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转动轮锈蚀与打滑的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8178发布日期:2022-07-01 18:3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防止转动轮锈蚀与打滑的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对电镀板进行电镀作业的电镀装置,特别是一种即使传动机构的转动轮暴露在含有锈蚀气体的环境中,传动机构的转动轮也不会产生锈蚀与空转的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电镀加工是在电解过程中将电流输入置阳极与阴极,让阳极与阴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得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游至阴极以附着在被镀物(如:电镀板)的表面,进而使被镀物的表面形成金属外壳。
3.当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被镀物(如:电镀板)是通过电镀装置来进行自动化电镀,然而,目前有一种现有电镀装置是利用钢带的张力与转动轮的摩擦力来带动被镀物(如:电镀板)进行移动,使得被镀物(如:电镀板)能移入电镀槽内部进行电镀作业,然而,在现有电镀装置长时间对被镀物(如:电镀板)进行电镀作业的过程中,位于电镀槽内部的部分电解液会挥发成锈蚀气体,使得转动轮会长时间暴露在具有锈蚀气体的环境中,导致转动轮会生锈而减少转动轮的使用寿命,其中,当转动轮生锈时,转动轮不仅会磨损钢带,也会相对于钢带而产生打滑现象,使得转动轮无法带动钢带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良电镀装置的传动机构,使得传动机构的转动轮即使长时间暴露于具有锈蚀气体的环境中不仅不会生锈而缩短转动轮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转动轮不会相对于钢带而发生打滑现象。
5.为达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止转动轮锈蚀与打滑的电镀装置能对一电镀板进行电镀作业,并且,所述防止转动轮锈蚀与打滑的电镀装置主要由一夹持机构以及一传动机构所构成。
6.所述夹持机构能夹固于所述电镀板,然而,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连接于所述夹持机构的钢带以及两能进行转动的转动轮,所述钢带环绕于所述两转动轮,使得所述钢带围绕形成一围绕空间,而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轮受到驱动而能进行转动,使得所述钢带能进行移动以带动另一个所述转动轮进行转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在每一个所述转动轮的外围表面设有一位于所述围绕空间内部的防锈防滑层,而所述防锈防滑层能接触于所述钢带。
7.于此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具有多个沿着所述钢带进行间隔排列的夹具以及多个将所述夹具连接于所述钢带的连接件,每一个所述连接件同时贯穿于所述夹具与钢带,使得所述连接件的局部区段形成一位于所述围绕空间内部的外露凸块,而所述外露凸块能在所述钢带能进行移动时能选择性移入或移出于一形成于所述防锈防滑层的避开空间。
8.其中,所述转动轮凹陷从外周侧向内凹陷形成一容置凹槽,所述防锈防滑层设有一具有所述避开空间的避开部,而所述避开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凹槽的内部,使得所述避开部的剩余部分位于所述容置凹槽的外部,另外,所述防锈防滑层的进一步设有一设
为一从所述避开部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而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容置凹槽的外部。
9.再者,所述防锈防滑层是设为聚氨酯材料,而所述防锈防滑层是硬度介于邵氏85~95度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传动机构的每一个转动轮的外围表面设有防锈防滑层,借此,当电镀装置对电镀板进行电镀作业时,防锈防滑层能阻挡由电解液挥发形成的锈蚀气体接触到转动轮,使得转动轮即使暴露在含有锈蚀气体的环境中,转动轮不仅不会生锈而缩短转动轮的使用寿命,还能防止转动轮相对于钢带产生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镀装置的侧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镀装置的俯视图;
13.图3为防锈防滑层位于转动轮外围的剖视图;
14.图4为导电组件安装于钢带的示意图;
15.图5为夹具的立体图;
16.图6为连接件的外露凸块位于围绕空间内部的示意图;
17.图7a与图7b为连接件的外露凸块移入至避开空间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电镀装置;10-机架;11-电镀槽;12-通电组件;20-驱动机构;21-驱动源;22-驱动杆;30-传动机构;31-转动轮;31a-主转动轮;31b-副转动轮;311-容置凹槽;32-钢带;321-上连接部;322-下连接部;33-导电组件;331-导引轨道;332-导电单元;332a-导电座;332b-导电铜头;332c-导引滚轮;34-防锈防滑层;341-避开部;341a-避开空间;342-延伸部;40-夹持机构;41-夹具;411-固定夹具;412-固定夹具;413-复归件;42-连接件;421-外露凸块;s-围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20.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镀装置1主要由一机架10、一驱动机构20、一传动机构30以及一夹持机构40所构成,其中,机架10安装有一装有电解液的电镀槽11以及一能进行通电的通电组件12,而电镀槽11位于通电组件12的下方,如图所示,驱动机构20具有一固定连接于机架10的驱动源21,并且,驱动源21能带动一组装于驱动源21的驱动杆22进行转动。
21.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所示,传动机构30具有两个能进行转动的转动轮31、一构造呈现环状样态的钢带32以及一设置在机架10与钢带32之间的导电组件33,每一个转动轮31的外围表面设有一防锈防滑层34,如图3所示,每一个转动轮31的外侧设有多个凹陷形成的容置凹槽311,而防锈防滑层34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避开部341,而避开部341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延伸部342,其中,每一个避开部341凹设形成一避开空间341a,并且,每一个避开部341一对一对位于其中一个容置凹槽311,使得避开部341的一部分位于容置凹槽311的内部,进而避开部341的剩余部分与整个延伸部342两者都位于容置凹槽311的外部,于较佳实施例中,防锈防滑层34用以防止转动轮31生锈,并且,防锈防滑层34是设为硬度介于邵氏85
~95度的聚氨酯材料。
22.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30的其中一个转动轮31组装于驱动机构20的驱动杆22而设为一主转动轮31a,使得驱动机构20的驱动源21能带动主转动轮31a进行转动,而另一个转动轮31枢转连接于机架10而设为一间隔排列于主转动轮31a的副转动轮31b,其中,传动机构30的钢带32同时围绕于两转动轮31,使得钢带32的内侧面围绕形成一用以容置两个转动轮31的围绕空间s,而钢带32的内侧面接触于传动机构30的防锈防滑层34,进而防锈防滑层34位于围绕空间s的内部。
23.请再参阅图1与图4所示,钢带32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为一上连接部321以及一位于上连接部321下方的下连接部322,而传动机构30的导电组件33具有两个导引轨道331以及多个导电单元332,两个导引轨道331与多个导电单元332都位于钢带32的围绕空间s外部,于此实施例中,两导引轨道331分别位于传动机构30的钢带32相对两侧,另外,多个导电单元332都组装于钢带32的上连接部321,如图所示,每一个导电单元332具有一锁固于上连接部321的导电座332a,导电座332a的最高处连接一导电铜头332b,并且,导电座332a于远离钢带32的一侧安装有两个间隔排列的导引滚轮332c,如图所示,每一个导电铜头332b的相对两端分别会面接触于另一个导电组件33的导电铜头332b,并且,每一个导电铜头332b可接触于机架10的通电组件12,然而,每一个导电单元332的其中一个导引滚轮332c可接触于导引轨道331上端,而每一个导电单元332的另一个导引滚轮332c可接触于导引轨道331的下端,借此,当部分数量的导电组件33的两个导引滚轮332c分别位于导引轨道331的上下端时,导电组件33能支撑传动机构30的钢带32重量。
24.请参阅图1、图5与图6所示,夹持机构40具有多个规格相同的夹具41,而多个夹具41沿着钢带32的外表面进行间隔排列,使得夹持机构40位于钢带32的围绕空间s外部,如图所示,夹具41具有一固定不动的固定夹具411以及一能相对于固定夹具411进行移动的活动夹具412,固定夹具411固定连接于钢带32的下连接部322,而活动夹具412枢转连接于固定夹具411,其中,固定夹具411与活动夹具412之间具有一设为弹簧的复归件413,而复归件413能持续推动活动夹具412,使得固定夹具411的端部持续接触于活动夹具412的端部,另外,每一个夹具41的固定夹具411都经由一连接件42而连接于钢带32的上连接部321,连接件42同时贯穿于固定夹具411与钢带32,使连接件42的局部区段外凸于钢带32以形成一位于围绕空间s内部的外露凸块421。
25.请参阅图7a与图7b所示,于电镀装置1进行电镀作业时,夹持机构40的多个夹具41共同夹固一电镀板(图未示),接下来,驱动机构20的驱动源21经由驱动机构20的驱动杆22而带动传动机构30的主转动轮31a进行转动,而进行转动的主转动轮31a能带动传动机构30的钢带32进行移动,使得传动机构30的副转动轮31b同步进行同方向的转动,而进行移动的钢带3232经由夹持机构40而带动电镀板移入至电镀槽11内进行电镀作业,同时,每一个连接件42的外露凸块421会移入至防锈防滑层34的避开空间341a,进而能避免外露凸块421因为钢带32进行移动而碰触到转动轮31,于此实施例中,当电镀装置1长时间对电镀板进行电镀作业时,位于电镀槽11内部的部分电解液会挥发成锈蚀气体,使得转动轮31会长时间暴露在具有锈蚀气体的环境中,而防锈防滑层34能阻挡由电解液挥发形成的锈蚀气体接触到转动轮31,使得转动轮31即使暴露在含有锈蚀气体的环境中,转动轮31不仅不会生锈而影响转动轮31的使用寿命,还能防止转动轮31相对于钢带32产生打滑现象。
26.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