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

文档序号:539732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在连拱隧道中隔墙的侧壁上覆盖有一层柔性材料,在所述柔性材料的外侧布设多个弹性垫块,在所述弹性垫块的外侧覆盖飞石拦截层,在所述中隔墙底部设置沙袋,所述沙袋的上端覆压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下边。本发明能避免爆破飞石对中隔墙墙面的损伤,有效保护中隔墙的外观,并减小飞石冲击对中隔墙承重性能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公路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的是公路连拱隧道爆破施工时,对直墙式中隔墙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修建隧道的路段。目前的公路隧道中,连拱隧道的采用越来越普遍,因为连拱隧道在减少占地、改善高速公路的平顺状况、降低高速公路造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越性。
[0003]连拱隧道施工大都采用中导洞-正洞法开挖,如图1所示,施工时一般是先开挖一中导洞1,在中导洞中间浇筑中隔墙2进行支护,然后在中导洞左右两侧采用爆破法开挖正洞3。中隔墙2是连拱隧道的主要承重结构,现有技术中,对中隔墙的纵向受力及爆破施工对中隔墙的振动影响等领域研究较多,如《湖南交通科技》第34卷第3期在“连拱隧道钻爆法施工控制技术”一文中,就对控制爆破施工对中隔墙的振动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护措施。但现有技术对爆破产生的飞石对中隔墙冲击产生的影响很少涉及,而在实际施工时,在两侧正洞的开挖过程中,由于爆破点同中隔墙之间的距离较短,一方面,爆破飞石对中隔墙表面的损伤在所难免,影响了中隔墙的外观质量;而中隔墙不仅是连拱隧道的承重结构,还同正洞衬砌一起对隧道起着装饰的作用,因此中隔墙的外观质量也是连拱隧道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之一。另一方面,在爆破飞石的强力冲击下,中隔墙的承重性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对爆破飞石对中隔墙的冲击进行防护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避免爆破飞石对中隔墙墙面外观的损伤,并减小飞石冲击对中隔墙承重性能的影响。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7](I)在浇筑连拱隧道中隔墙时,在中隔墙的顶部预留钢筋头或人工植入钢筋,作为挂接钢筋,然后用喷射混凝土将中隔墙顶和隧道岩体间的空隙回填密实;
[0008](2)在中隔墙朝向待爆破主洞一侧的墙面上,覆盖一层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的上边通过铁丝挂在所述挂接钢筋上,所述柔性材料对中隔墙墙面的覆盖长度超过主洞待爆破长度前后各5米;
[0009](3)在所述柔性材料的外侧,紧贴所述柔性材料布设多个弹性垫块,多个弹性垫块通过铁丝串接,然后通过铁丝悬挂于所述挂接钢筋上;弹性垫块的布设长度同所述柔性材料的覆盖长度一致;
[0010](4)在所述弹性垫块的外侧,紧贴所述弹性垫块,覆盖一飞石拦截层,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上边通过铁丝与所述挂接钢筋连接;所述飞石拦截层的覆盖长度同所述弹性垫块的布设长度一致;[0011 ] (5)最后,沿所述中隔墙底部堆置沙袋,并使沙袋的顶部覆压住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下边。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层防护,避免爆破飞石对中隔墙墙面造成损伤,从而有效保护中隔墙的外观质量;通过设置弹性垫块和柔性材料,有效吸收爆破飞石的能量,减小飞石对墙体的冲击力,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中爆破飞石对中隔墙承重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所使用的材料成本低,易于获得,具有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连拱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依据本发明对中隔墙的保护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的弹性垫块布设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时,在中导洞成型并稳定后,及时浇筑施做中隔墙,在中隔墙成形后,采取措施对中隔墙进行保护,具体保护方法如下:
[0017](I)在浇筑连拱隧道中隔墙时,在中隔墙的顶部预留钢筋头或人工植入钢筋,作为挂接钢筋,然后用喷射混凝土将中隔墙顶和隧道岩体间的空隙回填密实;
[0018](2)在中隔墙朝向待爆破主洞一侧的墙面上,覆盖一层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的上边通过铁丝挂在所述挂接钢筋上,所述柔性材料对中隔墙墙面的覆盖长度超过主洞待爆破长度前后各5米;
[0019](3)在所述柔性材料的外侧,紧贴所述柔性材料布设多个弹性垫块,多个弹性垫块通过铁丝串接,然后通过铁丝悬挂于所述挂接钢筋上;弹性垫块的布设长度同所述柔性材料的覆盖长度一致;
[0020](4)在所述弹性垫块的外侧,紧贴所述弹性垫块,覆盖一飞石拦截层,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上边通过铁丝与所述挂接钢筋连接;所述飞石拦截层的覆盖长度同所述弹性垫块的布设长度一致;
[0021 ] (5)最后,沿所述中隔墙底部堆置沙袋,并使沙袋的顶部覆压住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下边。
[0022]图2是依据本发明方法对中隔墙的保护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在连拱隧道中隔墙2的侧壁上覆盖有一层柔性材料4,所述柔性材料4的外侧布设有多个弹性垫块5,所述弹性垫块5的外侧覆盖飞石拦截层6,在中隔墙2底部设置有沙袋7,所述沙袋7的顶部覆压住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下边。
[0023]浇筑连拱隧道中隔墙时,在中隔墙的顶部预留钢筋头作为挂接钢筋8。挂接钢筋8也可在中隔墙浇筑完成后采用人工植入。将所述柔性材料4挂在所述挂接钢筋上,将所述弹性垫块通过钢丝吊挂在所述挂接钢筋上,将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上端通过钢丝与所述挂接钢筋连接固定。
[0024]本发明具体实施时,覆盖中隔墙2的侧壁柔性材料4可采用土工布或防水板。土工布或防水板可避免弹性垫块在墙面留下印痕。
[0025]弹性垫块5起缓冲作用,主要用于吸收爆破飞石对墙体的冲击力。[0026]如图3所示,多个弹性垫块5可布设成至少三排,下排的每个弹性垫块正对上排两个弹性垫块之间的空隙,呈梅花形布置。每个弹性垫块与其相邻的弹性垫块之间用钢丝9连接。每个弹性垫块与其相邻的弹性垫块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0027]本发明具体实施时,为节约成本,所述弹性垫块可采用废旧汽车轮胎。
[0028]最外层的飞石拦截层,用于拦截爆破时产生的飞向中隔墙的爆破飞石。本发明具体实施时,飞石拦截层可采用竹板、木板或竹篱笆;竹板或木板可采用多片小竹板或木板拼接成一大块的板,采用竹篱笆作为飞石拦截层时,最好采用双层竹篱笆。
[0029]中隔墙底部设置的沙袋7,用于保护中隔墙基础,并覆压固定飞石拦截层。
[0030]本发明通过多层防护,有效保护了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外观,并减小了爆破飞石冲击对中隔墙的承重性能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浇筑连拱隧道中隔墙时,在中隔墙的顶部预留钢筋头或人工植入钢筋,作为挂接钢筋,然后用喷射混凝土将中隔墙顶和隧道岩体间的空隙回填密实; (2)在中隔墙朝向待爆破主洞一侧的墙面上,覆盖一层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通过铁丝挂在所述挂接钢筋上,所述柔性材料对中隔墙墙面的覆盖长度超过主洞待爆破长度前后各5米; (3)在所述柔性材料的外侧,紧贴所述柔性材料布设多个弹性垫块,多个弹性垫块通过铁丝串接,然后通过铁丝悬挂于所述挂接钢筋上;弹性垫块的布设长度同所述柔性材料的覆盖长度一致; (4)在所述弹性垫块的外侧,紧贴所述弹性垫块,覆盖一飞石拦截层,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上边通过铁丝与所述挂接钢筋连接;所述飞石拦截层的覆盖长度同所述弹性垫块的布设长度一致; (5)最后,沿所述中隔墙底部堆置沙袋,并使沙袋的顶部覆压住所述飞石拦截层的下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采用土工布或防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弹性垫块布设成至少三排,下排的弹性垫块正对上排两个弹性垫块之间的空隙,多个弹性垫块呈梅花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垫块与其相邻的弹性垫块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块米用废旧汽车轮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连拱隧道中隔墙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石拦截层采用竹板、木板或竹篱笆。
【文档编号】E21D11/18GK103615266SQ20131060650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邓群峰, 王杰先 申请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