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8824发布日期:2022-01-19 15:2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底壳。


背景技术:

2.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油底壳种类较多,其主要存在着以下的缺点:1)、其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加工;2)、安装时不够便利;3)、密封效果不佳,容易漏油。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铸造成型、安装方便且密封效果佳的油底壳。
5.【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前端敞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布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腔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油孔,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腔体的上端的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三内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所述本体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本体上端的侧壁上凸起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腔体。
7.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共有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两所述凸起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三个第四内螺纹孔以及一个第五内螺纹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两个第六内螺纹孔。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多个第二凹槽、三个第三通孔与一个第七内螺纹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一个第八内螺纹孔。
12.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端面为平面,所述配合部内设有一个第九内螺纹孔。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内螺纹孔共有两个,两所述第三内螺纹孔设置在同侧。
14.【3】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简单便于铸造成型、安装方便快捷且密封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的仰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的俯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2.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其包括本体1,本体1为前端敞口的腔体结构,在腔体内设有分布有多个支撑柱,在每个支撑柱内设有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内螺纹孔14,在腔体的底部连接有一个出油孔12,在腔体靠近上端的内壁上一个设有第一凹槽20,在第一凹槽20的底部设有第二内螺纹孔,在腔体的上端的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放置槽18,在放置槽18内设有第三内螺纹孔19;在本体1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4与第四连接部;本体1的前端面与曲轴箱配合的平面,为了便于安装在曲轴箱上,在本体1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7,多个第一通孔17分布在四周;在本体1上端的侧壁上凸起11与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连通腔体。
23.在本实施中凸起11共有两个且平行设置,第二通孔12设置在两个凸起11之间。
24.为了便于连接其他部件,在本实施中本体1上端的侧壁为第一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三个第四内螺纹孔15以及一个第五内螺纹孔16。
25.进一步的,本体1右端的侧壁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两个第六内螺纹孔2。
26.进一步的,本体1下端的侧壁为第三连接部4,第三连接部4的配合面也为平面,在第三连接部4的配合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凹槽41、三个第三通孔42与一个第七内螺纹孔43。
27.进一步的,本体1左端的侧壁为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包括一个第八内螺纹孔3。
28.在本实施中,在腔体的靠近上端的左侧壁上设有配合部21,配合部21的端面为平面,在配合部21内设有一个第九内螺纹孔22。
29.在本实施中第三内螺纹孔19共有两个,两个第三内螺纹孔19设置在同侧,参阅图2,两个第三内螺纹孔19设置右侧的长度方向上。
30.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简单便于铸造成型、安装方便快捷且密封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前端敞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布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腔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油孔,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腔体的上端的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三内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所述本体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本体上端的侧壁上凸起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共有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两所述凸起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三个第四内螺纹孔以及一个第五内螺纹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两个第六内螺纹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多个第二凹槽、三个第三通孔与一个第七内螺纹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一个第八内螺纹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端面为平面,所述配合部内设有一个第九内螺纹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螺纹孔共有两个,两所述第三内螺纹孔设置在同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前端敞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布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腔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油孔,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腔体的上端的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三内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所述本体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本体上端的侧壁上凸起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腔体。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结构简单便于铸造成型、安装方便快捷且密封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封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封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


技术研发人员:程忠 李保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中宸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