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9863发布日期:2020-06-05 18:5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滤器,特别是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用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发动机的关注点逐渐由动力性向使用舒适性转变,如噪声、振动和人机交互性等,其中噪声是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噪声来源主要分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和机械噪声。由于近年来发动机结构设计和排气消声器技术的发展,机械噪声、排气噪声降噪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步,而进气噪声尚有一定瓶颈。

发动机的进气噪声由在空滤器、进气管快速流动的空气而产生,且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发动机点火运行后,一方面,空气通过空滤器进入进气管,再经由化油器进入燃烧室燃烧,由于发动机转速极快,传统的空滤器进气管由一根内壁光滑的硬管或软管组成,空气在空滤器进气管内快速流动产生较大高频噪声;另一方面,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进气门有规律地开启/闭合,使上述通道内的空气产生一定频率的波动、叠加,最终通过化油器-进气管-空滤器传递出来产生低频噪声。

为了解决进气噪声问题,现有设计中常用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案一:空滤器结构改进,如增加腔室或迷宫延长空气流通路径等方式,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气噪声,但空滤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同时使进气阻力增加,降低了发动机功率;方案二:在进气管道上增加波长管和谐振腔,虽然该方案对特定频率有明显降噪效果,但在结构上需要较大空间,且整机降噪效果不明显。综上,现有设计中,方案一结构复杂、损失功率,方案二占据空间大、布置困难,且仅对特定频率有降噪效果,均不是理想的进气噪声降噪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空滤器进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包括进气软管本体,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上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进气软管本体长度,在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吸音棉。

为了进一步增强降噪效果,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所述吸音棉紧贴在进气软管本体外壁且覆盖消音孔上。

其中,所述消音孔为至少一排;所述一排消音孔至少为四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消音孔的直径为3mm~5mm。

为了提高降噪效果,所述消音孔的开孔面积占进气软管本体内壁总面积的≥3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在不增加空间占有率的情况下,使得降噪频率方位广,能有效的降低噪音,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包括进气软管本体1,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1上套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长度小于或等于进气软管本体1长度,在所述外壳2内壁设置有吸音棉3。

进一步,为了提高吸音降噪效果,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4,所述吸音棉3紧贴在进气软管本体1外壁且覆盖消音孔4上。

其中,所述消音孔4为至少一排;所述一排消音孔4至少为四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消音孔4的直径为3mm~5mm。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降噪效果,所述消音孔4的开孔面积占进气软管本体1内壁总面积的≥30%。

在本实用新型中,声波通过进气管本体的消音孔4进入吸音棉3,一方面进气管本体1的内腔形成亥姆霍兹组合共振器对低频噪声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另一方面多孔的吸音棉3对高频噪声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另外,通过结构设计,使进气管本体1完全包裹在吸音棉3和外壳2内,保证了进气量,降低了功率损失。

在半消声试验室,使用lms噪声测试分析系统,按照《2005/88/ce噪声指令和iso3744-2010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分别对同一台静音变频发电机原机和所述技术方案进行噪声对比测试,测试数据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包括进气软管本体(1),其特征是: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1)上套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进气软管本体(1)长度,在所述外壳(2)内壁设置有吸音棉(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进气软管,其特征是: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4),所述吸音棉(3)紧贴在进气软管本体(1)外壁且覆盖消音孔(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滤器进气软管,其特征是:所述消音孔(4)为至少一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进气软管,其特征是:所述一排消音孔(4)至少为四个,且沿圆周方向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滤器进气软管,其特征是:所述消音孔(4)的直径为3mm~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滤器进气软管,其特征是:所述消音孔(4)的开孔面积占进气软管本体(1)内壁总面积的≥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器进气软管,包括进气软管本体(1),在所述进气软管本体(1)上套设有外壳(2),在所述外壳(2)内壁设置有吸音棉(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在不增加空间占有率的情况下,使得降噪频率方位广,能有效的降低噪音,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东;朱士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