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6873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带相互链锁的凸凹槽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的气柱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任何一幢建筑物都必须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排水、储水设施的各类检查井、雨水口、方沟、化粪池及小型构筑物等。以前砌筑这些基础设施,都是砖混结构,由于都市采用平行接缝,抗渗效果差;另外,砖混结构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且有泥浆污染,污染大;墙体建筑好后,还要在内外墙体上涂抹防水层,增加成本的同时还浪费时间,工效慢。现在也有在现场施工时采用专用井壁墙体模块的,所用的井壁墙体模块在上下左右四面带有相互配合的凸凹槽,在砌筑时相互卡住,然后在中间空洞进行灌浆、捣实。但是由于其中间部分除了穿设钢筋的孔洞外,相互之间并不联通,在进行灌桨捣实的时候,容易造成孔隙或空鼓,使整体结构不够牢固,并且也使得防水、防渗漏性能不好,需要在墙体的里外再进行防水处理,造成工期较长,增加成本。而且,抗剪性能也不甚理想,也容易导致发生渗漏现象。而且,在施工时还需要水泥砂浆,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对文明施工不利。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渗漏、提高抗剪性能、不需要再做防水处理,并且大大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1)土方开挖根据定位尺寸进行土方开挖;(2)浇注基础垫层砼按照定位边线及标高对土方开挖进行适当的修整,进行基础垫层砼的浇注,垫层砼表面抹平,在其表面放出基础底板及墙体模块砌筑的位置线,墙体模块砌筑的位置线便于竖向钢筋的定位;(3)浇筑基础底板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底板,在底板钢筋绑扎后,浇筑基础底板砼前码放首层模块,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首层模块漂浮,上下错位;在模块孔内预埋竖向钢筋,首层模块之灌芯砼必须与基础底板砼同步浇筑;(4)垒墙体模块①、要求双面带线,按照排块的尺寸进行垒块,对孔砌筑,孔内杂物及时清理,并确保其上下及左右的企口相互对准;②、垒块高度以四至五皮为准,不应超过五皮,并确保其上口的企口水平,每垒一皮就在其上按照设计要求放置水平钢筋;③、对于墙体模块因其规格稍有偏差的,在其企口部位采用裁锯的模块找平;逸、墙内竖向钢筋,在砌筑后灌孔前插,每一个孔内都必须插;(5)灌注砼-(D、采用直径小于30mm的插入式振捣棒来回振捣或直径不小于O)16的钢筋进行捣实,快插慢抽;②、振捣时振捣棒不碰到砌块孔壁;②、振捣时间要求浆液从企口缝中溢出即可;逸、为了防止墙体产生位移,在灌注砼前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6)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灌注砼结束后,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无需坐浆;(7)板缝填嵌对板缝用C20细石砼灌注密实;(8)砌筑检査井检查井井筒采用弧形模块砌筑,球墨铸铁五防井盖;(9)回填土墙体四周肥槽应同时回填。前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土方开挖阶段,当开挖深度超过1.5m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边坡支撑措施;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不少于100m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槽。'前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土方开挖阶段,无论是机械开挖还是人工挖槽,均不应扰动基土或是超挖;若发生基土被扰动或是超挖时,则须进行地基处理。前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土方开挖阶段,当设计地基底面以下500mm的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施工降排水措施。前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砌筑检查井阶段,在井盖四周用C20砼稳固,井盖高于地面100mm,周围有不小于1%的向外排水坡度。前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填土阶段,回填时不得使用重型机械,两侧回填高差不大于300mm,还土的压实系数不低于0.9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由于采用带中间凸棱和中间凹槽的模块,并且采用灌砂浆进行捣实的施工方法,增强了墙体的抗剪性能。同时,由于中间凸棱与左右边框为弧形连接,保证了捣实时的效果。另外,由于施工要求严格,所砌筑的墙体较为牢固,不会轻易松动,防止出现渗漏现象;并减少了在墙体上做防水的工序,縮短工时,降低成本。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的主视图2是本发明所使用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的俯视图。附图中主要部分附图标记的含义说明1、上基准面2、下基准面3、前基准面4、后基准面5、凹槽6、凸棱7、*〗曰8、中间凹槽10、连接棱12、左边框图2是本发明所使用的9、中间凸棱11、右边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如下。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的主视图砼井壁墙体模块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所使用的砼井壁墙体模块,包括左边框12、右边框ll和连接棱10,在左边框12和右边框11的上基准面1、下基准面2、前基准面3和后基准面4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凹槽5和凸棱6,在连接棱10的上基准面1中间部位设有中间凹槽8,在下基准面2的中间部位设有中间凸棱9;中间凸棱9与左边框12、右边框ll通过弧形连接。弧形连接所形成的空间联通左右空间,容易捣实。在中间凹槽8与左边框12、右边框11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两道槽7。这样,在砌筑时,在槽7中可以放置水平钢筋,并且搭接方便,无需绑扎等工作。凸棱6和凹槽5在左边框12和右边框11的四周分别设置,做好是如图所示的在左边框12的上基准面1和前基准面3上设置凹槽,在下基准面2和后基准面4上设置凸棱;在右边框11的前基准面3和下基准面2上设置凸棱,在上基准面1和后基准面4上设置凹槽,这样在码砌时可以左右相互补充,更好地起到抗剪和防渗漏的作用。本发明所使用的模块由砂、石、水泥、粉煤灰等按配合比加工而成,成本较低。本发明的砌筑施工方法包括土方开挖一浇注基础垫层砼一浇筑基础底板砼一垒墙体模块一灌注砼一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一板缝填嵌一砌筑检査并回填土。具体为1、土方开挖根据定位尺寸进行土方开挖,当开挖深度超过1.5m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边坡支撑措施。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不少于100m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槽。无论是机械开挖还是人工挖槽,均不应扰动基土或是超挖,若发生基土被扰动或是超挖时,则须进行地基处理。当设计地基底面以下500mm的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的施工降排水措施,确保槽底作业条件。开槽达到设计高程后,应会同有关方面验槽。2、浇注基础垫层砼'按照定位边线及标高对土方开挖进行适当的修整,进行基础垫层砼的浇注,垫层砼表面抹平,在其表面放出基础底板及墙体模块砌筑的位置线,墙体模块砌筑的位置线便于竖向钢筋的定位。3、浇筑基础底板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底板。在底板钢筋绑扎后,浇筑底板砼前码放首层模块,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首层模块漂浮,上下错位。在模块孔内预埋竖向钢筋。首层模块之灌芯砼必须与底板砼同步浇筑。4、垒墙体模块(1)、要求双面带线,按照排块的尺寸进行垒块,对孔砌筑,孔内杂物及时清理,并确保其上下及左右的企口相互对准。(2)、垒块高度以四至五皮为准,不应超过五皮,并确保其上口的企口水平,每垒一皮就在其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置水平钢筋,搭接长度37d,无需绑扎。(3)、对于混凝土模卡砌块因其规格稍有偏差的,在其企口部位采用裁锯的模块找平。(4)、墙内竖向钢筋,在砌筑后灌孔前插,每一个孔内都必须插,钢筋搭接长度37d,无需绑扎。5、灌注砼(1)、采用直径小于30mm的插入式振捣棒来回振捣或直径不小于O16的钢筋进行捣实,做到快插慢抽。砼强度等级为C25,商品砼的坍落度为180-200mm;自搅拌砼的坍落度为120-140mm,自搅拌砼的配合比按照试验室的试配结果执行。(2)、振捣时要求振捣棒不碰到砌块孔壁。(3)、振捣时间要求浆液从企口缝中溢出即可。(4)、为了防止墙体产生位移,在灌注砼前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6、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灌注砼结束后,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无需坐浆。7、板缝填嵌对板缝用C20细石砼灌注密实。8、砌筑检査井检查孔井筒采用弧形模块砌筑,球墨铸铁五防井盖,井盖四周用C20砼稳固,井盖应高于地面100mm,周围应有不小于1%的向外排水坡度。9、回填土构筑物四周肥槽应同时回填,回填时不得使用重型机械,两侧回填高差不大于300mm,还土的压实系数应不低于0.93。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材料与设备1、水泥采用标号不小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175-1999》的规定要求,进场复试合格。2、钢筋宜采用n级或in级钢筋,使用前应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进场复试合格,焊接试件应做焊接质量检测。3、细骨料细骨料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3%,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标准。4、粗骨料粒径小于20mm的碎石或瓜子片,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3%,质量应符合《JGJ53-2006》标准。5、砼井壁墙体模块强度等级不小于MUIO,缺楞掉角的不用。6、钢筋笼制作切割机、调直机等。7、混凝土搅拌系统(1)搅拌机、磅称、小推车、铁锹等。(2)要求搅拌均匀、计量准确。(3)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应与商品混凝土单位签订供货技术协议,协议中明确必须符合《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8、混凝土浇注系统汽车泵、振捣棒等。9、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巻尺、塔尺、坍落度筒等。10、注意事项(1)、所进材料必须保证质量符合要求。(2)、所进设备要运转正常、机械性能良好,必须遵守机械操作规程。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3)龄期不足28d及潮湿的砌块,不得进行砌筑,砌块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IO,并采用强度等级^C25的砼灌孔灌实。(4)砌筑墙体要同时砌起,不得留斜磋。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孔孔相对。(5)每道工序的验收,必须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由于砼井壁墙体模块体积适度,重量合理,运输和装卸非常方便,模块可按不同砌体的要求设计预制。因此施工时只要确定了各层的尺寸,砌筑相当于按位码放,施工速度快。并且砌筑时无需水泥砂浆,砌筑后不用做防水,提高了工效和文明施工程度。砼井壁墙体模块横向、竖向砌筑后形成纵向孔孔相贯、横向孔孔相通的网状立体结构,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在网状孔内灌注砼,使墙体连成整体,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使砌筑效果达到现浇砼的水平,不需施用其它防渗措施就可起到良好的抗渗漏作用,提高了墙体的整体强度,增强了抗渗漏能力。本发明可广泛适用于煤、热、水、电、气等市政地下构筑物,并可适用于桥梁翼墙。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1)土方开挖根据定位尺寸进行土方开挖;(2)浇注基础垫层砼按照定位边线及标高对土方开挖进行适当的修整,进行基础垫层砼的浇注,垫层砼表面抹平,在其表面放出基础底板及墙体模块砌筑的位置线,墙体模块砌筑的位置线便于竖向钢筋的定位;(3)浇筑基础底板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底板,在底板钢筋绑扎后,浇筑基础底板砼前码放首层模块,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首层模块漂浮,上下错位;在模块孔内预埋竖向钢筋,首层模块之灌芯砼必须与基础底板砼同步浇筑;(4)垒墙体模块①、要求双面带线,按照排块的尺寸进行垒块,对孔砌筑,孔内杂物及时清理,并确保其上下及左右的企口相互对准;②、垒块高度以四至五皮为准,不应超过五皮,并确保其上口的企口水平,每垒一皮就在其上按照设计要求放置水平钢筋;③、对于墙体模块因其规格稍有偏差的,在其企口部位采用裁锯的模块找平;④、墙内竖向钢筋,在砌筑后灌孔前插,每一个孔内都必须插;(5)灌注砼①、采用直径小于30mm的插入式振捣棒来回振捣或直径不小于Φ16的钢筋进行捣实,快插慢抽;②、振捣时振捣棒不碰到砌块孔壁;③、振捣时间要求浆液从企口缝中溢出即可;④、为了防止墙体产生位移,在灌注砼前对墙体进行支撑加固;(6)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灌注砼结束后,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无需坐浆;(7)板缝填嵌对板缝用C20细石砼灌注密实;(8)砌筑检查井检查井井筒采用弧形模块砌筑,球墨铸铁五防井盖;(9)回填土墙体四周肥槽应同时回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土方开挖阶段,当开挖深度超过1.5m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边坡支撑措施;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不少于100m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土方开挖阶段,无论是机械开挖还是人工挖槽,均不应扰动基土或是超挖;若发生基土被扰动或是超挖时,则须进行地基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土方开挖阶段,当设计地基底面以下500mm的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施工降排水措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砌筑检査井阶段,在井盖四周用C20砼稳固,井盖高于地面100mm,周围有不小于m的向外排水坡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填土阶段,回填时不得使用重型机械,两侧回填高差不大于300mm,还土的压实系数不低于0.93。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方开挖根据定位尺寸进行土方开挖;浇注基础垫层砼按照定位边线及标高进行基础垫层砼的浇注;浇筑基础底板砼;垒墙体模块按照排块的尺寸进行垒块,对孔砌筑,确保其上下及左右的企口相互对准;灌注砼采用振捣棒或钢筋进行捣实;安装预制过梁及盖板板缝填嵌;砌筑检查井;回填土墙体四周肥槽应同时回填。由于本发明采用灌砂浆进行捣实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捣实时的效果,增强了墙体的抗剪性能。另外,由于施工要求严格,所砌筑的墙体较为牢固,不会轻易松动,防止出现渗漏现象;并减少了在墙体上做防水的工序,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文档编号E02D29/12GK101200902SQ20071019140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9日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9日发明者何雨键,史加庆,周玉荣,李亚娥,坡王,季章申请人: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