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3893发布日期:2019-09-17 23:21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氢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吸氢机。



背景技术:

氢气是一种分子量小且最轻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该种气体的的溶解度较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氢气的还原性及抗自由基作用的研究表明:氢气可以与细胞内的活性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过氧亚硝基等直接发生反应,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并减轻纤维化等。而且,大量的研究表明,氢气可以治疗恶性肿瘤、结肠炎、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病、脑缺血、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抑郁症、脊髓损伤、皮肤过敏、2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器官移植损伤、小肠缺血、系统炎症反应、放射损伤、视网膜损伤和耳聋等多种疾病。

相对于传统的引用氢水而言,呼吸氢气能提供比较高的剂量,适合治疗,而且呼吸氢气对呼吸系统疾病有更强的针对性,而吸氢机则是常采用的吸氢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吸氢机,其体积小、使用方便,而且还可以对所述制氢槽电解水而产生的氢气进行气、液分离,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吸氢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水箱、制氢槽、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气液分离器,所述制氢槽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水箱通过排水组件连接所述制氢槽,所述制氢槽通过气液混合体排出组件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端伸入所述水箱顶部的气体输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第一回水组件连接所述水箱。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回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的第一回水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的第二回水口以及第一连接软管,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回水口和第二回水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箱通过第二回水组件连接所述制氢槽,并且所述第二回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上的第三回水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制氢槽顶部的第四回水口以及第二连接软管,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回水口和第四回水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底座、机壳以及顶盖,所述第一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顶盖活动盖合在所述机壳的顶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机壳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水箱的液位进行观察的液位观察组件,并且所述液位观察组件包括视窗口和放大镜,所述视窗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侧壁上,所述放大镜与所述视窗口平行设置、并设置在所述视窗口与所述水箱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视窗口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开关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水口,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液位检测器和tds温度检测器,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液位检测器和所述tds温度检测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架,并且所述水箱、所述制氢槽、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水箱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制氢槽的外壁设置有温度检测器,并且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新型吸氢机还包括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散热风扇,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均与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并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制氢槽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吸氢机,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水箱、制氢槽、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气液分离器等,从而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可以对所述制氢槽电解水而产生的氢气进行气、液分离;而且,由于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第一回水组件连接所述水箱,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组件可以将经过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水输送至水箱,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明显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吸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其中,图1-图5中的附图标记为:

1、外壳;2、水箱;3、制氢槽;4、电源模块;5、控制模块;6、气液分离器;7、气体输出口;8、第一回水口;9、第二回水口;10、排水口;11、进水口;12、气液混合体进口;13、第一气液混合体出口;14、第二气液混合体出口;15、第一三通管;16、第三回水口;17、第四回水口;18、第一底座;19、机壳;20、顶盖;21、加水口;22、视窗口;23、放大镜;24、液位检测器;25、tds温度检测器;26、支架;27、第一连接部;28、第二连接部;29、连接柱;30、电源插口;31、温度检测器;32、散热风扇;33、壳体;34、浮子;35、第二底座;36、上壳;37、安装台;38、凸台;39、第一橡胶圈;40、内胆;41、橡胶塞;42、第二橡胶圈;43、第三橡胶圈;44、开关;45、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吸氢机,其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水箱2、制氢槽3、电源模块4、控制模块5以及气液分离器6,所述制氢槽3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与所述电源模块4电连接,所述水箱2通过排水组件连接所述制氢槽3,所述制氢槽3通过气液混合体排出组件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6,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气体出口端伸入所述水箱2顶部的气体输出口7,所述气液分离器6通过第一回水组件连接所述水箱2,从而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6可以对所述制氢槽3电解水而产生的氢气进行气、液分离,以分离出氢气中的水分,进而确保氢气具有较高的纯度;而且,由于所述气液分离器6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组件连接所述水箱2,从而使得所述气液分离器6分离出的液态水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组件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明显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回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的第一回水口8、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6底部的第二回水口9以及第一连接软管,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回水口8和第二回水口9;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回水口8设置在所述水箱2的中部。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2底部的排水口10、设置在所述制氢槽3底部的进水口11、第三连接软管以及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三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口10,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进水口11,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外壳1底部的废水排出口,因此,当需要排出所述新型吸氢机内的水时,只需要通过所述废水排出口即可排出所述水箱2和所述制氢槽3内的水;所述气液混合体排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6底部的气液混合体进口12、设置在所述制氢槽3侧壁的第一气液混合体出口13和第二气液混合体出口14、第一三通管15、第四连接软管、第五连接软管以及第六连接软管,所述第四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15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气液混合体出口13,所述第五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15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气液混合体出口14,所述第六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15的第三连接端和所述气液混合体进口12。

所述水箱2通过第二回水组件连接所述制氢槽3,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回水组件可以在所述制氢槽3充满水时将溢出的水输送至所述水箱2。具体地,所述第二回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2上的第三回水口16以及设置在所述制氢槽3顶部的第四回水口17以及第二连接软管,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回水口16和第四回水口17。

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底座18、机壳19以及顶盖20,所述第一底座18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机壳19的底部,所述顶盖20活动盖合在所述机壳19的顶部,具体地:所述废水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8上,所述第一底座18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的端部相配合的第一装配孔,所述机壳19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的端部相配合的第二装配孔,连接时,所述螺钉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后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装配孔。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箱2的顶壁低于所述水箱2的侧壁,使得所述水箱2的顶壁、所述水箱2的侧壁上端以及所述顶盖20形成一个收纳腔,从而通过所述收纳腔就可以将鼻氧管等配件进行收纳,较为方便。

所述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加水口21,当需要向所述水箱2内加水时,打开所述顶盖20,就可以通过所述加水口21向所述水箱2内加水,较为方便。而且,所述制氢槽3电解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等其他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加水口21排出所述水箱2,以避免所述水箱2受到由氧气等气体产生的压力。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所述水箱2内的水位,所述机壳19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水箱2的液位进行观察的液位观察组件,从而通过所述液位观察组件就可以及时了解所述水箱2内的液体容量,以降低所述制氢槽3发生干烧的可能性;并且,所述液位观察组件包括视窗口22和放大镜23,所述视窗口22设置在所述机壳19的侧壁上,所述放大镜23与所述视窗口22平行设置、并设置在所述视窗口22与所述水箱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箱2的侧壁与所述视窗口22相对应的区域为透明的,且该区域设置有刻度线。

具体设置时,所述放大镜23粘贴在所述视窗口22上,从而通过所述放大镜23可以更清楚的确定所述水箱2内的液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视窗口22上设置有开关44,所述电源模块4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与所述开关44电连接,当通过所述视窗口22观察到所述水箱2内的液位较低时,启动所述开关44即可使得所述控制模块5工作,进而通过所述控制模块5就可以控制所述新型吸氢机停止工作,以进一步降低所述新型吸氢机出现干烧的可能性。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水箱2内的水容量,所述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液位检测器24,所述电源模块4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与所述液位检测器24电连接,从而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器24就可以实时了解所述水箱2内的液位;工作时,当所述液位检测器24检测到所述水箱2内的水容量到达预警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所述新型吸氢机停止工作,以避免出现干烧。

为了避免向所述水箱2内添加的水为非纯净水,同时及时了解所述水箱2内的水温,所述水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tds温度检测器25,所述电源模块4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与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电连接,当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检测到向所述水箱2内添加的水为非纯净水时,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所述新型吸氢机停止工作;而且,当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检测到所述水箱2内的水温到达过温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所述新型吸氢机停止工作,以达到保护所述新型吸氢机的目的。

为了便于将所述液位检测器24和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连接到水箱2上,所述液位检测器24的顶端套接有与液位检测器24的顶端相匹配的第一硅胶密封圈,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24的顶端的第一螺纹孔;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的顶端套接有与tds温度检测器25的顶端相匹配的第二硅胶密封圈,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的顶端的第二螺纹孔,当所述液位检测器24和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与所述水箱2连接后,通过第一硅胶密封圈和所述第二硅胶密封圈即可实现所述液位检测器24与所述水箱2之间、以及所述tds温度检测器25与所述水箱2之间的密封。

为了便于所述电源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5、所述气液分离器6以及所述制氢槽3的连接,所述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支架26,并且所述水箱2、所述制氢槽3、所述电源模块4以及所述控制模块5均与所述支架26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6与所述水箱2相连接,具体连接时,所述水箱2、所述制氢槽3、所述电源模块4以及所述控制模块5均通过螺钉组件与所述支架26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6通过螺钉组件连接所述水箱2。

具体在本发明中,所述螺钉组件包括螺丝以及与所述螺丝的端部螺纹配合的螺母。

具体地,所述支架26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并且所述支架2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8,所述支架26包括第一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8和四个连接柱29,所述第一连接部27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8均呈凵字形,并且第一连接部27的左侧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8的左侧边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柱29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7的右侧边,另外两个所述连接柱29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8的右侧边上。

连接时,所述水箱2的底部的四个拐角分别通过所述螺钉组件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柱29的顶部;所述控制模块5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螺钉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8右侧边的两个所述连接柱29;所述电源模块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7的底部通过所述螺钉组件相连接;所述制氢槽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7的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7的底部通过所述螺钉组件相连接,因此,装配时,首先将将所述电源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5以及所述制氢槽3等安装到所述支架26上,然后通过螺钉组件将所述气液分离器6安装到所述水箱2上,装配简单方便,明显节省了装配空间,使得所述新型吸氢机的体积较小,实现了所述新型吸氢机的微型化。

为了便于所述新型吸氢机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一底座18上设置有电源插口30,所述电源模块4通过所述电源插口30连接外部电源,从而通过所述电源插口30就可以实现所述新型吸氢机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

为了及时了解所述制氢槽3电解过程中的所述制氢槽3外部的温度,所述制氢槽3的外壁设置有温度检测器31,并且所述电源模块4和所述控制模块5均与所述温度检测器31电连接,当所述温度检测器31检测到所述制氢槽3在电解过程中的所述制氢槽3外壁的温度过高时,所述温度检测器31将上述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5。

为了能够对电解过程中的制氢槽3进行降温处理,所述新型吸氢机还包括与所述支架26相连接的散热风扇32,所述控制模块5和所述电源模块4均与所述散热风扇32电连接,并且所述散热风扇32设置在所述制氢槽3的外侧,当所述控制模块5收到所述温度检测器31检测到的温度过高的信息时,所述控制模块5将控制所述散热风扇32工作,从而通过所述散热风扇32即可对处于电解过程中的制氢槽3进行降温处理。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5上还设置有防倾倒开关柜,从而使得所述新型吸氢机还具备防倾倒功能。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5还包括定时单元,从而通过所述定时单元控制所述新型吸氢机的工作时间。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气液分离器6包括壳体33和浮子34,所述浮子34在所述壳体33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回水口9和所述气液混合体进口12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3的底部,所述壳体33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45;当所述浮子34位于所述壳体33的底部时,所述浮子34堵住所述第二回水口9。

由于当所述浮子34位于所述壳体33底部时,所述浮子34将会堵住第二回水口9,使得所述壳体33的内部形成密封的腔体,因此,当气液混合体通过所述气液混合体进口12进入所述壳体33内部的腔体时,所述壳体33内部的腔体将成为压力腔,从而使得进入所述腔体的气液混合体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其中气体部分位于所述壳体33内部腔体的上部,液体部分位于所述壳体33内部腔体的底部;而且,所述泄压阀45将会受到气体的推动作用,当所述腔体内的气体达到一定量时,所述泄压阀45将会被位于所述壳体33内的氢气推出所述壳体33的顶部,从而排出分离得到的氢气通过所述气体输出口7输出所述新型吸氢机,当需要吸氢时,只需要用鼻氧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气体输出口7即可;而当所述壳体33内部的液体达到一定量时,所述浮子34受到的浮力将会大于所述浮子34的重力,而使得浮子34浮在液体中而与所述壳体33的底部分离,此时,位于所述壳体33内的液体将会依次流经所述第二回水口9、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以及所述第一回水口8而排出至所述水箱2内,以实现液体的回收利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33包括第二底座35以及与所述第二底座35相连接的上壳36,并且所述泄压阀45设置在所述上壳36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回水口9和所述气液混合体进口1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35上。

具体连接时,所述第二底座35与所述上壳36通过四个螺栓装置连接,并且四个所述螺栓装置对称设置,以确保所述第二底座35和所述上壳36连接后的稳定性。另外,每个螺栓装置包括螺母和螺帽,且所述第二底座35上设置有供所述螺母的端部穿过的第四装配孔,所述上壳36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螺母的端部穿过的第三装配孔,当所述螺母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后螺纹连接所述螺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上壳36包括管部以及与所述管部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底座35上设置有与所述管部相匹配的安装台37,并且所述第二回水口9和所述气液混合体进口12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台37上,从而通过所述连接部就可以实现所述第二底座35与所述上壳36的安装,较为方便。

具体地,所述第三装配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浮子34在所述管部内上下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安装台37上设置有凸台38,所述凸台38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回水口9相连通的通孔,从而通过所述通孔就可以使得位于所述壳体33内的液体流出至所述新型吸氢机的水箱2内,实现液体的循环利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安装台37与所述上壳36底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就可以确保所述安装台37与所述上壳36下端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台37与所述管部下端的内壁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橡胶圈39,所述安装台37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橡胶圈39的第一凹槽,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橡胶圈39的横截面的直径;或者,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管部下端的内壁上。

由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橡胶圈39横截面的直径,从而当所述第一橡胶圈39安装到所述第一凹槽后,所述第一橡胶圈39将会高出所述第一凹槽,进而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36连接后,所述第一橡胶圈39将会被挤压,使得所述安装台37与所述管部下端内壁之间不存在间隙,以此达到密封的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浮子34包括内胆40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胆40底部的橡胶塞41,因此,当所述浮子34与所述壳体33的底部接触时,通过所述橡胶塞41可以实现所述第二回流口的密封。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泄压阀45与所述上壳36顶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就可以实现所述泄压阀45与所述上壳36顶部之间的密封。

具体地,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泄压阀45与所述管部上端的内壁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密封件为第二橡胶圈42,所述泄压阀45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橡胶圈42的第二凹槽,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橡胶圈42的横截面的直径;或者,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管部上端的内壁上。

由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橡胶圈42横截面的直径,从而当所述第二橡胶圈42安装到所述第二凹槽后,所述第二橡胶圈42将会高出所述第二凹槽,进而当所述泄压阀45与所述上壳36连接后,所述第二橡胶圈42将会被挤压,从而使得所述泄压阀45与所述管部上端内部之间不存在间隙,以此达到密封的效果。

为了避免所述壳体33由于其内部压力过大而破裂,所述壳体33上设置有加强筋,具体地,所述第二底座35和所述上壳36上均设置有加强筋,从而通过加强筋就可以增加所述第二底座35与所述上壳36的强度,以避免所述壳体33由于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破裂。

为了避免所述管部上端的氢气逸出,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出口端与所述气体输出口7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并且所述第三密封件包括第三橡胶圈43和设置在所述管部外壁的第三凹槽,并且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三橡胶圈43横截面的直径,因此,当所述第三橡胶圈43安装到所述第三凹槽后,所述第三橡胶圈43将会高出所述第三凹槽,进而当所述管部的出口端伸入所述气体输出口7时,所述第三橡胶圈43将会被挤压,从而使得所述管部的外壁与所述气体输出口7内壁之间不存在间隙,以此达到密封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第五”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