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盘及其制造方法和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3203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绿化盘及其制造方法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使地被植物等植物在混凝土建筑物的屋顶等上扎根并繁殖的绿化盘及其制造方法和施工方法。
要绿化这样的混凝土面,存在在混凝土面上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水分补给及水分保存等的问题或确保养分等问题,为此开发出各种绿化盘。
作为现有的绿化盘,如

图19(a)及(b)所示,是在具有透水性的绿化盘21的下方设置保水层22,并且设置于混凝土面C上。
在这样现有的绿化盘21上,如图19(a)所示,植物坑23形成至绿化盘21的底部附近,在该植物坑23的底部中央,形成直径较细的通孔24与保水层22连通。
这样的绿化盘21从处理或轻量化的观点看倾向于作成薄板状。通常,由于植物坑23的深度比苗9的根部形状10浅,所以存在如下的问题如图19(b)所示,当将这样的根部形状10收容到植物坑23中时,破坏了根部形状10,内部的根被切断,根部的恢复生长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植物坑较浅,因此,根恢复生长之前被强风吹散。
如图19(b)所示,被收容于植物坑23中的苗9由于生长将根拉伸,其根主要通过植物坑23的通孔24到达保水层22,然而,在现有的绿化盘中,由于植物坑23的通孔24是细径,并且构成保水层22的细粒浮石层上空隙较多,即使水分保持良好养分保持也欠缺,因此,出现到达保水层22的根25的量较少,植物生长速度慢等问题。
作为上述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当采用将发泡苯乙烯等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的搅拌混合物填充到型箱中进行层状固化的方法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在粘合硬化材固化后,将成型品从型箱中取出时,粘合硬化材粘附到型箱上,将型箱玷污,将其除去清扫很麻烦费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绿化盘,所述绿化盘是用粘合硬化材将粒状材固化成层状的透水性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相互间以规定间隔定位的多个植物坑做成其大小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从而,不破坏育苗容器中培育的苗的根部形状,在移植到前述植物坑的初期,就将前述根部形状的下端部与前述绿化盘下层的成活层接触,并且以保持前述根部形状的状态使之在前述植物坑内扎根。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绿化盘中,前述植物坑的贯通形状是与棱柱形或圆柱形等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绿化盘中,于前述绿化盘的各植物坑的上端内圆周上形成台阶状的凹陷部。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一、第二或第三方面的绿化盘中,通过沿纵、横、斜的方向形成的宽度较窄的槽将前述绿化盘的各凹陷部连通。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底的型箱内铺设与该型箱形状一致的合成树脂板,上述型箱在底板上竖直设立多个柱体,同时形成将各柱体的原开口部沿纵、横、斜方向连通的宽度较细的槽,然后向合成树脂板内填充绿化盘材料,用挤压板从上部到前述柱体的上方对该材料进行加压,在前述材料固化后,与前述合成树脂板一起从前述型箱脱模,然后将前述合成树脂板剥离。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竖直设立多个柱体的有底型箱的型箱内铺设与该型箱形状一致的合成树脂板,并且在该合成树脂板上铺设多孔粒状材料,同时,在该多孔粒状材料的上部填充弹性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的混合材料,用挤压板从该材料的上部至前述柱体的上方加压固定,在前述材料固化后,与前述合成树脂板一起从前述型箱脱模,然后将合成树脂板剥离。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样的形状的冲裁刀具穿通将弹性粒状材和粘合硬化材的混合材料及多孔粒状材料挤压成层状的绿化盘的多个地方,从而形成多个植物坑。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绿化盘的施工方法是将弹性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的混合材料及多孔粒状材推压成层状的透水性绿化盘,并且是多个植物坑形成其大小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的绿化盘设置在屋顶等混凝土地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防根板、保水层、成活层,并且在该成活层的上面铺设前述绿化盘,其中,防根板铺设在屋顶等混凝土地面上;保水层是在用边缘包围材料将该防根板上所希望的领域围住的基础上,通过将细粒浮石或多孔或海面结构的板状片体铺设填满于前述包围领域上而形成的;成活层是通过将培养土或泥炭藓或其混合物铺设填满于该保水层的上面而形成的。
图2是实施例1的绿化盘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A的截面图。
图4是将实施例1的绿化盘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时的截面图,并且使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与植物坑的形状对比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4的绿化盘中保持根部的形状直接将苗移植到植物坑中,并且在凹陷部填满培养土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对图5的绿化盘将培养土填满宽度较窄的槽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7(a)~(c)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中分别使用的挤压板、合成树脂板、有底型箱的透视图。
图8(a)~(g)是表示实施例1的绿化盘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图9是根部形状成棱柱形的育苗容器及苗的透视图。
图10是根部形状成圆柱形的育苗容器及苗的透视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绿化盘的透视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绿化盘的透视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绿化盘的平面图。
图14是图13的B-B的截面图。
图15是将实施例3的绿化盘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时的截面图,并且使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与植物坑的形状对比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3的绿化盘中保持根部形状直接将苗移植到植物坑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7(a)~(c)是表示在实施例3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中分别使用的挤压板、合成树脂板、有底型箱的透视图。
图18(a)~(e)是表示实施例4的绿化盘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图19(a)及(b)是表示将苗移植到现有的绿化盘的植物坑中时的根部形状的截面图。
详细地介绍这样的绿化盘1的实施例,图1~图3所示的绿化盘1,浮石等多孔粒状材3将上部表面覆盖,把用粘合硬化材与粒状的发泡苯乙烯等疏水性弹性粒状材混合搅拌而成的混合材2加压固化,在此过程中,将前述多孔粒状材3做成一体。
上述绿化盘1中采用的粘合硬化材与其采用一般的有机粘合剂不如优选将灰浆粘合强化剂与水混入胶合材料(cement)中并搅拌而成。
将其填满型箱内后,用挤压板进行压缩固化,固化后由于解除加压状态,在弹性粒状材周围的粘合硬化材上会产生细微的龟裂,从而确保了固化的绿化盘上较高的透水性。
本发明中,如图1~图3所示,上述绿化盘1上将多个植物坑4贯通形成棱柱形。
而且,在各植物坑4的上端内圆周上形成台阶状的凹陷部5,将苗9移植之后,可以用土壤填充该台阶状的凹陷部5。加之,用在植物坑4、4...的纵、横、斜方向上形成的宽度较窄的槽6连通,可以在该宽度较窄的槽6中填充土壤。
采用这样的绿化盘在混凝土地面上进行绿化中,如图4所示,在混凝土地面C上铺设由合成树脂板构成的防根板30,用边缘包围材31将该防根板30领域包围的基础上,铺设细粒的浮石或多孔体或海绵结构的板状片保水层8,并在其上铺设由培养土或泥炭藓或其混合物构成的成活层7,再于其上设置本发明的绿化盘1。
向这样的绿化盘1的各植物坑4中移植预先培育的植物苗9。
该植物苗9通过如图9所示的育苗容器26,其根在填充各苗室27的培养土中充分伸长,根部形状10(参照图4)整形后被移植。
绿化盘1的棱柱形的各植物坑4,由于其大小与移植的苗9的根部形状10大致相同,所以,如图5所示,被移植到该植物坑4中的苗9,其根部形状的底边周围部10b与成活层7充分接触,同时,茎茂盛的表土部10a形成与绿化盘1的表面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
如图5所示,将苗9插入各植物坑4之后,向苗9的表土部10a周围的凹陷部5填入培养土7a至与表土部10a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如图6所示,将培养土7a填满各植物坑4之间与纵、横、斜方向连通的宽度较窄的槽6。
于是,如图6所示,在保持苗9的根部形状10的状态下移植到本发明的绿化盘1的植物坑4中时,由于根部形状10的底边圆周部10b与成活层7充分地接触,所以成活层7包含的营养分及水分极易被吸收,很好地促进苗9的生长,从而实现迅速且稳定的繁殖生长。在此状态下,保水层8在将由降雨或洒水提供的水的过剩部分排向外部的同时贮存了必要的水分,如此被贮存的水分可以适度地湿润成活层7,提供适度的水分。
而且,被移植到各植物坑4中的苗9周围,由于培养土7a填满凹陷部5中,易于随着成长而生长出新芽,在促进扩大各叶、茎的生长领域的同时,其根在各植物坑4的植物在宽度较窄的槽6的培养土中伸长,从伸长的茎节长出的根部在宽度较窄的槽6的培养土中将根伸展,从而可以扩大其生长繁殖的区域。
接下来,详细地叙述本发明的绿化盘1的制造方法,采用图7(a)~(c)中分别表示的挤压板19和合成树脂板18及型箱11。
如图7(c)所示的型箱11作成具有方形底板12的有底型箱,于前述底板12的周围设置通过螺栓螺母可以自由拆装的多个框体13,并在前述底板12上相隔规定的间隔竖直设立多个棱柱体14。
棱柱体14大致呈立方体,在各棱柱体14的上升部周围形成台阶部15。并且,形成将各台阶部15沿纵、横、斜方向连通的宽度较窄的台阶部16。
如图7(b)所示的合成树脂板18所成的形状与具有上述的型箱11的模具形状即与各棱柱体14和台阶部15对应的棱柱体14′和台阶部15′以及将各台阶部15′沿纵、横、斜方向上连通的宽度较窄的台阶部16′的型箱11的形状一致。
在图7(a)所示的挤压板19上,以外径包容在型箱11的内径中的形状,形成具有贯通型箱11的各棱柱体14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的多个方通孔20。
采用这样的型箱11与合成树脂板18及挤压板19制作本发明的绿化盘1时,如图8(a)、(b)所示,在型箱11上覆盖合成树脂板18之后,如图8(c)所示,在底部铺满浮石等多孔粒状材3,从其上面,如图8(d)所示,填充由粒状发泡苯乙烯等疏水性弹性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混合搅拌而成的混合材2。
接着,如图8(d)、图8(e)所示,通过从上方放置具有与型箱11的棱柱体14配合的方通孔20的挤压板19,对填充的混合材2进行加压固定。此加压固定方法,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是,也可在挤压板的上面加大重量负荷的状态下使之固化或在挤压板与有底型箱的任何一方安装多个螺栓,通过另一方用螺母拧紧进行加压固化。
加压固化完了之后,如图8(f)所示,卸下挤压板19将与合成树脂板18成一体的绿化盘1从型箱11取下。要使该取下作业容易进行,将框体13的一部分从底板12上卸下是有效的。再如图8(g)所示,通过将合成树脂板18剥离,即可获得本实施例的绿化盘1。(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的绿化盘1中形成的植物坑4的根部形状适合如图9所示的育苗容器26的各苗室27为棱柱形的情况。也就是说,由于在该棱柱形的苗室27内培育成的苗9的根部形状10也变为棱柱形,所以,通过将绿化盘1的各植物坑4的形状作成棱柱形,从而与移植的苗9的根部形状10一致。
如图10所示的育苗容器26′与图9的育苗容器26不同,各苗室27作成圆柱形,采用此种形式的苗时,适合图11所示的绿化盘101。也就是说,在图11的绿化盘101中,将各植物坑104作成圆柱形。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绿化盘1相同,在各植物坑104的上端内圆周上形成台阶状的凹陷部105,宽度较窄的槽6沿各凹陷部105的纵、横、斜方向上形成连通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的绿化盘101的构成材料与实施例1相同,其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将图7(b)的合成树脂板18的棱柱体14′及图7(c)的型箱11的棱柱体14作成圆柱形,用与图8一样的工序,进行制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绿化盘201,如图12所示,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结构形成具有多个棱柱形的贯通形状的植物坑204,没有如实施例1所示将设置于植物坑4的周围的台阶部5及连结植物坑4的宽度较窄的槽6。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绿化盘,如图12~图14所示,设有将上部表面覆盖的浮石等多孔粒状材3和在其下层部用粘合硬化材将粒状的发泡苯乙烯等疏水性的弹性粒状材混合搅拌而成的混合材2,从厚度方向使整体进行加压固化,在此过程中将多孔粒状材3与混合材2作成一体。于是,在这样的绿化盘201中,如图12所示,相互间以规定的间隔将多个植物坑204、204...形成与其大小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一致的贯通形状。
在这样的绿化盘201中移植苗时,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5所示,向绿化盘201的各植物坑204中移植预先培育的植物的苗9。由于绿化盘201的植物坑204形成贯通形状,所以,如图16所示,不破坏育苗容器26(参照图9)中培育的苗的根部形状10,在移植到植物坑204的初期,就将根部形状10的下端部10b与绿化盘201下层的成活层7接触,并且以保持根部形状10的状态使之在植物坑204内扎根。
介绍本实施例的绿化盘201的制造方法,采用图17(a)~(c)中所示的挤压板219和合成树脂板218及型箱211。
如图17(c)所示的型箱211作成具有方形底板212的有底型箱,在底板212的周围设置通过螺栓螺母217可以自由拆装的四边框体213,并在底板212上相隔规定的间隔竖直设立多个棱柱体214。
如图17(b)所示的合成树脂板218形成具有与上述的型箱211的棱柱体214对应的棱柱体214′的形状。
图17(a)所示的挤压板219,以外径包容在型箱211的内径中的形状,形成具有贯通型箱211的各棱柱体214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的多个方通孔220。
于是,采用上述型箱211与合成树脂板218及挤压板219,经过与实施例1的图8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可以制造图12所示的绿化盘201。(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1~3中,作为在绿化盘中形成植物坑的方法,预先在型箱的规定位置做好柱模,仿照该柱模作成各植物坑,也可以如下所示,通过打孔加土形成各植物坑。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如图18(a)所示的型箱411(四边有框体413)的内部将合成树脂板418覆盖后,如图18(b)所示,将浮石等多孔粒状材3铺满该合成树脂板418的底部,在其上部填充由粒状发泡苯乙烯等疏水性弹性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混合搅拌而成的混合材2,并从其上部用挤压板420进行推压。
接着,如图18(c)所示,在型箱411内的填充材固化后,将压板420去掉,在规定位置上,采用形成多个冲裁刀具422的冲裁模421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推压,从而形成植物坑404,图18(e)的绿化盘401与图12~14的绿化盘201形状略同。
如上所述,应用本发明的绿化盘,由于多个植物坑形成贯通的形状,所以可以不破坏扎根于育苗容器的土壤中的苗的根部形状,向植物坑进行移植。并且,从移植的初期就将苗的根部形状的底部周围与成活层接触,同时,苗的根部形状与植物坑大致一致,因此,由于苗从移植的初期就被保持于绿化盘的植物坑中,不会被强风轻易地吹散,可以非常稳定地从成活层进行营养及水分的吸收,能够迅速进行良好的生长。
本发明的绿化盘中,在各植物坑的上端内周上形成台阶状的凹陷部时,于填满该凹陷部的培养土中很容易长出植物的新芽,可以促进扩大各叶、茎的生长范围。
本发明的绿化盘中,通过在纵、横、斜方向上形成的宽度较窄的槽将各植物坑连通时,移植到各植物坑的植物在宽度较窄的槽的培养土中将根伸长,由伸长的茎节长出的根部在宽度较窄的槽6的培养土中将根伸展,从而可以扩大其生长繁殖的区域。
应用本发明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在底板上,在竖直设立多个柱形模具的有底型箱的型箱内铺设与该模具形状一致的合成树脂板,填充绿化盘的材料,用挤压板从该材料的上部加压到柱形模具的上方成形,材料固化后,与合成树脂板一起从型箱脱模,从而在型箱上不做为污迹粘附材料的粘合材等,实现了无需对模具进行繁琐清扫的绿化盘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除了采用如上所述具有柱形的型箱,形成绿化盘的植物坑之外,还可通过打孔形成植物坑。
应用本发明的绿化盘的施工方法,于本发明的绿化盘上形成多个贯通形状,将各植物坑作成其大小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从而能够在保持苗的根部形状的状态下移植到各植物坑中,使根部形状的底部周边充分地与铺设在绿化盘的正下方的成活层接触。
因此,应用上述的施工方法,混凝土底面通过防根板被保护,将保水层中吸收的水分长期地保持,同时,可以将水分供给到与该保水层的上部接触的成活层,从而,如上所述,与成活层接触的根部可以高效地吸收包含于成活层中的营养及水分,很好地促进苗的生长。
这样的施工方法其效果是,由于保水层在将由降雨或洒水提供的水的过剩部分排到外部的同时贮存必要的水分,被贮存的水分可以带给成活层适度的湿气,供给适度的水分,所以包含于成活层及保水层中的水分,通过绿化盘不易蒸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粘合硬化材将粒状材固化成层状的透水性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相互间以规定间隔定位的多个植物坑做成其大小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从而不破坏育苗容器中培育的苗的根部形状,在移植到前述植物坑的初期,前述根部形状的下端部就与前述绿化盘下层的成活层接触,并且以保持前述根部形状的状态使之在前述植物坑内扎根。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前述植物坑的贯通形状是与棱柱形或圆柱形等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于前述绿化盘的各植物坑的上端内圆周上形成台阶状的凹陷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绿化盘,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纵、横、斜的方向形成的宽度较窄的槽,将前述绿化盘的各凹陷部连通。
5.一种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底的型箱内铺设与该型箱形状一致的合成树脂板,上述型箱在底板上竖直设立多个柱体,同时形成将各柱体的原开口部沿纵、横、斜方向连通的宽度较细的槽,然后向合成树脂板内填充绿化盘材料,用挤压板从上部到前述柱体的上方对该材料进行加压,在前述材料固化后,与前述合成树脂板一起从前述型箱脱模,然后将前述合成树脂板剥离。
6.一种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于底板上竖直设立多个柱体的有底型箱的型箱内铺设与该型箱形状一致的合成树脂板,并且在该合成树脂板上铺设多孔粒状材料,同时,在该多孔粒状材料的上部填充弹性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的混合材料,用挤压板从该材料的上部至前述柱体的上方加压固定,在前述材料固化后,与前述合成树脂板一起从前述型箱脱模,然后将合成树脂板剥离。
7.一种绿化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样的形状的冲裁刀具穿通将弹性粒状材和粘合硬化材的混合材料及多孔粒状材料挤压成层状的绿化盘的多个地方,从而形成多个植物坑。
8.一种绿化盘的施工方法,将弹性粒状材与粘合硬化材的混合材料及多孔粒状材推压成层状的透水性绿化盘,并且是多个植物坑形成其大小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的绿化盘设置在屋顶等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设置防根板、保水层、成活层,并且在该成活层的上面铺设前述绿化盘,其中,防根板铺设在屋顶等混凝土地面上;保水层是在用边缘包围材料将该防根板上所希望的领域围住的基础上,通过将细粒浮石或多孔或海面结构的板状片体铺设填满于前述包围领域上而形成的;成活层是通过将培养土或泥炭藓或其混合物铺设填满于该保水层的上面而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在人工使植物在屋顶的混凝土面上扎根时,形成可以不破坏植物的苗的根部形状稳定地进行移植并且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绿化盘,同时,在制造绿化盘时,材料不会粘附到型箱上的制造方法,特别是该绿化盘的施工方法。在用粘合硬化材将粒状材固化成层状的透水性的绿化盘中,通过将相互间以规定的间隔定位的多个植物坑做成其大小与移植的苗的根部形状大致一致的贯通形状,从而,不破坏育苗容器中培育的苗的根部形状,在移植到前述植物坑的初期,就将前述根部形状的下端部与前述绿化盘下层的成活层接触,并且以保持前述根部形状的状态使之在前述植物坑内扎根。
文档编号E02D17/20GK1473460SQ0310760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8日
发明者渡边嗣彦 申请人:日本地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