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49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须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桩。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基础用的混凝土预制桩或钢桩呈棱柱状或圆柱形,其表面是平光的,桩侧阻力小,为克服这一缺点,也有对桩身作改进的,使桩身的某些部位凸出,以增加阻力,但这种桩的制作和打桩施工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打桩施工方便的须桩。
本实用新型的须桩是在桩身四周的外表面分布径向弹性须构成。其桩身可以是混凝土预制桩或钢桩;弹性须可以是各种不同直径、长度的钢丝或弹性纤维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桩表面的弹性须增加了阻力,能有效提高抗压、抗拔性能;2)生产、制作简单,打桩施工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须桩是在柱形桩身1四周的外表面分布径向弹性须2构成,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直径、长度、数量的钢丝预埋入混凝土预制桩身,一次成型,或在钢桩上预焊钢丝。其桩身的横截面可以是圆面、方面或环形面。打桩施工时,弹性须受到土的阻挡,自然向上弯曲(见图1虚线所示),打桩结束后,弹性须在弹性力作用下,逐渐克服土的阻力,恢复到接近初始位置,并与土相粘接,形成摩擦阻力。
权利要求1.须桩,具有柱形桩身(1),其特征在是在桩身四周的外表面分布有径向弹性须(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须桩,其特征是所说的弹性须(2)是钢丝或弹性纤维丝。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须桩,其特征是桩身是混凝土预制桩或钢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桩,它是在桩身四周的外表面分布径向弹性须构成,其桩身可以是混凝土预制桩或钢桩;弹性须可以是各种不同直径、长度的钢丝或弹性纤维丝。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桩表面的弹性须增加了阻力,能有效提高抗压、抗拔性能;2)生产、制作简单,打桩施工方便。
文档编号E02D5/24GK2542723SQ0221776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7日
发明者应建新 申请人:应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