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045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汲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



背景技术:

抽汲,是利用抽杆及带胶皮圈和阀门的抽子在油管内上提下放,使井内液体排出井外方法。用以降低井内液柱压力、诱导油气流或对低压低产井测试求产量。在抽汲作业中,由于抽汲车会将钢丝绳从井中提出,在该过程中,钢丝绳携带井内的液体,从而出现液体到处飞贱的现象,造成环境污染,且会影响操作者的正常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抽汲作业存在的钢丝绳易携带井内液体并使液体到处飞溅,造成环境污染,且会影响操作者的正常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包括抽汲车架子、滑轮、矩形封堵框、接油盒本体、左出油管、右出油管和回收油管,在抽汲车架子的顶部设有滑轮,对应滑轮下方位置的抽汲车架子外侧设有内侧边与抽汲车架子四周焊接为一体的矩形封堵框,在矩形封堵框的顶面设有能罩在滑轮外侧并与矩形封堵框密封的接油盒本体,接油盒本体包括左护罩和右护罩,左护罩、右护罩和矩形封堵框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护罩上设有左钢丝绳进出口和左出油口,右护罩上设有右钢丝绳进出口和右出油口,左出油口外侧连接有与之相通的左出油管,右出油口外侧连接有与之相通的右出油管,左出油管的出口与右出油管的出口均连接在回收油管上并与回收油管相通。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左护罩可包括左前侧板、左后侧板、左上侧板和左下侧板,左前侧板和左后侧板呈前后间隔分布,沿左前侧板和左后侧板的外轮廓固定有左上侧板和左下侧板,且左护罩通过左前侧板、左后侧板、左上侧板和左下侧板围合形成底部和右端均有开口的罩体,左上侧板呈由右上向左下平滑过渡的曲面,左下侧板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左上侧板的左下端与左下侧板左上端固定在一起,左出油口位于左钢丝绳进出口的下方;右护罩包括右前侧板、右后侧板、右上侧板和右下侧板,右前侧板和右后侧板呈前后间隔分布,沿右前侧板和右后侧板的外轮廓固定有右上侧板和右下侧板,且右护罩通过右前侧板、右后侧板、右上侧板和右下侧板围合形成底部和左端均有开口的罩体,右上侧板呈由左上向右下平滑过渡的曲面,右下侧板呈右高左低的倾斜状,右上侧板的右下端与右下侧板右上端固定在一起,右出油口位于右钢丝绳进出口的下方;左护罩的右端开口与右护罩的左端开口对接在一起,左护罩的底部开口和右护罩的底部开口均座于矩形封堵框上。

上述左护罩的底部开口与矩形封堵框的接缝处以及右护罩的底部开口与矩形封堵框的接缝处均可设有能将两者密封连接的密封胶层。

上述在左前侧板和右前侧板的前侧以及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的后侧均可固定有把手。

上述在矩形封堵框的左端下侧可焊接有左立板,在矩形封堵框的右端下侧焊接有右立板;对应左护罩的底部开口左侧位置的左下侧板右端底部固定有左竖板,对应左护罩的右端开口外侧位置的左前侧板、左后侧板和左上侧板的右端外侧固定有开口向下呈倒凵字形左围板;对应右护罩的底部开口右侧位置的右下侧板右端底部固定有右竖板,对应右护罩的左端开口外侧位置的右前侧板、右后侧板和右上侧板的左端外侧固定有开口向下呈倒凵字形右围板;左围板与右围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左竖板与左立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右竖板与右立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在左围板与右围板之间、左竖板与左立板之间以及右竖板与右立板之间均可设有密封垫。

上述左钢丝绳进出口和右钢丝绳进出口均呈矩形口,左出油口和右出油口均可呈圆孔形。

上述左出油管、右出油管和回收油管均可为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左护罩和右护罩的设置可收拢由钢丝绳从井内携带出的液体,防止这些液体四处飞溅,避免由此而影响抽汲作业过程,确保抽汲操作的顺利进行,且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增设左出油管、右出油管和回收油管还可对这些液体进行回收,便于对这些液体进行后续处理,有效消除由其带来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抽汲车架子,2为滑轮,3为矩形封堵框,4为左出油管,5为右出油管,6为回收油管,7为左钢丝绳进出口,8为右钢丝绳进出口,9为左前侧板,10为左后侧板,11为左上侧板,12为左下侧板,13为右前侧板,14为右后侧板,15为右上侧板,16为右下侧板,17为密封胶层,18为把手,19为左立板,20为右立板,21为左竖板,22为左围板,23为右竖板,24为右围板,25为连接螺栓,26为密封垫,27为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包括抽汲车架子1、滑轮2、矩形封堵框3、接油盒本体、左出油管4、右出油管5和回收油管6,在抽汲车架子1的顶部设有滑轮2,对应滑轮2下方位置的抽汲车架子1外侧设有内侧边与抽汲车架子1四周焊接为一体的矩形封堵框3,在矩形封堵框3的顶面设有能罩在滑轮2外侧并与矩形封堵框3密封的接油盒本体,接油盒本体包括左护罩和右护罩,左护罩、右护罩和矩形封堵框3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护罩上设有左钢丝绳进出口7和左出油口,右护罩上设有右钢丝绳进出口8和右出油口,左出油口外侧连接有与之相通的左出油管4,右出油口外侧连接有与之相通的右出油管5,左出油管4的出口与右出油管5的出口均连接在回收油管6上并与回收油管6相通。

在使用时,可使缠绕在滑轮2上的钢丝绳27的两端分别从左钢丝绳进出口7和右钢丝绳进出口8内穿出,即可进行抽汲作业,在该过程中,携带有井内液体的钢丝绳27将透过左钢丝绳进出口7或右钢丝绳进出口8进入左护罩和右护罩内,携带出的井内液体将有部分滴落在左护罩和右护罩内,还有部分井内液体会在在滑轮2的作用力下被甩出并被收拢在左护罩和右护罩内,这些井内液体将会通过左出油口和右出油口分别进入左出油管4和右出油管5内,并汇流入回收油管6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左护罩和右护罩的设置可收拢由钢丝绳27从井内携带出的液体,防止这些液体四处飞溅,避免由此而影响抽汲作业过程,确保抽汲操作的顺利进行,且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增设左出油管4、右出油管5和回收油管6还可对这些液体进行回收,便于对这些液体进行后续处理,有效消除由其带来不良影响。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抽汲车架子滑轮接油盒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左护罩包括左前侧板9、左后侧板10、左上侧板11和左下侧板12,左前侧板9和左后侧板10呈前后间隔分布,沿左前侧板9和左后侧板10的外轮廓固定有左上侧板11和左下侧板12,且左护罩通过左前侧板9、左后侧板10、左上侧板11和左下侧板12围合形成底部和右端均有开口的罩体,左上侧板11呈由右上向左下平滑过渡的曲面,左下侧板12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左上侧板11的左下端与左下侧板12左上端固定在一起,左出油口位于左钢丝绳进出口7的下方;右护罩包括右前侧板13、右后侧板14、右上侧板15和右下侧板16,右前侧板13和右后侧板14呈前后间隔分布,沿右前侧板13和右后侧板14的外轮廓固定有右上侧板15和右下侧板16,且右护罩通过右前侧板13、右后侧板14、右上侧板15和右下侧板16围合形成底部和左端均有开口的罩体,右上侧板15呈由左上向右下平滑过渡的曲面,右下侧板16呈右高左低的倾斜状,右上侧板15的右下端与右下侧板16右上端固定在一起,右出油口位于右钢丝绳进出口8的下方;左护罩的右端开口与右护罩的左端开口对接在一起,左护罩的底部开口和右护罩的底部开口均座于矩形封堵框3上。这样可分别通过左上侧板11和左下侧板12以及右上侧板15和右下侧板16对被收拢在左护罩和右护罩内的液体形成导流作用,使所述液体能顺利从相应的出油口流出。

如附图1、2所示,左护罩的底部开口与矩形封堵框3的接缝处以及右护罩的底部开口与矩形封堵框3的接缝处均设有能将两者密封连接的密封胶层17。这样可使左护罩、右护罩和矩形封堵框3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液体从接缝处渗漏。根据需求,在左护罩与右护罩中也可有一个与矩形封堵框3在接缝处焊死,在使用中可通过拆装另一个实现运维操作,通过焊接可提高其密封性能,减少对密封胶层17的使用。根据需求,密封胶层17为现有技术,其可通过在接缝处涂抹密封胶体,待其固化后形成密封胶层17。

如附图1、2所示,在左前侧板9和右前侧板13的前侧以及左后侧板10和右后侧板14的后侧均固定有把手18。这样可使其安装更加方便省力。

如附图1、2所示,在矩形封堵框3的左端下侧焊接有左立板19,在矩形封堵框3的右端下侧焊接有右立板20;对应左护罩的底部开口左侧位置的左下侧板12右端底部固定有左竖板21,对应左护罩的右端开口外侧位置的左前侧板9、左后侧板10和左上侧板11的右端外侧固定有开口向下呈倒凵字形左围板22;对应右护罩的底部开口右侧位置的右下侧板16右端底部固定有右竖板23,对应右护罩的左端开口外侧位置的右前侧板13、右后侧板14和右上侧板15的左端外侧固定有开口向下呈倒凵字形右围板24;左围板22与右围板24通过连接螺栓25固定安装在一起,左竖板21与左立板19通过连接螺栓25固定安装在一起,右竖板23与右立板20通过连接螺栓25固定安装在一起。由此可将左护罩、右护罩和矩形封堵框3通过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

如附图1、2所示,在左围板22与右围板24之间、左竖板21与左立板19之间以及右竖板23与右立板20之间均设有密封垫26。这样可增强其相互之间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液体渗漏。

如附图1、2所示,左钢丝绳进出口7和右钢丝绳进出口8均呈矩形口,左出油口和右出油口均呈圆孔形。呈圆孔形的左出油口和右出油口可便于左出油管4和右出油管5的安装连接,呈矩形口的左钢丝绳进出口7和右钢丝绳进出口8可便于钢丝绳27穿过,且不易与钢丝绳27的工作轨迹产生干涉,有效防止被钢丝绳27携带出的液体在左钢丝绳进出口7和右钢丝绳进出口8处溅出,防止污染环境。

如附图1、2所示,左出油管4、右出油管5和回收油管6均为橡胶软管。这样可使其能根据需求进行弯折,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