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止品位放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7419发布日期:2018-10-09 19:5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止品位放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方法,属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国内外铁矿山大面积应用,其落矿参数的不同使得崩落矿岩的移动规律不同,矿石贫化程度不同、回收率不同。针对上下分层回采巷道交错布置的菱形块体而言,采用不同截止品位放矿导致矿石损失不同。矿石损失主要有脊部残留体、靠壁残留体、端部残留体。其中脊部残留体可以通过下分层放矿进行回收;靠壁残留体存在的时间较短,前一崩矿步距的靠壁残留体大部分在后一步距以纯矿石形式回收,少量转化为本步距的正面残留;但是正面端部残留体矿石将成为永久损失,因此对端部残留体体积的测量是检验落矿参数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如果通过构建观测巷道、按落矿参数爆破、控制出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等方法实现正面矿石残留体体积测量,将对合理落矿参数优化提供最直接的检验与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截止品位放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方法,解决矿石损失中永久端部残留体体积无法测量的问题,对合理落矿参数优化提供最直接的检验与验证。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截止品位放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巷道模型构建:多个正常退采迎头向联络道同时退采时,选择2条或2条以上作为超前退采进路,超前退采与正常退采进路间隔布置不能相邻布置,在距离联络道8m±2m被选择的超前退采进路正常爆破退采,其它正常退采迎头暂停,加大正常退采与超前退采排位线之间的距离,保证超前退采进路首先通过联络道,这样形成超前退采进路与正常退采进路横跨联络道两侧,被部分切割的联络道就形成了观测巷道,测量巷道模型构建结束;

(2)正面矿石残留体形成:在距离联络道8m±2m正常退采迎头暂停爆破退采,被选择的超前退采进路按照崩矿步距进行爆破,爆破后按照全断面出矿要求进行出矿,出矿到截止品位后松散矿体的损失主要有脊部残留体、靠壁残留体、端部残留体,其中脊部残留体可以通过下分层放矿进行回收;靠壁残留体存在的时间较短,前一崩矿步距的靠壁残留体大部分在后一步距以纯矿石形式回收,少量转化为本步距的正面残留,正面端部残留体矿石将成为永久损失被嵌在退采进路下部采空区,多排爆破后会形成相应数量的多个正面矿石残留体;

(3)正面矿石残留体体积测量:形成多个正面矿石残留体之后,在超前退采进路两侧的观测联络道集中出矿,出矿至不淌矿为止,停止淌矿后由于单位崩矿步距的暴力挤压作用,形成相应数量的多个正面矿石残留体嵌在退采进路下部贫化的废石中,形条状并且与水平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大小由松散体的自然安息角决定,可直接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条状残留体的矩形长度(x)、宽度(y)、放矿休止角(β),由于进路之间的距离为已知设计参数(b),故可以直接计算残留体的体积:v=x×y×b,残留体体积测量结束。

所述的截止品位放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方法,所述的爆破后按照全断面出矿要求进行出矿,具体是:爆破后崩矿步距范围内的矿石在炸药作用下变成近似松动椭球体充填于废石与矿体壁之间,出矿巷道顶部形成放矿口,铲运机持续将放矿口淌出的松散矿体运至溜井,在持续出矿的过程中矿岩移动规律按照移动漏斗、降落漏斗、破裂漏斗的规律逐步衍化,按照全断面要求规范出矿,放出矿石量逐步增加,直至到截止品位停止出矿。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构建观测巷道、按落矿参数爆破、控制出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等方法实现正面矿石残留体体积测量,对合理落矿参数优化提供最直接的检验与验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截止品位放矿示意图;

图2为正面矿石残留体观测巷道构建示意图;

图3为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正面矿石残留体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5为全断面出矿示意图;

图6为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采空区废石,2-上分层进路,3-菱形块矿体,4-上向炮孔,5-正常退采进路,6-超前退采进路,7-正面矿石残留体、8-移动(降落)漏斗、9-靠壁残留体、10-截止品位矿石(破裂漏斗)、11-通风机、12-溜井、13-观测联络道、14-脊部残留、15-崩矿步距(l0)、16-分段高度(h)、17-进路间距(b)、18-爆破后松散矿体、19-铲入深度(l1)、20-炮孔边孔角(α)、21-放矿口宽度(c)、22-拟合矩形长度(x)、23-拟合矩形宽度(y)、24-放矿休止角(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截止品位放矿正面矿石残留体测量方法,按照要求残留体模型构成后控制正常退采进路5、测量联络道13的退采超前距离;在有效超前退采距离范围内在退采进路5内按照崩矿步距15爆破、全断面出矿方法出矿,在观测联络道13内一次性松动出矿后可直接测量端部残留体7体积。

具体的实施步骤为:

(1)测量巷道模型构建。多个正常退采迎头向联络道同时退采时,可选择2条或多条作为超前退采进路5,超前退采5与正常退采进路应该间隔布置不能相邻布置。在接近联络道时被选择的超前退采进路正常爆破退采,其它正常退采迎头暂停。加大正常退采与超前退采排位线之间的距离,保证超前退采进路首先通过联络道,这样形成超前退采进路5与正常退采进路横跨联络道两侧。被部分切割的联络道就形成了观测巷道13。这样测量巷道模型构建结束。

(2)正面矿石残留体形成。在接近联络道时正常退采迎头暂停爆破退采,被选择的超前退采进路5按照崩矿步距15进行爆破,爆破后按照全断面出矿要求进行出矿。爆破后崩矿步距范围内的矿石在炸药作用下变成近似松动椭球体18充填于废石与矿体壁之间,出矿巷道顶部形成放矿口21,铲运机持续将放矿口淌出的松散矿体18运至溜井12,在持续出矿的过程中矿岩移动规律按照移动漏斗、降落漏斗8、破裂漏斗10的规律逐步衍化。按照全断面要求规范出矿,放出矿石量逐步增加,直至到截止品位停止出矿。出矿到截止品位后松散矿体的损失主要有脊部残留体14、靠壁残留体9、正面矿石残留体7。其中脊部残留体14可以通过下分层放矿进行回收;靠壁残留体9存在的时间较短,前一崩矿步距的靠壁残留体大部分在后一步距以纯矿石形式回收,少量转化为本步距的正面残留,正面端部残留体7矿石将成为永久损失被嵌在退采进路下部采空区,多排爆破后会形成相应数量的多个正面矿石残留体。

(3)正面矿石残留体体积测量。形成多个正面矿石残留体7之后,在超前退采进路5两侧的观测联络道13集中出矿,出矿至不淌矿为止,停止淌矿后由于单位崩矿步距的暴力挤压作用,形成相应数量的多个正面矿石残留体7嵌在退采进路下部贫化的废石中。形状近似于条状,并且与水平成一定的夹角24,该夹角大小由松散体的自然安息角决定。可直接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条状残留体的矩形长度(x)22、宽度(y)23、放矿休止角(β)24,由于进路间距(b)为已知,故可以直接计算残留体的体积:v=x×y×b,残留体体积测量结束。

本专利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