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630发布日期:2018-11-07 2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电解槽壳(1)、阳极导电母排(2)、溢流装置(3)、阴极导电母排(5)、回液管道(6)、循环总管(7)、循环泵(9)、电解液低位槽(11)、溢流总管(14)和进液支管(15);所述的电解槽壳(1)壳壁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外孔口对应与溢流总管(14)连通,溢流总管(14)对应与回液管道(6)的一端连通,回液管道(6)的另一端对应位于电解液低位槽(11)的槽内上部;电解液低位槽(11)的槽壁底部设有对应与循环泵(9)进液口连通的管路,该循环泵(9)的出液口对应与循环总管(7)的一端连通,循环总管(7)的另一端对应与通至电解槽壳(1)内的进液支管(15)连通;所述的电解槽壳(1)内部安置有至少两个溢流装置(3),溢流装置(3)包含由上部盖板(16)、侧部溢流孔板(17)、底部盖板(18)和侧部堵板(19)共同合围构成一梯形水槽,该梯形水槽的大口端对应抵触电解槽壳(1)的壳内壁,且与电解槽壳(1)壳壁设有的溢流孔对应连通;

所述的上部盖板(16)底面的两长边缘分别对应与侧部溢流孔板(17)和侧部堵板(19)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侧部溢流孔板(17)和侧部堵板(19)的底面分别对应与底部盖板(18)的顶面两长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的侧部溢流孔板(17)和侧部堵板(19)的板面为相同的梯形,且侧部溢流孔板(17)的板面中部沿长度方向水平设有多个溢流孔;所述的底部盖板(18)的底面中部对应与下部梯形板(2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梯形板(20)的底面对应与上部盖板(16)及底部盖板(18)的板面平行;位于电解槽壳(1)内一侧的溢流装置(3)的上端安置有阳极导电母排(2),位于电解槽壳(1)内另一侧的溢流装置(3)的上端安置有阴极导电母排(5),且阳极导电母排(2)和阴极导电母排(5)分别与整流柜的正负极对应连接;电解槽壳(1)内两溢流装置(3)之间有间距的交错放置有多个阴极装置(12)和多个阳极装置(13),阴极装置(12)对应与阴极导电母排(5)连接,阳极装置(13)对应与阳极导电母排(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解槽壳(1)内安置有六个溢流装置(3),这六个溢流装置(3)对应将电解槽壳(1)的内部空间分离为五个相同的小空间,且每个小空间内均有间距的交错放置有七组阴极装置(12)和六组阳极装置(13);对应位于中部的四个溢流装置(3)的上平面均安置有槽间导电母排(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支管(15)位于电解槽壳(1)内的管身对应位于溢流装置(3)的梯形水槽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支管(15)位于电解槽壳(1)内的管身均匀的设有多个出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环总管(7)通过后阀门(8)与循环泵(9)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环泵(9)进液口对应与电解液低位槽(11)连通的管路中设有前阀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侧部溢流孔板(17)上的多个溢流孔水平方向的孔径总长度不小于侧部溢流孔板(17)长边长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侧部溢流孔板(17)上的溢流孔为扁孔,数量为六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侧部堵板(19)的板面中部沿长度方向水平设有多个溢流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侧部堵板(19)与侧部溢流孔板(17)上的溢流孔呈一一对应排列或是交错对应排列。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