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8742阅读:1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材料井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井盖,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检査井盖。
背景技术
由于复合材料井盖能从材质上解决井盖被盗问题,加之不生锈,颜色可调, 正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但复合材料井盖的生产制造往往存在或制造成本较高, 或承载能力不高,或生产工艺复杂,质量不可控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不少问题。现有的复合材料专利技术也有很多,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
"模压窨井盖"(ZL99252528.4),"钢板骨架聚酯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井盖" (ZL200420116729.7),工艺上采用团状模塑料(BMC)模压技术,产品外观精 致,生产简单;结构上采用平板底部加肋,这种结构为集中受力,其承载能力 完全靠钢筋或钢板提供,其承载能力不高。如"一种新型井盖"(ZL93107548.3) 采用平板结构,如果平板较厚,则耗料;如果平板较薄,则承载能力很低。如 "玻璃钢窨井盖、涉及其生产方法"(ZL93115295.x)、"复合材料井盖" (ZL01257174. 1 )、"树脂井盖"(ZL03263673. 3 )、"玻纤井盖" (ZL0230118645.2)、"新型高强复合材料井盖"(ZL200420035729. 4)、"多色 彩复合材料井盖及其生产方法"(ZL200410025800.5),均采用锅底结构,为实 现高荷载,均采用上部为耐磨层,下部为内含有芯体的全包裹体。这种全包裹 结构只能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复杂;产品内在质量稳定性不高,承载能力差异 较大;产品外观质量也不如模压井盖精致;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外观
精致、个性化效果、承载能力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较低的复合材料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材料井盖,包括 上承载面[l]、下承载体[2]和芯体[3],其特征在于上承载面[l]由不饱和树 脂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组成;下承载体[2]底部为平底或锅底结构,由
团状模塑料(BMC)和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组成;芯体由树脂混凝土或混
凝土组成。
其中-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的配比为不饱和树脂占28~45%,石 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占55 72°/。,最佳为30~36%、 64~70%,石英砂颗粒和/或 碎石颗粒直径为0. 01 10mrn,最佳为0. 05~5腿;、
团状模塑料的纤维长度为5 50mm,最佳为10 30mm;
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中纤维占40~65%,树脂占35~60%,最佳配方为 纤维占48~60%,树脂占40~52%。
树脂混凝土中不饱和树脂占8 25%,砂石占75~92%,最佳配方为不饱和树 脂占10 18%,砂石占82~90%。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在钢模中加入团状模塑料(BMC)和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经 高温模压成形,脱模,制得下承载体[2];
(b) 在下承载体[2]上部凹槽内浇注树脂混凝土或混凝土形成芯体[3],使 芯体[3]上部与下承载体[2]上部边缘平齐,芯体[3]固化后与下承载体[2] 形成一个上部平整的半成品;
(c) 在半成品上涂覆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组成的承 载面[l],固化后形成井盖。
按照上述方案及工艺制作的井盖,具有外观精致、个性化效果、承载能力 高、产品质量稳定、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实施例l:
见图l所示的复合材料井盖,包括上承载面[l]、下承载体[2]和芯体[3]。 其承载面[l]是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组成;下承载体[2]底部为锅底结构, 是由团状模塑料及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组成;芯体[3]是由树脂混凝土组 成。
其中
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的配比为
不饱和树脂占35%,石英砂占65%;石英砂颗粒的直径为0. 05 4ram; 团状模塑料(BMC)的纤维长度为15 30mrn; 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中纤维占55%,树脂占45%; 树脂混凝土中不饱和树脂占14%,砂石占86%。 上述技术方案及配料采用以下步骤实施(a) 在钢模中加入团状模塑料(BMC)和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经 高温模压成形,脱模制得下承载体[2];
(b) 在下承载体[2]上部凹槽内浇注树脂混凝土形成芯体[3],使芯体[3] 上部与下承载体[2]上部边缘平齐,芯体[3]固化后与下承载体[2]形成一 个上部平整的半成品;
(c) 在半成品上涂覆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组成的上承载面[l],固 化后形成井盖。
经测试,按上述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井盖,其承载能力可达欧洲标准EN124 的D400级。 实施例2:
见图2所示的复合材料井盖,包括上承载面[l]、下承载体[2]和芯体[3]。 其承载面[l]是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和碎石颗粒组成;下承载体[2]底部为锅 底结构,是由团状模塑料钢筋组成;芯体[3]是由树脂混凝土组成。
其中
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碎石颗粒的配比为
不饱和树脂占32%,石英砂占58%,碎石占10%;石英砂和碎石颗粒的 直径为0. 05 4mm;
团状模塑料(BMC)的纤维长度为10 20mm; 钢筋直径为8mm;
混凝土由425^水泥20%、砂石50%、水30%混合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及配料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a) 在钢模中加入团状模塑料(BMC)和钢筋,经高温模压成形,脱模制 得下承载体[2];
(b) 在下承载体[2]上部凹槽内浇注混凝土形成芯体[3],使芯体[3]上部 与下承载体[2]上部边缘平齐,芯体[3]凝固后与下承载体[2]形成一个上 部平整的半成品,放置20天待用;
(c) 在半成品上涂覆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和碎石颗粒组成的上承载面 [l],固化后形成井盖。
经测试,按上述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井盖,其承载能力可达欧洲标准EN124 的C250级。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材料井盖,包括上承载面[1]、下承载体[2]和芯体[3],其特征在于上承载面[1]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组成;下承载体[2]底部为平底或锅底结构,由团状模塑料(BMC)和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组成或由团状模塑料和钢筋组成;芯体[3]由树脂混凝土或混凝土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和材料井盖,其特征在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直径为0.01~10mm,最佳为0.05~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和材料井盖,其特征在于团状模塑料(BMC)的纤维长度为5 50mm,最佳长度为10~3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井盖,其特征在于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中纤维占40 65%,不饱和树脂占35~60%,最佳配方为纤维占48 60%,树脂占40~5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井盖,其特征在于树脂混凝土中不饱和树脂占8~25%,砂石占75~92%,最佳配方为树脂占10~18%,砂石占82~90%。
6、 一种复合材料井盖,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a) 在钢模中加入团状模塑料(BMC)和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料或加入团状模塑料和钢筋,经高温模压成形,脱模,制得下承载体[2];(b) 在下承载体[2]上部凹槽内浇注树脂混凝土或混凝土形成芯体[3]使芯体[3]上部与下承载体[2]上部边缘平齐,芯体[3]固化后与下承载体[2]形成一个上部平整的半成品。(c) 在由下承载体[2]或芯体[3]形成的半成品上涂覆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组成的上承载面[1],固化后形成井盖。
全文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井盖,包括上承载面、下承载体和芯体。上承载面由不饱和树脂与石英砂颗粒和/或碎石颗粒组成;下承载体底部为平底或锅底结构,由团状模型料和连续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组成或由团状模塑料和钢筋组成;芯体由树脂混凝土或混凝土组成。这种井盖具有外观精致、个性化效果、承载能力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在市政道路上使用。
文档编号E02D29/14GK101457531SQ20071019261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
发明者曾建祥 申请人:曾建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