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4248阅读:1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植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为满足抗震及结构日常使用稳定性需要,住宅小区工程均在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因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楼板板底及梁底相应部位预留构造柱插筋较为困难,所以大部分工程在进行构造柱施工时,均采用植筋方式将构造柱与主体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而今普通住宅小区层高多为2.8-3.0m,净高2.7-2.9m。施工人员植筋时需借助马凳、梯子或其他工具登高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筋进度。当为临边作业时,也极不安全。鉴于此,特设计这一植筋架。使施工人员直接站在结构楼板上即可对上层板的板底或梁底部位进行植筋作业,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同时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解决了现有植筋困难、不安全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包括支架、电锤,所述电锤下方连有升降杆,升降杆下方置于中空套管内,中空套管下端设有开口,中空套管内还设有活塞,活塞置于升降杆下方,活塞下方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通过转轴与转盘相连,转盘上设有手柄,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刻度线;所述中空套管外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内端设有缓冲孔,缓冲孔内设有复合缓冲机构,所述复合缓冲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垫圈、橡胶减震圈、第二垫圈、压缩弹簧,复合缓冲机构下方与支架相连;所述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杆和刹车踏板,所述刹车杆与万向轮相连,刹车踏板设置在刹车杆上。

所述转盘沿圆心方向设有转孔,转轴置于转孔内。

所述开口直径小于活塞直径,开口直径大于活塞杆直径。

所述万向轮为防震轮胎。

所述手柄上设有与电锤相连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活塞传动的原理,在电锤下方的升降杆上设置活塞,通过手柄转动转盘使活塞上升,同时带动升降杆及电锤向上运动,而施工人员工作的同时,通过升降杆上的刻度线看出电锤打孔的深度,方便快捷。且在下方支架上设置有复合缓冲机构,当电锤向上钻孔时,复合缓冲机构能够缓冲一部分的阻力,防止阻力过大导致中空套管与连接杆之间的硬连接出现断裂情况,且复合缓冲机构置于下方,不影响刻度的测量;在支架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工作时方便施工人员随时转换方向,工作时通过刹车装置可以固定支架,防止支架乱动,。本实用新型植筋架方便快捷,减少高空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塞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包括支架4、电锤12,所述电锤12下方连有升降杆11,升降杆11下方置于中空套管10内,中空套管10内还设有活塞14,活塞14置于升降杆11下方,活塞14下方设有活塞杆15,活塞杆15通过转轴16与转盘17相连,转盘17上设有手柄18,所述升降杆11上设有刻度线13;所述中空套管10外壁上设有连接杆9,连接杆9内端设有缓冲孔,缓冲孔内设有复合缓冲机构,所述复合缓冲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垫圈8、橡胶减震圈7、第二垫圈6、压缩弹簧5,复合缓冲机构下方与支架4相连;所述支架下方设有万向轮1,万向轮1上设有刹车装置。

工作时,首先利用万向轮调整植筋架的位置,调整之后利用刹车装置固定好支架,打开手柄18上设置的与电锤12相连的开关,电锤开始工作,转动手柄18,手柄18带动活塞杆15及活塞14向上运动,活塞14在中空套管10内运动时,顶着升降杆11向上运动,当感觉有阻力时,记录出升降杆11与中空套管10相接触的位置的刻度,之后转动手柄使电锤向上运动,进行钻孔,利用活塞14及手柄18时,可以时时感觉到电锤向上的阻力,以便随时调整施工人员的手力,而刻度线13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在最初确定钻孔的深度,施工时,通过刻度随时明了钻孔的深度,当达到需要的深度时,随时停止钻孔,方便快捷。

钻孔时,如遇到较硬的材质,由于中空套管10和连接杆9之间通常利用螺栓或焊接的关系,如果上方阻力太大,可能会对连接部位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连接杆9内设置缓冲孔,在收到阻力时,两层缓冲垫和橡胶减震圈与压缩弹簧同时作用,缓冲大部分的阻力,分散冲击力,提高使用时间。

优选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杆2和刹车踏板3,所述刹车杆2与万向轮1相连,刹车踏板3设置在刹车杆2上。万向轮1为防震轮胎,施工时由于震动可能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压力对地面造成损伤,因此防震轮胎可以很好的保护地面,且能减少一定的噪音。

进一步的,转盘17沿圆心方向设有转孔17-1,转轴16置于转孔17-1内,通过转盘上设置的不同的转孔17-1,可以调整活塞杆15在转盘17上的位置,进而调整活塞杆15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根据施工时不同需要调整距离,方便施工。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直径小于活塞14直径,开口直径大于活塞杆15直径。活塞14在中空套管10内运动时,防止活塞滑出套管,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