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499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汽车排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
【背景技术】
[0002]原先的汽车消声器前节支气管都是传统的单管制作,其工艺简单,而且制作完成后,在工件的使用上出现如下问题:a、防振不好,管子是单壁的,如出现托底等现象,前节支气管便很容易断或裂山、隔热不好,前节靠近发动机,发动机温度达400°C以上,故此前节支气管出现退火、发红等现象;C、单层结构,消音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振好、隔热好且消音效果好的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包括有发动机连接口、支气管、软连接装置及消声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气管由支气管内管和支气管外管构成,支气管内管和支气管外管在近发动机连接口处密封在一起。
[0004]本实用新型防振好、隔热好且消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6]图中,1、发动机连接口,2、支气管,3、软连接装置,4、消声连接口,5、支气管内管,6、支气管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附图,一种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包括有发动机连接口 1、支气管2、软连接装置3及消声连接口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气管2由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构成,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在近发动机连接口 I处密封在一起。所述的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均采用壁厚为1.2mm的钢管制成,支气管内管5的外径为32mm,支气管外管6的皿为35mm,两支气管之间设有间隙。
[0008]本实用新型完全解决了防振的问题,双壁管在通过试车检验,自制托底效果后良好;隔热效果明显,双支管之间留有间隙,此间隙就像真空一样将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吸附,还不至于外壁产生退火、烤红或高温造成的其它部件损坏;
[0009]消声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它的原理是双壁对声音或发动机的噪音给予吸收。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包括有发动机连接口(I)、支气管(2)、软连接装置(3)及消声连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气管(2)由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构成,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在近发动机连接口(I)处密封在一起。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均采用壁厚为1.2mm的钢管制成,支气管内管(5)的外径为32mm,支气管外管(6)的外径为35mm,两支气管之间设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前节双壁支气管,包括有发动机连接口(1)、支气管(2)、软连接装置(3)及消声连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气管(2)由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构成,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在近发动机连接口(1)处密封在一起。所述的支气管内管(5)和支气管外管(6)均采用壁厚为1.2mm的钢管制成,支气管内管(5)的外径为32mm,支气管外管(6)的外径为35mm,两支气管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防振好、隔热好且消音效果好。
【IPC分类】F01N13/14
【公开号】CN204646395
【申请号】CN201520314693
【发明人】赵臣宁, 王素霞, 赵乐
【申请人】宁津县汇成消声器厂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