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发生组件及氢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4348发布日期:2020-01-31 18:5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氢氧发生组件及氢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氧发生组件及氢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电解水产氢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氢气的常规方式,中国专利号201810314444.0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氢氧发生器,其中,在水箱的底部设置氢氧发生装置来实现对水箱中的水进行电解产生氢氧,具体为,在水箱的底部依次设置第一电极、离子交换膜和第二电极,通过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极性,来实现第一电极产生氧气,而第二电极产生氢气。由于电解水产生气体的量与电极与水的接触面积成正比,而受水箱底部面积的限制,氢氧产气量较低。如何设计一种产气量高的氢氧发生器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氢氧发生组件及氢氧发生器,实现增大氢氧发生组件的产气量,以提高氢氧发生器的氢气输出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发生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柱,水循环箱、第二电极柱第一壁柱、第二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柱、水循环箱和第二电极柱依次设置在第一壁柱和第二壁柱之间;所述的第一电极柱的设有进水孔通过水管连通水循环箱;所述的第一电极柱设有出气孔;所述的第二电极柱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的第二电极柱外壁开设有出气通孔;所述第二壁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气通孔的出氢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电极柱底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的第一电极柱顶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的第一电极柱内部由若干层电极层;所述的若干层电极形成水流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极层中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导流突触。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电极柱内部内置有防水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壁柱和所述第一电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垫,所述第二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独立结构的氢氧发生组件,外部的水通过水管进入到电极中,以实现电解水处理,第一电极柱产生的气体则跟随水流从回水管输出,而第二电极柱产生的气体则通过出气管排出,电极柱不再受水箱底部面积的限制并且独立于水箱设置,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增大电极柱的面积以增大产气量,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后期维修,实现增大氢氧发生组件的产气量,以提高氢氧发生器的氢气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图1为整体示意意图;

图2为第一电极柱图;

图3为第二电极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壁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氢氧发生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柱1,水循环箱2、第二电极柱3第一壁柱7、第二壁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柱1、水循环箱2和第二电极柱3依次设置在第一壁柱7和第二壁柱8之间;所述的第一电极柱的设有进水孔4通过水管连通水循环箱2;所述的第一电极柱1设有进水孔和出气孔5;所述的第二电极柱3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的第二电极柱3外壁开设有出气通孔6;,所述第二壁柱8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气通孔6的出氢气管。所述的第一电极柱1底部设置有进水孔5;所述的第一电极柱1顶部设置有出水孔6;所述的第一电极柱1内部由若干层电极层12;所述的若干层电极形成水流空腔9。所述的电极层8中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导流突触10。所述的第二电极柱3内部内置有防水风扇。所述第一壁柱7和所述第一电极柱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垫,所述第二壁柱8和所述第二电极柱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垫。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循环箱2中的水通过水管进入,电极柱通电后,第一电极柱1在水腔中产生氧气,氧气形成的气泡在循环水流动的下,而流动的水能够快速的清除掉第一电极柱1表面形成的氧气泡,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加快产气速度,相对应的,第二电极柱3另一侧产生氢气,由于氧气产出量大,则相对应的,氢气的产出量也随之增大,最终获得大气量的氢气,而第二电极柱3产生的氢气经过出气通孔6输出供用户使用。其中,由于电极柱3独立于水循环箱2布置,后期需要维修时,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人员无需拆卸水水循环箱2,仅需要更换电极柱,便可以独立的维修3。另外,由于电极柱纵向布置,使得电极柱也竖立布置,更有利于气体沿着电极柱的表面快速脱离以加快水流,进一步的提高产气效率。此外第一电极柱1上有导流突触10,能够加快与水的接触面积。

实施例2

因为第二电极柱3为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内置防水风扇带动的气流,使附着在第二电极柱的氢气,快速离开,加快电极速率。

实施例2为最佳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