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533391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是采用热采注蒸汽技术进行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吞吐是一种周期性地向油井中注入蒸汽,通过加热降粘、解堵等作用提高稠油产量的开采技术。在石油开采中采用蒸汽吞吐工艺生产稠油的产量约占稠油热采总产量的80%。目前,采用的蒸汽吞吐开采是以单井为对象进行的,大量的单井蒸汽吞吐实践表明,由于没有将周围井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考虑,井间干扰现象较多。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油层非均质性造成的。例如存在高渗透条带状油层,在蒸汽吞吐注汽时,各层的吸汽能力不同,吸汽剖面严重不均匀,注入蒸汽沿高渗透条带窜流,形成指进窜流,指进通道逐渐向邻近的低压区生产井扩展,最终发生蒸汽及热水突进到邻近生产井;另外一种类型是在蒸汽吞吐开采时,往往是蒸汽吞吐初期注入压力过高,在破裂压力或破裂压力以上强行注入(特别是特超稠油油藏),注入速度过大,造成油层压裂,注入蒸汽通过高压所诱导的地层水平裂缝或高渗透带突破到邻井。蒸汽吞吐中后期往往产生汽窜、井间干扰、注入的蒸汽的压能和热能利用率低等问题,不利于减缓油层压力和单井产量的下降,不利于延长吞吐生产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汽窜、井间干扰,延长蒸汽吞吐开采寿命,提高蒸汽吞吐采收率的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正在蒸汽吞吐或欲投入蒸汽吞吐开采的、油层温度下原油粘度大于100mPa.s的稠油油藏进行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的方法;选定稠油油藏满足以下条件油层深度<1800m,剩余油饱和度>0.40,油层总厚度>5.0m,净总厚度比>0.4,油层孔隙度>0.15,渗透率变异系数<0.8;将2口以上的相邻的汽窜井和被窜井对放在同一组,按井排顺序或区块井组顺序同时进行注汽,单井注汽强度为50~200m3/m,井底蒸汽干度大于50%,然后焖井,再按井排顺序或区块井组顺序开井生产。
为实现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开井生产顺序可以和注汽的顺序交叉或反向进行。
第一个轮次吞吐顺序可以和后一个轮次的顺序交叉或反向进行。
单井注汽速度为200-300m3/d,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焖井3-7天。
汽窜井和被窜井的分组可根据地质特征和生产情况,或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采用井排顺序与区块井组顺序相结合确定。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1)可以防止井间汽窜和井间干扰,有效地补充油层的压能,并有助于扩大蒸汽波及范围,油层压力比单井吞吐可上升约2Mpa。既可提高单井产量又可延长吞吐寿命。
2)井整体吞吐是有序进行的,轮次的顺序正交或反向,降压方向和渗流方向可以前后改变,从而促进剩余油的驱扫。
3)多井整体吞吐既可以提高吞吐效果,又为适合汽驱的井组创造了转驱条件,它是井组汽驱的良好过渡。
本发明可以解决吞吐效果差的问题,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延长蒸汽吞吐开采寿命,提高蒸汽吞吐采收率,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经济效益。
本发明在现场试验结果如下试验区地质储量109万吨,油层埋深800m,油层厚度41m,含油饱和度60-70%,孔隙度27%,渗透率1.06达西,50℃温度下原油粘度168150mPa.s。在第7个吞吐周期后,由于采用了多井整体蒸汽吞吐,单井周期产油量没有按原有递减曲线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单井周期产油量由第7个吞吐周期的784吨上升到第9个吞吐周期的1108吨,而且生产油汽比也得到了提高,由第7个吞吐周期的0.40上升到第9个吞吐周期0.52吨,明显地改善了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见图1。图1吞吐周期产量变化曲线虚线为预测值,实线为实际值。
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吞吐周期产量变化曲线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注采顺序图。
图中B箭头所示为注气方向顺序,A箭头为采油方向顺序,园点为油井,相同编号的为同一组(虚线连接),注气组顺序为1、2、3,采油组为3、2、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注采顺序图。
图中B箭头所示为注气方向顺序,A箭头为采油方向顺序,园点为油井,注气组(虚线连接)方向顺序与采油组(点划线)方向相交90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注采顺序图。
图中B箭头所示为注气方向顺序,A箭头为采油方向顺序,园点为油井,注气组(虚线连接)方向顺序与采油组(点划线)方向相交45度。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注采顺序图。
图中B箭头所示为注气方向顺序,A箭头为采油方向顺序,园点为油井,注气组(虚线连接)方向顺序与采油组方向相同。
发明实施例在蒸汽吞吐开采时,有相邻几口井发生汽窜、井间干扰,或邻井产液量增大、产液温度升高、含水大幅度上升的现象,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技术就是将一定数量蒸汽吞吐井有序地进行注汽(蒸汽或蒸汽+氮气)、焖井、然后再有序地开井生产。
实施例1油田1油藏埋深在300-600m,油层有效厚度为35.0m,净总厚度比为0.6,平均孔隙度为30%,平均渗透率1000md,渗透率变异系数0.7,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为10×104cp,原始含油饱和度为70%。油田已采用单井蒸汽吞吐开发,汽窜严重,单井产量下降很快,采出程度低。
1)根据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进行粗筛选。该油藏满足以下条件油层深度<1800m,剩余油饱和度>0.40,油层总厚度>5.0m,净总厚度比>0.4,油层孔隙度>0.15,渗透率变异系数<0.8;2)利用现有的排距167m、井距98m的井网,根据油田注汽设备能力及油藏特征,选择一排上的5口井作为一组,将吞吐井分组,各组井按排顺序注汽;3)一组注汽井同时注汽、焖井、生产,单井注汽速度为225m3/d,井底蒸汽干度大于50%,焖井3-5天。
在目前的基础上,可提高采出程度3.0%,油汽比可达到0.20以上。
实施例2油田2油藏埋深在500-800m,油层有效厚度为30.0m,净总厚度比为0.5,平均孔隙度为35%,平均渗透率1500md,渗透率变异系数0.7,油层条件下原油重度为13API,原始含油饱和度为60%。油田已采用单井蒸汽吞吐开发,汽窜严重,单井产量下降很快,采出程度低。
1)根据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进行粗筛选。该油藏满足以下条件油层深度<1800m,剩余油饱和度>0.40,油层总厚度>5.0m,净总厚度比>0.4,油层孔隙度>0.15,渗透率变异系数<0.8;2)利用现有的井距70m的井网,根据油田注汽设备能力及油藏特征,选择间邻的3口井作为一组,将吞吐井分组,各组井按排顺序注汽;3)一组注汽井同时注汽、焖井、生产,单井注汽速度为250m3/d,井底蒸汽干度大于50%,焖井3-5天。
实施后原年递减率2%基本停止,单井产量增加一倍,累积油汽比可达到0.50以上。
实施例3油田3油藏埋深在830-1060m,油层有效厚度为41.0m,净总厚度比为0.5,平均孔隙度为26%,平均渗透率1062md,渗透率变异系数0.7,50℃条件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6.80×104cp,原始含油饱和度为65%。油田已采用单井蒸汽吞吐开发,汽窜严重,汽窜率在50%以上,单井产量下降很快,采出程度仅10%。
1)根据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进行粗筛选。该油藏满足以下条件油层深度<1800m,剩余油饱和度>0.40,油层总厚度>5.0m,净总厚度比>0.4,油层孔隙度>0.15,渗透率变异系数<0.8;2)利用现有的井距100m的井网,根据油田注汽设备能力及油藏特征,选择相邻的3口井作为一组,将吞吐井分组,各组井按排顺序注汽;3)一组注汽井同时注汽、焖井、生产,单井注汽速度为200-300m3/d,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焖井3-7天。
实施20次,覆盖149口井,增产原油3.2×104t,油汽比达到0.50以上。
本发明可以正在蒸汽吞吐或欲投入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进行,可利用现有区快分组井网,根据油田注汽设备能力,指蒸汽锅炉最大排量,目前一般可同时给4-6口井注汽。
组井顺序可根据油田实际情况优选确定,可按井排顺序、区块井组顺序或其它形式的顺序分组。注汽、焖井、生产的顺序可根据油田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情况,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优选确定,原则是把相邻的汽窜井和被窜井对放在同一组内,同时注汽和生产。因此该顺序与具体油藏发生汽窜的井所在位置有关,可以是井排顺序、井组顺序或其它形式的顺序,而且不同蒸汽吞吐周期可变换多井整体注汽、焖井和开井生产的顺序,对于不同稠油油田,多井整体吞吐的顺序根据具体的优化设计确定。
开井生产顺序可以和注汽的顺序交叉或反向进行。
第一个轮次吞吐顺序可以和后一个轮次的顺序交叉或反向进行。
汽窜井和被窜井的分组可根据地质特征和生产情况,或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采用井排顺序与区块井组顺序相结合确定。
多井整体添加氮气及高温泡沫剂蒸汽吞吐技术,添加氮气及高温泡沫剂形成的泡沫流可优先封堵蒸汽窜进带,扩大蒸汽波及面积,起到深部调剖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正在蒸汽吞吐或欲投入蒸汽吞吐开采的、油层温度下原油粘度大于100mPa.s的稠油油藏进行多井整体吞吐开采,其特征在于选定稠油油藏满足以下条件油层深度<1800m,剩余油饱和度>0.40,油层总厚度>5.0m,净总厚度比>0.4,油层孔隙度>0.15,渗透率变异系数<0.8;将2口以上的相邻的汽窜井和被窜井对放在同一组,按井排顺序或区块井组顺序同时进行注汽,单井注汽强度为50~200m3/m,井底蒸汽干度大于50%,然后焖井,再按井排顺序或区块井组顺序开井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井生产顺序可以和注汽的顺序交叉或反向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个轮次吞吐顺序可以和后一个轮次的顺序交叉或反向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井注汽速度为200-300m3/d,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焖井3-7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汽窜井和被窜井的分组可根据地质特征和生产情况,或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采用井排顺序与区块井组顺序相结合确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采用热采注蒸汽技术进行多井整体吞吐开采稠油的方法,选定稠油油藏油层深度<1800m,剩余油饱和度>0.40,油层总厚度>5.0m,净总厚度比>0.4,油层孔隙度>0.15,渗透率变异系数<0.8;将2口以上的相邻的汽窜井和被窜井对放在同一组,按井排顺序或区块井组顺序同时进行注汽,单井注汽强度为50~200m
文档编号E21B43/16GK1601052SQ03134880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义堂, 刘喜林, 赵郭平, 孙守国, 于立君, 包连纯, 吴淑红, 张义祥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