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流量滑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368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可控流量滑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完井作业的滑套【技术领域】,是一种可控流量滑套,其包括上接头、双母接头、下接头和内滑套,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上部固定在一起,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接头内侧自上而下依序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内滑套自上而下依序套装在上接头、双母接头和下接头的内侧。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完井作业过程中,上条形通孔、径向通孔、径向外通孔、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够完成关闭内滑套与油气层的联通通道,同时,能够根据采油的需要改变油气进入本发明的流量大小。
【专利说明】可控流量滑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完井作业的滑套【技术领域】,是一种可控流量滑套。
【背景技术】
[0002]完井作业是衔接钻井与采油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完井作业又是风险极大的井下作业,因此,完井作业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导致一 口井的成败。特别是目前随着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田勘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进行该类油气藏开发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对于该类油气藏的开发,进行压裂完井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不管是常规油气藏的完井作业还是非常规油气藏油气井的完井作业,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就是利用滑套对下部油层进行开采。在常规油气藏的完井作业中,利用滑套对油层和油管内腔进行联通。目前常规的滑套不能改变油气进入滑套内的流量大小,同时,不能根据采油的实际需要关闭滑套上的通孔,从而破坏了油气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流量滑套,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滑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能改变进入滑套内的流量大小和不能关闭滑套上的通孔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可控流量滑套,包括上接头、双母接头、下接头和内滑套,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上部固定在一起,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接头内侧自上而下依序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内滑套自上而下依序套装在上接头、双母接头和下接头的内侧,在内滑套的下端外侧固定有能与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对应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套装在第一环形凹槽内,在双母接头的中部沿圆周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径向外通孔,在内滑套的上部沿圆周分布有能与径向外通孔相通的上条形通孔,在内滑套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凹槽,在限位凹槽内沿圆周分布有下条形通孔,在上条形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上有能与径向外通孔相通的径向通孔,在径向外通孔上方的内滑套与双母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组件,在径向外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与双母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组件,在上接头上部和下接头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0005]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双母接头内侧可有与径向外通孔相通的缓冲环台。
[0006]上述双母接头的上部内侧可有第一密封环台,在第一密封环台与上接头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组件,在位于第一密封环台上方的的双母接头上有固定卡槽,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第三挡圈、上密封圈、第四挡圈、第五挡圈、第六挡圈、固定卡环、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第三挡圈、上密封圈、第四挡圈、第五挡圈、第六挡圈、固定卡环、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环的外部位于固定卡槽内;在径向外通孔下方的双母接头内侧固定有第二密封环台,在第二密封环台与下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
[0007]上述与径向通孔对应的内滑套外侧可有与径向通孔相通的外环槽,在双母接头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的径向外通孔,每一圈的径向外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在内滑套的上部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上条形通孔,在上条形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上自上而下沿圆周分布有两圈的径向通孔,每一圈的径向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0008]上述内滑套的上端内侧可固定有上凸台。
[0009]上述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上部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接头的上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辅助密封圈和辅助挡圈,辅助挡圈位于辅助密封圈的外侧,在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辅助密封圈和辅助挡圈,辅助挡圈位于辅助密封圈的外侧。
[0010]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完井作业过程中,上条形通孔、径向通孔、径向外通孔、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够完成关闭内滑套与油气层的联通通道,同时,能够根据采油的需要改变油气进入本发明的流量大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上半部分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下半部分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4为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接头,2为双母接头,3为下接头,4为内滑套,5为第一环形凹槽,6为第二环形凹槽,7为第三环形凹槽,8为限位凸台,9为径向外通孔,10为上条形通孔,11为限位凹槽,12为下条形通孔,13为径向通孔,14为缓冲环台,15为第一挡圈,16为第二挡圈,17为第三挡圈,18为上密封圈,19为第四挡圈,20为第五挡圈,21为第六挡圈,22为固定卡环,23为第七挡圈,24为第八挡圈,25为下密封圈,26为第九挡圈,27为调整卡环,28为第十挡圈,29为外环槽,30为上凸台,31为辅助密封圈,32为辅助挡圈,33为第一密封环台,34为第二密封环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6]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4所示,该可控流量滑套包括上接头1、双母接头2、下接头3和内滑套4,上接头I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2上部固定在一起,双母接头2的下部与下接头3的上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接头3内侧自上而下依序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5、第二环形凹槽6和第三环形凹槽7,内滑套4自上而下依序套装在上接头1、双母接头2和下接头3的内侦牝在内滑套4的下端外侧固定有能与第二环形凹槽6和第三环形凹槽7对应的限位凸台8,限位凸台8套装在第一环形凹槽5内,在双母接头2的中部沿圆周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径向外通孔9,在内滑套4的上部沿圆周分布有能与径向外通孔9相通的上条形通孔10,在内滑套4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凹槽11,在限位凹槽11内沿圆周分布有下条形通孔12,在上条形通孔10下方的内滑套4上有能与径向外通孔9相通的径向通孔13,在径向外通孔9上方的内滑套4与双母接头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组件,在径向外通孔9下方的内滑套4与双母接头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组件,在上接头I上部和下接头3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当限位凸台8行至第一环形凹槽5内时,内滑套4上的上条形通孔10、下条形通孔12和径向通孔13与径向外通孔9处于不相通的状态,此时,内滑套4外侧的油气不能进入内滑套4内,从而关闭了油气层与本发明内部的联通通道,当限位凸台8行至第二环形凹槽6内时,径向通孔13与径向外通孔9处于相通的状态,此时油气层的油气通过径向通孔13少量的进入本发明内部,当限位凸台8行至第三环形凹槽7内时,上条形通孔10与径向外通孔9处于相通的状态,此时油气层的油气通过径向通孔13大量的进入本发明内部,因此,上条形通孔10、径向通孔13、径向外通孔9、第一环形凹槽5、第二环形凹槽6和第三环形凹槽7的设置能够完成关闭内滑套4与油气层的联通通道,同时,能够根据采油的需要改变油气进入本发明的流量大小。
[0018]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可控流量滑套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至4所示,在双母接头2内侧有与径向外通孔9相通的缓冲环台14。
[0019]如附图1至4所示,在双母接头2的上部内侧有第一密封环台33,在第一密封环台33与上接头I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组件,在位于第一密封环台33上方的的双母接头2上有固定卡槽,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挡圈15、第二挡圈16、第三挡圈17、上密封圈18、第四挡圈19、第五挡圈20、第六挡圈21、固定卡环22、第七挡圈23、第八挡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挡圈26、调整卡环27和第十挡圈28,第一挡圈15、第二挡圈16、第三挡圈17、上密封圈18、第四挡圈19、第五挡圈20、第六挡圈21、固定卡环22、第七挡圈23、第八挡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挡圈26、调整卡环27和第十挡圈28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环22的外部位于固定卡槽内;在径向外通孔9下方的双母接头2内侧固定有第二密封环台34,在第二密封环台34与下接头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七挡圈23、第八挡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挡圈26、调整卡环27和第十挡圈28,第七挡圈23、第八挡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挡圈26、调整卡环27和第十挡圈28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环22和调整卡环27的设置能够在内滑套4滑动的过程中,有效地防止第一挡圈15、第二挡圈16、第三挡圈17、上密封圈18、第四挡圈19、第五挡圈20、第六挡圈21、第七挡圈23、第八挡圈24、下密封圈25、第九挡圈26和第十挡圈28的松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0020]如附图1至4所示,在与径向通孔13对应的内滑套4外侧有与径向通孔13相通的外环槽29,在双母接头2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的径向外通孔9,每一圈的径向外通孔9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在内滑套4的上部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上条形通孔10,在上条形通孔10下方的内滑套4上自上而下沿圆周分布有两圈的径向通孔13,每一圈的径向通孔1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0021]如附图1至4所示,在内滑套4的上端内侧固定有上凸台30。上凸台30的设置能够通过下入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卡在上凸台30的底端,然后通过上提辅助工具将下行后的内滑套4复位。
[0022]如附图1至4所示,上接头I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2上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双母接头2的下部与下接头3的上部外侧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接头I的上部外侧与双母接头2之间固定安装有辅助密封圈31和辅助挡圈32,辅助挡圈32位于辅助密封圈31的外侧,在双母接头2的下部与下接头3的上部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辅助密封圈31和辅助挡圈32,辅助挡圈32位于辅助密封圈31的外侧。辅助密封圈31和辅助挡圈3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002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24]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上接头I和下接头3分别与外接管柱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将推动构件(现有公知技术)座在限位凹槽11上,通过推动构件推动内滑套4下行,当内滑套4上的限位凸台8下行至第二环形凹槽6时,径向通孔13随之下至缓冲环台14处,此时,径向通孔13与径向外通孔9处于相通的状态,接着,双母接头2外部的油气依序通过径向外通孔9和径向通孔13少量的进入上接头1、双母接头2和下接头3形成的内腔中,继续推动内滑套4下行,当内滑套4上的限位凸台8下行至第三环形凹槽7时,条形通孔下行至缓冲环台14处,此时,条形通孔与径向外通孔9处于相通的状态,接着,双母接头2外部的油气依序通过径向外通孔9和条形通孔大量的进入上接头1、双母接头2和下接头3形成的内腔中,进行采油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双母接头、下接头和内滑套,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上部固定在一起,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接头内侧自上而下依序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内滑套自上而下依序套装在上接头、双母接头和下接头的内侧,在内滑套的下端外侧固定有能与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对应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套装在第一环形凹槽内,在双母接头的中部沿圆周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径向外通孔,在内滑套的上部沿圆周分布有能与径向外通孔相通的上条形通孔,在内滑套的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凹槽,在限位凹槽内沿圆周分布有下条形通孔,在上条形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上有能与径向外通孔相通的径向通孔,在径向外通孔上方的内滑套与双母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组件,在径向外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与双母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组件,在上接头上部和下接头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双母接头内侧有与径向外通孔相通的缓冲环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双母接头的上部内侧有第一密封环台,在第一密封环台与上接头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组件,在位于第一密封环台上方的的双母接头上有固定卡槽,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第三挡圈、上密封圈、第四挡圈、第五挡圈、第六挡圈、固定卡环、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第一挡圈、第二挡圈、第三挡圈、上密封圈、第四挡圈、第五挡圈、第六挡圈、固定卡环、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固定卡环的外部位于固定卡槽内;在径向外通孔下方的双母接头内侧固定有第二密封环台,在第二密封环台与下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第七挡圈、第八挡圈、下密封圈、第九挡圈、调整卡环和第十挡圈自上而下依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与径向通孔对应的内滑套外侧有与径向通孔相通的外环槽,在双母接头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的径向外通孔,每一圈的径向外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在内滑套的上部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上条形通孔,在上条形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上自上而下沿圆周分布有两圈的径向通孔,每一圈的径向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与径向通孔对应的内滑套外侧有与径向通孔相通的外环槽,在双母接头的中部自上而下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的径向外通孔,每一圈的径向外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在内滑套的上部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上条形通孔,在上条形通孔下方的内滑套上自上而下沿圆周分布有两圈的径向通孔,每一圈的径向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内滑套的上端内侧固定有上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内滑套的上端内侧固定有上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内滑套的上端内侧固定有上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内滑套的上端内侧固定有上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可控流量滑套,其特征在于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上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接头的上部外侧与双母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辅助密封圈和辅助挡圈,辅助挡圈位于辅助密封圈的外侧,在双母接头的下部与下接头的上部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辅助密封圈和辅助挡圈,辅助挡圈位于辅助密封圈的外侧。
【文档编号】E21B34/14GK103806867SQ201410046491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0日
【发明者】宋朝晖, 李晓军, 穆总结, 江波, 李富强, 柯学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