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567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桥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装 置,是一种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和构筑物经常采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复合桩基。因为桩的刚度远 大于天然地基的刚度,桩必然先受力,只有在桩基产生较大变形后,地基 土才参与工作。对于地基土承载能力较高,但尚不足以承受全部荷载,而 桩基变形较小的情况,常常不得不牺牲地基土自身的承载力,仅由桩来承 受上部荷载。桩土之间承载力的分配,始终是一个谜,设计建立在经验的 基础上,为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有些专家学者,试用在桩顶加橡胶垫,在 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刚度较小的橡胶垫能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地基土提前 参与承载工作,上部荷载按照刚度分配给桩和天然地基。但是,设置橡胶 垫需要较复杂的计算分析,并根据工程情况单独制作橡胶垫,造价较高, 因此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所述的 这种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桩基未能 使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问题。
本发明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由一个筒状钢构件构成, 所述的筒状钢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砼浇灌孔 和排气检査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腔筒状构件呈鼓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能自由 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砼浇灌孔设置在顶盖上方,并延伸至基础顶面。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中设置有排气检査孔,并延伸至基础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砼浇灌管道和排气检查管道, 所述的砼浇灌管道与空腔连通,所述的排气检查管道与空腔连通,砼浇灌 管道和排气检查管道的兼作锚固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桩的施工进行到距离设计标高的一定高度后, 把调节装置放置在桩顶,调节装置在竖向力作用下可以接近自由变形,顶 盖上的砼浇灌孔和排气检查孔伸至基础板面。然后按设计需要,在地基土 承受一定量的荷载后再浇筑所述的空腔内的砼。具体的施工过程是桩基 施打;在桩顶安放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浇捣砼底板;上部结 构施工,当天然地基受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暂停上部结构的加荷;在空腔 内浇筑砼;在后浇筑的砼达到要求的强度后,继续上部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明显的。本发明在空腔状态,该装 置在竖向能自由变形;在浇筑完空腔内的砼后,能保证力的传递。具体的, 本发明利用筒状空腔在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自由变形,将上部荷载传至 天然地基,使地基土提前参与承载工作。当上部结构施工到一定程度时, 浇筑空腔内的砼,此时桩基与地基土共同承受新加荷载。本装置对桩,土 承载力的分配,概念清楚,明确,利于充分动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特别 是具有良好承载力的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桩的数量,节约建设成 本。


图1是本发明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由一个筒状钢构件1构成,所述的筒状钢构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2,所述
的顶盖2上设置有砼浇灌孔41和排气检査孔51 。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状钢构件1呈鼓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状钢构件1由两个空心锥台状构件上下连接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砼浇灌孔41设置在顶盖2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2中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排气检查孔51。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2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加强肋6。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2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四条加强肋6,所述 的四条加强肋6成井字型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盖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砼浇灌管道4和排气检査 管道l,所述的砼浇灌管道4与砼浇灌孔41连通,所述的排气检查管道5 与排气检查孔51连通,砼浇灌管道4和排气检查管道5的外壁上均沿径向 设置有复数个锚板7。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在挖孔桩施工进行到距离设计标高的一定高 度后,把筒状空腔1放置在桩3顶,与桩3之间形成空腔,空腔l在竖向 力作用下可以接近自由变形,顶盖2上的砼浇灌孔41和排气检查孔51延 伸到基础板8的上面,然后按设计需要,在地基土承受一定量的荷载后再 浇筑所述的空腔内的砼9。具体的施工过程是:桩基施打;在桩顶安放空腔 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浇捣砼底板;上部结构施工,当天然地基受 力达到设计需要时,暂停上部结构的加荷;在桩3顶与筒状空腔内浇筑砼 9;在后浇筑的砼9达到要求强度后,继续上部结构的施工。
权利要求
1.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个筒状钢构件构成,所述的筒状钢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砼浇灌孔和排气检查孔。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空腔筒状构件呈鼓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能自由变形。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砼浇灌孔设置在顶盖上方,并延伸至基础顶面。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顶盖中设置有排气检查孔,并延伸至基础顶面。
全文摘要
空腔后填式桩土承载力调节装置,由一个筒状钢构件构成,筒状钢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砼浇灌孔和排气检查孔。该装置有两个重要特征空腔状态,在竖向能自由变形;浇筑完空腔内的砼后,能保证力的传递。在桩施工进行到距离设计标高一定高度后,把调节装置放置在桩顶,形成桩顶空腔,调节装置竖向刚度小,在上部结构施工前期几可自由变形,上部荷载将不传给基桩,通过底板传至天然地基,地基土提前参与工作。当上部结构按设计需要施工到一定程度,浇筑空腔内的砼,此时,桩与地基土将按刚度比分担后加的荷载。本装置对桩,土承载力的分配,概念清楚,明确,利于充分动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减少桩的数量,节约建设成本。
文档编号E02D27/10GK101608455SQ20081003908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
发明者丁朝辉, 刚 杜, 江欢成 申请人: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