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防堵塞溜煤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2001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矿井下防堵塞溜煤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煤矿井下开采运输系统中的溜煤眼。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开采设计中,为了运输煤炭,要在采区运输巷道和区段运输巷道之间的岩层中挖凿区段溜煤眼。以往的溜煤眼型式都是设计成等直径的,溜煤眼下部逐步收缩为倒圆锥形,然后锁口安装上煤咀;整个井壁为裸体式的(不支护);井底锁口采用素混凝土砌成。这种传统的溜煤眼结构形式,只能适用于小产量的普通采煤工作面。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的发展,回采产量不断提高,溜煤眼成为煤炭运输的咽喉。当大量的煤块进入溜煤眼时,容易在此造成堵塞,且难以处理。通常靠人工站在溜煤眼下方用长把工具捅或放炸药崩开,既有引起瓦斯爆炸的危险,又容易崩坏底部锁口和煤咀,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分析堵塞原因是,1、溜煤眼的裸露井壁易发生片帮脱落,大块岩石堵塞煤咀;2、素混凝土锁口易被煤块砸成麻坑,摩擦力加大,影响溜煤;3、更重要的是由于溜煤眼为等直径且下部是倒圆锥式的收口,煤块在此处受挤,产生结拱,在煤炭重力下愈挤愈紧,产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堵塞原因,改变传统溜煤眼的结构形式,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防堵塞溜煤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对传统溜煤眼结构形式进行改进。改进方案是1、溜煤眼井壁采取锚喷支护;2、离溜煤眼底部10米左右开始逐渐增大直径,形成正喇叭口,然后在底部进行锁口;3、底部锁口设计为锅底形,按扇形布置钢轨,再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的溜煤眼有以下积极效果1、井壁全部锚喷支护,防止片帮岩块堵塞煤咀;2、井底锁口铺设钢轨,不易被砸坏和减少摩擦力、防止煤咀堵塞;3、由于溜煤眼下部直径逐渐加大为喇叭口,锁口为锅底状,煤块不会在此处挤压产生结拱现象。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溜煤眼,2-锚喷支护,3-正喇叭口,4-扇形钢轨,5-混凝土,6-钢梁,7-锅底状锁口。
结合图1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1中看出,首先从区段运输巷开凿溜煤眼1,溜煤眼1上部为等直径的,一般中型矿井直径2.5米为宜;底部以上10米左右的高度向下的直径逐渐加大为正喇叭口3,锥度α以1∶20为宜,至井底锁口部位时直径扩大到3.5米左右即可;溜煤眼1的整个井壁用锚喷支护2进行支护。井底锁口按一般的施工方法进行,即在巷道两侧墙上架设钢梁6,铺上钢轨,用混凝土5砌成锅底状锁口7,再按扇形布置上钢轨4,浇灌上混凝土填平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煤矿井下防堵塞溜煤眼,是对现有裸体等直径溜煤眼结构形式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溜煤眼下部为10米左右高度、1∶20锥度的正喇叭口,溜煤眼井壁采取锚喷支护,底部锁口为锅底形,且按扇形布置上钢轨,再浇筑混凝土填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防堵塞溜煤眼,它是对现有裸体等直径溜煤眼结构形式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溜煤眼下部为10米左右高度、1∶20锥度的正喇叭口,溜煤眼井壁采取锚喷支护,底部锁口为锅底形,且按扇形布置上钢轨,再浇筑混凝土填平。其积极效果是井壁全部锚喷支护,可防止片帮岩块堵塞煤嘴;井底锁口铺设钢轨,不易被砸坏和减少摩擦力、防止煤嘴堵塞;溜煤眼下部直径逐渐加大为喇叭口,锁口为锅底状,煤块不会在此处挤压产生结拱现象。
文档编号E21F13/00GK1740520SQ200510096829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6日
发明者曲来印, 张金泉, 王立华, 刘仲明 申请人:曲来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