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56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
技术背景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虽然我国在煤矿安全事业建设中取得一定的管理信息化、通讯信息化、安全信息化等方面呈现从分散到结合,从割裂到互通,独立到共享,从单一到整合的发展趋势,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単一的系统(瓦斯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井下通信系统及影像监控系统等)是无法满足现代化煤矿安全的发展,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保证数据库在满足海量存储的同时,保持高效应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和相互操作;信息化管理体制的落后,机构各自为政,互相封闭,系统分割现象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功能齐全、信息丰富、性能稳定的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一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包括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以及综合监测模块,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与所述综合监测模块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综合监测模块采用云计算机高级集成结构;所述统合监测模块包括信息交換平台,运行管理単元、运行保障単元、集成子单元以及传输网络单元,所述信息交換平台接收来自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信息,实现不同模块间数据的交換;所述运行管理単元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单元为整个系统的监控中心,监测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运行是否正常;集成子単元为系统提供辅助功能;传输网络单元负责整个系统的网络传输。所述集成子単元内主要包括智能影视监控模块,GPRS模块、GIS地理信息模块、可视语音对讲模块、设备自动化传感模块、烟感探測、瓦斯粉尘探测报警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络模块主要包括有线网络、光纤环网、三网融合、ZigBee、无线网络3G/4G以及传感器设备。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搜救模块”四大系统合理有机结合,建立ー套功能齐全、信息丰富、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大型综合监测管理平台,避免自成体系、互相封闭、信息孤岛等现象。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煤矿安全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得瓦斯监测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井下通信模块及影像监控模块等这些系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不仅给矿エ们的工作环境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能为矿务局管理的优化,安全服务的提升,行政效率的提高提供強大的技术和资讯支持,推动煤矿安全系统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有助于煤矿管理由粗放、低效、静态、分散向精细、高效、动态、综合转换。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I :本实施例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包括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 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以及综合监测模块,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与所述综合监测模块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综合监测模块采用云计算机高级集成结构;统合监测系统包括信息交換平台,运行管理単元、运行保障単元、集成子单元以及传输网络単元,信息交換平台接收来自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信息,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交換;运行管理単元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单元为整个系统的监控中心,监测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运行是否正常;集成子単元为系统提供辅助功能;传输网络单元负责整个系统的网络传输。集成子単元内主要包括智能影视监控模块,GPRS模块、GIS地理信息模块、可视语音对讲模块、设备自动化传感模块、烟感探測、瓦斯粉尘探测报警模块;传输网络单元主要包括有线网络、光纤环网、三网融合、ZigBee、无线网络3G/4G以及传感器设备。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中的相关目标是利用现有各种网络资源(有线网络、光纤环网、三网融合、ZigBee技术无线网络3G/4G)及智能传感技术和设备把“瓦斯监测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井下通信模块及影像监控模块”构建在ー个大型管理平台系统中运行。为了满足现代煤矿的发展本项目利用现代的高新技术、实用的通信系统把“瓦斯监测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井下通信模块及影像监控模块”合理有机结合,建立ー套功能齐全、信息丰富、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大型综合监测管理平台。从本项目的功能上讲主要研究一下特点A、信息交换平台。信息交换平台在系统中心的各种应用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就像ー个交通枢纽。把“瓦斯监测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井下通信模块及影像监控模块”有机整合起来,信息交換平台并不存储实际主义上的信息,只定义本系统间信息交换的标准,接ロ标准以及一系列对象,提供信息交換平台时各个子系统客户端调用。B、运行管理単元。运行管理単元是整个集成系统的控制中心,由运行控制模块和一系列管理功能模块构成,可自动或手动地实现集成系统内部联动和策略调度需要,可根据要求实现预案或管理系统工作流程,提供系统资源管理功能,具备系统运行管理者的权限设置和认证功能。运行管理系统是标准的、开放的,所有接入系统的底层设备、资源和高层应用将在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对外接ロ稳定性的前提下具备优越的可调整性和替换性。C、运行保障単元。运行保障単元是整个集成系统的监控中心,负责监控集成系统的运行使用状况和相关环境状态,收集各个子系统上报的故障信息(比如煤矿监测模块中某ー个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四合一通讯报警设备中某报警模块不能正常触发报警等故障信息)对整个集成系统的状态/故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并负责标准系统内部时钟,运行保障系统具有设备友好,直观的人机界面,以图形化界面方式显示系统各个重要设备和重要应用,感知系统故障,发起故障报警提示,提供在线排障帮助,运行保障系统作为开放式的系统产品,留有对外的声光表达接ロ,可定制驱动外部多媒体设备,如“DLP大屏,LED大屏,其他监控终端、音响系统”完成全方位动态状态/故障信息监测、发布。D、集成子単元。系统集成了智能影视监控模块,GPRS模块、GIS地理信息模块、可视语音对讲模块、设备自动化传感模块、烟感探測、瓦斯粉尘探测报警模块等多个模块,为系统的功能提供有理辅助。E、传输网络技木。该系统主要利用ZigBee有线和无线“三网融合”技术相结合的 传输方式,利用现代高速传输的网络资源把系统前端设备运用传感技术、集成技术、转储技术等高端技术手段。把得到的信息发送到系统后台管理中心进行集约规划分发智能操作。A、系统结构本系统采用B/S和C/S体系结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5,前端用户界面采用VISUAL STUDIO 2008来进行开发,VISUAL STUDIO 2008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比较先进的开发工具,采用Microsoft的.NET技术。(一)C/S结构及优点C/S又称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エ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SQL 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C/S架构软件的优势(I)、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 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吋,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井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終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ニ)ニ层C/S结构的局限性[0031]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相关应用软件开发普遍采用C/S体系结构,C/S技术是ー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ー种应用开发技术,它将ー个复杂的网络应用的用户交互部分(客户端)和业务应用处理与数据库访问及处理(服务器端)相分离,用ー个真正的数据库服务器来取代文件服务器,这就是传统的两层的C/S的应用结构。在C/S的两层体系结构中,前端和后端的功能划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介于两者之间的,特定的应用中的业务规则处理,既可以在前端实现,也可以在后端实现。传统的部分应用软件设计采用两层C/S结构,把ー个应用系统的描述、业务逻辑和数据三大组成部件分离到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两个软件实体中。这种传统的两层结构在应用中渐渐的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当面对企业级的大規模应用或越来越多的网络上的分布式应用吋。这些问题是由这种传统的两层应用体系自身的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I)性能方面。在这种两层体系结构中,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服务请求,系统运行时,服务器的负荷较重,这就要求服务器的软、硬件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容错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服务器的性能势必受到影响,而单纯的追求单个服务器性能的提高是得不偿失的。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利用分布式计算的思想,将单个服务器的功能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去实现提供了ー种性能上面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系统的结构是两层的C/S结构,服务的分散要求客户端软件做相应的修改和升级,而客户端软件的修改和升级是比较困难的,并且需要将修改后的软件发布到每一台客户机上,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系统的复杂性方面。两层C/S结构系统中,所有的代码、用户的接ロ逻辑、应用程序的逻辑机数据处理逻辑混合在一起,这就对系统的应用开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代码的可重用性大大降低。同时也限制了对业务处理逻辑变化的适应和扩展能力。当访问数据量增大和业务处理复杂时,客户端往往成为瓶颈。并且当企业的业务规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系统中所有的客户端软件进行升级,这种升级往往是比较困难的。(3)系统的灵活性及安全性方面。传统的两层结构中,应用逻辑的变化都会导致前端和后端相应的要进行修改,使得系统适应变化的灵活性不高。在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直接访问后台服务器数据,前后台直接交互,数据直接面对客户的访问,使得数据的安全性缺乏屏障。所有以上这些方面,使得传统的两层C/S体系结构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难以很好地支持大客户量和大事务量的应用。(三)多级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当前,在异构平台上的分布式计算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分布式对象技术是ー种面向对象的,基于特定标准的对象方法和技术。在分布式环境中,运行的是基于特定标准的对象,这些对象可以跨平台、网络、应用程序运行。分布式对象技术的核心是要解决对象跨平台的连接以及交互问题。(1)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传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采用两层C/S结构,把ー个应用系统的描述、业务逻辑和数据三大组成部件分离到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两个软件实体中,而在系统性能、灵活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多级的分布C/S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是把一个数据库应用分解成若干个逻辑单元,每ー个单元将在各自的机器上运行并相互共享数据,还可以通过LAN或WAN相互通信。它目前研究最多也最简单的一个结构就是三层模型体系结构,即在原来的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ー个中间层,中间层与数据库服务器端通信以实现数据存取,同时也向客户端提供服务。在三层中C/S结构,业务服务作为ー层独立出来。在典型的三层结构的系统中,每一层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三层之间协同工作来组成ー个灵活、可靠的系统。服务器提供数据服务,称为数据层,由数据和操纵数据的方法組成。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贮和定位,典型的数据层实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个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一组与之有关的存储过程和ー些处理数据访问的方法。数据层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以及一旦发生意外时数据的保护和恢复。数据层不參与实现任何业务处理规则。中间层提供业务服务,称为业务层,由实现数据的有效性检查和企业的业务规则的对象组成。这些对象主要负责实现企业特定的业务处理规则。业务层利用数据层提供的服务检索和存贮数据,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实现业务规则。业务层对用户是不可见的,它随着业务的变化而变化。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称为应用层,由实现用户接ロ的对象组成,是系统的可视部分。这些对象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此外用户层还和业务层进行通信,利用业务层提供的服务对数据进行验证,使它们符合企业的业务处理规则。 应用三层结构模型,可以将应用程序的需求分解成明确定义的服务,然后定义具体的软件组件来实现它们,每个组件提供同一服务类型的ー种或多种服务。根据性能和维护的需求、工作量、网络带宽以及其它因素,可以在网络上灵活地部署这些组件。最后开发的系统由分布在网络上的这些组件组成。一般地,用户服务层的组件分配给用户桌面上的机器,数据服务层的部件分配给数据库服务器,而业务服务层的部件分配给业务服务器。(2)三层应用体系结构的特点基于三层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具有以下特点I、系统性能方面。使用三层结构的系统,所有复杂的数量计算都由放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来完成,因此客户机与服务器间传送的数据仅仅是计算条件和计算結果,大大降低了客户机与服务器间的数据传送量和网络通信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2、灵活性方面。三层结构作为ー种分布式处理,将应用系统中复杂的业务处理分割成相互之间可交互、调用和通信的若干业务功能组件,并可将其分配到多个互连在一起的应用服务器,实现了负荷分担,当组件的应用逻辑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应用服务器中的相应组件即可。3、可移植性方面。遵循一定标准的组件可用任何ー种编程语言(C、C++、PowerScript、Java等)来编写,程序员不会被束缚于单一的开发语言和工具。4、安全性方面。三层结构中安全性可以从数据和客户应用程序中移到业务服务级,客户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访问数据服务,最終用户无法借此破坏数据。因此三层C/S结构是开发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较为理想的技木,同时由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组件技术的采用,三层结构的彻底分离,使得系统具有很高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量大,访问人数多,业务复杂,同时与决策支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这更适合采用三层C/S结构。(三)数据库SQL Server是ー个全面的、集成的、端到端的数据解决方案,它为企业中的用户提供了ー个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平台用于企业数据管理和商业智能应用。SQL Server 2005为IT专家和信息工作者带来了強大的、熟悉的工具,同时减少了在从移动设备到企业数据系统的多平台上创建、部署、管理及使用企业数据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复杂度。通过全面的功能集、和现有系统的集成性、以及对日常任务的自动化管理能力,SQL Server 2005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SQL Server数据平台包括以下工具0.关系型数据库安全、可靠、可伸縮、高可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引擎,提升了性能且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XML)数据。I.复制服务数据复制可用于数据分发、处理移动数据应用、系统高可用、企业报表解决方案的后备数据可伸缩存储、与异构系统的集成等,包括已有的Oracle数据库等。2.通知服务用于开发、部署可伸缩应用程序的先进的通知服务能够向不同的连 接和移动设备发布个性化、及时的信息更新。3.集成服务可以支持数据仓库和企业范围内数据集成的抽取、转换和装载能力。4.分析服务联机分析处理(OLAP)功能可用于多维存储的大量、复杂的数据集的快速高级分析。5.报表服务全面的报表解决方案,可创建、管理和发布传统的、可打印的报表和交互的、基于Web的报表。6.管理工具SQL Server包含的集成管理工具可用于高级数据库管理和调谐,它也和其他微软工具,如MOM和SMS紧密集成在一起。标准数据访问协议大大减少了SQL Server和现有系统间数据集成所花的时间。此外,构建于SQL Server内的内嵌Webservice支持确保了和其他应用及平台的互操作能力。7.开发工具SQL Server为数据库引擎、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ETL)、数据挖掘、OLAP和报表提供了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相集成的开发工具,以实现端到端的应用程序开发能力。SQL Server中每个主要的子系统都有自己的对象模型和API,能够以任何方式将数据系统扩展到不同的商业环境中。SQL Server 2005数据平台为不同规模的组织提供了以下好处0.充分利用数据资产除了为业务线和分析应用程序提供ー个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之外,SQL Server 2005也使用户能够通过嵌入的功能,如报表、分析和数据挖掘等从他们的数据中得到更多的价值。I.提高生产カ通过全面的商业智能功能,和熟悉的微软Office系统之类的工具集成,SQL Server 2005为组织内信息工作者提供了关键的、及时的商业信息以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SQL Server 2005目标是将商业智能扩展到组织内的所有用户,并且最終允许组织内所有级别的用户能够基于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数据来做出更好的决策。2.减少IT复杂度SQL Server 2005简化了开发、部署和管理业务线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开发环境,为数据库管理人员提供了集成的自动管理工具。3.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对产品易用性和部署上的关注以及集成的工具提供了エ业上最低的规划、实现和维护成本,使数据库投资能快速得到回报。[0066](四)VisualStudio 2008Visual Studio 2008在三个方面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关键改进快速的应用程序开发高效的团队协作突破性的用户体验Visual Studio 2008提供了高级开发工具、调试功能、数据库功能和创新功能,帮助在各种平台上快速创建当前最先进的应用程序。Visual Studio 2008包括各种增强功能,例如可视化设计器(使用 NETFramework 3. 5加速开发)、对Web开发工具的大量改进,以及能够加速开发和处理所有类型数据的语言增强功能。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所有相关的工具和框架支持,帮助创建引人注目的、令人印象深刻并支持AJAX的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利用这些丰富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框架轻松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Web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集成任何后端数据提供程序、在任何当前浏览器内运行并完全访问ASP. NET应用程序服务和Microsoft平台。快速的应用程序开发为了帮助开发人员迅速创建先进的软件,Visual Studio 2008提供了改进的语言和数据功能,例如语言集成的查询(LINQ),各个编程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更轻松地构建解决方案以分析和处理信息。Visual Studio 2008还使开发人员能够从同一开发环境内创建面向多个.NETFramework版本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构建面向 NETFramework 2. 0、3. 0或3. 5的应用程序,意味他们可以在同一环境中支持各种各样的项目。突破性的用户体验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在最新平台上加速创建紧密联系的应用程序的新工具,这些平台包括Web、Windows Vista、Office 2007、SQL Server 2008和Windows Server 2008。对于Web, ASP. NET AJAX及其他新技术使开发人员能够迅速创建更高效、交互式更强和更个性化的新一代Web体验。B、系统采用技术。系统主要运用的技术包括ZigBee传感技术、RFID射频技术、条码标签技术。ZigBee传感网络是由ー组传感器以Ad Hoc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単元和通信模块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借助环境中的温湿度、功能、声音、形状大小、速度等感知现象。传感网络的构成传感网络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传感器节点,每ー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无线收发器)和能量供应模块(电池、DC/AC能量转换器)等组成。传感器节点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可能还有GPRS定位系统、电源再生単元和移动单元等。节点都具有传感(原始数据系统),本地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功能。射频识别(RFID)技术也称电子标签技术是ー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ー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子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技木。它通常由射频识别(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射频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以此来应用在城市预警安全系统中的事物上信息。阅读器和射频标签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相信息。通常是阅读器向射频标签发送请求识别信息、命令,然后射频标签根据命令向阅读器反馈相应事物信息资料。这种通信在无接触条件下,利用射频信号调制与阅读技术而实现的。条码标签技术指的是通过某种形式,把物品的属性信息通过特殊的媒介存储并标志在物品上,但这ー标志物品的属性信息是按约定的形式读入或修改的。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固定目标报警系统中。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搜救模块”四大模块合理有机结合,建立ー套功能齐全、信息丰富、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大型综合监测管理平台,避免自成体系、互相封闭、信息孤岛等现象。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煤矿安全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得瓦斯 监测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井下通信模块及影像监控模块等这些模块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不仅给矿エ们的工作环境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能为矿务局管理的优化,安全服务的提升,行政效率的提高提供強大的技术和资讯支持,推动煤矿安全系统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有助于煤矿管理由粗放、低效、静态、分散向精细、高效、动态、综合转换。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以及综合监测模块,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与所述综合监测模块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综合监测模块采用云计算机高级集成结构;所述统合监测模块包括信息交換平台,运行管理単元、运行保障単元、集成子单元以及传输网络单元,所述信息交換平台接收来自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信息,实现不同模块间数据的交換;所述运行管理単元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单元为整个系统的监控中心,监测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运行是否正常;集成子単元为系统提供辅助功能;传输网络单元负责整个系统的网络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子単元内主要包括智能影视监控模块,GPRS模块、GIS地理信息模块、可视语音对讲模块、设备自动化传感模块、烟感探測、瓦斯粉尘探测报警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络模块主要包括有线网络、光纤环网、三网融合、ZigBee、无线网络3G/4G以及传感器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应急综合监测系统,包括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以及综合监测模块,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与所述综合监测模块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综合监测模块采用云计算机高级集成结构;所述统合监测模块包括信息交换平台,运行管理单元、运行保障单元、集成子单元以及传输网络单元,所述信息交换平台接收来自所述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信息,实现不同模块间数据的交换;所述运行管理单元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单元为整个系统的监控中心,监测瓦斯监测模块、井下通讯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人员定位模块的运行是否正常;集成子单元为系统提供辅助功能;传输网络单元负责整个系统的网络传输。
文档编号E21F17/18GK202391474SQ20112040023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高丽华 申请人:高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