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辊水平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2715发布日期:2021-08-24 12:3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辊水平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辊水平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上镀上另一层金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镀,这种工艺过程已经变得非常成熟。目前,发展最快也最有前景的当属在导电薄膜上面再镀上一层金属,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薄膜。

现有工艺中这种薄膜的生产过程如下:先将薄膜放置在电镀装置的放卷辊上,然后依次经过展平辊、张力辊、转向辊、导电辊、电镀槽、胶辊(挤压滚)等,最后经过烘箱烘烤,到达收卷辊,完成电镀膜工艺。在这个生产过程中,胶辊主要用于除去薄膜表面多余的镀液以及将沾附于薄膜表面的镀液涂覆平整。

然而,由于胶辊处于薄膜上方,且薄膜上端的摩擦力在横向上并不完全一样,胶辊在长期的运行转动过程中,胶辊左右两端的滑轮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进而使原本水平的胶辊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倾斜的现象。而倾斜的胶辊不能很好的将薄膜表面的镀液带走,使得多余的镀液跟随薄膜被带出镀液槽,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影响电镀膜表面的平整度,另一方面倾斜的胶辊导致薄膜表面张力不一致容易使得薄膜形成皱褶,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辊水平调节装置,便于调节胶辊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辊水平调节装置,其包括设于胶辊表面的水平件、固定设于镀膜设备上的支架、与支架螺纹连接的调节件和与胶辊端部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调节件转动连接,所述水平件设于胶辊的端部,所述水平件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密封的管状结构,所述水平件的端部呈矩形,所述水平件的矩形端部的一条边与胶辊的表面贴合,所述水平件的矩形端部远离胶辊的侧边设有中点标志,所述水平件内部装有液体。

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支架螺纹连接的螺栓和与螺栓一端固定连接的把手。

其中,所述把手包括水平的握持部和设于握持部两端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呈圆球形,所述防滑部的球形直径大于握持部横截面的直径。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撑腿和与支撑腿固定连接的圆柱形套筒,所述圆柱形套筒套设于螺栓表面且与螺栓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腿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与圆柱形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套管和支撑腿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形套筒的底部,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腿。

其中,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有支撑垫片。

其中,所述连接件靠近胶辊的一端设有轴承,所述连接件通过轴承与胶辊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胶辊水平调节装置,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胶辊水平度的调节,使胶辊保持水平状态,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水平件内气泡的位置而直接判断胶辊是否平衡,在胶辊发生轻微倾斜时即可及时发现胶辊的状态并进行水平度的调整,不需要凭借长期的经验及在膜面受损时才能判断出胶辊失去水平度,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胶辊的水平度,保证电镀膜的质量,减少镀液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胶辊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平件;2、支架;21、支撑腿;22、套筒;23、加强杆;24、支撑垫片;3、调节件;31、螺栓;32、把手;33、握持部;34、防滑部;4、连接件;41、轴承;5、气泡;6、液体;7、胶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一种胶辊水平调节装置,其包括设于胶辊7表面的水平件1、固定设于镀膜设备上的支架2、与支架2螺纹连接的调节件3和与胶辊7端部转动连接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与调节件3转动连接,当胶辊7发生倾斜时,通过转动调节件3时,调节件3在支架2的配合下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连接件4和胶辊7同步进行上下运动,从而达到调节胶辊7一端高度的目的,通过调节胶辊7一端的高度而达到调节胶辊7水平度的目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胶辊7两端同时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胶辊7水平调节装置。

其中,所述水平件1设于胶辊7的端部,所述水平件1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密封的管状结构,所述水平件1的端部呈矩形,所述水平件1的矩形端部的一条边与胶辊7的表面贴合,所述水平件1的矩形端部远离胶辊7的侧边设有中点标志(图中未示出),所述水平件1内部装有液体6。

由于当胶辊7倾斜程度较小时,工作人员通过肉眼观察难以及时察觉到胶辊7是否发生倾斜,为使工作人员能及时观察到胶辊7的水平度,不再需要凭借长期的经验及在膜面受损时才判断出胶辊7失去水平度,本实用新型设置上述结构的水平件1,具体使用时,水平件1内部装有一定量的液体6,所装的液体6不完全填充满水平件1的内部空间,而是使水平件1内部保存有一个小气泡5,当水平件1的矩形端部跟随胶辊7转动到正上方时,水平件1内部的气泡5位于矩形端部上方的中部,而矩形端部的上边设有中点标志,当胶辊7处于水平状态时,气泡5位于中点标志的位置,也就是矩形端部上边的中心处,而当胶辊7发生倾斜时,气泡5的位置会偏离中点标志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气泡5的位置直接判断出胶辊7是否水平。

具体的,所述水平件1内部填充的液体6为有色液体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6为白色液体6,相比于透明液体6,有色液体6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水平件1内的气泡5位置。

其中,所述调节件3包括与支架2螺纹连接的螺栓31和与螺栓31一端固定连接的把手32。螺栓31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加工效率,降低该装置的加工成本,把手32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调节件3,进而便于工作人员调节胶辊7的水平度,有利于提高调节效率。

其中,所述把手32包括水平的握持部33和设于握持部33两端的防滑部34,所述防滑部34呈圆球形,所述防滑部34的球形直径大于握持部33横截面的直径。防滑部34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在转动把手32时更加的稳定,手部不易脱离把手32,进而更有利于提高调节效率。

其中,所述支架2包括支撑腿21和与支撑腿21固定连接的圆柱形套筒22,所述圆柱形套筒22套设于螺栓31表面且与螺栓31螺纹连接。圆柱形套筒22具有一定的长度,其与螺栓31配合有利于提高螺栓31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时螺栓31更加不易发生倾斜,更有利于调节胶辊7的水平度,有利于提高调节精度。

其中,所述支撑腿21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支撑腿21的上端与圆柱形套筒2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套管和支撑腿2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加强杆23,所述加强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柱形套筒22的底部,所述加强杆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腿21,所述支撑腿21、圆柱形套筒22和加强杆23形成直角三角形,进而使支架2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固,螺栓31转动时,圆柱形套筒22更加不易发生振动,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调节精度。

其中,所述支撑腿21的下端设有支撑垫片24。支撑垫片24增大了支撑腿21与电镀设备表面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支架2稳固地固定于电镀设备上方,具体使用时,支架2可以通过将支撑垫片24焊接在电镀设备上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母将支撑垫片24锁紧在电镀设备上进行固定。

其中,为了使胶辊7可以更加顺畅的转动,减小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延长连接件4的使用寿命,所述连接件4靠近胶辊7的一端设有轴承41,所述连接件4通过轴承41与胶辊7转动连接。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