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29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包括上接头(1)和筒体(4),上接头(1)与筒体(4)连接,其特征是,凡尔球捕入机构通过导轨销钉(3)固定在筒体(4)内并能够在筒体(4)中滑动;筒体(4)的下部是引鞋(8),活门(9)安装在该引鞋(8)的凡尔球导入轨道两侧的内壁上,凡尔球捕入机构的球窗(6)与活门(9)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凡尔球捕入机构包括弹簧(2)、弹簧座和浮筒(5),弹簧座固定在浮筒(5)的上部筒体内,弹簧(2)安装在上接头(1)的下部内腔与浮筒(5)中的弹簧座之间;浮筒(5)中部筒体的两侧设有浮筒导轨(10),导轨销钉(3)贯穿筒体(4)和浮筒导轨(10)、固定在筒体(4)的管壁上;浮筒(5)的底部用盲板封堵,球窗(6)开设在浮筒(5)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浮筒(5)的下部是锥形筒,球窗(6)设在锥形筒的一侧、其下部开口与盲板相接,球窗(6)的两个侧边是勺形边;弹簧(2)是圈状或网板状部件,使洗井液能够从中通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引鞋(8)是叉形结构,凡尔球导入轨道对侧的管体上开设落鱼管柱导入窗,凡尔球导入轨道和落鱼管柱导入窗均与引鞋(8)的底部贯通,引鞋(8)的底部是自凡尔球导入轨道两侧向下延伸的弧形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引鞋(8)的凡尔球导入轨道的宽度设定在40mm-44mm之间;引鞋(8)的落鱼管柱导入窗的宽度小于、等于或大于筒体(4)的半径;浮筒导轨(10)的长度设定在280mm-400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活门(9)是两个相对安装的弧形板片,通过扭簧(7)固定在引鞋(8)的凡尔球导入轨道两侧的内壁上,能够从引鞋(8)中伸出和回缩到引鞋(8)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活门(9)在关闭状态下,两个弧形板片的上部板体对合、中部和下部的板体对合后呈弧形门形状,该弧形门的门宽设定在40mm以上;活门(9)的两个弧形板片的下端是弧形端、能够沿引鞋(8)内壁上的限位台转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其特征是,所述扭簧(7)的一端固定在引鞋(8)的管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9)的弧形板片上、其弹簧圈穿套在安装轴上,该安装轴固定在活门(9)与引鞋(8)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的使用方法,是:

A、打捞筒随下井管柱下入井内,循环洗井;

B、下放打捞筒捕捉凡尔球;

C、将凡尔球导入球窗(6);

D、证实捞获成功后起出下井管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管式泵固定凡尔球打捞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循环洗井时,打捞筒下至鱼顶上方1m-2m处,开泵冲洗鱼顶至循环干净,停止循环洗井;下放打捞筒捕捉凡尔球时,缓慢下放打捞筒触碰鱼顶并记录触碰鱼顶方入和悬重,反复上提和旋转下井管柱,触碰鱼顶并找到最大触碰鱼顶的管柱角度,确认凡尔球进入引鞋(8)的凡尔球导入轨道后,继续下放打捞筒并加压至10-15KN,缓慢上提打捞筒将凡尔球导入球窗(6);证实捞获成功后起出下井管柱是在起钻前上提打捞筒、离开鱼顶1-2m后,再次缓慢下放回探鱼顶,若存在方入深度浅和上提卡阻现象,说明打捞无效,重复下放打捞筒捕获凡尔球的打捞过程,直至打捞成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