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37800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偶有发生渗水的事故,各事故的处理方法都不相同,渗水量较小的通常采用灌浆料等高强材料直接封堵,或用钢管将水集中起来引出浇筑范围,使其不影响上部混凝土的浇筑,然后待上部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后,向钢管中压浆封堵。但渗水量较大时,则很难处理,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复杂的施工工艺进行处理,操作繁琐,增加了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压浆步骤合理,可有效封堵渗水通道,能够保证主体混凝土的处理效果O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步骤I,在阻水结构I所围区域内,对水下混凝土的混凝土表面10上的各出水点进行处理,并用带阀门9的钢管12引出,步骤2,逐个依次对各出水点做压水试验,测试出渗水的通道分布及连通情况,将渗水通道11分为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两大类,步骤3,通过试验结果判断压浆的最优路线,步骤4,按最优路线做好实施性压浆布置,步骤5,进行压浆,将渗水的通道封堵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先将全部出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关闭,选择出水点中的一个作为压水点,其余则作为出水点,打开压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在压水点利用压浆机压入有色水,依次打开各出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被压出,记录压水点和出水点的对应出水情况,选择另一个出水点作为压水点,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出水点均作为压水点完成上述压水试验一次为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软管将钢管12接高,直至超过阻水结构外面的水位,然后再进行步骤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5进行压浆时,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采取不同的压浆操作步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单独的渗水通道,直接压浆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先将压浆机连接在与连通的渗水通道对应的一个出水点,关闭与连通的渗水通道对应的其余全部出水点处的阀门,然后进行压浆作业,先封堵从混凝土上表面到混凝土下表面的渗水通道,达到压浆标准后,再依次打开关闭的阀门,且一次仅打开一个关闭的阀门,每打开一个阀门后,当观察到从该打开的阀门对应的软管中有浓浆流出时,则关闭该打开的阀门,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先试验后压浆,基本能将每条渗水通道封堵密实,处理质量有保证,其施工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压浆步骤合理,可有效节约工期,可有效封堵渗水通道,能够保证主体混凝土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图1水下混凝土渗水处理布置图,图2混凝土表面出水点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对水下混凝土渗水进行处理,使混凝土浇筑质量有保证。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对各出水点进行处理,并用带阀门的钢管引出,步骤2,逐个依次对各出水点做压水试验,测试出渗水的通道分布及连通情况,将渗水的通道分为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两大类,步骤3,通过试验结果判断压浆的最优路线,步骤4,按最优路线做好实施性压浆布置,步骤5,进行压浆,将渗水的通道封堵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先将全部出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关闭,选择出水点中的一个作为压水点,其余则作为出水点,打开压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在压水点利用压浆机压入有色水,依次打开各出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被压出,记录压水点和出水点的对应出水情况,选择另一个出水点作为压水点,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出水点均作为压水点完成上述压水试验一次为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5进行压浆时,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采取不同的压浆操作步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单独的渗水通道,直接压浆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先将压浆机连接在与连通的渗水通道对应的一个出水点,关闭与连通的渗水通道对应的其余全部出水点处的阀门,然后进行压浆作业,先封堵从混凝土上表面到混凝土下表面的渗水通道,达到压浆标准后,再依次打开关闭的阀门,且一次仅打开一个关闭的阀门,每打开一个阀门后,当观察到从该打开的阀门对应的软管中有浓浆流出时,则关闭该打开的阀门,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对水下混凝土渗水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在阻水结构I所围区域的底部为下层水下混凝土 2,在下层水下混凝土 2的上方还设有上层水下混凝土 3,设存在五个出水点,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出水点4、5、6、7、8,各出水点对应的渗水通道11均贯穿了下层水下混凝土 2和上层水下混凝土 3,其中:第一、第二出水点4、5对应的渗水通道11为独立的渗水通道,第三、第四、第五出水点6、7、8对应的渗水通道11为连通的渗水通道。实际可能会有更多渗水通道和出水点。如图2所示,处理混凝土表面的每一个渗水点,接引出带阀门的钢管:在各出水点处分别从混凝土表面10 (混凝土表面10是指上层水下混凝土 3的混凝土表面)向下钻孔扩大,然后在渗水通道11内插入带阀门9的钢管12,阀门9位于露出混凝土表面10的钢管12上,钢管12和渗水通道11之间用灌浆料或其他高强材料封闭密实,使渗水由钢管12流出,而不是从钢管12和渗水通道11之间的缝隙流出。用软管将钢管12接高,直至超过阻水结构外面的水位,图1所示中阻水结构I外面的水位标高为+129m,将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出水点4、5、6、7、8对应的各钢管12 分别记为 G4、G5、G6、G7、G8。关闭G4 G8的阀门,在G4点上连接压浆机,压浆机工作,压入有色水,依次打开G5 G8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从软管中流出,并记录下来。关闭G4 G8的阀门,将压浆机连接在G5上,压浆机压入有色水,依次打开G4、G6 G8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从软管中流出,并记录下来。关闭G4 G8的阀门,将压浆机连接在G6上,压浆机压入有色水,打开G4 G5、G7 G8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从软管中流出,并记录下来。关闭G4 G8的阀门,将压浆机连接在G7上,压浆机压入有色水,打开G4 G6、G8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从软管中流出,并记录下来。关闭G4 G8的阀门,将压浆机连接在G8上,压浆机压入有色水,打开G4 G7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从软管中流出,并记录下来。从记录的结果进行分析:有色水会被压浆机从G6点压入,从G7、G8点压出,则可判断G6与G7、G8连通。同时压水时发现G6压水时G7相比G8点先出水并且出水顺畅,;从G5压入有色水,但是未发现任何出水点有有色水流出,则说明G5点直接与阻水结构外面的水相连,而不与混凝土中任何一条渗水通道相连,即与G5点连通的是单独的一个渗水通道。G4同理。图1仅为说明方便,假设了五处渗水点,如果有更多的渗水点,按同样方法进行该压水试验。判断压浆的最优路线,做好实施性压浆布置;进行压浆,将渗水的通道封堵住。对于单独的渗水通道,如图1的G4、G5点,直接压浆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如图1的G6、G7、G8点,即渗水通道连通的情况,连通的渗水通道会对压浆产生不利影响。最佳的压浆方式为:G6-G7-G8依次压浆。先将压浆机连接在G6上,并关闭G7、G8的阀门,然后进行压浆作业,先封堵从混凝土上表面到混凝土下表面的渗水通道,达到压浆标准后,打开G7的阀门,观察到有浓浆从G7的软管中流出时,方可将G7的阀门关闭,并保压一段时间,打开G8的阀门,观察到有浓浆从G8的软管中流出时即可。如果先打开G7或G8的阀门,则从G6压入的浆液会直接从G7、G8流出,则G6、G7、G8共同的渗水通道得不到封堵,保证不了压浆质量。一段时间的具体选取根据压浆作业的具体情况可按现有公知技术选择,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1,在阻水结构I所围区域内,对水下混凝土的混凝土表面10上的各出水点进行处理,并用带阀门9的钢管12引出, 步骤2,逐个依次对各出水点做压水试验,测试出渗水的通道分布及连通情况,将渗水通道11分为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两大类, 步骤3,通过试验结果判断压浆的最优路线, 步骤4,按最优路线做好实施性压浆布置, 步骤5,进行压浆,将渗水的通道封堵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先将全部出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关闭, 选择出水点中的一个作为压水点,其余则作为出水点, 打开压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在压水点利用压浆机压入有色水, 依次打开各出水点的钢管上的阀门,观察是否有有色水被压出, 记录压水点和出水点的对应出水情况, 选择另一个出水点作为压水点,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出水点均作为压水点完成上述压水试验一次为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软管将钢管12接高,直至超过阻水结构外面的水位,然后再进行步骤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进行压浆时,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采取不同的压浆操作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单独的渗水通道,直接压浆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 对于连通的渗水通道,先将压浆机连接在与连通的渗水通道对应的一个出水点,关闭与连通的渗水通道对应的其余全部出水点处的阀门,然后进行压浆作业,先封堵从混凝土上表面到混凝土下表面的渗水通道,达到压浆标准后,再依次打开关闭的阀门,且一次仅打开一个关闭的阀门,每打开一个阀门后,当观察到从该打开的阀门对应的软管中有浓浆流出时,则关闭该打开的阀门,并保压一段时间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对各出水点进行处理,并用带阀门的钢管引出,步骤2,逐个依次对各出水点采用颜色水做压水试验,测试出渗水的通道分布及连通情况,将渗水的通道分为连通的渗水通道和独立的渗水通道两大类,步骤3,通过试验结果判断压浆的最优路线,步骤4,按最优路线做好实施性压浆布置,步骤5,进行压浆,将渗水的通道封堵住。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水下混凝土渗水堵漏的压浆处理方法,先试验后压浆,基本能将每条渗水通道封堵密实,处理质量有保证,其施工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压浆步骤合理,可有效节约工期,可有效封堵渗水通道,能够保证主体混凝土的处理效果。
文档编号E02D15/06GK103195064SQ2013101232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周功建, 冯广胜, 李艳哲, 夏学军, 李二伟, 冯文园, 张耀 申请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