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9655发布日期:2020-08-25 19:1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发动机或空压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物、水等不断混入润滑油或燃油中,为了保证机油或燃油的清洁,使机动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一般在汽车内加装机油滤清器或燃油滤清器等液体滤清器。其中,机油滤清器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它的上游是机油泵,下游是发动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零部件;空压机的机油滤清器也位于润滑系统中,它的上游是油分桶,下游是螺杆机头。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掉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和胶质,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延长这些零部件的工作时间,机油滤清器应具有滤清能力强流通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性能。燃油在流通环节、汽车油箱的透气孔等混进水分及杂质,燃油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掉燃油中的水分和固体杂质,以保护喷油泵、喷油嘴等精密零部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旋装式滤清器结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旋装式滤清器盖结构包括螺纹盖板1、内密封圈2、滤芯总成3和壳体4,滤芯总成3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端盖5,当螺纹盖板1为内翻边结构时,上端盖5与螺纹盖板1的内翻边之间卡合,以防止滤芯总成3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径向移动。但是当螺纹盖板1为外翻边结构时,滤芯总成3需要通过上端盖5的中孔与螺纹盖板1配合,难以在上端盖5和螺纹盖板1之间设置单独的限位装置来达到限制滤芯总成3的径向窜动,要么结构复杂,工艺上难以实施;要么就是成本高,产品没有竞争力。如果滤芯没有可靠的径向定位,一方面装配时滤芯总成3和螺纹盖板1的同轴度就无法保证,导致安装麻烦或无法精准安装,另一方面在外力的长时间扰动下,滤芯总成3容易高频率地径向窜动,使得滤芯总成3容易损坏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装式滤清器,该滤清器具有径向定位功能,减少了滤芯总成的径向窜动,增强了滤芯总成与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了旋装式滤清器的使用可靠性,便于安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螺纹盖板和滤芯总成,所述滤芯总成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螺纹盖板之间通过内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上端盖的外缘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苞,且所述凸苞与壳体的内壁径向配合,使所述上端盖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弧形过油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苞的外缘与壳体内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苞的外缘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2~0.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苞由上端盖的外缘一体冲压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苞外缘到上端盖中轴线的距离比上端盖的半径大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苞的数量为3~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端盖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中孔;所述内密封圈与上端盖的中孔密封配合,所述内密封圈的下端面与上端盖的上端面形成密封环,所述内密封圈的上端面与螺纹盖板的上端面形成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盖板的外缘与所述壳体内壁间隙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装式滤清器通过在上端盖外缘冲压形成一圈均匀布设的凸苞,利用凸苞与壳体内壁面之间的间隙配合对滤芯总成进行径向定位,螺纹盖板的外缘与壳体内壁间隙配合进行进一步的径向定位,不仅能够有效保证滤芯总成与螺纹盖板之间的同轴度、使其易于安装,而且减少了滤芯总成的径向窜动,增强了滤芯总成与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了旋装式滤清器的使用可靠性,同时凸苞的设置还能保证上端盖与壳体之间具有足够面积的弧形过油通道,从而保证滤清器的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旋装式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端盖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螺纹盖板;2、内密封圈;3、滤芯总成;4、壳体;5、上端盖;51、凸苞;52、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壳体4以及安装在壳体4内的螺纹盖板1、内密封圈2和滤芯总成3。螺纹盖板1的外缘与壳体4内壁间隙配合,对螺纹盖板1起到径向固定的作用。滤芯总成3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端盖5,上端盖5与螺纹盖板1之间通过内密封圈2密封连接,上端盖5的外缘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苞51,且凸苞51与壳体4的内壁径向配合,使上端盖5与壳体4内壁之间形成弧形过油通道。由上述方案可见,上端盖5外缘的凸苞51与壳体4内壁径向配合,对滤芯总成3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保证滤芯总成3与螺纹盖板1之间的同轴度、使其便于安装,而且减少了滤芯总成3的径向窜动,增强了滤芯总成3与壳体4之间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了旋装式滤清器的使用可靠性,同时凸苞51的设置还能保证上端盖5与壳体4之间具有足够面积的弧形过油通道,从而保证滤清器的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进一步地,凸苞51的外缘与壳体4内壁间隙配合;优选地,凸苞51的外缘与壳体4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2~0.4mm。

如图3和图4所示,上端盖5与凸苞51是整体结构,凸苞51是由上端盖5的外缘一体冲压成型的,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上端盖5外缘与壳体4内壁之间的弧形间隙即为弧形过油通道,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凸苞51的突出宽度来控制弧形过油通道的过油面积;优选地,凸苞51外缘到上端盖5中轴线的距离比上端盖5的半径大3~5mm。优选地,凸苞51的数量为3~6个,多个凸苞51沿上端盖5外缘均匀布设,以保证滤芯总成3与壳体4之间的同轴度。进一步地,上端盖5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中孔52;内密封圈2与上端盖5的中孔52密封配合,起到固定内密封圈2的作用。内密封圈2的下端面与上端盖5的上端面形成密封环,内密封圈2的上端面与螺纹盖板1的上端面形成密封环,有效提高了滤芯总成3与壳体4之间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旋装式滤清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径向定位功能,很好地减少了滤芯总成3的径向窜动,增强了滤芯总成3与壳体4之间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了旋装式滤清器的使用可靠性,便于安装。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螺纹盖板和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总成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螺纹盖板之间通过内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上端盖的外缘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苞,且所述凸苞与壳体的内壁径向配合,使所述上端盖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弧形过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苞的外缘与壳体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苞的外缘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2~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苞由上端盖的外缘一体冲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苞外缘到上端盖中轴线的距离比上端盖的半径大3~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苞的数量为3~6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中孔;所述内密封圈与上端盖的中孔密封配合,所述内密封圈的下端面与上端盖的上端面形成密封环,所述内密封圈的上端面与螺纹盖板的上端面形成密封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盖板的外缘与所述壳体内壁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径向定位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属于滤清器技术领域。该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螺纹盖板和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总成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螺纹盖板之间通过内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上端盖的外缘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苞,且所述凸苞与壳体的内壁径向配合,使所述上端盖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弧形过油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滤清器具有径向定位功能,减少了滤芯总成的径向窜动,增强了滤芯总成与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了旋装式滤清器的使用可靠性,便于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圣菲玛滤清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