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前置作业在第一模具上以构成形成层,且所述形成层进而包括以电铸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并应用金属镀膜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铸鞋模,鞋模有镀镍与镀铜二种,其镀层约I 2_的厚度,而模具为了配合射出机器,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所以,模具需要其它背材来配合一定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一般背材都是铸锌、或铸铜来补足模具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但因铸造的金属温度都很高,模具在与背材结合后,在热涨冷缩的定律下,电铸层的模具与铸造背材的金属密合度就会很差,再加上经过高温浇铸的模具或多或少都会变形;除此之外,电铸镍层的模具会因温度过高而变脆(脆化),原因在于电铸镍金属所使用的镍金属原材料,含有微量的硫磺,含有微量的硫磺主要是让电铸液中的镍离子活化作用,以帮助阳极来解离镍离子,所以电铸镍层上含有微量的硫磺是正常的。当含有硫磺的电铸层置于215°C以上的温度时,将会借由硫磺脆性而降低电铸层的柔软性,并使其展延性减少而变脆。综上,以高温浇铸的背材所使用的鞋模(模具)有其缺点,所以渐渐的不被采用,改用机械式的加工法,或用精密铸造法来做鞋模(模具)。而防水鞋的种类很多,目前防水鞋的制法大多偏向拼接而成,常用防水鞋靴的制造方法及其构造如台湾公告第362001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鞋面体,在上、下方各形成开口,同时鞋面体由多个互相针车一起的裁剪片形成,以及设防水材料制成的鞋套,以及设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内里套;利用防水内里套设置于鞋面体内以为内里,借由针车将鞋面和防水内里套固定到鞋套,因而形成在所述鞋面、所述防水内里套和所述鞋套之间有针车接装置的组合,将所述组合由内向外翻转,使防水内里套和鞋套的内表面裸露,再借由沿着所述针车接缝装置将接缝密封装置结合到所述等内表面来密封所述等针车车缝装置。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防水鞋必须包含有三个组件,以及设置针车接缝装置密封接缝,因此显见防水鞋的构成是存在接缝问题,纵使再有接缝密封装置,也都是贴设类似防水条、涂设防水胶的方式,在使用上仍存在缺点。另外,常用乙烯乙酸乙酯共聚物的防水鞋制法及其产品如台湾公告第521999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以乙烯乙酸乙酯共聚物切片备料、上胶成型为立体鞋形状的粗胚以后,配合橡胶制、具弹性的楦头适应鞋形而装入,经加热加压成型以及同步对楦头加压以维持楦头不变形的流程后,便能制出一体式防水鞋产品,制出的防水鞋无接缝,完全免除以往防水鞋因各部位接合,需要在接合处再设以密封处理的流程与成本。然而,防水鞋因再次处理接缝密封性的流程处理成本,不但增加接缝材料的成本,也增加作业处理成本与工时。或防水条、防水胶因使用日久,或是屡经日晒雨淋招致塑料老化现象,以致失去密封效用。本案发明人利用电镀法得到的金属镀膜,着重鞋体表面装饰性、防水性以及透气性的功能。相对地以精密电铸法(非精密铸造法)获得的金属铸层,应用在具有皮革纹路的鞋模上以完成本件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电铸层模具简单制作具有防水效果且有透气效果的塑料防水鞋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材会一体延伸至鞋面底部,并应用电铸层模具制造的塑料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鞋体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则覆设防水透气材,以达成一体成型且又防水透气的塑料鞋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得出无接缝、一体式的防水透气鞋体,其一体式的塑料鞋体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能增长使用寿命,兼具防水与透气功能。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包括用以前置作业在第一模具上以构成形成层,且所述形成层进而包括以精密级电铸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再以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对背材于金属镀膜设置处施以放电加工从而蚀除背材到设定尺寸以形成空穴,将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固定于空穴上以构成第二模具,脱离形成层并于第一模具上套设防水透气材,所述第二模具闭合于所述第一模具而形成型腔,并提供塑料材料被射出至所述型腔后形成塑料鞋体,所述塑料鞋体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则覆设防水透气材,使所述塑料鞋体与防水透气材结合后构成防水透气塑料鞋体。
图1为本发明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的立体分解视图。图2为第一模具套上防水透气材,其第二模具的背材上固定厚电铸起始层与薄金属附着层的示意图。图3为所述第二模具闭合于所述第一模具而形成型腔,并提供塑料材料被射出至所述型腔后形成塑料鞋体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所述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所述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前置作业的流程图。图6为所述形成层上制作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非开放式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侧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剖面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I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21厚电铸起始层22薄金属附着层23 背材3防水透气材
4塑料鞋体41 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前置作业在第一模具I上以构成形成层,且所述形成层进而包括以精密级电铸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再以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对背材23在金属镀膜设置处施以放电加工从而蚀除背材23到设定尺寸以形成空穴,脱离形成层并将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以螺丝固定于空穴上以构成第二模具2,在第一模具I上套设防水透气材3,所述防水透气材3会一体延伸至鞋面底部,所述第二模具2闭合于所述第一模具I而形成型腔,并提供塑料材料被射出至所述型腔后形成非开放式塑料鞋体4,所述塑料鞋体4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所述通孔41则覆设防水透气材3,使所述塑料材料与防水透气材3结合后构成防水透气塑料鞋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材3为使用无孔质亲水性膜层、或微多孔疏水性膜层涂布(Coating)和贴合透气材质的织物,其采用直接涂布、泡沫涂布、湿式涂布及薄膜贴合等方式制成,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laminate)构造是直接涂布树脂或薄膜贴合完成,其防水透气材3特性可分为微多孔型及无孔型两种,微多孔型每平方公分的树脂或薄膜加工的表面含有数以万计的微孔,这些微孔远比水滴要小,因此即使在压力下也能完全阻挡水分的渗透,又能让防水透气材3内的人体水气排出,保持干爽;而无孔型则是利用亲水基将汗水吸附再借由扩散、对流方式将人体水气或汗水排出。如图5所示,本发明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4的前置作业进而包括下列步骤:备制有第一模具I (如为楦头),所述第一模具I上包覆有预复制立体纹路的表材(如为皮革),并将暂用模具(如为硅胶暂用模具)涂布在具立体纹路的表材表面,使暂用模具获得与表材上有相反的凹凸立体纹路(如为皮革纹路)的复制模具;将表材分离第一模具1,使第一模具I与暂用模具间构成空间;将形成树脂(如为环氧树脂)充模填入所述空间内,硬化后的形成树脂获得与表材有相同的凹凸立体纹路(或立体花纹)的形成层。请再参阅图6,所述形成层上的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为将形成层置入电铸槽进行电铸作业,以进行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制程,制作厚电铸起始层21结构、以及再次进行第二层薄金属附着层制程,制作包含导电材料的薄金属附着层22结构,其包括下列步骤:使用金属锡化物于形成层的表面上进行敏化作用以形成敏化表面;再通过还原剂的还原在敏化表面析出极细粒的银膜;于银膜上通过还原金属离子并沉积金属材料于形成层上以构成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所述金属镀膜包含厚电铸起始层21与薄金属附着层22),使银膜上形成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21结构,再次进行第二层薄金属附着层制程电铸作业在厚电铸起始层21上形成包含导电材料的薄金属附着层22结构;所述厚电铸起始层21与薄金属附着层22为从分模线作区隔,分二次制作,第一次先从分模线的一侧(如左侧)制作厚电铸起始层21与薄金属附着层22(另一侧(右侧)由压克力模具遮住),第二次再从分模线的另一侧(如右侧)制作厚电铸起始层21与薄金属附着层22 (另一侧(左侧)由压克力模具遮住),以完成左右形状对称的厚电铸起始层21与薄金属附着层22 ;再以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对背材23在金属镀膜设置处施以放电加工从而蚀除背材23到设定尺寸以形成空穴;其中左侧脱离形成层以构成完整的第一模具I ;将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固定于空穴上以构成第二模具2。所述形成层以电铸作业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铸作业主要包括有:将形成层牢固于通电治具上,使用金属锡化物的敏化剂于形成层的表面上进行敏化作用(sensitization treatment)以形成敏化表面,再通过还原剂的还原在敏化表面析出极细粒的银膜(本发明又能在所述敏化表面上执行活化作用以形成具金属微粒的催化层,再通过还原剂的还原在催化层表面析出极细粒的银膜),使在银膜上通过还原金属离子并沉积金属材料以进行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制程,制作厚电铸起始层21结构、以及再次进行第二层薄金属附着层制程,制作包含导电材料的薄金属附着层2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铜或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厚电铸起始层21内部底面为复制表材的立体纹路(或立体花纹),其厚度约为2 4mm、或3 5mm、或4 8mm ;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薄金属附着层22厚度约为0.2 0.4mm、或0.3 0.5_、或0.4 0.8_。 本发明使用金属锡化物敏化剂于形成层的表面上进行敏化作用以形成敏化表面。敏化作用主要目的是促使非导体的形成层表面形成连续和附着的镀层,当敏化剂附着在形成层表面上时,可以把镀液中的催化金属盐离子还原成金属材料的镀层,所以敏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形成层表面沉积的引发,所述敏化处理作用所使用的敏化剂为金属锡化物。所述金属锡化物包含有氯化亚锡(SnCl2)溶液,而在配置敏化剂时,通常需要溶入盐酸(HCl)溶液中而制成,以防止水解作用;而使用氯化亚锡溶液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亚锡离子(Sn2+)吸附在形成层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表面进而包括执行活化作用(activation treatment)以形成具金属微粒的催化层,再通过还原剂的还原在催化层表面析出极细粒的银膜,所述活化作用在本发明也可减略不施作,以减少制作时间。在非金属的形成层已含有敏化剂的情形下,喷覆还原剂(包含硝酸银的水溶液),借由敏化剂与还原剂(reducer)产生化学反应,将银还原至非金属的形成层表面,使其具有导电性,并可在电铸步骤(化学镀步骤)中加以沉积金属材料,通过还原剂的还原在催化层表面析出极细粒的银膜。所述形成层上形成银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在形成层上金属锡化物(或催化层)与还原剂所析出的银膜,所述还原剂进而包括含有多元醇胺与胺化合物所组成的液体,所述多元醇胺为三乙醇胺,所述胺化合物为乙二胺;所述含有多元醇胺与胺化合物的还原剂通常需加入硝酸银(silver nitrate)与纯水的水溶液,并以调制的还原剂水溶液在形成层上形成银膜;为了保证还原作用的加速和均匀,必须使形成层经过敏化作用后的表面再吸附一层还原剂的金属微粒,由于敏化剂中的亚锡离子(Sn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原理为敏化剂溶性的亚锡离子吸附在形成层的表面,提供金属离子成长点,由此,银离子(Ag+)被锡(Sn)还原并吸附在表面上),一经接触含有贵重金属离子的液体后,即可还原金属离子(如金、银、铜、镍、钼镍-钴、钴-钨等合金),此种还原析出的金属离子在实施电铸(化学镀)时,呈现出触媒的作用;在银膜上通过还原金属离子并为进行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制程,制作厚电铸起始层21结构、以及再次进行第二层薄金属附着层制程,制作薄金属附着层22结构,以构成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为将形成层浸置于含金属离子的电铸液中(所述电铸液为含金属离子(如氨基磺酸镍)、溴化金属(溴化镍(nickel bromide))、缓冲剂(硼酸)等混合溶液或金属基材的相应金属盐溶液),使还原金属离子在形成层上沉积金属材料,在一段时间内在形成层上形成厚电铸起始层21与薄金属附着层22。在塑料鞋体4制造流程时,是在所述第一模具I上套设防水透气材3,所述防水透气材3会一体延伸至鞋面底部,所述第二模具2闭合于所述第一模具I而形成型腔,并提供塑料材料被射出至所述型腔后形成非开放式塑料鞋体4(如图7所示);其次,切除多余防水透气材3并修整鞋体已完成完整塑料鞋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鞋体4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所述通孔41则覆设防水透气材3 (如图8所示),使所述塑料鞋体4与防水透气材3结合后构成防水透气塑料鞋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塑料鞋体4限定于非开放式塑料鞋体4 ;且所述防水透气材3能让防水透气材3内蒸气向塑料鞋体4外部的原因就在于防水透气材3内外两侧蒸气压(Vapor pressure)的不同,防水透气材3两侧蒸气压差越大则传导速度越快,防水透气材3作用方式主要因为使用者的运动以及流汗让塑料鞋体4内侧温度和相对湿度都很高,也因此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可以让塑料鞋体4内侧的湿气通过防水透气材3传向塑料鞋体4外部等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与前述引证案及其它常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本发明的非开放式塑料鞋体4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所述通孔41则覆设防水透气材3,所述防水透气材3能防止雨水穿透又能将人体汗液蒸气排出的特性,使得空气可以自由在塑料鞋体4内外对流。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用以前置作业在第一模具上以构成形成层,且所述形成层进而包括以电铸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再以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对背材于金属镀膜设置处施以放电加工从而蚀除背材到设定尺寸以形成空穴,脱离形成层并将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固定于空穴上以构成第二模具,于第一模具上套设防水透气材,所述第二模具闭合于所述第一模具而形成型腔,并提供塑料材料被射出至所述型腔后形成塑料鞋体,所述塑料鞋体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使所述塑料鞋体与防水透气材结合后构成防水透气塑料鞋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作业进而包括: 备制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包覆有预复制立体纹路的表材,并将暂用模具涂布在具立体纹路的表材表面,使暂用模具获得与表材上有相反的立体纹路; 将表材分离第一模具,使第一模具与暂用模具间构成空间; 将形成树脂充模填入所述空间内,硬化后的形成树脂获得与表材有相同的立体纹路的形成层。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层上的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为将形成层置入电铸槽进行电铸作业,以进行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制程,制作厚电铸起始层结构、以及再次进行第二层薄金属附着层制程,制作包含导电材料的薄金属附着层结构。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备制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所述厚电铸起始层内部底面为立体纹路。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塑料鞋体限定于非开放式塑料鞋体。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层以电铸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铸包括使用金属锡化物于形成层的表面上进行敏化作用以形成敏化表面,再通过还原剂的还原在表面析出极细粒的银膜,使在银膜上通过还原金属离子并沉积金属材料于形成层上,使银膜上形成第一层厚电铸起始层结构,再以电铸作业在厚电铸起始层上形成包含导电材料的薄金属附着层结构。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作用所使用的金属锡化物是氯化亚锡,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锡化物进而包括溶入盐酸溶液中制成。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还原剂所析出的银膜为涂布于形成层上金属锡化物与还原剂所析出的银膜,所述还原剂进而包括含有多元醇胺与胺化合物所组成的液体。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铸为形成层浸置于含金属离子的电铸液中,所述电铸液为含金属离子、溴化金属、缓冲剂等混合溶液或金属基材的相应金属盐溶液,使还原金属离子在形成层上沉积金属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电铸层模具制作的防水透气塑料鞋体的方法,用以前置作业在第一模具上以构成形成层,且所述形成层进而包括以电铸作业得到包含导电材料的二金属镀膜,再以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对背材于金属镀膜设置处施以放电加工从而蚀除背材到设定尺寸以形成空穴,脱离形成层并将包含导电材料的金属镀膜固定于空穴上以构成第二模具,于第一模具上套设防水透气材,所述第二模具闭合于所述第一模具而形成型腔,并提供塑料材料被射出至所述型腔后形成塑料鞋体,所述塑料鞋体与防水透气材结合后构成防水透气塑料鞋体。
文档编号C25D1/10GK103085197SQ20111034000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郑钧介, 郑仲勋 申请人:郑钧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