需要的质
量流量是最大的需求。因此从这一观点出发,泵220的自身能量需求不大于 图1所示中间冷却循环的泵116的自身能量需求,因为约2至3倍高的压力 通过质量流量减小到约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被补偿。为运行泵220所需能量 保持为循环内 一个合理的部分,以及不像在单独的中间冷却循环时那样全部 损失掉。自身能量需求相应地减小。此外,与图1所示凝结水预热区相比, 基于尤其图3中表示的凝结水预热区的线路,为了降低功率消耗从中压转换 为低压(在设备大于约400MW时)。自然进一步需要的压力升高通过凝结水 泵264保证,但后者基于其尺寸也只需要低压驱动装置。
如上面已说明的那样,凝结水泵264将凝结水输往中压旁路系统(仅在 旁路运行期间)、输入旁路除气器内和锅炉的凝结水预热器内,从那里进一 步输入低压汽包和输往给水泵进口 。
因为凝结水已通过部件冷却器预热,所以锅炉中的凝结水预热加热面可
以减小约20%(这相应于锅炉总加热面的约6%)。由此导致相应地减小锅炉
并因而减少位置需求以及减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据环境
/运行条件可以至少暂时,甚至也可以完全取消冷井214的冷却。相应地,凝 结水预热加热面可以减小约达30% 。
略有减少,并由此导致提高燃气轮机性能。此外通过减小加热面还实现水侧 压力损失的降低并因而自身能量需求的减少。
若凝结水的预热不足以避免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则如前面已提及的那样 凝结水泵264可以实施凝结水的再循环,保证要求的最低凝结水预热器进口 温度,为此将必要的质量流量通过阀276输送到凝结水泵264的泵进口前。 由此可以取消单独的再循环泵或在给水泵68处抽取。
在任何情况下凝结水的预热均导致减少需要的再循环质量流量并因而 导致减少自身能量需求。
如果需要(例如在烧油运行并同时旁路发生器285有故障或在下面说明 的旁路运行时)释放冷却旁路。
阀284用于堵塞积聚凝结水泵264的压力,使凝结水泵达到为中压旁路 系统制备喷射水需要的压力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打开冷却旁路。此外, 阀284可以在要打开冷却旁路时实施必要的平衡调整。
凝结水借助凝结水泵264的再循环在旁路运行(亦即产生的蒸汽直接引 入凝汽器210内)期间形成。朝凝结水预热器270方向显著减小的凝结水流 的加热,通过旁路除气器284进行(以此方式保证,温度不会低于在锅炉冷 端的露点)。由此,凝结水泵264的尺寸不必针对旁路运行确定。泵的尺寸 设计可以主要对准正常运行(包括再循环),所以可以降低能量需求和减小泵 的尺寸。
与此同时,供给旁路除气器285由凝结水泵264输送的质量流量(作为 要除气的介质以及用于该质量流量的部分加热)。已除气的凝结水借助泵286 供给凝结水泵264下游,确切地说,输送到分路后面用于喷入中压旁路系统。
必要时燃气预热可以通过管路294供给由凝结水泵264输送的质量流 量。回流通过管道296输送到凝结水泵264的泵进口前。
图4示意表示按本发明的蒸汽电站设备一种实施形式局部图。在图4中 表示的局部图与图3所示局部图的区別在于,在阀262之后不是跟着一个接 凝结水泵264,而是设有一个低压预热器400,它被供给汽轮机的抽汽(未表 示)。在这里,低压预热器400的疏水或脱水借助泵402回引到主凝结水管 道内,而不是如通常的那样去凝汽器。另 一台凝结水泵404与低压预热器400 连接,它将凝结水通过另一个预热器朝锅炉的方向输送。在部件冷却器230 至246基本上串联的情况下可以取消低压预热器400,以及减小通过另一个 预热器406输入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效益不^f又来自于节省了自用电 能需求的费用,而且尤其来自于总功率和总效率得以提高,并由此可预计提 高到比在燃气和蒸汽联合电厂时的更高。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站设备,包括一个凝结过程介质的凝汽器,其特征为:在凝汽器下游相继设置至少一个单独的冷却已凝结的过程介质的冷却装置和一些部件冷却器,它们配置为,所述冷却装置将过程介质在进入部件冷却器前冷却到预定的温度以及部件冷却器随后重新加热过程介质,其中,发生的过程介质温度升高大于之前招致的温度减小。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是一个有冷却管穿过的冷井。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 置通过冷却系统被供给冷却介质。
4.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所述部件冷却器 至少部分串联。
5.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在部件冷却器下 游设一个回流管道用于凝结水返回凝汽器。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在回流管道上连接一个冷 却机组。
7.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所述冷却机组是鳍片-风扇-冷却器。
8.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在所述冷却装置 的过程介质侧连接一凝结水净化装置
9.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站设备,其中,所述部件冷却器 至少部分串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设备(200),包括一个凝结过程介质的凝汽器(210),其特征在于,在凝汽器下游相继设置至少一个单独的冷却已凝结的过程介质的冷却装置和部件冷却器(230,...,246),它们配置为,冷却装置将过程介质在进入部件冷却器前冷却到预定的温度以及所述部件冷却器(230,...,246)随后重新加热过程介质,其中,发生的过程介质温度升高大于之前招致的温度减小。
文档编号F03C99/00GK101379272SQ200680053121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尤维·朱里特泽克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