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060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了承受空气的流动而游动的游动体的发电装置。
技术背景作为承受空气的流动而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通过使与基于风力旋转的 叶片连动的发电机的轴(转子)旋转而产生电力的发电装置已经普及。该风 力发电装置一般为了承受远离地面处的风而高度很高,而且为了支承巨大的 叶片,设施非常巨大。为了抑制这种设施的巨大化而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 风力发电装置通过使转子和定子相对逆向旋转,从而使叶片和发电机小型 化。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风力发电装置,使两个浮游装置(游动体)在 空中游动,通过与地面侧的发电机连接的绳索(控制绳),对这些浮游装置 (游动体)以互补的方式进行牵引或放松,使发电机的转子在两个方向上交 替地旋转而产生电力。这种发电装置由于游动体处在空中,而发电机处在地 面侧,与专利文献l记载的风力发电装置相比,具有设施小型化、而且施工 场所的自由度增大的优点。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3 — 65204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4—232461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2记载的风力发电装置,为了对两个游动体的关系进行适 当地调整并使其运行,需要特殊的系统或机构。例如需要实施远程操作以使 两个游动体不相互缠绕在一起而分离开进行游动。另外,需要齿轮等机构, 在游动体升高(张开)和收束(收藏)时,用于使两个游动体进行与发电时 不同的动作。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装置,
该发电装置是游动体在空中、而发电机在地面那样的游动体和发电机分开配 置的发电装置,以更简单的设施就能够获得电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发电装置包括游动体,该游动体 的游动体主体承受空气的流动而游动;基体,其支承并控制游动体,并且具 有对应于游动体的游动而发电的功能;控制绳,其基端与基体相连接,前端与游动体相连接,上述基体具有控制绳所穿过的控制绳出入管、对控制绳进 行巻绕的巻取机、对应于巻取机的轴的旋转而发电的发电机、使巻取机旋转 的电动机,发电期间和电动期间交替重复,其中,发电期间是上述游动体从基体离开而使巻取机的轴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使发电机发电的期间;电动 期间是巻取机的轴通过电动机而向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游动体接近基体的期间。第二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中,其 特征在于,即使上述游动体主体相对于控制绳的轴线的前后倾角可变,也能 至少对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进行控制,上述游动体从基体离开时处于第一倾 斜状态,在接近基体时处于第二倾斜状态。第三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 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还具有送风机,在游动体张开时和/或收藏时向 游动体送风。第四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一 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记载的 发电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游动体具有对游动体主体的姿势进行控制的 姿势控制机,将控制绳的前端连接在该姿势控制机上,并且由多个姿势控制 绳将该姿势控制机和游动体主体相连接。第五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四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中,其 特征在于,上述姿势控制机由小型发电机供电,该小型发电机具有因风力而 旋转的小的叶片。第六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四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中,其 特征在于,上述姿势控制机设置在上述基体内,上述姿势控制绳兼有上述控 制绳的功能。第七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六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中,其 特征在于,上述姿势控制绳由多个构成,上述姿势控制机通过由上述基体改
变各个姿势控制绳的有效长度而对游动体的倾角进行控制。第八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七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还具有控制绳引入部,该控制绳引入部设置有控制绳所穿过的控制绳弓I入孔和送风机的送风口 。第九技术方案记载的发电装置是在第一 第八技术方案中任一项记载的发电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绳出入管为喇叭状,并且能够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发电装置,由于能够使用一个承受空气的流动的游动体发电,因而能够以更简单的设施获得电力。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简略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游动体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游动体主体的侧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绳出入管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发电装置的游动体的立体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绳引入部的变形示例;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绳引入部的其它变形示例;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姿势控制部的具体结构例的视图;图IO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游动体的变形示例;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游动体的其它变形示例。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1A发电装置2、 2A、 2A,、 2A"游动体3、 3A基体 4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 4G、 4H、 41姿势控制绳20游动体主体21、 22、 34姿势控制机31控制绳出入管 32控制绳引入部32a控制绳引入部的控制绳引入孔32b控制绳引入部的送风口35巻取机36旋转控制机36b发电机36c 电动机38送风机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图l是表示本发明第 一实施方式的发电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简略视图。如图1所示,发电装置1 具有游动体2、基体3、控制绳4。游动体2的游动体主体在上空承受空气的 流动、即承受风力而进行游动(自由地移动);基体3支承并控制游动体2, 同时具有对应于游动体2的游动而发电的功能;控制绳4的基端与基体3相 连,前端与游动体2相连。而且游动体2可以示例出所谓的风筝、滑翔器、 气球等。另外,基体3是在陆地上、海洋上、湖泊上、河流上为了发电而运 行的部分,能够控制其与游动体2的相对位置即可,在海洋上、湖泊上、河 流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锚来保持装载有基体3的船等相对于水底的位置, 或使该船等移动,同时进行发电。另外,控制绳4使用轻且韧性强的材料制 成,例如使用纤维材料或钢丝。图2是表示构成发电装置1的游动体2的立体图。游动体2包括由轻 且柔软的材料、例如尼龙形成的游动体主体20;小的板状的姿势控制机21; 在游动体主体20和姿势控制机21之间进行连接的多个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游动体主体20优选从平面上看为近似平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近似 四边形平板状。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的一端经由从游动体主体20 的两端连设的薄片20a而连接在游动体主体20下表面的四个角上。所述姿 势控制绳4A、 4B、 4C、 4D用于对游动体主体20的姿势进行控制,g卩,对 前后倾角e (将游动体主体20下表面的前后端相连的线相对于被拉直的控
制绳4的轴线的角度)和左右姿势进行控制。当将前侧角部的姿势控制绳4A、4B比后侧角部的姿势控制绳4C、 4D拉得多时,游动体主体20的前后倾角 e变大。通过使前后倾角e变化,能够改变由风带来的提升力和阻力。而且 通过将左侧角部的姿势控制绳4A、 4C比右侧角部的姿势控制绳4B、 4D多 牵引或多松开,能够对左右姿势进行控制,减少落下等情况。姿势控制绳4E、 4F分开并分别在两个部位连接到游动体主体20下表面 的中央前侧和中央后侧上。姿势控制绳4E、 4F因上空风速程度而改变游动 体主体20的受风面积(下表面的面积)。在通常的风速下,增大游动体主 体20的受风面积,在强风下,通过牵引姿势控制绳4E、 4F而减少受风面积。图3是游动体主体20的侧剖视图。游动体主体20具有整体上比较薄的 空气积存部20b,在其前面设置有开了口的开口部20c以便空气流入。通过 设置隔断部而将该开口部20c分为多个,从而通过流入的空气而使空气积存 部20b、即游动体主体20有效地膨胀。当游动体主体20膨胀时,能够使由 风带来的提升力和阻力稳定而容易接受。而后面是否具有开口部或开口程度 如何可适当地确定。在游动体主体20的前面的开口部20c的上侧设置了密封有气体的细长 的袋部20d。优选被密闭的气体是氦等比空气轻的气体。从成本以及是否容 易泄漏的方面考虑,即使是通常的空气也无妨。通过将气体密闭在袋部20d 内,能够构成用于形成游动体主体20的框架。而且游动体2容易从基体3 张开。此外在海洋上、湖泊上、河流上使用时,即使因事故落下到水面上也 容易回收。另外,虽然图中未示,但是为了使游动体2更容易地从基体3张 开,也可以通过绳将小的浮游体连接在游动体2上。将氦气等比空气轻的气 体密闭在所述浮游体内,浮游体的形状为球形,或是将游动体主体20縮小 后形成的部件。在姿势控制机21上,将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的另一端连接在规定部位上。另外,基端与基体3相连的一个控制绳4的前端连接 在姿势控制机21上。在姿势控制机21上装载有计算机、陀螺仪等。通过调 整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对游动体2的姿势(前后倾角e 、左右姿 势)进行控制。另外,通过与基体3进行通信,对姿势控制绳4E、 4F进行 调整,从而能够控制受风面积。
另外,例如通过普通的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具有由于风力而振动或转 动的小的叶片的小型发电机,向姿势控制机21上的计算机、陀螺仪等供电。 特别是具有小的叶片的小型发电机,采用与背景技术中叙述的现有发电机同 样的机构进行发电,无需每天更换或充电,而且不依赖于日照状态。另外,
也可以将叶片的振动或转动直接作为对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进行控制的动力。
而且,也可以将姿势控制绳4A、 4B、 4E连接在一起而从一个姿势控制 绳分叉出来。此时,由姿势控制绳4C、 4D对左右姿势进行控制。这样能够 简化姿势控制机21中对姿势控制绳进行驱动的机构。此外,也可以限定游 动体2能够游动的风速范围,利用游动体主体20的前后倾角e进行调整, 以适应风的强弱,从而省略姿势控制绳4E、 4F。
基体3在筐体3a的上部具有将控制绳4穿过、该控制绳4被拉出或引 入的控制绳出入管31,在筐体3a的内部具有将控制绳4的基端巻绕在轴 上的巻取机35;对巻取机35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旋转控制机36;对基体3的 整体动作进行控制的基体控制部37;在游动体2张开时和收藏时用于向游动 体2送风的送风机38。另外,在筐体3a的外部具有对地面附近的风速、风 向进行监视的监视机39。
控制绳出入管31为越向上端越展开的形状(喇叭状)。上端附近的一 部分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为了便于引导控制绳4,使壁部的一部分向外膨 胀出,在控制绳出入管31的内孔内形成了凹部31a。为了减轻与被拉出或引 入的控制绳4的摩擦,几个辊子31b纵向并排设置在凹部31a内。控制绳出 入管31能够转动(例如转动360。或180° ),与控制绳4接触的凹部31a 对应于游动体2的动作而水平转动。
旋转控制机36具有改变巻取机35旋转速度的变速机离合机构36a、对 应于巻取机35的轴的旋转而发电的发电机36b、使巻取机35旋转的电动机 36c。当发电装置l运行时,发电期间T(3和电动期间Tm交替重夏,其中在 发电期间TG,由于游动体2的张力而使巻取机35旋转,从而发电机36b发 电,在电动期间TM,为了使游动体2接近而通过电动机36c使巻取机35反 转。电动机36c与发电机36b分体设置或一体设置均可。也就是说,电动机 36c与发电机36b分体,或者将发电机36b作为电动机36c而产生力矩均可。
由变速机离合机构36a确定巻取机35和发电机36b或电动机36c的变速 比率,从而在发电期间Te所发电的电力几乎最大,另外,在电动期间TM, 用于使游动体2接近而消耗的电力几乎最小。
基体控制部37包括计算机和临时将所发电的电力进行存储的蓄电池等, 对控制绳4的张力进行监视,向姿势控制部21发出指令,对变速机离合机 构36a的变速比率进行控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电力,对发电期间Tcj和电动期间 Tm迸行控制,对送风机38进行控制,与监视机39进行通信,对将所产生的 电力向外部的输出进行控制等。
送风机38设置在控制绳出入管31的下方,在张开时和收藏时通过控制 绳出入管31的内孔向游动体21送风,从而使游动体2容易张开或容易收藏。 而且也可以设置其它装置,从而在张开时和收藏时省略送风。此外也可以在 筐体3a的上部设置与送风机38不同的其它送风机,从斜向向游动体2送风。
监视机39对风速和风向等进行计测,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基体控制 部37发送。基体控制部37根据该计测值,能够判断游动体2是否可以飞行 或调整游动体2的受风面积。
此外,作为其它的结构,为了可靠地进行定位并收藏游动体2,也可以 将磁铁安装在游动体2上(或上述浮游体上),将切换磁性的磁性体部件安 装在基体3的筐体3a上,使磁铁和磁性体部件有选择地结合或排斥。此外, 为了可靠地定位并收藏游动体2,也可以在游动体2上设置标记,由摄像机 识别该标记,对巻取机35等进行控制。此时为了在夜间也可以进行识别, 可设置可见光以外的摄像机或传感器,也可使标记为荧光体。另外,设置有 自由伸縮的磁极,使用游动体2的磁铁或标记进行定位,能够容易举起游动 体2而使其张开。
下面对发电装置1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
以覆盖着控制绳出入管31的内孔的方式放置的处于收藏状态的游动体2 承受来自送风机38的风而张开并上升,离开地面而由上空的风承载,在适 当的时机停止从送风机38送风。
游动体2因风而产生阻力和提升力,它们成为控制绳4的张力。在发电 期间Te,游动体2沿离开基体3的方向行进,经由控制绳4,使巻取机35 向着第一方向(例如向右)旋转。该巻取机35的旋转经由变速机离合机构36a传递到发电机36b而进行发电。所产生的电力临时存储在基体控制部37 的蓄电池内,并输送到外部(例如远方的输变所或工厂),并且, 一部分用 作电动机36等的电力。经过了发电期间Tcj,当游动体2离开至某个距离Lw时,电动期间TM 开始,由电动机36c通过变速机离合机构36a,使巻取机35向第二方向(例 如左转)旋转,将控制绳4巻起而将游动体2拉回而接近。于是经过了电动 期间TM,当游动体2接近至某个距离Lw时,再次变为发电期间Te,这样发 电期间TG和电动期间Tm交替重夏。当使游动体2下降并进行收藏时,将控制绳4巻起,将游动体2拉回至 基体3附近。在适当的高度,送风机38动作而进行送风,游动体2由于空 气的流动而保持适合收藏的形状并下降,收藏在覆盖控制绳出入管31内孔 的位置处。下面对发电期间Tc和电动期间TM进行详细说明。在发电期间TG,游动体2的前后倾角e成为第一倾角9 ,(例如90° ), 从而成为游动体2因上空的风而产生充分阻力和提升力的仰角。在发电期间 Tg的初期,游动体2位于比较低的低空,产生很大的阻力和提升力。游动体 因提升力而一边离开一边缓缓升高,控制绳4逐渐接近垂直方向。在发电期 间Io的终期,控制绳4相当接近于垂直方向,游动体2产生的阻力和提升 力变小,处于几乎和重力平衡的状态,在游动体2侧对控制绳4的拉力减小。在电动期间TM的初期,由于游动体2侧对控制绳4的拉力小,因而巻 取机35对控制绳4进行巻绕,拉回游动体2的力小。另外,在游动体2接 近基体3时,使游动体2的前后倾角e为第二倾角e 2,以使得因风而阻力和 提升力不变大。例如如果将连接在后端的控制绳4C、 4D长长地送出,则该 第二倾角02大约为180° 。进一步将控制绳4C、 4D送出,则后端成为自由丄山顿。这样在发电期间Tc,基于游动体2产生的张力而使巻取机35旋转,从 而发电机36b发电,发出的电量相应于几乎相同的规定距离Lw,在电动期 同Tm,通过电动机36c使巻取机35旋转,从而将游动体2拉回。例如使用 受风面积为25平方米程度的游动体2,设上空的风速为3.9米/秒,则产生 100kg重的张力,而且如果以2米/秒的速度离开5秒,则产生1000kg重.m
的作功量。而若以10米/秒的速度巻绕相同距离,需要10kg重的张力,贝鹏
耗的作功量为100kg重 m。将两者相减,产生900kg重 m的作功量。如 果巻取机35、旋转控制机36、基体控制部37等中机械或电的损耗为23%, 则能够输出900 X 9.8 X 0.77 = 6.8KW s的电量。
这样,在发电装置1中,通过由1根控制绳4对承受风的1个游动体2 进行控制,能够发电,能够以非常简单的设施获得电力。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发电装置1A进行说明。图5是构成发 电装置1A的游动体2A的立体图,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基体3A的主要部分 的立体图。
游动体2A的游动体主体20与上述游动体2的游动体主体20相同,游 动体主体20与基体3A之间由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直接 连接。基体3A内的后述的姿势控制机34对游动体主体20的姿势和受风面 积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替代发电装置1的姿势控制机21,将姿势控制机 34设置在基体3A内,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兼做上一个 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绳4。
基体3A具有与上述基体3相同的结构要素,此外还具有用于维持姿 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相对位置关系的控制绳引入部32;暂 时将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缠绕在一起的控制绳收束管33; 经由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对游动体2A的姿势进行控制的 姿势控制机34。
优选控制绳引入部32为圆板状,在其周边部分设置有直径比姿势控制 绳4A、 4B、 4C、 4D、 4E、 4F的直径大、且数量与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的数量相同的控制绳引入孔32a,分别将各个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插入到各个控制绳引入孔32a内。优选控制绳引入孔 32a为喇叭状的圆形,从而不会对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施 加剪切力。此外,也可以使各个控制绳引入孔32a为自由转动的管,为了减 少摩擦,将辊子纵向设置。控制绳引入部32能够转动,其对应于游动体2 的动作而转动。此外,在风向近似恒定的期间,也可以停止旋转(锁定)。 此外,为了防止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彼此缠绕在一起, 也可以实施沿反向转动而返回等的驱动。
在控制绳引入部32安装有送风机38,在控制绳引入部32的中央部分具 有送风口 32b。当如上述那样在控制绳引入部32的周边部分上设置了姿势控 制绳4A、 4B、 4C、 4D、 4E、 4F穿过的控制绳引入孔32a,在中央部分设置 了送风口32b,则能够不相互限制功能而对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维持以及向游动体2送风。如图7所示,在控制绳引入部32中,可以使连接在游动体2A前侧的姿 势控制绳4A、 4B、 4E所穿过的控制绳引入孔32a比连接在游动体2A后侧 的姿势控制绳4C、 4D、 4F所穿过的控制绳引入孔32a更靠中央侧。这样, 游动体2A的姿势容易稳定。此外,若能够使姿势控制绳4A、 4B、 4E所穿 过的部分32c与姿势控制绳4C、 4D、 4F所穿过的部分32a反向转动,则能 够稳定地对游动体2A的左右姿势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控制绳引入部32可以安装2个弯曲的制动棒32d。该制动 棒32d对连接在游动体2A后侧角部上的姿势控制绳4C、 4D的左右运动进 行控制。在控制绳引入部32的旋转被锁定时, 一旦游动体2A向左右方向很 大地移动,则牵引制动棒32d中的任一个,产生向反向对游动体2A进行牵 引的力。这样,能够自动地对左右姿势进行控制。在控制绳引入部32的下方经由控制绳收束管33而设置有姿势控制机 34。姿势控制机3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箱状,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具有多个 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所穿过的孔。姿势控制机34替代上 述的姿势控制机21,通过改变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的有 效长度(从游动体2A至姿势控制机34的长度),对包含前后倾角6的游动 体2A的姿势进行控制。而且在姿势控制机34中,使用压力传感器等对姿势 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的张力进行检测,能够对游动体2A进行 可靠的控制。图9是表示姿势控制机34的具体结构的视图。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分别穿过上表面上的孔,通过第一导向销34a、辊子34b、第二 导向销34c,从下表面上的孔中被导出。通过辊子34b的轴沿着导轨34d在 水平方向上移动,迂回部分的长度发生变化,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各自的有效长度改变。在姿势控制机34的下方设置有巻取机35,姿势控制绳4A、 4B、 4C、4D、 4E、 4F都巻绕在该巻取机35的轴上。
该发电机1A在游动体2A和基体3A之间不像发电机1的游动体2和基 体3之间那样只有一个控制绳4,而是存在多个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不使用装载了计算机、陀螺仪、通信机等的姿势控制机21, 能够对游动体2A的姿势和受风面积进行控制,因而能够以较低成本构成发 电机的系统,能够以较低成本对发电机的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持。
为了防止游动体2A和基体3A之间的多个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相互缠绕在一起,也可以设置直线状或曲线状的绳分离体,从而保 持多个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之间相互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绳分离体具有姿势控制绳4A、 4B、 4C、 4D、 4E、 4F所穿过的孔,所有姿 势控制绳都固定在孔内。绳分离体每隔规定距离(例如25米)设置一个而 具有多个(例如3个)。优选在游动体2A张开时自动地安装。
另外,游动体2A也可以象图10和图ll所示那样变形。图IO所示的游 动体2A,将游动体主体20前侧的姿势控制绳4A、 4B、 4E汇集到共用的姿势 控制绳4G上,省略了姿势控制绳4F。此时姿势控制绳4C、 4D、 4G与基体 3A相连,由姿势控制绳4C、 4D进行左右姿势的控制。这样,基体3A和游 动体2A,之间的姿势控制绳的数量为3个,基体3A内部结构某种程度上变 得简单化、小型化。
图11所示的游动体2A"将游动体主体20左侧的姿势控制绳4A、 4C汇 集在共用的姿势控制绳4H上,将右侧的姿势控制绳4B、 4D汇集在共用的 姿势控制绳4I上,省略了姿势控制绳4E、 4F。此时姿势控制绳4H、 41与基 体3A相连。游动体主体20的前后倾角e固定,由姿势控制绳4H、 41进行 左右姿势的控制。例如如果牵引姿势控制绳4H,放松姿势控制绳41,则向 右转动。如果牵引姿势控制绳41,放松姿势控制绳4H,则向左转动。在接 近正上部和正横向部的部分,游动体主体20相对于风向的角度变小,提升 力和阻力减少。从而,在电动期间TM使游动体2接近基体3时,替代对前 后倾角e进行控制,而在接近正上部和正横向部的部分进行控制。这样,则 基体3A和游动体2A"之间的姿势控制绳的数量为2个,基体3A的内部结构 更简单化、小型化。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方式,在权利要求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不言而喻,能够对实施方 式中记载的游动体和基体的形状或结构进行适合的变更。另外,也能够将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在游动体承受海流等水的流动而游动、从而进行发电的 装置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游动体,该游动体的游动体主体承受空气的流动而游动;基体,其支承并控制游动体,并且具有对应于游动体的游动而发电的功能;控制绳,其基端与基体相连接,前端与游动体相连接,上述基体具有控制绳所穿过的控制绳出入管、对控制绳进行卷绕的卷取机、对应于卷取机的轴的旋转而发电的发电机、使卷取机旋转的电动机,发电期间和电动期间交替重复,其中,发电期间是上述游动体从基体离开而使卷取机的轴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使发电机发电的期间;电动期间是卷取机的轴通过电动机而向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游动体接近基体的期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即使上述游动体主体相对于控制绳的轴线的前后倾角可变,也能至少对 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进行控制,上述游动体从基体离开时处于第一倾斜状态,在接近基体时处于第二倾 斜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体还具有送风机,在游动体张开时和/或收藏时向游动体送风。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游 动体具有对游动体主体的姿势进行控制的姿势控制机,将控制绳的前端连接 在该姿势控制机上,并且由多个姿势控制绳将该姿势控制机和游动体主体相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姿势控制机由小型发电机供电,该小型发电机具有因风力而旋转的小的叶片。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姿势控制机设置在上述基体内,上述姿势控制绳兼有上述控制绳的功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姿势控制绳由多个构成,上述姿势控制机通过由上述基体改变各个姿势控制绳的有效长度而对游动体的倾角进行控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还具有控制绳引入部,该控制绳引入部设置有控制绳所穿过的 控制绳弓I入孔和送风机的送风口 。
9、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绳出入管为喇叭状,并且能够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游动体(风筝等)和发电机位于分开位置的发电装置,能够由简单的设施获得电力。该发电装置包括承受风的游动体、支承并控制游动体的基体、对游动体和基体进行连接的控制绳,基体具有控制绳所穿过的控制绳出入管、对控制绳进行卷绕的卷取机、对应于卷取机的轴的旋转而发电的发电机、使卷取机旋转的电动机,游动体能够控制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发电期间和电动期间交替重复,其中,发电期间是第一倾角的游动体从基体离开,使卷取机的轴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使发电机发电的期间;电动期间是卷取机的轴通过电动机而向第二方向旋转,从而第二倾角的游动体接近基体的期间。
文档编号F03D5/06GK101158333SQ20071014996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6日
发明者刀祢明保信 申请人:刀祢明保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