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8040发布日期:2022-09-21 02:2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镁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海绵钛镁电解生产车间,为了保证安全,镁电解槽与地面之间的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现有的镁电解槽安装结构为:镁电解槽设置在支架结构上,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立柱,钢筋混凝土基础中设置有基础杯口槽,钢筋混凝土立柱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镁电解槽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目前,镁电解槽与地面之间的绝缘处理通常在镁电解槽与钢筋混凝土立柱相连接处,整个镁电解槽安装结构只有一个地方做了绝缘处理,绝缘效果较差,影响海绵钛镁电解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绝缘效果较好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立柱,钢筋混凝土基础中设置有基础杯口槽,钢筋混凝土立柱的下半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立柱连接部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和第一玻纤布层;
5.基础杯口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辉绿岩板层通过第一环氧砂浆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的外侧;
6.立柱连接部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立柱连接部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立柱连接部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
7.进一步的是,第一环氧底漆层的厚度为2-3mm。
8.进一步的是,第一玻纤布层为三布五油玻纤布。
9.进一步的是,环氧树脂胶泥层厚度为5mm。
10.进一步的是,第二玻纤布层为三布五油玻纤布。
11.进一步的是,辉绿岩板层的厚度为50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立柱连接部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和第一玻纤布层,基础杯口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辉绿岩板层通过第一环氧砂浆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的外侧,立柱连接部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立柱连接部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立柱连接部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第一玻纤布层、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均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绝缘结构,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使得整个镁电解槽安装结构在两个地方做了做了绝缘处理,显著提高绝缘效果和绝缘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标记为:钢筋混凝土基础1、钢筋混凝土立柱2、基础杯口槽3、立柱连接部4、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第一玻纤布层7、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辉绿岩板层10、第一环氧砂浆11、树脂12、第二环氧砂浆13。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和钢筋混凝土立柱2,钢筋混凝土基础1中设置有基础杯口槽3,钢筋混凝土立柱2的下半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4,立柱连接部4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和第一玻纤布层7;
19.基础杯口槽3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和辉绿岩板层10,辉绿岩板层10通过第一环氧砂浆11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9的外侧;
20.立柱连接部4设置在基础杯口槽3中,立柱连接部4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3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12,立柱连接部4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13。
21.如图1所示,立柱连接部4的外部指的是立柱连接部4的侧面和底面,也就是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和第一玻纤布层7将立柱连接部4包裹住。如图2所示,基础杯口槽3的内部指的是基础杯口槽3的内侧面和内底面,也就是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和辉绿岩板层10依次铺装在基础杯口槽3中。
22.第一环氧底漆层5的原料为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胶带层6的一个作用是绝缘,另一个作用是将第一环氧底漆层5固定住。胶带层6优选为透明胶带。为了保证立柱连接部4的绝缘效果,第一环氧底漆层5的厚度为2-3mm,第一玻纤布层7为三布五油玻纤布。
23.由于环氧树脂胶泥层8的柔韧性差,为了防止立柱连接部4直接接触环氧树脂胶泥层8造成其损坏,辉绿岩板层10的一个是保护环氧树脂胶泥层8,另一个作用是绝缘。为了保证基础杯口槽3的绝缘效果,环氧树脂胶泥层8厚度为5mm,辉绿岩板层10的厚度为50mm,第二玻纤布层9为三布五油玻纤布。
24.树脂12为高分子纯树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绝缘性,树脂12是立柱连接部4与基础杯口槽3的主要连接结构。由于树脂12的成本较高,树脂12的上侧设置第二环氧砂浆13,第二环氧砂浆13凝固后具有绝缘性能。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连接部4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和第一玻纤布层7,基础杯口槽3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和辉绿岩板层10,辉绿岩板层10通过第一环氧砂浆11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9的外侧,立柱连接部4设置在基础杯口槽3中,立柱连接部4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3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12,立柱连接部4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13。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第一玻纤布层7、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和辉绿岩板层10均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立柱2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之间的绝缘
结构,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立柱2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之间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使得整个镁电解槽安装结构在两个地方做了做了绝缘处理,显著提高绝缘效果和绝缘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特征:
1.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和钢筋混凝土立柱(2),钢筋混凝土基础(1)中设置有基础杯口槽(3),钢筋混凝土立柱(2)的下半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4),其特征在于:立柱连接部(4)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5)、胶带层(6)和第一玻纤布层(7);基础杯口槽(3)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8)、第二玻纤布层(9)和辉绿岩板层(10),辉绿岩板层(10)通过第一环氧砂浆(11)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9)的外侧;立柱连接部(4)设置在基础杯口槽(3)中,立柱连接部(4)的下部与基础杯口槽(3)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树脂(12),立柱连接部(4)的上部与基础杯口槽(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环氧砂浆(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环氧底漆层(5)的厚度为2-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玻纤布层(7)为三布五油玻纤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胶泥层(8)厚度为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玻纤布层(9)为三布五油玻纤布。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辉绿岩板层(10)的厚度为5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镁电解槽的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立柱连接部的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和第一玻纤布层,基础杯口槽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辉绿岩板层通过第一环氧砂浆设置在第二玻纤布层的外侧,立柱连接部设置在基础杯口槽中。第一环氧底漆层、胶带层、第一玻纤布层、环氧树脂胶泥层、第二玻纤布层和辉绿岩板层均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绝缘结构,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之间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军 彭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