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组合扩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611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工程中对现有井眼尺寸进行再次扩大的一种使用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随领眼钻头对已形成的前段井眼进行跟随式扩眼的模块式组合扩眼器。



背景技术: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钻柱下端要接入钻头进行钻进,钻进所形成的井眼是由钻头的外形尺寸所确定,但往往钻头尺寸所形成的井眼尺寸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终井眼尺寸,为满足后期工作的需要,也为了提高钻井速度和节约成本,会在钻头形成的井眼后面加接扩眼器,以期增大井眼尺寸,为后期的入井工具的施工做准备,但目前扩眼器为组焊式和局部进行更换,严重影响了扩眼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现场不能方便更换,增加了钻井工程施工成本,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组合扩眼器,可有效解决提高扩眼器使用效率,根据扩眼器的损坏程度快速更换配件,满足现场实际需求,提高其使用工效及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组合扩眼器,包括上柱体、下柱体和扩眼器主体,上柱体、下柱体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呈同轴式装在扩眼器主体的上、下两端,扩眼器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均布的插槽,插槽内插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外端呈斜向下伸出扩眼器主体,伸出部分的支撑架与扩眼器主体之间装有滚动的柱轮,构成滚动破碎式的扩眼结构,上柱体、扩眼器主体和下柱体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三者的中心孔依次相连构成注水通道,两两插槽之间的扩眼器主体上开有与注水通道相连通的注水孔,注水孔内装有水嘴。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增强钻进过程中的扩眼能力,提高钻井效率,解决了现场快速选择性组装来适应井下地层的岩层需要,提高了扩眼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钻井井下工程事故的发生,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扩眼器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柱体、下柱体和扩眼器主体,上柱体1、下柱体11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呈同轴式装在扩眼器主体2的上、下两端,扩眼器主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均布的插槽12,插槽12内插装有支撑架5,支撑架的外端呈斜向下伸出扩眼器主体,伸出部分的支撑架与扩眼器主体之间装有滚动的柱轮10,构成滚动破碎式的扩眼结构,上柱体1、扩眼器主体2和下柱体11均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三者的中心孔依次相连构成注水通道15,两两插槽之间的扩眼器主体上开有与注水通道相连通的注水孔,注水孔内装有水嘴3。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上柱体1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凸沿16,凸沿底部设置有与支撑架5上部相对应的卡槽7,上柱体1与扩眼器主体2通过螺纹13连接后,支撑架5的上部卡装在卡槽7内,构成支撑架的紧固结构;

所述的柱轮10通过轴承9装在柱轮轴8上,柱轮轴8的两端分别与扩眼器主体的外壁和支撑架的下部固定在一起,构成柱轮的滚动支撑结构,柱轮轴呈不等径轴,并且一头有外螺纹与扩眼器主体的外壁相配,中间外圆部分与柱轮相配合并使柱轮能自由转动,另一头穿接在支撑架的孔中,使之轴不能转动和移轴;

所述的插槽12有均布的3-6个,保持柱轮破碎地层受力均衡;

所述的上柱体1、扩眼器主体2和下柱体11均为圆柱体,扩眼器主体的外径大于上柱体和下柱体的外径;

所述的柱轮10下方在扩眼器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均布的刀翼4;

所述的上柱体1的上端设置有与钻柱连接的上连接槽6,下柱体11的下端设置有与钻柱连接的下连接槽1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模块式组合扩眼器接入到钻柱中,下入井内正常钻进,随着钻柱钻头破碎地层,钻柱向前推进,模块式组合扩眼器接触到小井眼地层,并通过钻柱的转动带动柱轮滚动破碎地层,实现对现有井眼直径的扩大,使之井眼达到设计要求,当需要更换钻头时,起钻更换钻头的同时检查模块式组合扩眼器,如需调整更换部件,只需在井口卸开上柱体1,用丝杆通过扩眼器主体上的拆卸孔17顶出支撑架5,反转柱轮轴的螺纹退出柱轮轴,取出柱轮后换上相应的新的柱轮和柱轮轴,再装上支撑架,上紧上柱体,完成更换新部件过程,就可再次下入钻柱进行新一轮扩眼施工,所以提高了扩眼器的互换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扩眼器模块化装置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