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2759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温差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光热、光伏发电技术,所谓光热就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光伏就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因为光伏有赖于光电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所以虽然光伏看似是很好的清洁能源,但是它是建立在大量耗费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的,宄其投入与产出,光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光热因为在发电过程中完全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才可正常进行,光伏发电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区、链轮、发条盒、连接齿轮和传送齿轮以及发电机,多个所述的吸能区均与多个所述的链轮连接,多个所述的链轮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发条盒,所述的发条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的连接齿轮上连接有传送齿轮,所述的传送齿轮上连接有发电机,多个所述的链轮中设置有两个飞轮组,所述的吸能区与所述的链轮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塞和回复弹簧,且所述的回复弹簧与活塞相连接,所述的活塞的中设置有与链轮连接的推杆,所述的活塞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发条盒包括发条放能齿轮、发条放能轴和充能连接杆,所述的发条放能轴的顶部设置有发条放能齿轮,所述的发条放能轴的下部设置有充能连接杆。
[000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备用装置,所述的备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发条盒,所述的第二发条盒上连接有多个第二链轮,所述的第二链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的第二控制阀的外圈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二活塞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吸能区。
[000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传送齿轮与所述的连接齿轮上设置有擒纵系统。
[000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链轮与发条盒中的充能连接杆相连接。
[000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控制阀与连接齿轮之间设置有轨道。
[000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齿轮上设置有轨道。
[000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链轮中设置有一组2个飞轮。
[00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条盒中的充能连接杆与连接齿轮通过齿轮以及链条相连接。
[00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发条盒中设置有发条阻挡块。
[00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吸能区由比热容低的材料制成。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本发电装置利用昼夜温差,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再而转化为电能,发电效率高,发电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发条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吸能区,2、链轮,3、发条盒,4、连接齿轮,5、齿轮,6、发电机,7、擒纵系统,8、备用装置,31、发条放能齿轮,32、发条放能轴,33、充能连接杆,81、第二齿轮,82、第二发条盒,83、第二链轮,84、第二吸能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图2是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的发条盒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所述的一种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区1、链轮2、发条盒3、连接齿轮4和传送齿轮5以及发电机6,多个所述的吸能区I均与多个所述的链轮2连接,多个所述的链轮2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发条盒3,所述的发条盒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齿轮4,所述的连接齿轮4上连接有传送齿轮5,所述的传送齿轮5上连接有发电机6,多个所述的链轮2中设置有两个飞轮组,所述的吸能区I与所述的链轮2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塞,和回复弹簧,且所述的回复弹簧与活塞相连接,所述的活塞的中设置有与链轮2连接的推杆,所述的活塞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发条盒3包括发条放能齿轮31、发条放能轴32和充能连接杆33,所述的发条放能轴32的顶部设置有发条放能齿轮31,所述的发条放能轴32的下部设置有充能连接杆33,吸能区I随着温度的变化体积变化,将吸能区I中的液体往上推,直到推到控制推杆,推杆推动链轮2工作,发条盒3中的充能连接杆33充能,充能以后通过连接齿轮传送给传送齿轮5,最后经过传送齿轮5传送给发电机6,最后达到发电的功能。
[0020]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齿轮54的一侧设置有备用装置8,所述的备用装置8包括第二齿轮81,所述的第二齿轮8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发条盒82,所述的第二发条盒82上连接有多个第二链轮83,所述的第二链轮8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的第二控制阀的外圈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二活塞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吸能区84,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昼夜温差不大的情况下辅助发电。
[0021]优选的,所述的传送齿轮5与所述的连接齿轮4上设置有擒纵系统7,恒定功率,稳定释放能量。
[0022]优选的,所述的链轮2与发条盒3中的充能连接杆33相连接,链轮2上收集到的能量转换到充能连接杆33中。
[0023]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控制阀与连接齿轮4之间设置有轨道,齿轮可以在轨道内滑动控制是否参与辅助发电和发条是否充能。
[0024]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齿轮81上设置有轨道,第二齿轮81可以在轨道内滑动控制是否参与辅助发电和发条能否放能。
[0025]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链轮83中设置有一组2个飞轮,飞轮控制第二链轮83不能反转。
[0026]优选的,所述的发条盒3中的充能连接杆33与连接齿轮54通过齿轮5以及链条相连接,吸能区I膨胀以后推动液体往上运动,控制阀上的推杆推动链轮2运动,将能量传送到充能连接杆33中。
[0027]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发条盒82中设置有发条阻挡块,控制发条能否放能。
[0028]优选的,所述的吸能区I由比热容低的材料制成,容器耐压力强,导热性能较好,液体耐压力强,导热性能较好,比热容低且随着温度变化体积变化较明显。
[0029]本发明温差发电装置,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本发电装置利用昼夜温差,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再而转化为电能,发电效率高,发电成本较低。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区、链轮、发条盒、连接齿轮和传送齿轮以及发电机,多个所述的吸能区均与多个所述的链轮连接,多个所述的链轮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发条盒,所述的发条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的连接齿轮上连接有传送齿轮,所述的传送齿轮上连接有发电机,多个所述的链轮中设置有两个飞轮组,所述的吸能区与所述的链轮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塞和回复弹簧,且所述的回复弹簧与活塞相连接,所述的活塞的中设置有与链轮连接的推杆,所述的活塞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发条盒包括发条放能齿轮、发条放能轴和充能连接杆,所述的发条放能轴的顶部设置有发条放能齿轮,所述的发条放能轴的下部设置有充能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备用装置,所述的备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发条盒,所述的第二发条盒上连接有多个第二链轮,所述的第二链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的第二控制阀的外圈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二活塞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吸能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齿轮与所述的连接齿轮上设置有擒纵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轮与发条盒中的充能连接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控制阀与连接齿轮之间设置有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上设置有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链轮中设置有一组2个飞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条盒中的充能连接杆与连接齿轮通过齿轮以及链条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发条盒中设置有发条阻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区由比热容低的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吸能区、链轮、发条盒、连接齿轮和传送齿轮以及发电机,多个所述的吸能区均与多个所述的链轮连接,多个所述的链轮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发条盒,所述的发条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的连接齿轮上连接有传送齿轮,所述的传送齿轮上连接有发电机,多个所述的链轮中设置有两个飞轮组,所述的吸能区与所述的链轮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的中设置有与链轮连接的推杆,所述的活塞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本发电装置利用昼夜温差,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再而转化为电能,发电效率高,发电成本较低。
【IPC分类】F03G1-00, F03G7-04
【公开号】CN104747393
【申请号】CN201510122770
【发明人】赵洋
【申请人】苏州翔天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