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解铜箔污液槽的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4657发布日期:2019-12-06 17:3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解铜箔污液槽的消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铜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解铜箔污液槽的消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内对8um以下的锂电池用超薄铜箔需求越来越大。电解铜箔工艺中电解液的生产流程为:将电解铜板或铜线等原材料放入装有硫酸的溶铜罐中,通入空气和热量使原材料溶解;得到的硫酸铜溶液先后经过污液槽、硅藻土过滤器、净液槽、滤袋式过滤器等设备,过滤去除有机物杂质,最后进入生箔机制备电解铜箔;制备完成后硫酸铜溶液重新回到污液槽循环利用。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电解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添加剂,极易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严重时泡沫会从污液槽中溢出;溢出的泡沫中不仅含有硫酸铜溶液,还含有各种有机添加剂,会导致循环系统动态失衡,造成机列大量撕边、铜箔物理性能不合格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铜箔污液槽的消泡装置,能够有效消除电解液回流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减少泡沫溢出,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解铜箔污液槽的消泡装置,所述污液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消泡装置包括设于槽盖上部的电机、穿过槽盖并与电机相连接的转轴、与转轴同轴设置的轴套和若干叶片;所述轴套套设于转轴上;所述叶片与轴套外壁固定连接,且叶片与转轴的垂直横截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叶片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优选的,所述污液槽槽体的高度为5000mm;所述转轴的长度为1000~1500mm,适当的转轴长度能够将污液槽内泡沫高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溢出。

优选的,所述每个叶片上开设的通孔数量为10~50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20mm;通过在叶片上设置适当数量和适当孔径的通孔,能够保证叶片在转动过程中空气和部分泡沫可以从孔内通过,避免泡沫被叶片转动时产生的气流推开,保证对泡沫的击打破碎效果。

优选的,所述叶片与转轴垂直横截面的倾斜角度为5°~75°;通过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保证叶片能够对泡沫产生击打作用。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2~3个;叶片沿轴套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轴、轴套与叶片的材质为塑料;abs材质耐酸耐腐蚀,从而保证转轴、轴套和叶片不溶于硫酸,不会对污液槽内的硫酸铜电解液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消泡装置在使用时,当污液槽内泡沫达到所述装置叶片的位置,开启电机,利用叶片将泡沫击打粉碎,从而使泡沫高度维持在安全范围内,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消泡装置在污液槽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

一种用于电解铜箔污液槽的消泡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污液槽包括槽体7和槽盖8,槽盖8上开设有用于观察槽体7内液面情况的人孔6;污液槽槽体7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为5000mm;

所述消泡装置包括设于槽盖上部的电机1、穿过槽盖8并与电机1相连接的转轴2、与转轴2同轴设置的轴套3和三个叶片4;转轴2的长度为1000mm,轴套3套设于转轴2底端,并与转轴2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2的长度还可以为1500mm,所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适当的转轴长度能够将污液槽内泡沫高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溢出;

叶片4与轴套3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叶片4与转轴2的垂直横截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度为25°;上述叶片4与转轴2垂直横截面的倾斜角度还可为5°~75°,适当的倾斜角度能够保证叶片对泡沫的击打作用;叶片4沿轴套3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一个叶片4上开设有15个通孔5,通孔5的直径为20mm;通过在叶片4上设置适当数量和适当孔径的通孔5,能够保证叶片4在转动过程中空气和部分泡沫从孔内通过,避免泡沫被叶片4转动时产生的气流推开,保证对泡沫的破碎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轴套3与叶片4的材质为abs塑料;所述转轴2、轴套3和叶片4也可以为其他塑料材质,从而保证转轴2、轴套3和叶片4不溶于硫酸,不会对污液槽内的硫酸铜电解液造成污染;

以上为最优实施方式,每个叶片上开设的通孔数量还可为10、20、30、40或50;通孔的孔径也可为5mm、10mm或20mm,经测试,上述通孔数量和通孔孔径条件下,叶片对污液槽内泡沫的破碎效果与本实施例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